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2016-09-07张玉善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9期
关键词:学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张玉善

【摘要】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对培养学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有着极大地帮助,其实质是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其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本文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进行探讨,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所存在问题的成因两个方面分析,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学前儿童 家庭教育 身心健康 成长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058-01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

(一)家长教育理念偏颇

长期以来,人们对学前家庭教育观念认识上存在很大的偏差,这使得目前的学前家庭教育在内容方法上注重养育而忽视教育,过多的关注知识灌输而很少注意培养道德,因此,在幼儿家庭教育中,出现了诚信教育缺失,为人基本规范欠缺,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欠缺等诸多问题。

(二)严重忽视劳动教育

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十分重要。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家长总以孩子小为由,不让孩子做一点事情,甚至还认为如果孩子做不好的话反倒添麻烦,不如自己动手做得更好更快。家长包办代替,对孩子缺乏劳动教育,十分不利于孩子培养出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长此以往,上升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父母尊长骄纵溺爱

时时娇惯孩子,事事依顺孩子,是绝大多数家长对待学前儿童的态度,同时又普遍存在三世同堂的现象,隔代教育往往更加过分地溺爱、宠惯孩子。长辈长期无原则的溺爱,很容易导致幼儿滋长出骄横、任性妄为、不讲道理的不良习惯,这种行为习惯经过时间的堆积,在心理上加以强化,甚至导致心理扭曲。同时,长期的娇生惯养,过度保护孩子,不让孩子做他自己应该做的事,会导致孩子越养越弱的局面,不利于对孩子处理实际问题和克服困难能力的培养[1]。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所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家长心态严重失衡

家长对孩子寄予厚望,一味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态导致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失衡;家长重视对孩子的智力教育,忽略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家长忽略对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一味满足孩子的吃穿要求,单方面培养孩子,使孩子成长路线畸形化等;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在诸多方面过于保护孩子,导致教育失衡,更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二)教育内容有失偏颇

不少父母科学教育知识有限,缺乏对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了解,不能采用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来教育培养孩子。在教育内容上,很多父母在潜意识里,很大程度上都将孩子当做附属品,他们把个人愿望强加给孩子,揠苗助长以便在孩子身上达到期望值,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例如,一些父母由于社会压力大或存在还未完成的理想,从而寄希望于孩子,把自己未得以实现或自认为有利于以后发展的兴趣爱好强加给孩子,希望从孩子身上得到弥补。正因为有了这种期望,父母对学前儿童的教育就变得焦虑。在学前教育方面,很多父母之间相互攀比,几乎不顾孩子的兴趣感受,盲目地让幼儿报名参加各种辅导班、培训班,并坦而言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其实不然,相反地,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前儿童好动爱玩的天性,会导致学前儿童的压力增大,在身体和心理上产生的不利影响。

(三)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尽管身教大于言教,但家庭教育离不开家庭语言上的教育,父母对孩子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是孩子成长的养分,对孩子肯定、鼓励的语言,可以让孩子收获自信,勇敢地迈开生活的脚步,更有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但一些父母往往忽略这一点,在面对孩子时放任自流,随意吐露不文明的言语,使得孩子在很小时候就出口成“脏”,养成了生活中的坏习惯,甚至成为众人口中没有教养的孩子。

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平常心态看待成绩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开拓孩子视野,让他们更好更快的接触生活,融入生活;好动爱玩是学前儿童的天性,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快乐,更多的是对世界的认知,对自身思维的启发;课本文化知识学习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是严重枯燥无味的一件事,过早的看重学前儿童的成绩,逼迫学前儿童努力学习,不仅抹杀了学前儿童的天性,还极易让学前儿童对学习产生一种抵触心理,适得其反[3]。

平常心看待成绩,切勿压迫学前儿童做他们极其不愿做的事情,而应循循善诱,让学前儿童在天性中寻找兴趣,在兴趣中寻得发展,对于学前儿童来说,这无异于是一条走向成功的捷径[4]。

(二)鼓励孩子锻炼身心

“鼓励”是对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一大助力。父母适时予以孩子言语或行为鼓励是对孩子莫大的认可,极其有利于培养其自信心,如给孩子一个拥抱,亲亲孩子的脸等作为认可孩子某种行为的奖励,在言语行为上实施正面积极的教育,发现他们的优点长处,挖出他们的内在潜能,引导他们迈向成功之门[5]。

另外,为保护学前儿童纯粹的心灵,保障其身心健康发展,切勿让学前儿童过多接触恐怖、迷信等不正面的事物,更不应使其在学前儿童心中留下烙印,以免受到伤害,产生阴影。

(四)言传身教正面引导

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标榜,孩子最初习惯的形成往往来源于父母言行举止。因此,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应采用言传身教的教育方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严格规范自身行为,为孩子成长引路。另外,每个人都会犯错。作为父母犯下错误也应及时作出自我批评,积极改正,否则极易给孩子形成思想误区,限制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四、结论

家庭教育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么简单,一位优秀的家长想要实现对教育任务的完全胜任,所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学校书本身能够对孩子传授哪些知识,还需要考虑到如何利用家庭环境对孩子思想的培养,实现对孩子实践能力的提升。家庭教育是丰富的,孩子未来的成长是充满希望的,而本篇的论述则是通过对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得出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期以给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提出系统性建议。

参考文献:

[1]李丹.学校心理卫生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08).13-16

[2]杨浩然.家庭教育的金钥匙[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09).14-16

[3]卢勤.好父母好孩子[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04).14-15

[4]张瑞芳.纵观我国学前儿童家教的历史和现状[EB/OL].2009(08).16-18

[5]郑晓边.心理变态与健康[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01).19-16

猜你喜欢

学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家庭如何促进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
悠悠自然情——论幼儿户外教育活动
浅谈民族地区中小学德育教育
浅析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