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按摩缓解食管癌术后腹胀的护理研究

2016-09-03何淑平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1期
关键词:鸣音排气胃肠

何淑平



穴位按摩缓解食管癌术后腹胀的护理研究

何淑平

目的探讨缓解食管癌术后腹胀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方法将通过病历查询回顾性调查得105例食管癌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前瞻性研究得70例食管癌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食管癌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主要有中脘穴、气海穴、足三里穴及天枢穴。统计两组患者术后腹胀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及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在减轻术后腹胀程度,缩短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可减轻食管癌术后患者腹胀程度,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该法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食管癌术后;腹胀;便秘;穴位按摩

食管癌是我国最为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重要方法[1]。而食管癌手术后容易发生腹胀、肠蠕动恢复延迟等胃肠道并发症。轻度腹胀引起患者不适,严重腹胀影响呼吸及循环功能,甚至影响吻合口的愈合。自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我们对70例食管癌手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实施穴位按摩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实验组病例为自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在本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手术,术后出现腹胀的70例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27例,年龄45~76岁,平均(63.2±8.2)岁。其中鳞状细胞癌42例,腺癌28例,临床分期:Ⅰ期12例,Ⅱ期40例,Ⅲ期16例,Ⅳ期2例;食管-胃主动脉弓下吻合50例,弓上吻合15例,颈部吻合5例。对照组病例为回顾性调查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食管癌手术后出现腹胀的105例患者,其中男性60例,女性45例,年龄41~78岁,平均(62.6±9.1)岁。其中鳞状细胞癌80例,腺癌25例,临床分期:Ⅰ期20例,Ⅱ期68例,Ⅲ期12例,Ⅳ期5例;食管-胃主动脉弓下吻合63例,弓上吻合36例,颈部吻合6例。手术麻醉方式均为全麻,术后均使用镇痛泵。评估所有175例病人手术前胃肠道功能正常,均无习惯性便秘;排除肠粘连、肠梗阻、肠内肿瘤等器质性病变。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癌肿类型、临床分期、麻醉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1.对照组

予食管癌术后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情志护理、饮食指导及活动指导等。术后禁食3~4 d,予胃肠减压,在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的前提下鼓励自行翻身。病情允许的患者术后24 h拔除尿管,并协助患者下床活动。告知患者和家属腹胀便秘不仅带给患者诸多的主观不适感觉,也可以引起心理、营养支持、呼吸循环等方面的不良影响。引导患者主动加强术后运动锻炼。

2.实验组

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按摩前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解释、沟通,使其了解穴位按摩的目的、意义及方法,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使其能积极配合穴位按摩这项中医特色治疗。按摩方法:嘱患者取半卧位,选取任脉的中脘穴与气海穴,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与天枢穴,用中指、无名指的指腹对每个穴位按揉2m in以上,以患者感觉酸、麻、胀、重为度;再用大鱼际以肚脐为中心,在腹部顺时针按摩300次,以腹部产生微热感、酸胀感为度。按摩手法要轻柔和缓,按摩要因人体胖瘦和体质强弱而异,以患者能耐受而不产生抵抗力为宜。以滑石粉或婴儿油为递质保护皮肤,避开伤口,同时要注意保暖。于术后6 h行第1次穴位按摩,术后第1天起,2次/d,直至患者自解大便,无诉腹胀为止。

三、疗效观察

记录患者腹胀程度,肠鸣音恢复时间,第一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于术后每2 h行腹部听诊,每次至少听诊3min,每分钟听到3次或以上的肠鸣音,标记为肠鸣音恢复。腹胀程度、第一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以患者主诉为准。结合临床症状确定疗效标准:①显效为治疗后24 h内出现腹胀减轻、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或排便);②有效为24~72 h内出现腹胀减轻、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或排便);③无效为出现腹胀减轻、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或排便)>72 h。

四、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情况

二、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比较情况

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以及腹胀减轻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比较情况(±s,d)

表2 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比较情况(±s,d)

分组n恢复排气恢复排便肠鸣音恢复腹胀减轻对照组105 2.32±1.02 3.21±1.01 4.21±0.65 2.30±1.33实验组70 1.10±0.69 1.22±0.82 2.12±0.35 1.36±0.32 t值-8.7562 13.7368 24.6127 5.7973 P值-0.0000 0.0000 0.0000 0.0000

