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报道集萃同关注 共点赞 齐建言

2016-09-01

中国民政 2016年8期
关键词:整治规范微信

媒体报道集萃同关注 共点赞 齐建言

据民政部区划地名司统计:截至4月5日,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央广网等50多家国内重要媒体先后刊发110多篇新闻报道和评论。《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国日报》等官方微博发布的内容,累计获得2600多次转发、2300多次点赞和2500多次评论。《参考消息》《新北方》等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原创文章,累计获得8万多次点击阅读量、1000多次点赞和评论。同时,国外媒体也进行了相关报道,《英国泰晤士报》《美国华尔街日报》等国外媒体刊发了专题评论文章。总体来看,会后关于地名文化保护和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的报道和评论覆盖了报纸、网站、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各类媒体,引起了社会的热烈讨论。

一、媒体观点。各大媒体主要关注点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呼吁限制随意更名的“任性”权力。各大媒体列举了许多社会反响强烈的更名案例,例如“土桥”和“八公里路”合并为“土八路”、“祭城路”更名为“平安大道”、“南天一柱”改名为“哈利路亚山”、“会峰阁”更名为“琅琊阁”等,表示“任性”更名暴露出地方执政者畸形的政绩观和浅薄的文化观,亟需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有媒体分析问题根源,指出“任性”更名的症结在于现行地名法规滞后,规定过于笼统和原则,应该补齐法律短板。二是呼吁治理滥用不规范地名的“城市病”。媒体指出,如果说交通拥堵、房价高涨、雾霾围城是病在肌体上,那么不规范地名的滥用则是精神和灵魂上的“城市病”,肌体之病要医,精神和灵魂之病更要治。洋地名扎堆出现,映射出人们理念的偏颇、情绪的浮躁、发展的短视。要纠正拍脑袋、想当然的做法,坚持常态治理,拒绝“大、洋、怪、重”,让地名返朴归真。三是呼吁唤醒地名沉睡的文化记忆。媒体表示,地名乱象搅浑了文化底色,影响了文化传承,扭曲了历史元素,受到公众广泛诟病,无论从历史传承的角度考量,还是从方便公众出行的方面着想,都应该引导地名的理性回归。整治地名乱象,政府早应该亮剑。清理整治地名乱象,需要城市规划管理者重新找回对老地名的敬畏感,加深对历史文脉的保护意识。应该以清理整治洋地名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人们的文化自信,让更多人可以通过老地名,来探询来历,聆听往日故事,回望生活变迁,使“记得住乡愁”拥有具体的文化载体。

二、民众观点。从各大论坛、微信、微博上民众留言来看,民众主要持三方面态度:一是绝大多数网民表示赞同和支持。大多数民众支持开展地名文化保护和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题为“国务院叫停洋地名:居民区不能再叫曼哈顿、威尼斯”微博回复中,网友“张雨杨Karen”表示,拥护国务院决定,现在崇洋媚外的事情和举止实在太多太多,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和传统忘得一干二净,希望这项决定能够让国人重拾和发扬民族传统和文化。初步统计,对加强地名文化保护和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持支持态度的网民数量占95%以上。二是少数网民保持中立或持不同意见。有网友表示,在给建筑、居民小区起名字时“嵌入”外国地名、人名、歌舞名听着新潮,有利于与国际文化接轨。综合来看,持不同意见的网友并不全面反对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主要是对不规范地名的界定范围、清理整治的方式方法等提出建议。三是个别网民借机炒作“徽州更名黄山”等政区名称问题。个别网友对前期“徽州”更名等问题持不同意见,借此次地名文化保护和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的机会在微信、微博上再次炒作,重提恢复“徽州”名称问题。

三、专家观点。专家学者对于地名文化保护和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均表示大力支持。比如,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指出,许多地名承载了一个地方长时间的记忆,本身已经成为历史文化的载体,改名则是把这些记忆人为地截断。像曼哈顿、威尼斯等“大、洋、怪、重”地名的扎堆出现,反映出社会崇洋媚外的心态,不符合本地的历史、文化和环境生态,极其不合适。许多古村名应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尤其是对那些还没有消失的古村,不能轻易改变地名,而且应该采取措施逐步恢复那些已经消失的古地名。吉林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鲜明地表示,地名是基本的社会公共信息,承载了一个地域长时间的记忆,本身已经成为历史文化的载体,改名则是把这些记忆人为地截断。地名因一地山形水势、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风物特产、风土民情而得;除非有特殊纪念意义,绝不能起个洋名。

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暨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受到国内外媒体、人民群众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报道与评论基本覆盖各类主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总体持肯定和支持态度。

猜你喜欢

整治规范微信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专项整治
微信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