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焦虑状态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6-09-11刘艳戴胜兵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规管阵发性良性

刘艳 戴胜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焦虑状态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艳 戴胜兵

目的 观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焦虑状态,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80例确诊为BPPV患者在复位前及复位后2周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其焦虑状态,并采用logistic回归法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BPPV患者伴发焦虑状态的比例为32.5%。女性、发病至就诊时间>1周的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伴发焦虑状态的比例较高,有效的手法复位治疗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结论 BPPV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及时就诊、采取有效的手法复位能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反应。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PPV 焦虑状态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头部运动至某一特定位置时诱发的短暂的眩晕,是一种具有自限性的周围性前庭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1]。多项研究表明昡晕患者会出现情绪改变及精神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而情绪心理障碍又会加重患者的眩晕症状[2,3]。为简化对BPPV患者的抗焦虑药物治疗方案,本文对BPPV患者的焦虑状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本科门诊及收治的BPPV患者80例,其中男33例,女47例;年龄27~77岁,平均(57.28±12.12)岁。均符合BPPV诊断标准[1]。其中后半规管BPPV患者61例(右侧35例、左侧26例),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19例(右侧12例、左侧7例)。发病至就诊时间5h~24d,其中发病<1周58例,>1周22例。所有患者均否认既往精神疾病史和接受心理治疗史,近<1个月无服用抗焦虑、抑郁及辅助睡眠类药物史。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详细神经科查体、前庭功能检查、必要的听力检测、体位诱发试验检查。均完善头颅CT或头颅MRI检查。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的焦虑状况。对后半规管BPPV患者采取改良Epley手法或Semont手法复位治疗,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采取Barbecue手法或Gufoni手法复位。所有患者手法复位后眩晕或位置性眼震完全消失。治疗后2周再次评估患者焦虑状况。焦虑自评量表分级标准[4]:标准分=原始得分×1.25。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50分即认为存在焦虑状态。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于有统计学差异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复位前、后患者焦虑状态比较 复位前患者存在焦虑状态26例,焦虑率32.5%,SAS标准得分25~65分,平均(42.38±9.09)分。复位后患者存在焦虑状态6例,焦虑率7.5%,SAS标准得分25~61.25分,平均(39.00±7.58)。复位后较复位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25,P=0.000)。

2.2焦虑状态影响因素分析 对年龄、性别两个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PPV患者焦虑状态与年龄无关(P=0.749),而与性别相关(P=0.026),即女性BPPV患者伴随焦虑状态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就诊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进一步分析患者焦虑状态。发病>1周患者伴发焦虑状态的比例较发病<1周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按BPPV类型将患者分为2组:后半规管组和水平半规管组,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水平半规管组伴发焦虑状态比例较后半规管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性别、就诊时间、BPPV类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三者均与焦虑状态发病率相关,即女性、发病至就诊时间>1周的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伴发焦虑状态的比例较高(见表1)。

表1 BPPV患者焦虑状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最常见的前庭周围性眩晕,年发病率64/10万,占眩晕病例的20%~50%[5,6]。多项研究表明眩晕患者会出现情绪改变及精神心理问题,以焦虑情绪更为常见[7,8],抗焦虑药物能改善眩晕患者的焦虑情绪[9]、减轻复位后的残余头晕感[10]。

本资料结果显示BPPV患者伴发焦虑状态的比例为32.5%,高于袁庆等[11]研究的16.3%,考虑与本资料纳入的女性患者偏多相关。女性患者伴发焦虑状态比例较男性高,这与Monzani D等[8]研究结果相符,考虑可能与女性的心理承受能力及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相关。水平半规管受累患者较后半规管受累患者比例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考虑与水平半规管受累BPPV患者体位变化时较容易引发眩晕发作,眩晕程度重,恶心、呕吐、出汗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多见,且相当部分患者为壶腹嵴顶耳石症,此时耳石粘附于壶腹嵴顶,复位难度较后半规管大,需要多次行手法复位相关。发病>1周比发病1<周患者焦虑状态的比例高,可能原因为发病>1周患者经历过更多次的眩晕发作,且患者可能因对疾病缺乏认识而就诊于不同科室,常被误诊为脑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梅尼尔病等,治疗效果不佳,从而增加患者的焦虑情绪。本资料显示BPPV患者焦虑状态的发病率与年龄无关。经手法复位后,患者的焦虑状态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考虑患者伴发的焦虑状态多源于反复突然的眩晕发作。

综上所述,BPPV患者常伴发焦虑状态,及时明确诊断及手法复位治疗可以尽早解除患者的痛苦,从而也可避免或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女性、发病至就诊时间>1周的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更易出现焦虑状态。对于该类患者可考虑联合应用抗焦虑药物以提高疗效。

1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2006年,贵阳).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7, 42(3): 163~164.

2 Best C, Eckhardt-Henn A, Tschan R, et al. Psychiatric morbidity and comorbidity in different vestibular vertigo syndromes.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y over one year. J Neurol, 2009, 256:58~65.

3 Magliulo G, Bertin S, Ruggieri M, et 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and post-treatment quality of life.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2005, 262(8): 627~630.

4 汪向东.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定版). 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 31~35.

5 Frorehling DA, Bowen JM, Mohr DN, et al. The canalith repositioning procedure for the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Mayo Clinic Proceeding, 2000, 75(7): 695~700.

6 Brevern M V, Radtke A, Lezius F, et al. Epidemiology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a population based study. J NeurolNeurosurg Psychiatry, 2007, 78(7): 710~715.

7 Wiltink J, Tschan R, Michal M, et al. Dizziness: anxiety, health care utilization and health behavior-results from a representative German community survey.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2009, 66(5):417~424.

8 Monzani D, Casolari L, Guidetti G, et al.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dis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vertigo. J psychosomatic Res, 2001, 50(6):319~323.

9 陆勤, 金嘉翔, 周翠娟. 眩晕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分析.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04, 6(1): 96~98.

10 Hahn Jin Jung, JA-Won Koo, Chong Sun Kim, et al. Anxiolytics reduce residual dizziness after successful canalith repositioning maneuvers in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临床耳鼻喉科头颈外科杂志, 2013, 27(5): 259~263.

11 袁庆, 史东梅, 余力生, 等. 不同周围性眩晕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比较.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5, 29(8): 729~732.

315200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

猜你喜欢

规管阵发性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阵发性高血压暗藏危机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190例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半规管功能分析
上半规管裂发生率及其HRCT特征
动物也会晕车吗
“四个注重”让家事审判良性发展
胺碘酮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
轻度胃肠炎并发婴幼儿良性高热惊厥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