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引起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药学分析

2016-09-13张彦文张杰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去甲万古霉素白细胞

张彦文 张杰

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引起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药学分析

张彦文 张杰

目的 分析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引起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药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60例白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年龄、用药剂量及时间、合并用药、预后等进行统计。结果 如患者白细胞减少,则控制用药量在20~36g,平均控制用药量(28.3±6.5)g;不良反应发生在10~24d,平均时间(14.3±3.6)d。万古霉素用药后12d出现高热5例,单纯白细胞减少55例,分别占总数的8.3%、91.7%;高热患者对症治疗后好转。单纯白细胞减少患者40例接受注射盐酸小檗胺治疗,其中10例患者加用口服维生素B4片,10例患者加用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2~7d,平均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4.3±1.2)d。结论 免疫介导或骨髓抑制是影响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药学特点,患者能够在停药或对症治疗后康复。

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 白细胞减少 临床药学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属于糖肽类抗生素,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治疗中是临床首选药物,但是由于其会引发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受到临床的普遍关注和重视[1]。本文回顾性分析60例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引起白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引起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药学特点,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白细胞减少患者60例,诱发因素均为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等,均明确骨感染,均知情同意。其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5.0±8.5)岁。诱发因素:万古霉素25例,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15例,合并应用其他抗感染药物15例,去甲万古霉素5例。白细胞减少程度:轻度33例、中度27例。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引起白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年龄、用药剂量及时间、合并用药、预后等进行统计。如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在<4.0×109/L,同时排除其他因素,评定为符合标准[2]。

2 结果

观察60例患者用药剂量、不良反应及时间、转归及时间显示,给予患者静脉滴注万古霉素1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或去甲万古霉素0.8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1h滴注完成,滴注过程严格依据说明书。如患者白细胞减少,则控制用药量在20~36g,平均控制用药量为(28.3±6.5)g;不良反应发生在10~24d,平均不良反应发生时间(14.3±3.6)d。万古霉素用药后12d出现高热5例,体温为38.9℃,给予静脉注射赖氨比林降温;单纯白细胞减少55例,分别占总数的8.3%、91.7%;高温患者5例,对症治疗后好转。40例患者注射盐酸小檗胺治疗,其中10例患者加用维生素B4片,10例患者加用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2~7d,平均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4.3±1.2)d。见表1。

表1 60例患者的用药剂量、不良反应及时间、转归及时间分析[n(%)]

3 讨论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均属于糖肽类抗生素,其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主要作用于细菌细胞壁,抑制细胞壁蛋白质合成及胞质中RNA合成,在对革兰阳性球菌及杆菌的对抗中具有较强的作用[3]。进口药万古霉素和国产药去甲万古霉素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但是却具有不同的价格[4]。现阶段,美国感染病学会推荐在有甲氧西林耐药出现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治疗中应该首选万古霉素作为治疗药物[5]。相关医学学者研究表明[6],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会损害患者的肝肾功能,还会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如白细胞减少、皮肤过敏等。相关研究表明[7],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用药1周或几周后会发生白细胞减少症,这时患者的总用药剂量>25g。免疫系统介导或对骨髓进行直接抑制引发药源性白细胞减少,其具有较晚的发病,有可逆性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在停药后2~5d能够恢复正常[8]。由于通常情况下白细胞减少患者不会合并其他并发症,因此临床能够有效控制感染,但如未对患者进行及时的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减少延迟的现象就极易发生。如白细胞减少患者的发病因素为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那么其通常情况下伴药物热,一些患者还会出现不典型临床症状,如咽痛、乏力等。万古霉素会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0.12%~2.0%,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等[9]。另有相关医学学者对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进行证实[10],白细胞计数<4000/ mm3患者占总数的18%,中性粒细胞具有较显著的减少、在<1000/mm3的患者占总数的8%。

相关研究表明[11],通常情况下临床药师是发现和上报白细胞减少的主体,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为临床医师对该药的不良反应不了解。因此,医师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该给予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的长期应用以充分的重视,从而对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避免。临床药师应该将电子档案建立给服用该药的患者,连续用药10~14d时及时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如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则定期对其进行血常规检查,1次/3~5d。如患者有不良反应发生但临床并未有效控制其感染,应在对喹诺酮类、利奈唑胺等其他替代药物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严格依据其药敏结果。大部分有不良反应发生的患者在停药及对症治疗后具有正常的血常规,不会对后续治疗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12]。总之,免疫介导或骨髓抑制是影响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药学特点,患者能够在停药或对症治疗后康复。

1 陈瑞芳.不同条件下几种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粉针不溶性微粒的实验研究.中南大学.2013.

2 刘娜.替考拉宁眼内药动学及对MRSA体外抗菌活性研究.郑州大学.2011.

3 毛璐.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病例分析及药学监护.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4, 18(1):78~91.

4 刘丽英,李勇,古淑仪,等.万古霉素致白细胞减少症38例回顾性分析.中国药物警戒,2012,9(2) : 117~118.

5 李静, 李巧如, 任淑娟, 等. 我院2012 年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的用药分析.中国药房, 2014, 25(26):2421~2423.

6 刘小丽,黄勋,译.美国感染病学会、美国药师学会、感染病药师学会共同推荐的万古霉素治疗指南.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9,8(5):373~374.

7 周良辅, 翁心华, 黄仲义, 等.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1, 30(8):561~573.

8 亓凤春.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药学探讨.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10(15):171~172.

9 毛璐,何绥平,李静.万古霉素致药物热及白细胞减少一例.药物不良反应,2003(5) : 334~335.

10 Kamoltip Lertchaisataporn, Nuntana Kasitanon, Suparaporn Wangkaew, et al. An Evaluation of the Association of Leukopenia and Severe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Journal of Clinical Rheumatology, 2013, 19 (3):115~120.

11 Shigeyuki Asano, Kikuo Mori, Kazuki Yamazaki, et al.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 (NEL) is a systemic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blastic transformation of CD8+cells and apoptosis of CD4+cells.Virchows Archiv, 2014, 464 (1):95~103.

12 Dongying Chen, Fan Lian, Shiwen Yuan, et al.Association of thiopurine methyltransferase status with azathioprine side effect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Clinical Rheumatology,2014, 33 (4):499~503.

100075 北京市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 药剂科

猜你喜欢

去甲万古霉素白细胞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白细胞
神经外科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影响因素
基于个体化给药软件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析
局部应用硫酸钙+万古霉素预防脊柱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观察
高效液相法测定去甲斑蝥素脂质体的包封率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中国成人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谷值选择的系统评价
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去甲斑蝥酸钠脂质微球注射液对荷人肺癌A549移植瘤裸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