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基层党建的若干思考

2016-09-10李佳奕

经济师 2016年1期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问题对策

摘 要: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承担着将各项大政方针政策落实到群众中的重任并在农村工作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我党必须解决的一项重大任务。文章通过分析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困境,在探究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就我国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农村 基层党组织 建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1-051-02

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承担着将各项大政方针政策落实到群众中的重任并在农村工作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效率,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有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有助于促进农村的有序发展,有助于提高党在农业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力。虽然基层党建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效改善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但不可避讳的是,积蓄在农村发展中的根本矛盾并未得到根治,“三农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长久健康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做好‘三农’工作关键在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建水平,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坚强保证。”然而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不断发展中暴露出松、软、散等问题,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基层党组织涣散、农村党员老龄化、农村干部素质低、待遇无保障等问题亟待解决,农村基层党建的发展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刘云山指出,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在于解决困境。本文总结了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过程中,农村自身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也随之转变。例如,在收入方面非农收入显著增多,在生产经营方面农村的组织化程度显著增强。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特别是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服务,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面临着重大考验。

二是农村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我国农村稳定的社会结构被打破,一些新型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兴起,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由此引发了农村经济的重构和农村改革的深化。因此,如何创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机制,使其适应农村社会结构的新变化,把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需要各级党组织的积极创新。

三是村民民主意识的日渐增强。民主理论家萨托利指出:“只要人民富足起来,民主是他们可能要求的东西之一。”换言之,人的两大根本需求是经济需求和政治需求。经济水平的提高往往会催生政治意识的萌芽。农村也是如此,农民的生活富足必会激发其民主法治意识。村民的自治实践使其公平、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开始主动对政治和经济利益有了诉求,并且诉求的内涵和范围不断拓展。完善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积极有序地推进四大民主,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农村基层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是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我国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阶段。各项制度逐渐健全,生产要素、公共资源以及公共服务逐步向农村倾斜,开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篇章。如何统筹城乡基层党组织建设,适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需要认真探索。

二、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困境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目标中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水平要求更为严格,从长远发展来看,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十足,局面乐观,但是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仍面临着不少阻碍。农村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政治、经济、生活、文化等方面的高需求,辜负了农民对农村基层组织寄予的厚望。概括而言,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目前正遭遇以下几方面的困境:

一是一些农村党员的党性不足,无法有效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一些党员缺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性意识,不关心村里发生的大小事务,不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其次,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农村党员缺乏新鲜血液,党员老龄化趋势严重,受教育程度偏低,服务群众能力偏弱,在如何带领群众共同发家致富方面有心无力。第三,农村党员的发展问题。首先表现为对党员的标准和入党程序把关不严。个别村支部书记出于自身利益,把发展党员名额人情化,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私心;有的怕自己的位子被能干的年轻人取代,因而不发展党员。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发展条件差,有学识的农村青年大多选择外出务工经商,党员的发展工作无法开展,农村党员后备队伍得不到及时补充,从而导致农村干部班子后继无人的现象出现。最后还有干部作风问题。突出表现为干部工作透明度低,群众对村中的大小事务不知情,班子成员缺乏民主意识,甚至以权谋私,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群众上访告状,村子不安宁等等。

二是农村干部素质整体不高,无法满足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农村干部待遇整体偏低、干部个人发展空间受限、工作热情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首先是队伍结构的缺陷。由于农村生活简朴、工作环境差、待遇低等原因,无法引进外来优秀人才,本地的能人精英多数自寻出路外出发展,导致农村干部队伍陈旧,更新受阻。再者,现有党员干部年龄结构老化、思想观念陈旧、文化知识匮乏等现象比较突出,无法与时俱进,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其次,农村干部整体素质偏低,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的需求。干部在服务群众、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化解矛盾等方面常常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开展工作。农民对居住环境、生活质量、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诉求得到更多优质的服务,而不少村党支部、村干部的工作只是宣传政策,传达会议精神,对党的方针政策的掌握仅停留在口头上,无法把党的富民政策具体化到工作实际中去,切实真正为农民群众服务。

三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农村内部各阶层之间的利益格局不断发生变化,社会矛盾日益增多,农村的基层组织堡垒作用弱化。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党员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服务群众的意识,只顾自己发家致富,对村级事务漠不关心,导致农民群众只能通过上访来实现自己的诉求,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农村的有效管理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以上种种因素导致这一时期农民群众在得到实惠最多的同时,也激发了一些社会矛盾,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面临巨大考验。要想解决问题,首先必须深入分析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三、基于现实困境的原因分析

