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2016-09-10燕紫非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马克思主义

燕紫非

内容摘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的发达一方面向青年和广大的干部群众提供了信息资源上的便捷,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意识形态上的挑战甚至是威胁。在互联网时代强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要求。现阶段,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以传统的书本教育和静态宣传为主,互联网的介入程度不高,宣传对象较窄,宣传竞争力有待于提升。笔者以互联网特点为视角希望通过网络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对青年群体的正确思想指引,从而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 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全球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思潮通过互联网媒体进行着广泛而深刻的传播和交流。人类进入了空前的信息活跃和交换的时代。我国作为拥有着世界上最庞大互联网用户群体的国家,互联网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不言而喻。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最伟大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作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指导性理论体系在当今时代依然发挥着巨大而深刻的意义。如何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利用现代互联网媒介宣传和推广马克思主义,特别向青年人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传承和推广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值得研究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有着强烈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共计有720余所高校,其中绝大多数高校均开设了思想政治课程以及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相关课程。共计有266所高校在本科阶段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其中师范类院校占72.5%;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自1984年创设以来,为党和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类专业人才。在培养方式上以传统的课堂式和书本教育为主,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教学使用和日常推广上使用较少。

现阶段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联网使用主要集中在教学中的多媒体使用、教案的搜集及编纂工作上,侧重于工具性的使用。青少年及高校在校学生使用互联网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集中在文献的阅读、搜集和下载浏览。

总体而言,互联网的使用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对青少年和高校在校学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宣传和教育作用。

二.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的方式有待于转变

目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方式依然较为传统,集中在电视、广播、纸质媒体和相关书籍、出版物领域。传统的宣传方式侧重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阐述和解释,并非动态的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和群众自觉参与到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活动中来,宣传方式上较为单一;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类网站数量、网站种类依然总体偏少,现有的党的政策和意识形态网络基本仍以文献点击浏览为主,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党的声音和政策很容易“淹没”在互联网庞杂的“信息海洋”中,难以起到宣传的效果。

其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对象需要扩大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18-30岁的青年人口占到网民总人口的将近73.5%青年群体作为互联网使用的主力军和推动者,对新鲜事物特别是信息的接受和传播是十分敏感的。而青年群体恰恰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重点培养的对象。青年的思想状况关系到我们党、我们国家未来的生死存亡和事业能否传承下去。因此利用互联网平台对广大青年的巨大影响力,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宣传,使其在思想领域和意识形态上保持积极、健康、正确的方向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现阶段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对象主要集中于在校大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在全体青年中的比例是极其有限的。另外,他们系统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基本原理的学习时间也仅仅是在校期间,因此一旦脱离了校园,很有可能就会逐渐生疏。运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很好的克服这一缺陷,通过互联网受众广泛、信息传播速度快、不受时间和空间制约等特点将思想政治宣传的对象扩大到整个青年群体和社会成员中去,随时随地进行广泛的传播和教育,大大的弥补以往传统宣传手段的劣势[1]。

再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策略需要提升竞争力

目前,思想领域的竞争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角力的新的关键领域。对一国人民群众的舆论导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争夺成为国家之间看不见硝烟的新兴战场。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某些国家制定了通过网络向别国灌输、宣传负面新闻、制造煽动性信息、妄图破坏别国社会稳定、颠覆他国政权的长期战略。

作为崛起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我国非常有必要防止某些别有用心的国家通过网络向中国民众特别是青年学生传递不正确、不健康的信息,从而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一方面需要我国加强网络安全管制,辨识和屏蔽掉危害国家安全的不健康信息;另一方面需要我国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策略,教育广大群众和青年人自觉抵制西方不良的各种思潮和腐蚀、拉拢。目前,我国域内网站十分复杂,大量含有色情、暴力、封建迷信内容的垃圾网站充斥显示屏。随着手机移动客户端的兴起,垃圾网站的垃圾内容再次在手机上出现,一些内容低俗、极度不健康的软件、视频直播等严重危害青年的世界观、价值观。对青少年思想领域的政治宣传教育的宣传力度和竞争力亟待提升。

三.强化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青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也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互联网时代下,通过网络手段加强对青少年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全民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既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时代使命,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通过互联网保证党和国家的性质“不变色、不褪色”,自觉抵制不良思潮侵蚀,强化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主导权是利用互联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笔者认为强化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建设

针对现有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的总体数量较少,种类较少的现状,建议由中央相关部门牵头,经工业与信息化部批准,组织和创建符合时代特点的一批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和手机客户端。由政府牵头,组织人力、资金、技术对该类网站进行运营维护和支持,丰富和充实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宣传阵地。

在网站的维护和建设上,除了提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资源之外,还应提供视频、音频文件资料,并鼓励群众参与到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学习讨论当中,鼓励形成全民学习马列主义、讨论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当下中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良好社会风气,特别是鼓励青年学生参与其中。

第二,加强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的指导和建设

中国高校新媒体联盟是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的指导下,由中国境内各大高校学生媒体发起成立的组织机构。截止到2014年,已有50余家全国重点院校成为该联盟的理事单位,100余家地方高校校园媒体成为联盟会员[3]。该联盟的宗旨即响应党中央、共青团中央的号召,传达共青团对全国高校的指导精神,对青年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创业进行原则上的指导和关怀。目前,中国高校新媒体联盟已经创建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和手机APP客户端平台,日点击量、关注次数、浏览量均达到了上万,在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笔者认为青年新媒体的建设应顺应时代潮流和青年特点,从青年人关心的话题入手,如创业、就业、升学等,通过对青年人成长道路上的正确指引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帮助青年人树立健康、积极、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投身到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事业中。

第三,加强对不良网站的整治防控力度

强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阵地,一方面需要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宣传策略;另一方面则需要对存在的“思想毒瘤”进行“切除”。对于已经存在的不良网站和手机客户端,需要网络安全部门、公安部门、信息技术部门联手通过专项活动,严厉打击和整治。首先,要正确的辨识哪些网站是不良网站,哪些网站是披着合法外衣从事非法活动的“假网站”、“黑网站”;其次,对于发现的不良网站,特别是腐蚀、毒害青少年的色情网站、封建迷信网站、暴力血腥网站、危害国家安全的境外网站等应予以查封、撤销网络域名、涉嫌犯罪的应依法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绝不姑息;最后,整治不良网站的关键在于预防,对于网站、手机客户端出现不良信息、不良内容苗头的,网络安全部门、公安部门、信息技术部门应予以重点关注和排查,坚决予以遏制,情节严重的应予以警告处理、限期进行整改,拒不整改的予以查封、撤销网络域名处理,将不良网站扼杀在萌芽状态。广大青年和干部群众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必然要求根除不良网站的存在。只有彻底根除不良网站的侵蚀和影响,才会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合理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2.赵鑫、张芳.《网络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策略》.《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3.叶明、张珊莉.《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策略》.《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第8期

4.郭晓明.《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思考》.《学理论》2015年第2期

5.刘杨子.《浅议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12期

注 释

[1]赵鑫、张芳.《网络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策略》.《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2]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01版

[3]《中国青年报》2016年01月30日版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