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管理在胸外科重症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2016-08-30徐雪峰河南省镇平县中医院重症监护室河南南阳474250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胸外科重症功能

徐雪峰河南省镇平县中医院重症监护室,河南南阳 474250

综合护理管理在胸外科重症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徐雪峰
河南省镇平县中医院重症监护室,河南南阳474250

目的探讨影响胸外科重症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各种因素,对综合护理管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76例胸外科重症接受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行胸外科重症手术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管理手段,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管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情况,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进行。结果两组患者呼吸功能均得到有效恢复,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以及血气动力学指标变化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SGRQ总分及SF-36总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管理模式对胸外科重症术后呼吸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效果,确保手术治愈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综合护理管理;重症患者;开胸手术;呼吸功能;效果观察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rious factors which have an effect on the respiratory function recovery after the severe operation of thoracic surgery and evaluate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management effect.Methods 7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disease of thoracic surgery and receiving thoracotom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8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conventional nursing management means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management measure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management,and the respiratory function recovery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counted and analyzed by the SPSS19.0.Results The respiratory function obtained effective recovery without death case,the improvement degrees of lung function index and blood gas dynamics index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the improvement degrees of SGRQ total score and SF-36 total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for respiratory function recovery after the severe operation of thoracic surgery is good,which can ensure the operation cure rate and improve the survival quality of patients.

[Key words]Comprehensive nursing management;Severe patients;Thoracotomy;Respiratory function;Effect observation

胸外科重症主要指发生于胸腔内的脏器如食道、肺部、纵膈、乳腺等部位的重大病变。此类病变一旦确定手术治疗,必然需要进行开胸手术,而开胸手术造成的不可避免的肺泡萎陷、肺循环阻力骤增、肺通气量锐减等现象,均会导致机体呼吸、循环系统的严重损伤[1]。因此,术后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往往会比较困难,且容易出现各种呼吸系统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2]。加强护理管理的力度,对于改善胸外重症患者预后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该研究选择该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胸外科重症患者共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行胸外科重症手术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管理手段,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增加术前心理辅导、呼吸功能训练和疼痛表达方式指导,术后进行松弛疗法、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并针对每位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拟定护理计划,进行综合护理管理。比较两种护理措施对患者呼吸功能恢复的效果,以期寻找到最佳护理模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胸外科重症并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共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所有参与该研究的患者均对该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且自愿参加,愿意配合治疗;该研究患者纳入标准排除有精神障碍、语言沟通障碍、早已长期卧床或合并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见表1,组间各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其中包括胸外科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病房环境、饮食营养、排便、体位、口腔、呼吸道、手术切口、吸氧装置、引流装置等基本护理,同时包括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观察组患者在施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管理措施,并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具体施行方法如下。

1.2.1术前心理护理管理 ①在患者身体机能允许的情况下,增加与患者的语言交流。②在患者心理承受范围内告知患者的病情、病势,可以从原理上讲解疾病的发病原因、病理表现、治疗措施、当前该病的治疗前景等,让患者了解可能的病情变化,消减病情发展带给患者的紧张、焦虑或恐惧情绪,增加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3]。③对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予以合理纠正,耐心讲解疾病的可能诱发原因,引导患者自愿配合医护人员的安排,杜绝术前病情的快速发展。④可以提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出院指导,详细告知出院后包括饮食起居、营养搭配、心理调节等注意事项,以增加患者能够走出医院、战胜疾病的信念。

1.2.2术前呼吸功能训练(1)瑜伽式呼吸。①准备过程:患者全身放松,采取屈膝仰卧体位,保证身体与床铺两侧平行,盆骨中立,双手平行放于身侧;②吸气过程:先使腹部收缩,然后进行深度吸气,让患者主动感受自己的肋骨从下部开始整体向外侧推出并同时稍微上提,整个过程均不可放松腹部;③呼气过程:该过程不可因为吸气过程憋不住而突然将胸内气体呼出或呈叹气状,应该仍旧缓慢进行,直至感觉见胸内气体全部呼出为止,并仍然保持腹腔壁向内紧收的状态,同时让患者感受自己的肋骨从上部开始整体内收和回落的过程。瑜伽式呼吸要注意的是从准备过程开始,无论是吸气还是呼气的过程,腹部均为收缩状态,让患者主动感受自己的肋骨部分像大雁扇动羽翼一样,向外侧扩张和收缩,并且无论吸气呼气均要保持一定的速度,不可太快。整体可保持准备过程1拍,吸气和呼气过程各4拍,指导患者每日早晚各进行100次训练。(2)清理呼吸道方式训练。这里所谓的呼吸道清理主要是指通过咳嗽的方式将呼吸道中多余黏液、痰液等排出体外的过程。作为护理工作者要做的就是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首先,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让其自己选择合适的体位,如坐位或者立位,患者上半身稍保持前倾状态;接着让患者缓慢吸进空气,直至完全吸饱,其后屏住呼吸5~10 s;然后让患者收紧腹部,连续咳嗽3~5次。如患者无法独立支撑身体保持坐位或者立位,可自行扶住、倚靠支撑物或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进行,咳嗽过程中可让患者将一只手平压于胸腹部之间,以帮助咳嗽过程的顺利进行。

