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onator和FR-2矫治器治疗Ⅱ类错牙合疗效比较

2016-09-22杨平快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齿槽矫治器切牙

杨平快

Bionator和FR-2矫治器治疗Ⅱ类错牙合疗效比较

杨平快

目的比较Bionator与FR-2两种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方法选择替牙期/恒牙早期Ⅱ类错牙合患者40例,分为Bionator组与FR-2组,第1组采用Bionator治疗,平均治疗时间9个月;第2组采用FR-2治疗,平均治疗时间10个月,分别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治疗后两组下颌SNB、Ar-Gn、Co-Gn、B-FHp、Pog-FHp,上颌相对下颌NAP、S-Go,下颌牙性指标L1-FH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两种矫治器均能显著刺激下颌骨生长,并能使上前牙舌倾、下前牙唇倾。

Bionator;FR-2;错牙合;牙

安氏II类错牙合畸形是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1],通常表现为下颌后缩。下颌后缩畸形不仅对患者的形态外貌和功能影响极大,而且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发育,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应尽早利用生长发育潜力,采用功能矫治器刺激下颌骨生长,调整上下颌骨矢状向关系不调[2-3]。目前临床上治疗Ⅱ类错牙合伴下颌后缩的功能性矫治器有多种,其中Bionator、FR-2矫治器是两种较为常用的矫治器[1]。然而很少有文献直接比较两种矫治器在治疗安氏 II类错牙合畸形后软硬组织方面的区别。因此,本研究旨在比较Bionator和FR-2两种功能矫治器产生的软硬组织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门诊就诊的40例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纳入标准:(1)安氏II 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上下齿槽座点与鼻根点的交角(ANB角)≥5°,上颌基本正常,以下颌后缩为主,下颌前伸后面型较协调;(2)前牙覆盖≥5 mm;(3)下颌平面角为均角或低角;(4)根据颈椎形态分析,所有患者均处于青春生长发育高峰期;(5)患者身体健康,无系统性疾病,既往未接受过正畸治疗;(6)口腔卫生好,依从性好。治疗结束指标:磨牙关系为中性或中性偏近中;前牙呈浅覆盖≤3mm。4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 Fr-2组和Bionator组,各20例。Fr-2组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11.3岁。Bionator组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11.7岁。两种矫治器均由本院同一技工制作,嘱患者最少夜间戴用12~14 h;达既定治疗目标后换为斜面导板保持3个月或直接进行第二期固定矫治。Bionator平均治疗期9个月,Fr-2为10个月,结束时摄取头颅侧位定位片。

1.2测量项目标志点:蝶鞍点S、鼻根点N、髁顶点Co、上下齿槽座点A、B、颏前点Pg、关节点Ar、下颌角点Go、颏下点Me、颏顶点Gn、上中切牙切缘点U1、下中切牙切缘点L1、上磨牙点U6、下磨牙点L6。角度:蝶鞍点和鼻根点连线与上腭平面的交角(SN-PP)、蝶鞍点和鼻根点连线与下颌角点和颏下点连线的交角(SN-GoMe)、关节点、下颌角点和颏下点构成的夹角(Ar-GoMe)、蝶鞍点和鼻根点连线与鼻根点和上齿槽座点连线的交角(SNA)、蝶鞍点和鼻根点连线与鼻根点和下齿槽座点连线的交角(SNB)、鼻根点和上齿槽座点的连线和上腭平面的交角(ANB、NA-PP)、上切牙与上腭平面的交角(U1-PP)、下切牙和下颌平面的交角(IMPA)、上切牙和鼻根点和上齿槽座点连线的交角(U1-NA)、下切牙和鼻根点和下齿槽座点连线的交角(L1-NB)。骨骼线距:关节点到髁顶点距离(Ar-Go)、下颌角点到颏顶点距离(Go-Gn)、关节点到颏顶点距离(Ar-Gn)、髁顶点到上齿槽座点距离(Co-A)、髁顶点到颏顶点距离(Co-Gn)、上齿槽座点到FHP的水平距离(LAFH)、蝶鞍点到下颌角点的距离(S-Go)、上齿槽座点到FHP的垂直距离(A-FHp)、上齿槽座点到FHP的垂直距离(B-FHp)、颏前点到FHP的垂直距离(Pog-FHp)。牙齿线距:上切牙到鼻根点和上齿槽座点连线的距离(U1-NA)、下切牙到鼻根点和下齿槽座点连线的距离(L1-NB)、上切牙到FHp平面的距离(U1-FHp)、下切牙到FHp平面的距离(L1-FHp)、上颌磨牙到腭平面距离(U6-PP)、下颌磨牙到下颌角点和颏顶点连线的距离(L6-GoMe)。参考平面:上腭平面(前后鼻脊连线);FHP坐标系:过蝶鞍点做与SN连线的垂线。

