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失地农民中年群体再就业问题探析

2016-09-22仇会文王若洁刘奇君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再就业城镇化

仇会文?王若洁?刘奇君

【摘 要】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中年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及生活现状,分析其再就业困难的原因,提出促进中年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可行性建议:改革征地补偿制度;帮助失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竞争力;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

【关键词】 中年失地农民;再就业;城镇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各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大量农村土地被占用,很多农民被迫离开土地,主动或被动地卷入城市化浪潮。失地农民的数量越来越多,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社会问题。当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土地,再就业成了他们面临的头等大事。就业状况关乎失地农民的生存大计,然而现实情况中,失地农民却存在着大量的失业、待业情况,就业形势很不乐观。通过调查和分析数据,我们发现,失地农民中的青年群体的再就业率为70%,而中年群体的再就业率仅为30%,更多的中年人处于待业,月收入几乎为零的状态。两代人就业率的差别之大使我们将目光集中到了中年群体身上。

一、当前失地农民中年群体再就业与生活现状

一方面,中年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就业率低。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失地农民中的青年群体大多选择外出打工,且由于他们身体素质较好,所以有较高的就业率,而老年群体由于年事已高,已经没有了就业诉求而只有养老诉求。大多数中年农民却处于无业待业状态,靠政府安置费过日子,是典型的无地无业无保障的“三无农民”。另一方面,中年人是介于青年和老年之间的群体,年龄一般在45至59岁之间。他们往往是一个家庭的中流砥柱,其子女年龄大致在20至25岁之间,多仍处在读书阶段,中年人需为子女承担起学费及生活费。其父母年龄大致在65至75岁之间,已经不是适龄的劳动力,又往往体弱多病,需要中年人赡养。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情况,无劳动无收入的工作状态导致他们生活窘迫,不堪重负。如今不断上涨的物价也压得中年人喘不过气来。一次在长安区兴隆社区的访问过程中,一位中年妇女曾向我们提出,在失去土地后,粮食蔬菜水果都需要购买,价格昂贵,与此同时,社区的电费,水费,物业管理费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生活成本之高使他们觉得,成为“市民”的生活并不快乐。

二、失地农民中年群体再就业难的原因

1、现行的失地农民征地安置方式单一,存在隐患

我国目前主要的征地安置方式是货币安置,这种安置方式往往是一次性的货币赔偿,简单有效,农民也容易接受,但是不利于农民的就业,农民拿到补偿就意味着失业。除此之外,一次性的货币赔偿导致农民对赔偿的一味依赖,大量的拆迁补偿费使得农民短期内生活有了保障,农民会产生懒惰心理,在补偿费用尚为充足的时候,他们并不急于寻求工作,因此也很少参与政府组织的就业培训,靠安置费过日子,就没有强烈的寻找就业机会的动力,不利于农民的可持续性发展。

2、农民就业观念转变缓慢,是造成再就业困难的主观原因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年群体的就业心态往往比青年群体更为消极。对于已经当了十几年农民的中年人来说,他们内心早已把农民当作他们终身的职业,在失去了土地之后,他们往往处于迷茫无助的状态。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尝试询问中年失地农民对于再就业的想法,却屡屡从他们口中得到“没有地就没法工作”,“农民不种地还能做什么”这样的答案。中年人的就业观念相比青年人来说转变较慢。他们不像青年人那样勇于尝试各种不同类型的工作,对于未来就业方向规划较少,寻求工作的主动性较差。在就业的道路上,他们往往处于被动与等待的状态。

3、中年失地农民自身素质不高,缺乏从业技能

首先,失地农民中年群体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通过我们的调查显示,78%的失地农民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的只占5%。其次,失地农民技能单一。现阶段我国人才需求朝着人才型,专业型方向发展,而失地农民长期从事农业耕作,技能要求低,是典型的体力型人才,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中年失地农民身体不似以前强壮,体力下降,对于需要体力的工作来说,他们也很难同青年人竞争。

