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图像特征及其BI-RADS分级应用分析

2016-09-19王树群宋红雨李静艳聂书汇董忠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毛刺冠状浸润性

黄 梅,王树群,宋红雨,高 峰,李静艳,聂书汇,董忠丽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超声科,河北 沧州 061001)



乳腺癌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图像特征及其BI-RADS分级应用分析

黄梅,王树群,宋红雨,高峰,李静艳,聂书汇,董忠丽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超声科,河北 沧州 061001)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图像特征,以及依据ABVS的BI-RADS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34例(共137个病灶)乳腺癌女性患者,根据ABVS图像特征,将病灶分为汇聚征、边缘模糊、毛刺、成角、分叶5种,BI-RADS分级对应3、4a、4b、4c、5级,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137个病灶中汇聚征61个(44.5%),边缘毛刺51个(37.2%),边缘模糊8个(5.8%),边缘成角8个(5.8%),边缘分叶5个(3.6%),边缘较光滑4个(2.9%)。137个病灶中伴钙化89个。BI-RADS分级:3级2个病灶,4a级13个,4b级13个,4c级50个,5级59个。以4级为恶性的标准,依据ABVS 的BI-RADS分级诊断乳腺癌符合率为98.5%。结论:ABVS的冠状面汇聚征、边缘毛刺及伴钙化对乳腺癌有较高的敏感性,依据ABVS的BI-RADS分级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乳腺肿癌;汇聚征

近年来,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和远期生存率。超声以其简便、易行、无创成为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常规超声仅能提供二维信息,存在一定局限性。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是近年来新研发的立体超声成像技术,为乳腺病变筛查提供了新途径[1]。ABVS可同时获取乳腺横断面、纵断面及冠状面图像信息,其独特的冠状面图像特征在乳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国内学者[2-3]研究发现,乳腺癌冠状面火山口征(太阳征、汇聚征)具有较高特异性,可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国外研究[4-5]发现,ABVS冠状面的汇聚征(菊花征)是乳腺恶性肿瘤的特征性表现。本文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34例(137个病灶)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乳腺癌患者的ABVS图像特征及BI-RADS分级的应用,旨在提高超声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34例,均为女性,年龄29~76岁,平均51.3岁。分析乳腺癌ABVS图像特征及其与BI-RADS分级的关系。

1.2仪器与方法使用Siemens S2000 ABVS扫描系统,14L5BV探头,频率5~14MHz,中心频率11MHz。对双侧乳房自动扫描内侧位、前后位及外侧位,特殊部位肿块需增加上位和下位扫描。

1.3图像分析所有图像传至ABVS专用workplace影像数据处理系统,仔细分析冠状面、纵断面及横断面图像。所有操作检查和读片由2位具有8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超声医师完成。读片后报告单描述参照BI-RADS US 2003版标准[6]。根据肿块ABVS冠状面特征,分为汇聚征,以及边缘毛刺、成角、分叶、模糊5类。汇聚征是条索状中-高回声从肿块周围向肿块聚集,出现在一个以上层面;毛刺病灶边缘有锐利的放射状较短细条样表现;成角病灶边缘部分有尖锐的转角,似锐角或蟹足;分叶病灶边缘有较多短的弧形波纹;模糊不清肿块与周围组织无明确边界定义。比较ABVS检查结果与穿刺或手术病理结果,分析ABVS图像特征及BI-RADS分级的符合率。

2 结果

134例中3例为双侧乳腺癌,共137个病灶,左乳84个,右乳53个,肿块径线范围0.7~8.8 cm,平均2.6 cm,<2 cm 41个,≥2 cm 96个,肿块最大8.8 cm×5.3 cm,最小0.7 cm×0.5 cm。

137个病灶的ABVS诊断冠状面图像特征:汇聚征(火山口征)(图1)61个(44.5%),边缘毛刺(图2)51个(37.2%),成角8个(图3)(5.8%),分叶5个(图4)(3.6%),边缘模糊(图5)8个(5.8%),边缘较光滑4个(图6)(2.9%)。137个病灶中伴钙化89个(65.0%)。

所有病灶均于术前经ABVS检查获得BI-RADS分级情况:3级2个(1.5%),属恶性误诊为良性。4a级13个(9.5%),4b级13个(9.5%),4c级50个(36.5%),5级59个(43.1%)。4a级及以上提示恶性,ABVS诊断符合率为98.5%(135/137),以4b级及以上为中度至高度怀疑恶性,ABVS诊断恶性肿块符合率达89.1%(122/137),以4c级及以上为极高度怀疑恶性,ABVS诊断恶性肿物符合率为79.6%(109/137)。

图1 女,59岁,左乳外上象限肿块,大小2.6 cm×1.9 cm×1.5 cm,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冠状面呈明显汇聚征,BI-RADS 5级(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 图2 女,55岁,右乳外上象限肿块,大小2.5 cm×2.1 cm×1.1 cm,ABVS冠状面可见边缘毛刺,BI-RADS 5级(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 图3 女,53岁,左乳外上象限肿块,大小2.1 cm×1.4 cm×1.4 cm,冠状面可见成角,BI-RADS 4c级(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 图4 女,37岁,右乳外上象限肿块,大小1.1 cm×0.9 cm×0.9 cm,冠状面可见分叶,BI-RADS 4b级(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 图5 女,46岁,右乳外上象限肿块,大小1.9 cm×1.5 cm×1.1 cm,冠状面显示肿物边缘模糊,BI-RADS 5级(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 图6 女,66岁,左乳外上象限肿块,大小2.1 cm×1.9 cm×1.4 cm,冠状面显示肿物边缘较光滑,BI-RADS 3级(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