讨论

食管癌手术后腹胀主要是指残胃或肠的运动功能减弱导致的腹部膨胀。轻度腹胀可以给患者带来主观不适感,延迟术后经口进食时间,不利于术后恢复。严重腹胀患者感觉极度的不适,不仅会影响手术吻合口的愈合,并且由于导致膈肌上抬、运动受限,而影响呼吸功能及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同时肠道功能障碍可使肠内容物滞留,致细菌迅速繁殖,可能会引起胃肠麻痹、肠梗阻等一系列胃肠道并发症。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腹胀发生原因主要有:①食管手术直接刺激胃肠和腹膜,或者创伤迷走神经,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胃肠运动受到抑制,即使不进食,术后仍然可以出现腹胀;②麻醉药物、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导致暂时性肠麻痹,过多气体积聚肠腔不能从肛门排出而导致腹胀;③术后活动减少,胃肠蠕动迟缓、胃肠壁张力降低,产生排气障碍而发生腹胀,同时结肠远端发生痉挛及粪便干燥,积气难于通过,也常引起肠道胀气;④患者营养不良加上术前灌肠,导致电解质特别是钾的丢失而导致腹胀;⑤部分患者因为术后疼痛难忍,出现呻吟、呼吸急促等,导致大量空气吸入消化道,造成腹胀[2]。目前对于食管癌术后腹胀的常规护理,主要针对腹胀发生原因,通过胃肠减压引出胃肠道多余气体;术后早期予肠内营养及胃肠动力药;补液纠正因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而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加强翻身,协助患者早期活动,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缓解术后腹胀。

中医理论认为手术及麻醉刺激可使气血瘀滞,导致脾胃升降失常,运化、传导功能受损,六腑传输失司,腑气不通,气机郁滞。此外,久病不复长期卧床导致气血虚弱,又加重脏腑气机受阻。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治疗应以补气理气通腑消胀为主。推拿按摩手法作用于体表局部,在局部通经络,行气血,濡筋骨,并通过气血、经络影响胃肠以改善和调整胃肠的功能[3]。中脘穴位于脐中上4寸,归于任脉,为胃之募,腑之会,可调中焦气机,除六腑疾患,治所会经脉失常,有疏利中焦气机、补中气之功[4]。按摩中脘能直接刺激胃部,促进胃蠕动,从而达到行气消胀的作用。气海穴位于脐下1.5寸,属任脉之经穴,主一身气机,有疏导任脉,调一身之气功效[5]。按摩气海穴能疏导脾胃之气,行气通瘀,缓解腹胀带来的不适感。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具有健脾益胃,扶助正气,滋阴通便,宣通三焦气机的功用,按摩此穴能补中益气,调理脾胃,恢复胃肠蠕动。天枢穴位于肚脐旁开两寸,属足阳明胃经,为大肠经募穴,能通调肠腑,涩肠止泻,理气通便的作用[6],大肠以降为顺,按摩天枢穴能降上逆之浊气,促进大肠蠕动。因此,通过按摩这四个穴位能达到益气行气、通腑消胀的作用。此外,任脉是人体奇经八脉之一,总任一身阴经,凡精血,津液均为任脉所司,故称为阴脉之海。任脉左右旁开2寸是足阳明胃经,主治胃肠疾病。按摩腹部此2条经络所在部位,可有效滋养肠道,养血润燥,促进肠蠕动。同时,我们依结肠的解剖位置进行腹部按摩可加快积气排出,并且由于按摩腹部产生机械摩擦,能改善肠道血液循环,增加肠黏膜神经营养,提高神经末梢感受器的敏感性和黏膜的应激能力[7],增强肠蠕动功能。

食管癌切除术后,因为麻醉、手术创伤以及疾病本身等诸多因素的作用,胃肠道通常处于一种保护性麻痹抑制状态,导致肠蠕动停止。在食管癌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可减轻食管癌术后患者腹胀程度,缩短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利于早期提供患者肠内营养,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该法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护理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应熟练掌握穴位定位方法及按摩手法、力度,以获得最佳临床疗效。

[1]赫捷,邵康.中国食管癌流行病学现状、诊疗现状及未来对策[J].中国癌症杂志,2011,21(7):501-503.

[2]冯妙坚,周小萍,赖美艳,等.胃肠术后腹胀情况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全科护理.2014,12(14):1253-1254.

[3]李华.妇科腔镜患者术后腹胀的手法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2007,2(21):119.

[4]战文翔,刘春波,李红,等.中脘穴的古今应用与研究[J].针刺研究,2006,31(5):311-313.

[5]岳公雷,闫冰,阚俊祯.古今医籍对气海穴临床应用的对比研究[J].中医研究,2012,25(8):54-56.

[6]刘丽莎,张微,彭晓华,等.天枢穴古今临床应用探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1):79-80.

(本文编辑:谈高)

10.3969/j.issn.1672-2159.2016.01.058

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四外科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为54.28%,组间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实验组70 55(78.57)11(15.71)4(5.72)66(94.28)对照组105 27(25.71)30(28.57)48(45.72)57(54.28)u值-7.0577-P值-0.0000-

(2015-09-18)

猜你喜欢

鸣音排气胃肠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