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在足月引产中应用的疗效

2016-09-11边丹秀邱玉叶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催产素宫素球囊

边丹秀 邱玉叶

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在足月引产中应用的疗效

边丹秀 邱玉叶

目的 探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在足月引产中的效果。方法 单胎足月孕妇120例采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进行引产为观察组。单胎足月孕妇120例,采用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7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产程(7.8±1.8)h,明显短于对照组(19.8±2.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10.83%,明显低于对照组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羊水胎粪污染率、新生儿Apgar评分率、新生儿体重和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促进宫颈成熟,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缩短总产程及住院时间,其临床效果优于直接采用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

宫颈扩张球囊 催产素 宫颈成熟 足月引产

妊娠晚期引产是在自然临产前通过药物和(或)机械等手段使产程发动,达到分娩的目的。宫颈成熟度是引产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1]。促宫颈成熟方法有多种,主要分为机械性扩张及药物性方法[2]。传统的方法是静脉滴注小剂量缩宫素引产,但引产成功率低。近年来临床应用地诺前列酮栓(普贝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普贝生会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急产、过敏、子宫破裂及胎儿窘迫等副反应,导致剖宫产。为探寻更为有效的促宫颈成熟的方法,作者应用宫颈扩张球囊(COOK)联合催产素引产,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本院产科住院并应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的孕妇120例为观察组,平均年龄(28.12±4.2)岁。初产妇106例、经产妇14例。孕(39.56±0.85)周。孕妇宫颈评分均<6分,其中Bishop评分≤3分 92例、4~5分 28例。同期应用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的孕妇120例为对照组,平均年龄(28.39±3.96)岁,初产妇103例、经产妇17例。孕周(40.10±1.04)周。宫颈Bishop评分≤3 分38例、4~5分82例。两组孕妇均为足月、未临产、单胎、头位、胎膜完整、非瘢痕子宫、前置胎盘及胎儿窘迫,在引产前通过产科检查排除头盆不称、产道异常等,引产前白带常规检查阴道清洁度≤Ⅱ°,无念球菌及滴虫感染,入院后体温正常,无发热,血常规及CRP检查无感染征象。胎心电子监护均为NST有反应性。引产原因包括计划性分娩(临近或超过预产期未临产)、延期妊娠(≥41周)或过期妊娠(≥42周)、羊水偏少、母亲原因(如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轻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

1.2方法 (1) 观察组:入院后完善必要检查,于当晚18∶00~21∶00时放置美国库克(COOK)公司促宫颈成熟双球囊导管。步骤:放置前听胎心正常后,嘱孕妇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会阴常规消毒铺巾,放置窥阴器暴露宫颈,严格消毒阴道、宫颈及穹窿,宫颈钳夹持宫颈前唇或后唇起牵拉和固定作用,缓慢插入双球囊导管并确认两个球囊均通过宫颈内口,先逐渐往子宫球囊导管(红色标有U)内注入40ml生理盐水,向外牵拉导管,使膨胀的子宫球囊抵住宫颈内口,阴道球囊露出宫颈外口,向阴道球囊导管(绿色标有V)逐渐注入20ml生理盐水,此时膨胀后的两球囊已分别位于宫颈内外口,取出窥阴器,继续按每次20ml向两球囊导管注水达60~80ml,用胶布将导管固定在孕妇大腿内侧,无需限制活动,放置后再次听胎心。嘱产妇若出现球囊脱落及胎膜破裂随时与医护人员联系,如有疼痛不适或过强、过频宫缩,可随时取出球囊,否则于次晨8∶00~9∶00时取出球囊,并再次进行宫颈Bishop评分。根据宫颈成熟情况酌情采用人工破膜引产术和/或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方法同对照组。(2)对照组:引产前经阴道检查确定宫颈Bishop评分,早晨8∶00~9∶00时开始小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缩宫素2.5 U加入500ml乳酸林格液中,滴速从8滴/min开始,根据宫缩调整滴速,调整1次/15~20min,至出现有效宫缩(间隔5~6min,宫缩持续>30s/次)为止,最大滴速不>40滴/min。如达到最大滴速仍然不能诱发有效宫缩,则增加缩宫素浓度为1U/100ml,后重新调整滴速。静脉滴注缩宫素期间有专人监护胎心、宫缩及宫颈扩张情况等,若出现胎儿窘迫、强直性宫缩立即停药。规律宫缩8h仍未临产者,则停止缩宫素静脉滴注,休息至次晨再次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引产开始后48h未临产者视为引产失败,引产过程中酌情人工破膜加速产程。

⑮蒋介石:《新生活运动之要义》(1934年2月19日),秦孝仪主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12卷,(台湾)国民党“中央党史会”1984年版,第73、76页。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宫颈成熟评分:引产前与引产后检查宫颈成熟度并评分(Bishop)。显效:Bishop评分提高≥3分。有效:Bishop评分提高≥2分。无效Bishop评分≤1分[3]。总有效= 显效+ 有效。引产效果: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自然分娩为引产成功。

两组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比较,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7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产程、阴道分娩率及剖宫产率比较。观察组总产程(7.8±1.8)h,明显短于对照组(19.8±2.8)h;观察组剖宫产率10.83%,明显低于对照组4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采用变频器可以使各种 T况下机泵的电耗降至最低。若流量降低,节电率则会大幅度增加.况且变频调速器的性能价格比总的呈F降趋势,其容量又在进一步大型化、高压化。所以,在石化企业全面推广变频调速器是必要的。