3 讨论

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特性是向邻近组织浸润扩散生长,其二维超声表现为无明显包膜,边界模糊不清,呈锯齿状、蟹足状或毛刷样回声[7]。目前二维超声应用较广,但所提供的肿块浸润性生长的冠状面信息较局限,而近年来 ABVS以其简便、无创、不依赖于操作者经验、可重复性好等优点被临床医师及广大患者认可。且其特有的宽幅高频线阵探头可对乳腺全自动扫描,将每次扫查的全乳容积信息传输至工作站,获取原始及重建的多切面乳腺声像图,方便后台仔细分析。ABVS独特的冠状面图像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8]。

乳腺癌ABVS冠状面表现多样,常凤玲等[9-10]认为ABVS冠状面的汇聚征可能由癌细胞向周围组织直接浸润引起的,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周边呈放射状分布的长条索状较高回声,即肿瘤周边组织聚拢明显。乳腺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是浸润性导管癌,达80%[11]。其ABVS冠状面特征性表现——汇聚征,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达89%,特异性达96%[4-5]。本组137个病灶中,ABVS图像的冠状面汇聚征出现率44.5%(61个),高于其他征象,且这61个病灶病理结果均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导管癌的冠状面另一特征性表现为边缘毛刺,其形成与癌细胞向周围组织浸润有关。本组冠状面肿瘤边缘毛刺出现率为37.2%(51个),其中48个病灶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其次,肿块内钙化灶也是提示恶性的特征之一,本组合并钙化灶者(89个)明显多于无钙化灶者(48个)。其他少见类型的乳腺癌由于较少,在不同特征图像中散在分布,冠状面表现并无明确特异性,临床与影像学诊断困难。因此,对恶性特征不典型的可疑病灶,辅以CDFI、弹性成像,必要时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本组4个病灶ABVS表现边缘较光滑,与良性肿瘤特征相似,易误诊,在穿刺或手术前其中2个经ABVS提示BI-RADS 3级,冠状面观察肿物边缘较规整,考虑良性病变可能性大,未见汇聚征或毛刺征,其内部也均未见钙化斑点,倾向于良性肿瘤特征,因此不具备典型恶性特征的肿块也不容忽视。

一些良性病变的ABVS冠状面也可表现为边缘不光整,或明显汇聚征,根据病理类型的不同,影像学特点也不同,需加以鉴别,如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放射状瘢痕、非典型导管上皮增生、乳腺硬化性腺病等。

本组根据肿块的ABVS冠状面特征(汇聚征,以及边缘毛刺、成角、分叶、模糊不清等),参照BI-RADS US 2003版标准[6],进行BI-RADS分级,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发现ABVS诊断准确性较高,以4b级及以上为中度至高度怀疑恶性,ABVS诊断恶性肿物符合率达89.1%,以4c级及以上为极高度怀疑恶性,诊断符合率达79.6%。

总之,ABVS可重复阅片,对较小病灶的检出率高,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独特的冠状面图像特征可提高乳腺肿块的诊断正确性;应用BI-RADS分级评估ABVS图像信息较可靠。但因ABVS无法提供血流及腋窝淋巴结的信息,故可疑病例必要时需结合弹性成像、常规二维超声、CDFI、频谱多普勒、钼靶摄影、MRI等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1]Wohrle NK,Hellerhoff K,Notohamiprodjo M,et al.Automated breastvolune scanner(ABVS):a new approach for breast imaging[J].Radiology,2010,50:973-981.

[2]张婷,谭旭艳.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系统的临床价值评估[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14(2):77-79.

[3]张渊,江泉,陈剑,等.三维超声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优势[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0,26(4):311-314.

[4]Kalmantis K,Dimitrakakis C,Koumpis Ch,et al.The contribu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power Doppler imaging in the preoperative assessment of breast tumors:a preliminary report[J].Obstet Gynecol Int,2009:530579.

[5]Cho KR,Seo BK,Lee JY,et al.A comparative study of 2D and 3D ultrasonography for evaluation of solid breast masses[J].Eur J Radiol,2005,54:365-370.

[6]Mendelson EB,Baum JK,Berg WA,et al.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Ultrasound[M].Reston: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2003:1-81.

[7]周永昌,郭万学,燕山,等.超声医学[M].6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338-362.

[8]包凌云,朱罗茜,孔凡雷,等.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和常规超声对乳腺微钙化诊断的对比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2,22 (3):220-223.

[9]常凤玲,李峰,冯俊,等.对比观察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与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12):2171-2174.

[10]徐光,吴蓉,马方,等.三维超声特征性表现:汇聚征与乳腺癌预后指标的关系[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1):5116-5118.

[11]Tozaki M,Isobe S,Yamaguchi M,et al.Optimal scanning technique to cover the whole breast using an 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J].Jpn J Radiol,2010,28:325-328.

10.3969/j.issn.1672-0512.2016.05.020

黄梅,E-mail:yuxiangwang.good@163.com。

2015-11-21)

猜你喜欢

毛刺冠状浸润性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浸润性乳腺癌的超声诊断与临床病理学对照分析
阀芯去毛刺工艺研究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一种铸铁钻孔新型去毛刺刀具的应用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肘后路结合多种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
一种筒类零件孔口去毛刺工具
冠状切面在胎儿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浸润性乳腺癌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