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奇迹之蓬”的桑巴效应

2016-09-02符号

南风窗 2016年18期
关键词:桑巴贫民窟开幕式

巴西家喻户晓的作家、“20世纪的狄更斯”若热 · 亚马多,在《奇迹之蓬》里写到“生来的罪人”,备受歧视的底层混血与黑人,在自己的乐园“奇迹之篷”里,享受着音乐、舞会、桑巴、灯影等一切,无论舞姿还是歌声,优美悦耳还是踉跄嘶哑,都绽放出独特的光芒—用这,来形容2016里约奥运会的开幕式,也许是再恰当不过!

积木式的贫民窟里,身着“巴西黄”衣裙的黑肤男女,应和着急促欢快的桑巴节奏,扭胯翘臀,带给世人以赏心悦目的感染。《上帝之城》的名导,以如此正视的胆识,化“负”为正,化“丑”为美,化“腐朽”为神奇,是真正的鲁迅式的“睁了眼看”。给我等结结实实地上了一课。“正视”效果还真不错,让人领悟到筑起依泰普水电站国土上的人们独具的风采与魅力,感受到足球王国、桑巴家园的气魄与襟怀。

事先真还替他们捏了一把汗。630万人口700多大大小小的贫民窟,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种种骇人听闻,以致节骨眼儿上启动总统弹劾程序,犯临阵换帅之“兵家大忌”;让那些抢劫、枪杀、偷盗、毒瘾、文盲、娼妓、蚊子、垃圾一股脑儿地暴露于“亿”目睽睽之下,亮相于“球”庭广众之中,其实未尝不是一种坦荡,一种真实,一种对历史的尊重!

较之于1936年柏林、1972年慕尼黑、1980年莫斯科的奥运,里约奥运应该说,是独具特色与光彩的。在“不敢恭维”的准备与服务中,懒散的民族劣根性也几乎袒露无遗。“天花板到处是洞、卫生间漏水”;连竞赛名将的器材,偷窃者也敢于下手……这个国家的丑,在家门口丢到国外,简直匪夷所思!

然而踩着“性感、野性”的鼓点,举牌导引的三轮车,手捧树苗的伴童,引领各国运动员入场,由马拉松铜牌得主点燃熊熊火炬,翻转框架旋转着太阳般的光焰,诠释着乐观、梦幻与激情,展现底层人民真实生活的超自然力量……你终于可以舒一口气了。

里约的“奇迹之蓬”,打破近几届奥运开幕式豪华而昂贵的传统,改走低碳排、环保风,“用灯光秀和3D影像展示巴西历史和文化,且呼吁保护自然环境”;仅为伦敦奥运会的1/12预算下,不见了大型特别效果,特色替代奢华,量入为出,量体为用。对于迷信“人海战术”、追求奢华的我们,不啻为清醒剂。“当40%的巴西家庭卫生不达标时,你不能真的动用上亿元去举办一场演出 。”名导演的这话,好富有人情味!

还有那位行将被弹劾名叫罗塞夫的女总统,是在她的手上,让几乎被垄断的西方奥运在南美“金砖”登陆,无论如何是功不可没的。在经济大环境不佳、政治不稳、腐败潜流涌动,福利透支、贫民窟痼疾加剧的境况下,毕竟在从事祈求和平、倡导友谊、力挺公平竞赛,更有时代价值。比起成年累月的“杀杀杀”、“炸炸炸”、“仇仇仇”,不知要动听多少倍。这乃是文明之赛,和平之争,友谊之会,五环的福音。

至于会后,是否也将如希腊、伦敦那样,会出现“后奥运经济低谷”,暂无法预卜。但眼下绝大多数人,仍垂青于这别具匠心的创意。仰视海滨山顶那巨大耶稣像伸展的双臂,回味“奇迹之蓬”充盈巴西符号的筵席……

猜你喜欢

桑巴贫民窟开幕式
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上的“半身少年”
贫民窟也能成旅游景点?
《人民日报》十九大开幕式报道话语分析
为肯尼亚贫民窟儿童“造梦”
鱼神桑巴
“桑巴荣耀”背后的高科技
肯尼亚推出贫民窟一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