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农民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影响因素分析

2016-09-14林海英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14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农户

林海英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内蒙古5个盟市中17个乡村的440户农民进行调研收集的数据,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户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影响因素 Logistic模型

近几年,随着全国各级政府对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的合作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其发展相当迅速。截至2014年7月底,我国拥有119.29万家合作社, 2012年至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支持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快速成长”,主要指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同时,农业部也在2015年农业发展规划中着重强调,要“落实和完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充分显示政府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的决心。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合作社本身、政府角度、合作社制度变迁、合作社的异质性以及村委会选取等角度研究,但多数都是单独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身发展状况的。周勇、张涛(2006)以重庆为样本分析了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制约因素和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孙亚范(2012)年以江苏的问卷调查为依据分析了农民合作的需要和意愿,徐旭初、吴彬(2010),黄祖辉等(2011),刘颖娴(2015)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效率进行研究,探索出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效率的具体路径及其相互关系。易远宏(2010)指出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多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对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不显著,我国外面法律等环境不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权等内部机制不健全。王勇(2012)谈到政府应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需求出发,为其提供及时有效的公共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也应积极进取,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陈天忠(2010)提出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模小、竞争力小、管理水平偏低、制度不健全、运作不规范、行政色彩较浓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综观以上研究,只有孙亚范(2012)研究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之间的合作意愿,并以东部地区较为发达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例进行研究。本文主要是以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内蒙古为调查对象,并对农户参与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探索影响农户参与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因素、动因及相应的政策启示。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分布

数据通过分层抽样调查得到,分层抽样的过程是:首先,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域图对其12个盟市划分为东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中部(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西部(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其次,按照中国农业统计年鉴中内蒙古农业产出值排名靠前的城市,选取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呼伦贝尔市的17个村的440户农户进行调查,以实地调查、当场回收的方式获取数据。共发放调查问卷440份,获取有效问卷404份,问卷有效率91%。

(二)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1.变量选取。结合文献综述及实际调研需要,本文把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愿作为被解释变量,该意愿作为(0,1)变量;选取了个人特征、技术特征及营销特征作解释变量,每个变量根据需要选取了若干个可观测变量作为具体描述变量,具体变量有X1(受教育程度)、X2(年龄结构)、X3(家庭农业收入)、X4(家庭劳动力占家庭总人数比例)、X5(新技术难题)、X6(离中心城市距离)、X7(是否参加技术培训)、X8(谈判能力)、X9(品牌)、X10(销路平稳性)、X11(信息平台)、X12(产品附加值状况)。

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样本分析

被调查者中知道、了解并愿意加入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人数为304人,占87%;调查的年龄结构偏大,40岁以上的人员91.4%。受教育程度以高中或中专学历居多,比例为58.16%和26.38%。农户家庭农业年收入中30000~60000 元占32.16%,60001~90000元占29.38%,90001~120000元占38.46%,符合中等地区的收入水平。家庭结构的比例较低,73.4%的农户集中在0.6以下,即家庭外在关联人员较少,这也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存在的必然趋势。在农户认为在遇到新技术问题时,91.8%以上的农户都认为在土地耕种、选择种子以及信息化和机械化使用过程遇到的问题都很难靠自身很难解决。离中心城市距离在50公里以下的比例达65.1%,销路平稳性认为一般以下的比例为61.8%,认为谈判能力和品牌一般以下的比例分别为66.4%、78.3%,认为产品附加值状况在一般及以上的比例达到60.5%,可见产品附加值是农户关心的因素,也是影响农户是否愿意加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主要因素。以上这些样本调查结果与实际需求相吻合的。

(二)模型回归检验

从表1可以看出,当原假设:βi=0, LR统计量的值是110.29,作用类似于线性回归模型中的F检验,P值非常小,近似于零。因此,可以拒绝原假设,表明该Logit模型系数整体显著。Pseudo R2 统计量的值为0.4959表明该模型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可以使用该模型。

1.受教育年限对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愿有显著影响,该变量在1%水平下显著为负,即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单位,减少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愿的概率为3.76%,这一结果表现与预期一致。农户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参与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的意愿就越弱。

2.家庭结构主要是家庭的在外关联人员人数占家庭总人数的比重,家庭结构对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有较为显著地影响,该变量在5%水平下显著为负,表明此变量越小,农户参与农合组织的意愿越强;反之农户愿意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概率越小。研究结果表示家庭结构每增加一单位,农户参与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愿就减少26.2%的可能性,这一结果与预期相符。

3.家庭农业年收入对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愿有影响,该变量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即家庭农业年收入每增加一单位,增加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愿的概率,此概率值并不大。家庭农业收入大的农户,说明该家庭拥有的耕种土地面积较大,农产品的产量也会较多,由研究综述部分看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可以降低单个农户的交易成本、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可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可降低单个农户的风险、可促进增加农民收入(赵鑫、李龙珠,2010),由此可见家庭农业收入较多的农户更愿意参与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规避风险并提高收益。这一结果与预期较为一致。

4.新技术难题情况对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愿有显著影响,该变量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即农户拥有的新技术难题越大,越愿意加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反之亦成立。该结果是成立的。

5.离中心城市距离对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愿有影响,该变量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即农户离中心城市距离越大,越愿意加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反之亦成立。这一结果明显成立。样本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离中心城市距离每减少一单位,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愿增加的概率为0.7%。

6.产品附加值状况对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愿有显著影响,该变量在10%水平下显著为正,即农户种植的农产品附加价值较高,越愿意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反之亦成立。样本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种植的农产品附加价值每增加一单位,农户愿意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概率为3.9%。该结果与实际调研一致。

结论与启示

农户是否愿意加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跟三个方面的特征有关。在个人特征中,受教育年限越低,加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愿的概率就越大;农户家庭内的外在关联人员越少,愿意加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概率就越低;家庭农业年收入越高,农户愿意加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概率就越大;离中心城市距离越近,农户愿意加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概率就越低。在技术特征中,对于农户来说新技术难题越大,农户愿意加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概率就越高;在营销特征中,农户生产的农产品产品附加值越高,农户愿意加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愿就越高。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具有以下的政策启示:首先,加强农民接受知识能力,尤其在西部地区,农户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确实愿意加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但是对于该组织的规章制度和利润分配方式等都不宜理解。其次,完善并提升信息服务和技术网络平台建设。政府应高度关注农村信息化建设,尤其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服务过程中涉及到信息化手段和能力,让农民因为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后,学习并掌握运用信息技术掌控质量关和销售渠道关。最后,政府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中承担协调和扶持并重的角色,实施纵向一体化的营销渠道,尤其是在农产品附加价值较高的地区,形成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农产品的新形式,因此需要政府协调营销渠道中的加工企业和销售中间商,来稳定和维持该链条上农产品的供给方的利益不受损害,从源头上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勇,张涛.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约因素与政府行为:重庆样本[J].改革,2010(7)

2.孙亚范,余海鹏.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合作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6)

3.徐旭初,吴彬.治理机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基于浙江省5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5)

4.黄祖辉,扶玉枝,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1(8)

5.刘颖娴.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研究——影响因素、组织绩效与发展模式[D].浙江大学,2015

6.易远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经济学研究[J].广西农学报,2010(2)

7.王勇.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新境况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2(5)

8.陈天忠.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对策建议[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4)

9.宝斯琴塔娜,侯淑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渠道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24)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