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维滨教授针灸学术思想简介

2016-09-07刘双岭王伟华高维滨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延髓高维夹脊

刘双岭,王伟华,高维滨



高维滨教授针灸学术思想简介

刘双岭,王伟华,高维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尔滨 150001)

针灸疗法;名医经验;电针

高维滨教授为人正直,和蔼可亲,医术精湛,治学严谨,他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学术思想及针刺技术闻名海内外。笔者随师临证,得恩师言传身教,获益匪浅,现将高教授多年来运用电针疗法、项针疗法治疗神经科疑难症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 选穴精简,近取为主

高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探索针刺治疗神经病的方法和规律,运用电针疗法、项针疗法治疗神经疑难病疗效显著,针刺选穴原则以精简为主,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高教授临证选穴处方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近取为主,远取为辅,创新腧穴,取穴少而精,根据病因选取主穴,穴位多则可能会相互抵消治疗作用。比如治疗中风后痉挛期下肢足内翻之症,电针连接阳陵泉、纠内翻,选用疏波可以纠正足内翻,若再加上足三里、太冲则纠正足内翻动作消失,治疗作用被抵消了。还有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腰腿痛,单纯针刺腿部腧穴效果并不理想,高教授仅取腰椎病变节段上下夹脊穴,仅6根针,运用电针疗法[1],通以疏波,使局部肌肉大幅度跳动,在电针牵拉作用下使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减轻,缓解疼痛。在治疗颈椎病方面高教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随着现代社会进步伏案工作人群增加,电脑和手机的普及导致很多人坐、躺姿势不良,越来越多年轻人出现了颈椎病的症状,中医学认为颈椎病的发生责之气血不足,运用高教授的夹脊电针疗法可行气活血,行气就是针刺的机械刺激,使肌肉产生运动;活血就是肌肉运动在电针带动下的运动,肌肉之间的血管受到挤压,使血液循环加速。故夹脊电针治疗颈椎病的原理可以解释为先行气,即电针机械刺激使肌肉有节律舒缩牵拉,后活血,即肌肉舒缩挤压血管使局部血供增加。高教授认为夹脊电针治疗颈椎病是中医学“气行则血行”理论现代化应用的一个具体体现[2]。又如中风后尿失禁治疗,中风后尿失禁是中风病患者常伴有的症状,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忧虑,这种失禁症状临床上称为无抑制性神经源性排尿障碍,当患者出现以尿频、尿急、尿失禁为主症时,高教授只需选择肾俞、会阳两组穴位,仅用4根针,重症加针头穴四神聪,四神聪区的左右神聪处是主管排尿的高级中枢,针刺四神聪可提升阳气;肾俞穴下分布交感神经,刺激肾俞穴可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会阳穴下分布阴部神经,可使尿道扩约肌收缩。四神聪平补平泻,肾俞和会阳针刺后使针感传向阴部,得气后连接全能脉冲电疗仪KWD-808Ⅱ型,正极接肾俞,负极接会阳[3],选疏波,频率1 Hz,留针30 min,一般治疗1~3次即可见效,而如果加上下腹部穴位,则会使病情加重,因为下腹部穴位会引起膀胱收缩,加重排尿障碍。因此只需要辨病明确,根据疾病的病因病理和某一腧穴的解剖及其治疗作用精选穴位,大道至简,无需过多选穴。临证上高教授不拘泥针法,治疗痛性眼肌麻痹,高教授采用一针透刺法,阳白穴透丝竹空穴,攒竹穴透刺阳白穴,太阳穴透刺下关穴,四白穴透刺巨髎穴,仅以一根毫针,解除了患者痛苦[4]。高教授行针主张近部取穴,近部取穴可充分发挥针刺优势,气至病所,针刺穴位可直接触及到神经系统的某一病变部位或者反射性地影响某一病变部位,通电以加强刺激量,有利于神经系统病变的恢复。

