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2016-09-19陈高振周志莲韦兴龙陈家前

实用临床医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血气阻塞性疾病

陈高振,周志莲,韦兴龙,廖 钢,陈家前

(罗定市中医院内一科,广东 罗定 527200)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陈高振,周志莲,韦兴龙,廖钢,陈家前

(罗定市中医院内一科,广东 罗定 52720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疗程1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PaO2、PaCO2)以及肺功能[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00%比76.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aO2、FEV1与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血气分析。

中西医结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其主要发病特征为累及肺血管、肺实质、气道以及肺部的慢性炎症反应,主要的诱发因素为感染[1]。有研究[2]报道,全球约有6亿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发病率呈现为上升的趋势。如果治疗不当,患者可出现缺氧、通气功能障碍以及二氧化碳潴留等病症,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3]。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治疗以及预防疾病的发生。本文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罗定市中医院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病例纳入标准:患者均具有咳嗽气促或喘息等临床表现,且有胸闷或胸痛、口燥咽干、痰黄稠或豁滞难咯、鼻塞涕浊、大便秘结、小便短黄[4]。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对照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35~69岁,平均(55.8±5.9)岁;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3~67岁,平均(56.1±5.6)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治疗方法

2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吸氧、解痉、平喘以及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病情较重的患者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中药的组成为:石膏60 g,地骨皮15 g,杏仁10 g,半夏10 g,苏子15 g,桔梗15 g,鱼腥草30 g,桑白皮15 g,黄茂15 g,地龙12 g,桑叶10 g,大黄10 g,麻黄9 g,大枣5枚。将药材温水浸泡1 h,然后用文火进行煎煮,在沸腾15 min后取汁液400 mL,分2次服用,每次200 mL,服用方法:2天1次。

治疗1个月后评价2组疗效。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PaO2、PaCO2)以及肺功能[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

1.4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的肺部干湿啰音均消失,且痰量明显减少,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者肺部干湿啰音显著减少,痰量明显减少,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减轻;无效:患者肺部干湿啰音无变化或者进一步增多,痰量增多或无明显变化,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加重或无变化[5-6]。总有效=显效+有效。

1.5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2组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的比较

*P=0.029(χ2=4.762)与对照组比较。

2.22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aO2升高、PaCO2降低(均P<0.01)。观察组治疗后的PaO2与PaCO2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比较 ±s

*P<0.05与治疗前比较。

2.3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比较

2组治疗后肺功能均治疗前改善(均P<0.05)。

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与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s

*P<0.05与治疗前比较。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特点是气流受限且不完全可逆,呈现为进行性发展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果不进行治疗,则导致疾病进一步加重,患者心肺功能进一步损伤[7]。肺功能血管血流灌注不足、肺泡毛细血管痉挛与收缩导致肺泡壁毛细血管床总面积下降、组织器官缺氧以及通气/血流比值失调是其基本病理变化[8]。因此积极治疗是重要的临床措施,也避免了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减少急性期发作、有效控制病情以及减少病死率是治疗的关键。

目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采取激素以及抗生素等进行治疗,但由于患者自生免疫力的降低以及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的滥用,患者对药物所产生的耐药性也逐渐增多,对其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预后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9-10]。

有研究[11]结果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进行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且患者的肺功能可得到更好的改善。本研究结果也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方面均优于单独使用西药治疗(P<0.05或P<0.01)。

中医学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肺胀”“喘证”的范畴,其发病机制主要为久病造成肺脾气虚,津液不归正化而聚痰癖,痰癖阻于肺络,肺气奎滞而失敛降,其病位在肺,病机为标实本虚,因此大部分患者均可出现咳嗽痰多、消瘦、纳差等症状[12]。因此针对其病因病机,其治疗方式应以清热化痰以及降气平喘与宣肺除奎为主。在本研究的中药材中,添加了麻黄与杏仁、黄茂,其中麻黄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且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有效缓解咳嗽;杏仁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有效提高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黄茂对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良好的功效,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上述药材联合使用具有止咳平喘、解痉祛痰等作用,因此能很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通腑法可对抗内毒素、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以及微循环,并达到减轻以及消除炎症的目的,其还可将滞留在肠道的毒素以及病原体、肠源性有毒物质和机体代谢产物排出体外,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10]。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内分泌功能以及微循环。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血气分析,减轻患者痛苦。

[1]裴异.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8):115-116.

[2]王书伟,李冬丽.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8,30(5):346,349.

[3]周海云,张凤宇.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2):1677-1678.

[4]李玉红.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290-291.

[5]王跃.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2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学,2010,38(3):272-274.

[6]谢卫红.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4):101-102.

[7]王慧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分析(附50例报告)[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29):198.

[8]裘晓琼,郑则广.肺康复干预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9):35-38.

[9]刘增涛,潘琼艳,於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7):1377-1378.

[10]李现发.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5):417-419.

[11]卜建宏,李越华,杨兴才.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31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9,41(6):23-24.

[12]李慧,徐效峰,周秋玲,等.黄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9):805-807.

(责任编辑:钟荣梅)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Chinese-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HENG Gao-zhen,ZHOU Zhi-lian,WEI Xing-long,LIAO Gang,CHEN Jia-qian

(TheFirstDepartmentofInternalMedicine,Luoding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Luoding5272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ntegrated Chinese-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Methods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COPD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alone(control group,n=50) or in combination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observation group,n=50) for 1 month.Clinical efficacy,PaO2,PaCO2,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orced vital capacity(FVC) and FEV1/FVC ratio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92.00% vs 76.00%,P<0.05).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the integrated Chinese-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aO2,FEV1 and FEV1/FVC ratio,and obviously decreased PaCO2(P<0.05).ConclusionThe integrated Chinese-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ulmonary function and gas exchange indexes in patients with COPD.

integrated Chinese-Western medicin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linical efficacy

2015-01-11

陈高振(1986—),男,本科,住院中医师,主要从事中医内科学的研究。

R563

A

1009-8194(2016)05-0018-03

10.13764/j.cnki.lcsy.2016.05.007

猜你喜欢

血气阻塞性疾病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两种不同方式供氧对新入高原某部官兵血气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