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科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管理中的危险因素与应对措施分析

2016-08-30张小勤文飞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产科重庆4030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三腺血管外科重庆4030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二聚体下肢血栓

张小勤,文飞.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产科,重庆 4030;.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三腺血管外科,重庆 4030

产科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管理中的危险因素与应对措施分析

张小勤1,文飞2
1.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产科,重庆401320;2.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三腺血管外科,重庆401320

目的研究探讨产科剖宫产术后管理中的危险因素与应对措施,为加强术后管理,预防诊治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选取于该院妇产科同期住院诊治的40例剖宫产术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观察组及40例剖宫产术后无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管理中出现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制定应对措施。 结果体质量指数、脑力劳动性职业、合并症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是导致剖宫产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积极控制体重、加强运动锻炼、治疗并发症等相关危险因素,对加强术后管理,预防和诊治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产科;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应对措施

[Abstract]Objective To research and discuss the risk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deep venous thrombosis management after the obstetrical caesarean section and provide basis for enhancing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 and predicting,diagnosing and treating the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the caesarean section.Methods 4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caesarean section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40 cases of patients without deep venous thrombosis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risk management model,the control group implemented the general management measures,and the relevant risk factor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compared and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made.Results The body mass index,mental labour profession,complications and plasma D-Dimer level we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the caesarean section.Conclusion Active weight control,strengthening exercise,treating complications and other risk factors are vital to enhancing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diagnosing and treating the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the caesarean section,which is worth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

[Key words]Obstetrics department;Postoperative uterine incision;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limb;Risk factor;Countermeasure

剖宫产术是指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剖切孕妇的腹部及子宫,用以分娩出胎儿的一种妇产科常用分娩方法。此种分娩的方法多用于妊娠胎儿窘迫、产程迟滞、多胞胎、胎位不正、严重妊娠并发症等不适宜阴道自然分娩的孕产妇。有相关调查研究表明[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饮食起居习惯的改变,剖宫产手术分娩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随着此种分娩方式的不断应用,其手术后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亦不断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生存质量,甚则危及生命。下肢深静脉血栓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limb)作为剖宫产术后最常见、最多发的并发症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引起患者下肢肿胀、疼痛等不适,若血栓脱落后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引起肺栓塞则病情危急,病势发展迅猛,甚则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加强剖宫产术后管理,预防和诊治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成为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现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为进一步探讨剖宫产术后管理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开展此研究,现将其综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别选取40例2014年12月—2016年1月于该院住院就诊的剖宫产术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观察组)及剖宫产术后无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对照组),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模式,对照组进行一般管理措施,剖宫产术后患者常见的相关并发症包括产褥期感染、子宫伤口愈合情况不良等,其中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为常见情况。所有患者均符合剖宫产手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均符合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标准[3]和排除标准且自愿接受本项临床研究。将剖宫产术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观察组,剖宫产术后无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为(30.5±1.2)岁,孕周为(40.1±0.5)周;观察组患者年龄为(28.6±1.9)岁,孕周为(39.8±0.7)周。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等一般性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由专业研究人员依据相关调查问询表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性资料进行调查、询问、记录及对患者相关实验室指标进行检测,主要内容包括:年龄、体质量指数、职业性质、合并症(高血压或糖尿病)、手术时间、妊娠次数、口服避孕药史、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血栓栓塞性疾病家族史等。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均通过相关专业培训及采用统一的指导语。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上述相关调查指标。

1.4统计方法

研究中各项数据均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剖宫产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单因素分析

两组患者在血栓栓塞性疾病家族史、手术时间等方面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体质量指数、职业性质、合并症(高血压或糖尿病)、妊娠次数、口服避孕药史、血浆D-二聚体水平等方面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与上述危险因素相关。见表1。

表1 两组剖宫产术后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2.2剖宫产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多因素分析

对上述单因素分析中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c回归分析,得知其中体质量指数、脑力劳动性职业、合并症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是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体力劳动性职业是其保护性因素。见表2。

