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解过剩产能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研究

2016-12-23董明英赵丽娜

商情 2016年42期
关键词:下岗职工再就业政策建议

董明英 赵丽娜

【摘要】化解过剩产能和高污染企业被迫减产的直接结果是企业大幅裁员,而就业是民生根本,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妥善解决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本文立足河北省的现实,分析了河北省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下岗职工再就业面临的困境,针对性地从政府方面、企业方面和工会方面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来解决下岗职工的安置问题。

【关键词】过剩产能 下岗职工 再就业 政策建议

从 2007 年开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将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列为重要议题,产能过剩问题因中央政府的调控得到一定程度有效缓解。目前中国粗钢、电解铝、水泥、化工、炼油、玻璃、造船、纸和纸板八大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严重,其中钢铁和炼油行业整体的产能利用率从 2008 年~2014 年下降最多,钢铁的产能利用率从 80%下降至 71%,炼油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从 2008 年的 80%下降到 2014 年的 66%。进入2016年,国家不断发布各种相关政策,加快煤炭、钢铁等行业去产能。在化解过剩产能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人员安置问题。在2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钢铁和煤炭两个行业化解产能过剩大约共涉及180万职工的分流安置。化解过剩产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甚至关系到社会安定,已经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国内研究现状

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市场是国外理论界普遍认同的概念,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市场出清,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所以国外理论界没有关于产能过剩的研究。国内学者则偏重于研究产能过剩的测算、成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梁金修(2006)认为产能过剩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过度投资,深层原因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投资体制不完善、政绩考核体系不科学。窦彬(2009)认为企业经理人之间互相攀比、模仿、倾向于投资同一类项目导致投资过度,形成产能过剩。曹建海,江飞涛(2010)指出地方政府对企业的投资补贴使企业风险外部化,造成企业过度投资以及产能过剩。

王立国等(2014)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不当干预使国有企业内部成本外部化,企业以低成本无限扩张生产规模,造成我国体制性产能过剩。戚向东(2009)从产品库存、产品价格、企业产销率、行业亏损程度、进出口这几方面对判定钢铁行业是否存在严重产能过剩给出了衡量指标。

王兴艳(2012)建立了产能过剩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通过固定资本、产需与库存、行业效益与价格水平、劳动等五个系统层来衡量产能利用状况。虽然林毅夫等(2010)在研究中提及产能过剩可能导致员工失业,但并未就此详细展开,较少涉及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成果中以化解过剩产能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为研究对象的较少,而且研究深入分析我省如何在化解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妥善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的研究简直凤毛麟角。所以,本文将以过剩产能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这些下岗职工将面临的现实问题,并从分析这些问题入手,积极寻找促进我省过剩产能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对策建议。

二、河北省过剩产能及再就业基本情况

河北省是化解过剩产能的重点省份,在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失业人员增加,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再就业面临巨大压力。如何实现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将关系到河北省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011-2013 年,河北省淘汰落后产能企826家,涉及职工12.84 万人,其中 52%的职工通过转岗、转产留用等渠道得到安置,14%的职工实现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11%的职工通过其它方式实现就业,23%的职工为返乡农民工,其中 90%实现转移就业。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国家节能减排和化解过剩产能等政策的刚性约束,使得河北省化解产能过剩工作进入了关键时期。我省人社厅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17年,河北省化解产能过剩涉及职工54.7万人,其中钢铁42.6万人、水泥6.5万人、平板玻璃5.6万人。其中,唐山钢铁到2017年计划减产4000万吨粗钢、2800万吨铁,经测算将直接影响10万人就业。这表明在化解产能过剩过程中,我省将面临企业职工再就业问题的严峻考验。

三、过剩企业下岗职工就业安置工作的难点和困境

第一,待安置群体数目巨大,给安置工作带来了挑战。而且安置群体文化水平偏低,以钢铁行业为例,据调查,河北省钢铁行业中,数十万人员需要安置。在被调查对象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 55.5%,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者占2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14.7%。初级工及以下职称个体占到64.3%。调查数据说明,河北省钢铁行业职工整体技能水平偏低,再就业能力不强。安置群体基本属于技术工人,技术单一导致再就业培训的难度较大。同时,下岗职工往往家庭负担较重,抗风险能力差,缺乏在创业能力,自己也不愿意再创业。总之,待安置全体的各项特征使得再就业工作相当繁重。

第二,再就业培训的效果不佳。调查发现,安置人员得到的再就业技能培训效果很不理想,培训技能转化效率低下。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组织培训的单位没有进行培训前的培训需求分析,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设计上存在盲目性,不考虑安置人员本身的素质基础和市场需求,导致培训后仍不能实现再就业,同时也造成培训资源的浪费。二是许多安置职工对学习技能类别的选择存在盲目性。由于安置职工长期处于封闭的企业环境中,缺乏对社会需求、自身水平和专业发展方向的正确认识,绝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自己今后该干什么工作,该学什么技能,只是一味地盲从,或无所适从。