2 结果

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患者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患者及其家属焦灼的心情,切勿因为长期接触病人产生麻木的心态,作为医护人员,一定要对生命怀有一颗敬畏之心,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对生命负责;其次,在具体的操作上,护理人员应该严格执行一日清单制度中的任务,对收费的标准进行耐心讲解,因为在中国现有的社会条件下,疾病的发生对一个家庭来说可能是致命的打击,所以作为天使的护理工作者有责任帮助患者排忧解难,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表1 两组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比较(±s)

新生儿窒息[n(%)]观察组 120 115(95.8) 7.8±1.8 107(89.16) 13(10.83) 191±32 4(3.3)对照组 120 91(75.83) 19.8±2.8 63(52.5) 57(47.5) 206±28 3(2.5)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n 宫颈成熟[n(%)]总产程时间(h)阴道分娩[n(%)]剖宫产[n(%)]产后出血(ml)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医疗条件改善、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剖宫产率居高不下,而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阴道分娩率仍是产科治疗中的难点之一。引产的成功,取决于引产进程之初宫颈的条件。引产中宫颈不成熟导致产程延长,且剖宫产率和胎儿宫内窒息率增加,已有多种促进宫颈成熟的方法提高引产的成功率[3]。传统的促宫颈成熟方法是应用催产素或前列腺素及其类似药物[4]。缩宫素为传统引产药物,通过缩宫素受体发生作用,但该受体在宫颈的分布较少,对宫颈的直接作用小,仅能通过刺激蜕膜合成前列腺素,促宫颈成熟,因此效果较差[5]。本资料中,直接应用小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促宫颈成熟率为75.83%,阴道分娩率为52.5%。且静脉滴注催产素的时间较长,起效慢,影响孕妇阴道试产的信心。产妇长时间卧床,容易疲劳,出现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几率增高[6],近年来临床应用普贝生促宫颈成熟时间短,疗效肯定,但其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严重的不良反应是子宫过度刺激,易引起胎儿窘迫[7]。宫颈促扩张球囊是一种非药物性的引产方法,是一种新型的促宫颈成熟装置。其促宫颈成熟机制是通过对宫颈管刺激,促进宫颈局部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提高胶原酶及弹性蛋白酶活性,降解宫颈结缔组织的胶原成分,可使宫颈管软化、缩短、扩张。同时,宫颈扩张球囊可直接刺激子宫壁引起宫缩,亦可通过使子宫腔膨胀,引起垂体后叶催产素释放增加而诱发宫缩。另外,置入球囊后可使胎膜剥离,蜕膜变性,局灶性坏死,使局部前列腺素产生和释放,从而引起宫缩,宫颈扩张球囊有较好的促宫颈成熟并诱发宫缩作用。本资料对宫颈Bishop评分<6分的孕妇,先放置双球囊导管,再酌情应用人工破膜和(或)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的成功率、阴道分娩率均比直接应用缩宫素静脉滴注者明显提高,并可减少缩宫素的使用率和使用时间,总产程也明显缩短,同时COOK宫颈扩张球囊不会对子宫产生过度刺激,胎儿窘迫的发生率低。此外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便于医护人员观察病情。本资料中绝大多数病例在取出球囊当天就能分娩,有助于产房人员安排,提高产科安全性。

但应用宫颈扩张球囊有一定副作用,主要是急性短暂发热反应、疼痛、阴道流血、胎盘早剥和胎位由头位转为臀位等,这些并发症大多能被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本资料中产妇对放置球囊耐受性好,极个别有不适感,但均能忍受,无一例发生上述副作用。放置球囊属于侵入性操作,因此放置球囊前应该常规检查白带,如阴道炎症应先治疗,放置时应严格无菌操作,注意阴道和宫颈的彻底消毒,如后续应用人工破膜引产,应及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综上所述,严格掌握引产适应证和规范操作,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促宫颈成熟和引产是安全可行的,无使用药物的副作用,在促宫颈成熟的同时不引起过强宫缩,且不需要特别监护,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孕妇可自由活动,不受体位限制,使用安全、有效、简单,缩短孕妇待产及产程时间,减少分娩痛苦,增加孕妇阴道分娩信心,提高分娩率及安全性,降低剖宫产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1 孙艳君,罗涛.地诺前列酮阴道栓剂应用予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取药时间探讨.临床误诊误治,2011,24(4):86~87.

2 黄伟玲,孔翠萍,廖婧文.CCOK球囊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的观察.吉林医学,2012,33(35):69.

3 徐振慧.足月妊娠引产药物的临床分析.医学综述,2008,14(9):1399~1400.

4 周新娥,陈媛,程薇.Cook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分析.四川医学,2013,34(9):1334~1336

5 巴哈尔古丽·阿不来提,热依汗姑丽·乎提.46例足月妊娠引产使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的效果分析.中国医学创新,2011,8(24):64.

6 王雪舟.控释地诺前列酮栓与缩宫素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中的效果比较.海峡药学,2010,22(3):137~139.

7 Grane JM,Bennett KA.A meta-analysisof controlled-release prostaglandin for cervical ripening and labour induction.JSOGC,2000,22:692~698.

311800 浙江省诸暨市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催产素宫素球囊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打催产素,产妇更疼吗?
夫妻互按脚部更性福
猫与狗谁更爱你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