4、当前严峻的社会就业环境不利于失地农民中年群体再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产业结构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知识密集型转变,科技型人才需求增大,制造业劳动力需求下降,社会需求与中年失地农民的现实相矛盾。同时,工厂对于用工人员的年龄有严格的限制。大多数工厂要求工人年龄在40周岁以下,这无疑又为中年失地农民设置了无法跨越的障碍。除此之外,我国城乡差距依然存在,许多城市都对进城务工农民有制度性限制,差别对待失地农民,失地农民缺乏社会认同感,对于外出务工产生抵制心理。

5、就业信息缺乏,政策不完善

失地农民信息闭塞,就业信息缺乏,政府没有提供有效的岗位技能培训,技能培训制度不完善。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得知,88%的失地农民不了解政府的相关就业政策,88%的失地农民没参加过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而参加过培训的失地农民中只有极少数人认为有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政府政策并不完善,没有对失地农民就业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三、促进失地农民中年群体再就业的对策建议

1、改革征地补偿制度

政府在征地过程中,应完善征地补偿制度,由单一的赔款补偿方式转向多样化的补偿方式。在货币赔偿的基础上,着重考虑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国家应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综合性的征地补偿制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以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

2、帮助失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竞争力

中年失地农民就业心态消极,不愿接受失去土地的事实,对政府补偿一味依赖,就业观念保守,不愿从事低级工作,对他们再就业造成了很大影响,所以,失地农民改变就业观念极为重要。政府要积极引导中年失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例如,政府可以组织开办社区型的心理教育、就业指导讲座,活动等等,调动他们再就业的积极性与信心,使他们了解到多种类型的就业方式。失地农民们应对未来保持乐观的心态,化抱怨为动力,积极提高自身劳动技能,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身体素质,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3、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

为了使失地农民更好的就业,政府应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首先,政府应建立完善的就业培训机制,要针对中年失地农民不同的需求进行多样化的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其次,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多样化的再就业方式。政府应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为自主创业的农民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同时,政府可以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比如绿化、环保、卫生、交通、便民服务等岗位,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多样化的渠道。再次,政府应拓宽信息渠道。一方面是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网,使失地农民能方便有效的获取就业信息,降低失地农民获取信息的成本,更好的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另一方面,完善线下信息的传播。使就业信息广泛存在于失地农民的身边。例如在失地农民集中的社区成立就业信息集中处,方便来往人群浏览筛选;通过社区广播,社区公示栏及时更新,传播新的就业信息。

4、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

失地农民已成为“三无”群体,政府要做的不仅是解决就业问题,还有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为失地农民日常生活提供保障,这样才能使失地农民没有后顾之忧。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机制,对于无业待业的失地农民来说,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刻不容缓。其次,应设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专项资金,用以更好地促进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使更多的失地农民纳入到保障体系当中去。再次,政府应建立完善的养老、医疗制度,使他们真正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最后,针对失地农民,不同的年龄段可以发放不同标准的补助,对于寻找工作有困难的中年失地农民,除了积极引导其再就业,也可以向其发放较之青年失地农民更多就业补偿金。

城镇化的发展不仅要做到“物”的城镇化,更要做到“人”的城镇化。城市的繁荣发展不仅指的是城镇地域的拓宽,城市面积的增大,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在这城市中的每一个人生活得是否幸福,特别是由农民转变成市民的这部分群体,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土地,他们该如何安身立命的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是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解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失地农民中的中年群体,他们承受着更多的压力,为他们减负,助他们就业,是政府和这个社会应尽的职责。在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上,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解决,对于他们自身来说,是能否在城市中安定生活的前提,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城镇化成败与否的关键。城镇化的发展不是钢筋混凝土式的冷冰冰的发展,而是惠及广大农民的以人为本的发展。失地农民们的再就业问题是目前阶段必须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俊芳,我国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2010.2.

猜你喜欢

再就业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化解过剩产能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研究
京津冀社会工作协同背景下再就业策略
法律视野下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对策研究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韩国严限离职官员“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