2 中西结合,辨病分析

高教授认为,目前中医诊治的大部分是已被现代西医学明确诊断的患者,他们的目的是想从中医角度解决治疗问题,而单纯的中医辨证所辨出的某一个证型可见于多种疾病,如肾阴虚可见于神经衰弱、肺结核、肾炎、肝炎等,一个补肾的方子怎么能治疗这么多种疾病?所以在临床运用中药治疗时,首先要辨病,即明确现代医学的诊断与依据,了解该病的病因、病理,根据病理、中药药理选药,然后运用中医辨证方法,明确疾病的性质,即阴阳、寒热、虚实、表里,明确疾病的证型即疾病发展阶段,再根据证型确定治法,按中药药性选药,选用药物时要兼顾中药药性、主治作用和现代中药药理作用,最后还要注意中药的毒性及不良反应,经过上述通盘考虑后才可确定最后的处方。比如治疗重症肌无力,中药多用补中益气汤加减,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补中益气汤有兴奋骨骼肌的作用,柴胡可抑制胸腺增生,桂枝可抑制免疫反应,白芍可以增强抑制性T细胞,抑制自身免疫反应,黄芪可减少乙酰胆碱抗体,当归可以减少免疫复合物,天冬、鸡血藤、何首乌可以抑制体液免疫反应发生。高教授运用中西结合的诊疗思维,精研现代药理,结合中医辨证分析,对神经内科的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症、运动神经元病等疑难病的治疗,采取针刺结合中药治疗,效果显著。例如重症肌无力之咽喉型患者,治疗选取常规穴位及高教授独创的新穴翳明、风池、供血、吞咽、发音、人迎、廉泉、外金津玉液、舌中;其中廉泉、外金津玉液、发音、吞咽、舌中等穴进针后行捻转手法,局部产生热胀感后即出针,患者经高教授针刺治疗后往往一次即可见效,声音较前增大,吐字清晰。又如多发性硬化患者,本病属于病毒感染所诱发的自身免疫疾病,临床病因不明,主要为脱髓鞘改变,患者出现运动及吞咽功能障碍时,高教授则选取主穴风池、翳明、供血、廉泉、吞咽、外金津玉液、舌中等,配穴选取双侧头针运动区、感觉区,平衡障碍加针平衡区,小便不利加针足运感区,往往治疗1星期即可改善患者吞咽状况,临床疗效满意[5]。

3 创立新穴,功效命名

高教授认为,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推动了中医药学的发展,只有不断的总结、创新才能形成优势与特色,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攻克延髓麻痹(又称球麻痹)这一世界性难题的过程中,他总结了“供血”[6]“吞咽1”[7]“吞咽2”[8]“治呛”[9]“治反流”[10]“提咽”[10]“发音”[11]等新穴,根据神经解剖确定腧穴位置,又根据作用与功效命名,例如“供血”新穴,在风池穴下1.5寸处,其下解剖为椎动脉处,针刺风池、供血两穴,采用电针治疗,可增加椎动脉的血流,改善脑供血,故此命名;又如“治呛”新穴,位于舌骨及甲状软骨上切迹之间,针刺入后经皮肤,甲状舌骨正中韧带,舌骨会厌韧带达会厌,此穴针刺后不留针,旋即取出,治疗效果显著,可治愈患者饮水呛咳的症状,故命名为“治呛”[12]。在高教授的诊室里,每天有很多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延髓麻痹患者,在治疗中高教授运用芒针局部取穴,通经脉,调气血,选取风池、翳明、廉泉、供血、吞咽等穴位[13],供血穴位于风池穴下1.5寸,平下口唇处,其下为椎动脉;吞咽1穴位于舌骨与喉结之间,正中线旁开0.5寸,其下为咽缩肌,内有喉上神经支配。同时治疗时高教授注意辨证配伍选穴,如真性延髓麻痹和进行性延髓麻痹患者则配以吞咽2、提咽、头针运动区下1/3;假性延髓麻痹则取头针运动区下2/3、外金津玉液等穴,吞咽2穴定位平颏唇沟颈3椎体前缘凹陷处,内有咽中缩肌;提咽穴位于乳突前下缘下颌骨后缘,内有茎凸咽肌[14]。

高教授提出的项针疗法[15]是利用针刺颈项部腧穴来治疗头项部疾病的一种特定部位针法,尤其治疗中西医药物治疗无效的延髓麻痹速效、特效,被誉为“针灸绝招”[16],项针疗法所采用腧穴绝大多数均为高维滨教授自行创立,在高教授所著《神经疾病现代中医治疗》和《针刺七绝》中均有详细讲解与记载,这些新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科临床应用广泛,治愈了不计其数脑血管病伴发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的患者,使延髓麻痹患者可拔除胃管,提高其生活质量。

4 电针增疗效,重刺起沉疴

在多年的针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过程中,高教授发现腧穴针刺后通以脉冲电刺激代替行针疗效远远优

于普通针刺,这可能与神经系统传导生物电流有关,外界电流刺激恰好作用其中增加了神经的刺激,故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针刺疗效优于其他系统疾病,针刺时根据患者机体功能状态,采用电针不同的频率和电流量刺激针刺腧穴,使得气更强,增强针刺的治疗作用,调整患者机体功能,使机体恢复到平衡状态。电针有不同波形,根据不同疾病选取不同波形,例如治疗脑功能疾病时可选用疏波,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性;治疗疼痛性疾病时可选用密波,刺激量大可缓解疼痛。电针疗法操作过程简便规范,可重复性强,安全性高,代替传统手法操作,疗效提高[17]。高教授在治疗一些顽固性神经系统疾病常常借助电针作用,起到满意疗效[18-19],以治疗中风后呃逆这一重症脑血管病并发症为例,高教授运用中西药结合诊疗思维,认为主管呃逆的反射中枢与颈髓3~5前角细胞有关,通过取颈部夹脊穴深刺得气后通以脉冲电流刺激可影响呃逆的神经反射,降低其兴奋性,达到解除膈肌痉挛之作用,患者往往1次见效,针数天后呃逆停止[20]。再以高教授治疗一年四季常见的面瘫病之Bell麻痹为例,Bell麻痹是指面神经核以下病变所致的周围性面瘫,临床应用电针治疗立效。主穴选取患侧翳风、牵正;配穴选取上关、丝竹空、颧髎、迎香、地仓、大迎、颊车、攒竹;选针对侧合谷。翳风穴直刺20 mm,其他诸穴均采用平刺,以出现酸麻胀重得气为度,采用KWD-808Ò型电针仪,选用疏波或疏密波。电针连接需要区分正、负极,连接方法为上关(﹢)、丝竹空(﹣)为一组,颧髎(﹢)、迎香(﹣)为一组,大迎(﹢)、地仓(﹣)为一组。刺激强度以患者难受为度,通电30 min。高教授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通电后以患者能够耐受,出现面部有节律的跳动为佳,若未出现明显的面部有节律的跳动,患者即已不能够耐受其强度,多预示病程会超过2个月,往往留有后遗症或并发症[21]。