表2 剖宫产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针对出现深静脉血栓情况的患者,在其剖宫产术后应视情况协助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可先进行适度的床上肢体运动,加速下肢及盆腔血液循环,对于高危人群合理使用肝素类药物抗凝,均有利于防止血栓形成。急性期血栓患者应保证其绝对卧床休息,将患肢抬高30°尽量避免剧烈咳嗽、无他人协助下自主翻身运动,遵医嘱应用溶栓、抗凝类药物,注意做好药物不良反应护理,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仔细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状况及下肢皮温、色泽、动脉搏动的情况。

当前研究表明[4],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饮食起居习惯的改变,出现不适宜进行阴道自然分娩的孕产妇越来越多,因而孕产妇行剖宫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生存质量,甚则危及生命。针对这一具有高发病率的临床常见疾病,目前临床上采用的一线治疗方案是介入、外科手术及药物治疗,介入及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导管接触性溶栓或导管抽吸、碎解及外科血栓切除等方式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溶栓及抗凝等手段进行,其主要目的是促进血栓化解,防止血栓脱落,降低肺栓塞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5]。当女性处于妊娠期时,体内内分泌系统发生一系列的生理性变化,如凝血系统的改变、血容量的增加、激素水平的改变及子宫宫体的增大和压迫等,这些均为孕妇剖宫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奠定可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如若患者再合并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则其发病率大大增加,不仅仅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且还给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和恐慌。因此,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为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进而控制本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及社会意义[6]。

经过对剖宫产术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相关文献分析[7-10],相关研究报道了本病患者具有年龄、体质量指数、职业性质、合并症(高血压或糖尿病)、血浆D-二聚体水平等相关危险因素,为进一步探究,亦从此种角度出发,研究结果表明,年龄、体质量指数、脑力劳动性职业、合并症(高血压或糖尿病)、妊娠次数、口服避孕药史、血浆D-二聚体水平等是本病的危险因素,其中高体质量指数、脑力劳动性职业、合并症(高血压或糖尿病)及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是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体力劳动性职业是其保护性因素。这为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客观依据。

4 结语

积极控制体重、加强运动锻炼、治疗并发症、降低血浆D-二聚体水平等危险因素,对加强剖宫产术后管理,预防和诊治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然而,该研究尚存在诸多不足,由于受到各种条件限制,研究样本量较少,观察指标较为简单,研究因素变量不全面,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循证临床研究,这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1]杜玲娟,杨国凯,万嘉,等.分娩方式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3,20 (2):143-146.

[2]殷桂兰,王东雁,丁俊,等.补阳还五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4):40-42.

[3]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2版)[J].中华外科杂志,2012,50(7):611-614.

[4]方肖琼,尹月娥,周文娟.早期被动四步肢体锻炼法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杂志,2015,25(12):134-135.

[5]王深明,武日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指南与实践[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35(12):1264-1265.

[6]甘涛.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措施[J].当代医学,2014,20(12):102-103.

[7]张龙月,杨小杰.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河北医药,2013,35(4):577-578.

[8]李丽军.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J].广西医学,2014,36(4):465-466.

[9]杨小杰,高丹丽,韩秀青.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3,12(7):528-530.

[10]房敏,郭磊,梁晓燕,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4):47-49.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Management after the Obstetrical Caesarean Section

ZHANG Xiao-qin1,WEN Fei2
1.Department of Obstetrics,People's Hospital of Chongqing Banan District,Chongqing,401320 China;2.Department of Three Gland Vascular Surgery,People's Hospital of Chongqing Banan District,Chongqing,401320 China

R719

A

1672-5654(2016)04(c)-0040-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12.040

张小勤(1973.6-),女,重庆人,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产科危重症。

文飞(1971.11-),女,重庆人,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三腺、血管外科。

2016-02-02)

猜你喜欢

二聚体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中医药辨证治疗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