1.3头影测量拍摄矫治前、后X线侧位片并扫描入电脑,采用Winceph7.0头影测量分析软件进行测量,所有项目测量2次,取平均值。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目前,两种功能矫治器是否对上颌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还存在争议[4]。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矫治器并不能抑制上颌骨的发育,这与其他文献报道相似[5-6]。然而另外一些研究认为如果仅从SNA角考虑的话则会发现一定程度的上颌抑制作用。Mills[7]认为这是由于上切牙舌倾导致A点改变引起的,而不是真正的上颌骨抑制效应。

两组治疗后下颌骨长度显著增长,特别是 Bionator组患者增长的相对更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这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似[5-6],都认为功能矫治器可以显著增加下颌骨长度。下颌骨长度的增长必须从升支和体部长度两方面来考虑,两组患者升支高度显著增长,然而下颌体部增长对下颌骨长度增长的贡献更大,特别是Bionator组。

很多研究[8-9]表明,功能矫治器会导致上颌切牙的舌倾,这是由于两种矫治器的唇弓对上颌切牙产生持续的内收压力引起的。笔者发现两组患者的下切牙有一定程度的唇倾,这可能是下颌前伸产生对下前牙的近中力量引起的,而且这种力量是持续作用的。FR-2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唇弓没有与下牙弓的牙齿接触,下颌的前移是通过其舌托达到的,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下前牙唇倾。因此,下切牙唇倾患者在应用这两种矫治器的时候需要注意免引起下切牙的进一步唇倾。

表1 治疗前后两组牙、牙槽及颌骨各项测量值比较

[1]Proffit WR,Fields HW.Contemporary Orthodontics[M].Third Edition.London: Mosby,2000:364-384.

[2]Siara-Olds NJ,Pangrazio-Kulbersh V, Berger J,et al.Longterm dentoskeletal changes with the bionator,herbst,twin block,and MARA functional appliances[J]. Angle Orthod,2010,80(6):18-29.

[3]Baccetti T,FranchiL,Stahl F.Comparison of 2 comprehensive class II treatment protocolsincludingthebondedHerbst and headgear appliances:a double-blind study of consecutively treated patients at puberty[J].AmJOrthodDentofacialOrthop, 2009,135(4):698,e1-10.

[4]Buschang PH,Gandini Junior LG.Mandibular skeletal growth and modelling be tween 10 and 15 years of age[J].Eur J Orthod,2002,24(5):69-79.

[5]Courtney M,Harkness M,Herbison P. Maxillaryand cranial base changes during treatment with functional appliances[J]. Am J Orthod Dentofacial,Orthop,1996, 109(1):616-624.

[6]Ghafari J,King GJ,Tulloch JFC.Early treatment of Class II,division 1 maloc clusion-comparison of alternative treatment modalities[J].ClinOrthodRes,1998, 1(3):107-117.

[7]Mills JRE.The effect of functional appli ances on the skeletal pattern[J].Br J Orthod,1991,18(5):267-275.

[8]段银钟.安氏II类骨面型的双期矫[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8,24(1):148-151.

[9]周洪.功能性矫治器治疗生长发育期下颌后缩[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2 (10):595-598.

10.3969/j.issn.1671-0800.2016.05.059

R783.5

A

1671-0800(2016)05-0675-02

2015-07-15

(本文编辑:陈志翔)

325000浙江省温州,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杨平快,Emai:qiyuozan@ 163.com

猜你喜欢

齿槽矫治器切牙
Twin-Block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的优化分析
新型上颌垫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的临床应用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切牙管与上颌中切牙位置关系的定量研究
成年骨性Ⅱ类错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研究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比较
槽口偏移对永磁电机齿槽转矩抑制的分析*
紫地榆不同提取物对脱矿牛切牙再矿化的影响
固定矫治器佩戴健康宣教方式的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