高教授行针注重针感,提倡重刺,即用长针深刺穴位,往往对沉疴痼疾疗效尤佳,例如针刺会阳穴位,往往采用长75 mm针具,针刺到一定深度,通脉冲电流才能刺激到阴部神经,使尿道外括约肌收缩,达到抑制排尿的治疗作用[10];又如治疗颈椎病、腰椎病的夹脊电针疗法,6根针均为长75 mm针具,深刺入夹脊穴,达到脊柱旁肌肉,得气后将3组穴位通电,选疏波,电流量以局部肌肉出现规律性跳动,患者耐受为度,通过电针的牵拉作用或使突出的椎间盘还纳,或改善神经根刺激症状,减轻压迫,达到治疗效果,一般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数次即可见显效。

高教授常常总结医理,改良针刺治疗神经病的常用治法,精研药理,用现代的语言解读中医治疗机理,揭示了电针作用原理,形成全新、独特的临床诊疗思路及理论体系。高教授将电针技术与针灸绝招倾囊相授给他的学生们,目前项针疗法已成为治疗延髓麻痹的重要方法,尤其对于真性延髓麻痹的治疗,给无数患者带来了福音与新生[22]。

[1] 刘双岭,陈伊,姜海霞,等.夹脊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4):39-40.

[2] 刘双岭.夹脊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10:46.

[3] 于志国,亢连茹,李晓艳,等.高维滨教授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经验[J].黑龙江医药,2015,28(4):902-903.

[4] 于志国,亢连茹,李晓艳,等.高维滨教授治疗眼肌麻痹的案例分析[J].中医药学报,2015,43(2):113-114.

[5] 陈东,张健.高维滨教授临证验案举隅[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 (4):575-591.

[6] 高维滨,高金立,王鹏,等.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00,19(6):14.

[7] 高维滨,刘勇,倪金霞,等.项针治疗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18-20.

[8] 高维滨,陈东,李晓艳.针刺七绝[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39.

[9] 高维滨,刘勇,倪金霞,等.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再评价[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9):8-10.

[10] 高维滨,陈东,李晓艳.针刺七绝—神经病针刺新疗法[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37-41.

[11] 高维滨,盛国滨,姚凤珍,等.针刺治疗真性延髓麻痹90例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0,20(3):149.

[12] 高维滨.针灸六绝--神经病针灸现代疗法[M].第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48.

[13] 张健,刘拥军.高维滨教授治疗延髓麻痹经验撷要[J].中医药信息, 2012,29(1):71-73.

[14] 高维滨,高金立,吕芳.神经疾病现代中医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16-122.

[15] 高维滨.针灸三绝—项针疗法、夹脊针疗法、气功针刺法治疗神经疑难病[M].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81.

[16] 衣晓峰.改写延髓麻痹难治的历史记高维滨和他发明的:项针疗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1-04-18(2).

[17] 高维滨.神经病针灸现代疗法[M].第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131.

[18] 黄立辉,高维滨,苏波.电针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0,(4):36-37.

[19] 苏波,高维滨,黄立辉.电针治疗脑梗死后尿失禁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1,(1):36-37.

[20] 姜海霞,刘双岭,高维滨.电针夹脊穴治疗中风后呃逆3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6):393.

[21] 韩岳珊,霍薇,陈春林.高维滨治疗Bell麻痹经验举隅[J].江西中医药,2008,39(2):21-22.

[22] 韩晓英.勇闯医学禁区的人--访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神经科高维滨教授[N].中国中医药报,2005-04-28(2).

2015-12-3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刘双岭(1983 - ),女,主治医师,硕士,Email:echolsl@163. com

R249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6.08.0906

猜你喜欢

延髓高维夹脊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有向图上高维时间序列模型及其在交通网络中的应用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延髓梗死远期不良预后的影像学分析
延髓不同区域梗死的预后分析
一种改进的GP-CLIQUE自适应高维子空间聚类算法
“颈夹脊”源流考略
高维Kramers系统离出点的分布问题
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神经机理与临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