现阶段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所面临的困境,原因来源于各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观念问题,也就是广大农村党员干部不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更没有创新党建机制的意识。农村干部开展工作以应付上级要求和检查为出发点,更多的是搞形式主义,认为只要不发生群体性事件就行。二是制度原因,即“过渡性体制定型化”。在转型期间,农村社会逐渐形成了新旧混合的过渡性体制,这种过渡性体制本应在农村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被新的制度所取代,但实际却是这种过渡性体制一直存在并且已经成型。在这种形势下,农村社会易结成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必然会与普通群众之间发生利益冲突。为了维护既得利益,这些利益集团利用已经定型的体制阻止农村改革与发展,使得农村党建难以突破旧模式的束缚,无法创新管理机制。三是关系问题。有的农村地区存在党员干部争权夺利、两委关系不和谐、干群关系紧张等问题,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的政治领导变成了命令与服从、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四是公平缺失。农村党建本应形成一种“党委领导、村委负责、群众参与”的和谐格局。但现实情况是,村党支部工作形式化,遇事只找村委会解决,农民缺乏理性思考,只想尽快满足自己的要求,盲目崇外,公平的严重缺失致使众多矛盾产生,加剧了农村社会的混乱。

根据上述分析,农村党支部亟需加强自身的整合,对于农村发展来讲,内生秩序的构建同等重要。

四、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选择

从农村社会自身建设的内生机制角度看,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我党密切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农村党支部的有效整合是有效提高农村基层党建水平,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

一是坚持树立正确的观念,始终坚持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农村党支部领导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加强对党支部的观念整合,强化党支部的领导力,有助于巩固党支部的核心领导地位,树立党的威信。同时,加大对农民群众的引导和教育,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实现对广大群众的观念整合,以获得群众的广泛拥护。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时刻高度重视农村婚丧嫁娶中存在的攀比风以及农村党员干部腐败等问题,坚决扼杀腐败风、迷信风,在农村社会价值观层面严把关口。要通过观念整合为农村改革与发展建立一种齐心协力的合作理念,形成有效共识。

二是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制度整合。通过完善农村党支部相关制度体系,用制度解决问题,确保党支部的执行力,进而有效提高党建水平。健全和完善农村党支部管理体制,坚持落实岗位责任制,保证村民监督的有效长效性,关于农村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各项事务,坚持一事一议,保证决议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加强完善群众监督机制,保障群众充分行使其知情权和参与权。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制度整合的过程中,要保持各项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统一性和协调性,以此确保各制度间彼此不会出现冲突的情况。

三是修复党群、干群关系。农村党支部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并不意味着包办一切农村事务。“两委”班子既要明晰权力界限,严格责任分工,也要同心协力,时刻以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党支部不仅要确保其政治导向作用、决策把关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等核心领导作用发挥到位,同时还要加强对农村各种民间组织的自身建设引导以及对民间社会组织的管理和整合,利用民间社会组织的长处协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参与农村发展规划,实现有效互动,合作共赢。

四是吸收人才,充分发掘能人精英。农村党支部建设的关键所在是要有能力出众、能够带领大家的好的领导者,农村党支部能否真正成为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领导力量,关键在于解决农村人才后备不足的问题以及人才的流失问题。在吸收人才资源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对农村党员的整合管理。农村党支部必须严把党员入党关,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严格农村党员考核和管理制度,并且积极吸纳有能力的年轻党员,为农村干部队伍注入新鲜力量,提升农村干部的工作活力,有效提高其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满成.整合与深化:农村党支部建设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2(10)

[2] 课题组.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调研报告[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2)

[3] 孙立平.也谈改革共识[EB/OL].人民网强国论坛,2012.3.12

[4] 赵旭东,辛允星.权力离散与权威虚拟:中国乡村整合政治的困境[J].社会科学,2010(6)

[5] 高新民.执政党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兼谈政党的社会功能[N].学习时报,2011.2.28(5)

[6] 孙学祥.切实承担起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责任[OL].求是网,2015.6.8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

(作者简介:李佳奕,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基层民主和地方治理。)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基层党组织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