APP下载

浅谈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和运用原则

2016-09-22卢鹏姜维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卢鹏?姜维

【摘 要】 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方法,使教育形式更加丰富,渗透力更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应坚持一致性、批判继承、互补性、创新性等原则,进一步增强感染力。

【关键词】 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运用原则

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所揭示的如何培养热爱祖国、如何提升自身的品质以及如何为人处世方面的深刻道理,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宝贵的理论源泉。

1、爱国主义教育方面

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人们都十分注重“爱国主义”的情怀。例如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山海关顽强抵抗清军入关的明朝大将袁崇焕、抗日战争中抵御日本侵略的爱国人士等等,他们的伟大壮举为世人揭示“国不存,人将何从”的深刻道理。此外,许多爱国主义思想言论也深刻地影响者中华儿女。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爱国主义的人物事例和思想言论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非常有必要进行深入挖掘与探讨,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增强民族使命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2、关于培养自身进取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在个人如何进取方面强调培养“刚毅”、“进取”、“坚韧”、“自强”的品格。例如,《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应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应厚德载物”。圣贤孔子在创立儒学时提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以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为主要内容进行构建儒学。此外,在经典国学《礼记·大学》中也有类似思想的论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除上述文字外,还有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事迹都揭示出“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积极进取”的优秀品质。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关于大学生个人进取方面的教育,传统文化的经典理论与事迹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素材,这对于大学生该如何提升自身的素质,培养开拓进取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提供有利的帮助。

3、关于为人处世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在为人处世方面涵盖内容比较广泛,涉及较多的是“孝道”、“道德”、“仁爱”、 “忠义”、“信用”等。孔子在教育自己弟子时谈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此外,孔子在回答学生子张问政时谈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另一位儒学大师孟子在为人处世方面谈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儒家思想所阐释“为人处世之道”的真理一直被后人遵循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引导大学生懂得为人处世之道;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需要传统文化中先哲德行理论的指导。

二、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教育方法

《礼记·学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大学教育重要的文章著作,它所阐释的大学教育之道为后人办学治学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借鉴。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它所揭示的教育规律和教育学生的法则。

1、“豫”、“时”、“孙”、“摩”的教育规律

《礼记·学记》中写到:“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其意思就是大学的教育方法,在学生的邪念尚未萌发的时候就加以预防和禁止;当学生可以教育的时候及时进行教育;教育者在施行教育时候应该遵循教育的规律,循序渐进;教育者应该提倡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

“豫”、“时”、“孙”、“摩”的教育规律给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重大启示就是:第一,教育工作者应认真掌握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出现思想波动的学生应该及时进行思想疏通与理论教育,防微杜渐,做到前期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思想纯洁的高尚品德。第二,教育工作者对于每个学生的教育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更应该给予鼓励和帮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的教育应该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切勿拔苗助长,应因人而宜,因教施才,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鼓励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引导”、“鼓励”的教育法则

《礼记·学记》中关于教育者在对学生如何进行教育时谈到:“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其意思就是君子既懂得促使教育兴盛的方法,又知道导致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可以做到别人的老师,因此君子在教育学生时候,应该加以诱导,而不是牵强于学生;应该加以鼓励,而不是抑制学生的进取精神。诱导而不牵强学生,学生就不会产生抵触情绪;鼓励而不抑制学生的进取精神,学生就会乐于接受。这样能使学生无抵触情绪,学生就会乐于接受和勤于思考了,可谓称为教育。

由此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与“鼓励”。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第一,不断进行学习理论知识和改善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第二,提升自身的修养和境界,以德行与品行引导学生。第三,认真做到心系学生,心为学生,踏踏实实为学生服务。

三、传统文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更加丰富,增强渗透力

1、传统文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被动到主动

中国传统文化在教化个人道德、行为等方面的理论大多是由历史典故组成,其特点具有启示性和启发性,往往会使人潜移默化进行效仿与学习。这样,就会使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形式,从直接进行的灌输教育变成道德唤醒,学生会主动地用道德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此外,学生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受到传统道德约束和规范的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行传递给其他学生,这种潜移默化道德言行相互影响,就容易营造出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2、传统文化可以带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开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政治理论、政策方针、法律校规、思想道德、以及传统文化等等。在众多方面的教育中,传统文化将起到催化剂作用,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效会促进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拥护党和国家政策、做到遵纪守法,诚信友善、培养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品格,从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全面覆盖。

3、传统文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有感染力

中国传统的文学、音乐、戏曲、诗词、书法、民族舞蹈、绘画、雕塑、手工艺品、民族礼仪等这些有形的传统文化资源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很好的视角。在文化的熏陶下和侵染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渲染性和生动性,从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原则

1、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主义方向一致;要与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必须与上述两原则保持一致,并且坚决服从和服务于两原则。

2、批判继承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具有双重性,它既有优秀精华的部分还有糟粕的部分。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选择传统文化的时候,不能照搬和全部拿来,必须是认真筛选、合理运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互补性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的具有浓厚的东方思想,更多体现在思想教化的精神层面。而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在无数次斗争中产生的,具有先进的现实指导性,两者看似没有联系,实质上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马克思强调“人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中国哲学强调“凡事都要事必躬亲,亲历而为”,两者的所阐释的道理是相同的。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更要注重于学生现实实践的教育,就需要东西方思想相互融合与相互互补。这样,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才能充分发挥现实指导的作用。

4、创新性原则

历史上任何时代的思想都要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每个时代的思想各不相同,历史越往后发展,人们的思想则表现出更为进步与成熟。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家理论形成的过程异曲同工,同样是经过后人多次的继承与批判,才会形成今天精华的部分。新时期历史条件下,我们不仅要传承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应该在此基础上依据时代的具体情况进行改进与创新,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传统文化。高等教育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同样需要不断地尝试与创新,探索出富有高校特色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玉德.中国传统文化新编[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2] 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 张晓芒,干春松.中国传统文化百科全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4] 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 贺斌.论传统文化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法制与社会.2007(2).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