第三,缺少可靠稳定的再就业信息。这是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过程中的一大主要困难。目前,河北省尚未研发可靠稳定的再就业信息平台,待安置人员对此类平台了解程度较低。据统计只有24.8%的人从再就业中心或有关部门获得过就业信息或职业介绍方面的服务,另有75.2%的人没有得到过。分流职工的再就业信息多来自亲戚朋友推荐或各种媒体平台,多数人并未将政府的再就业服务机构作为主要的信息来源渠道。报刊、书籍、互联网等传播媒体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下岗职工辨别信息真假能力较低,影响再就业的抉择。而政府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方面的原因,在组织化解过剩产能下岗职工再就业方面的作用还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第四,系统性下岗职工安置机制的欠缺。下岗职工安置是淘汰过剩产能工作的重点内容,各地市关停企业都在探索职工分流安置方式,但目前还未形成系统性的职工安置机制,各种人员再就业方式依据不统一,安置效果参差不齐。另外河北省尚未出台统一的化解过剩产能下岗职工安置政策,有关经济补偿标准、劳动关系处理方式、企业需承担的职工安置责任等内容均不明朗。如对于解除合同后支付给职工的经济补偿,同一地域补偿标准差异明显,引起一些下岗职工质疑安置政策实施的公正性。

四、化解过剩产能下岗职工再就业政策措施研究

(一)政府方面的政策建议

第一,针对化解产能过剩中职工就业安置制定专门的政策措施。首先,“将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中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纳入就业扶持政策体系”,使受影响的职工能够享受已有的就业扶持政策。

第二,加大对化解产能过剩中受影响企业和职工的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增设化解产能过剩中促进就业和职工安置专项资金项目,用于帮助受影响职工免费就业创业培训、就业服务、资助创业小额贷款担保贴息等,以便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帮助职工转岗转业。

第三,以全面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为目的,以构建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开展社区平台基础建设工作。不断完善以职业培训、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为重点的社区劳动保障站(所)的服务功能,切实落实再就业政策,着力就业岗位的开发,认真开展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下岗职工的就业帮扶活动。

第四,要继续提升产业质量,优化经济结构,注重发展第三产业,让新兴产业和业态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研究表明,现在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大概能带来150万个就业岗位,远高于过去的水平。这得益于新兴业态的发展和传统工业的改造升级。近年服务业增速持续快于第二产业,同时服务业对人员的就业吸纳能力也比较强。化解产能过剩中的下岗职工可以更多地转向服务业。

第五,做好产能过剩行业工人的再就业培训工作,缓解结构性就业问题。这里面临的一个挑战是,一些矿业工人接受新技能、新知识的能力和意愿可能没那么强。尤其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由于井下作业环境苦、脏、累、险,待遇偏低,造成了从业人员素质也普遍偏低,在面对就业冲击时,部分矿工可能会变成“丧失信心的工人”,进而退出劳动力市场。对此,政府和企业需做好相关的保障安排。

第五,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现状,适当通过劳务输出纾解国内就业压力。河北省应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战略,由河北政府相关部门引导,河北省产能过剩企业积极参与。政府相关部分应本着为本省企业谋发展、为河北省经济谋出路的务实态度,积极为我省企业参与到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供支持和帮助。在“一带一路”的引导下,积极发展和周边贸易伙伴的往来关系,寻找合适的承接地,寻求中央政府的支持,尽快把我省的过剩产能转移出去,化废为宝,推动我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通过省政府的努力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基础设施投资项目规划,帮助我省企业走出去,帮助我省产能走出去,实现结构调整和化解过剩产能,推动我省经济更好的发展。

(二)企业方面的政策建议

第一,主动适应,转型升级。

如果及时进行行业转型、企业革新,产能过剩企业就有可能实现提质增效、走出困境。企业及时削减过剩产品生产线与繁冗部门,并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来改变发展战略、经营方向,有利于就业问题的自然消化。当前,我省很多过剩产业的企业属于规模型企业,曾对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过一定贡献,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不仅积累了人力物力资本,而且紧密融入当地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政府给予支持和引导,推动它们主动适应变革,结合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在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理念、经营方式、企业文化等方面及时进行调整和转变,通过改革创新焕发新的活力,减少裁员压力。

第二,改革企业内部职工薪酬体系。

当前企业的薪酬体系不尽合理,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较为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应加大职工薪酬体系改革,尽力避免同工不同酬的现象的发生,通过薪酬体系的层次波动来调动职工在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热情,依靠职工的力量推进企业加速转型,同时要注意加大职工的技能培训与创业知识培训,使得职工掌握更先进的技能,避免其在技术能力方面被社会淘汰,扩充其在创业方面的认识和知识储备,经常设计相关项目训练,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

(三)工会方面的政策建议

工会应该尽早介入化解产能过程中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及时掌握下岗人员的安置信息。面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化减产能过剩后续问题的来临,各级工会都应该抓紧进入工作状态,主动及时了解失业人员情况,包括失业人员数量、每一位失业人员的就业意愿及就业竞争力特征;在本企业内转岗安置的人数以及需由社会安置的人数。

工会还应参与政策制定、积极宣传政策,同时充分考虑职工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完善配套措施,确保下岗职工权益不受损害。另外,工会要积极联系工业和信息化厅(局)、人社厅(局)等部门,并协调有关企业负责人,为产能过剩企业的下岗人员提供更多的再就业机会,集中组织企业职工来应聘,为他们实现再就业提供便捷、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熊艾伦,蒲勇健,张勇.“一带一路”与过剩产能转移[J].求

索,2015(12)

[2]刘建江,罗双成等.化解产能过剩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

经济纵横,2015(6)

[3]付保宗,当前化解产能过剩的困境与对策——以河北省唐

山市为例 [J].宏观经济管理.2016(3)

项目:本文是2015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研合作课题“化解过剩产能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编号JRSHZ-2015-01040)的最终成果。

猜你喜欢

下岗职工再就业政策建议
浅析当前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的对策
关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京津冀社会工作协同背景下再就业策略
下岗职工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探讨
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与思考
法律视野下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对策研究
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改革研究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韩国严限离职官员“再就业”
沈阳:民委为下岗职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