1.2.3疼痛表达方式指导 患者的情绪反应、生理病理反应和行为反应都有可能导致疼痛的发生。另外,胸外科重症患者术后多会发生疼痛反应。但是经过开胸手术,患者气管切开插管不能说话,所以需要在术前训练患者用手势表达疼痛的程度。另外,该院还为患者发明各种提示卡,包括疼痛、卧位等信息,患者可以在不能说话或不愿说话的情况下由医护人员出示给患者,患者用手势或眼神告知医护人员自己的意图。术前,将这些表达方式教给患者,以便于术后医患沟通,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1.2.4术后松弛疗法 患者卧床姿势应符合人体力学要求,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每1~2 h帮患者更换卧位一次,注意受压部位皮肤的护理工作,尽可能遮盖患者,以减少患者因机体裸露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安慰患者放松心情,可明示其经历了成功的手术,最危险的时刻已经度过,并协助家属为其描述康复后的愿景,尽量使患者减少对疾病未知的恐惧心态。保持室内整洁、明亮、舒适、安静的状态,但避免阳光直射到病床上,以减少环境中噪音、杂乱和强光等诱发的患者心情烦躁。可叮嘱家属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或播放舒缓柔和的音乐,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其精神放松,从而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和焦虑心理。另外还可让患者自己或其家属为其做轻度按摩,柔和的刺激能使中枢神经产生抑制作用,从而使患者产生轻松舒适感。

1.2.5术后健康教育 该院将术后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的健康教育也作为一项至关重要的护理任务。健康教育主要目的是通过预防性排除致病因素的威胁,让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幅下降。具体教育内容包括:嘱患者家属看护患者,禁止患者术后进行大幅度动作和剧烈运动,另外指导患者根据手术部位和疾病种类的不同采取正确卧位,并可根据需要在允许范围内调整卧姿;在饮食方面,要多注意,保证健康饮食清淡,可以食用膳食纤维含量高一些的食物,以保持排便顺畅;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尽量为患者提供一个较为优越的生活环境,让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减少外界环境、人文因素对患者造成的情绪波动。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入院后和出院前身体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其中肺功能指标:FEV1(一秒量,指最大吸气后用最大努力快速呼气1 s所呼出的最大气量);FVC(用力肺活量,指最大吸气后用最大努力快速呼气所能呼出的全部气量);FEV1%(一秒率,是FEV1/FVC的比值)。血气动力学变化指标包括:PaO2(氧分压,指溶解在血中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PaCO2(二氧化碳分压,指溶解在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分子产生的压力);SaO2(氧饱和度,指氧合血红蛋白对有效血红蛋白的容积比)。

1.4疗效评价

手术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SGRQ(呼吸问题调查问卷)和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调查。其中SGRQ包括呼吸困难的表现状态、呼吸困难对生活、工作、运动以及个人心理的影响等35项指标,分数范围为0~58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的呼吸健康状况越好;SF-36是由36个问题组成的调查表,主要包括健康状态的自我感觉、运动及工作的受限程度、情感职能及社会功能等几大类,分数范围为0~138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受试患者均在术后得到呼吸功能的恢复,无死亡病例的发生。两组患者入院后和出院前的肺功能指标以及血气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见表2。手术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SGRQ和SF-36调查结果见表3。

表2 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影响(±s)

表2 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影响(±s)

注:*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EV1(L)FVC(L)FEV1/FVC(%)PaO2(mmHg)PaCO2(mmHg)SaO2(%)组别入院后出院前入院后出院前入院后出院前入院后出院前入院后出院前入院后出院前0.82±4.07 0.94±4.05 1.56±0.44 1.63±0.37 52.44±3.69 57.32±4.06 74.1±5.83 82.3±6.81 48.7±3.47 43.7±2.68 90.05±9.84 94.34±6.60常规组0.82±3.97 (1.00±3.75)* 1.56±0.28 (1.90±0.33)* 52.65±3.21 (65.18±3.72)* (73.7±5.87)(88.4±4.95)* 48.9±4.36 (38.6±2.53)* 90.33±10.18 (96.84±9.83)*观察组0.1401 2.2056 0.3017 3.1321 0.6013 10.542 0.8071 4.3051 0.3017 6.3410 0.1741 2.3556 >0.05 <0.05 >0.05 <0.01 >0.05 <0.01 >0.05 <0.01 >0.05 <0.01 >0.05 <0.05 t值 P值

由表2中数据可发现,患者入院后,两组人员的身体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通过手术再经过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和血气动力学指标均发生良性变化,尤其是观察组的患者,各项指标在变好的情况下还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FVC、FEV1/FVC、PaO2和PaCO2等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3 疗效评价问卷调查结果(±s)

表3 疗效评价问卷调查结果(±s)

注:*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SGRQ总分SF-36总分组别50.03±5.16 78.93±6.76常规组(20.85±4.24)* (125.46±10.63)*观察组4.5953 9.8767 <0.01 <0.01 t值 P值

由表3中数据可发现,经两种问卷调查,结果均为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具有更好的呼吸与生活状态,并且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生存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现今的重症患者及其家属不仅要求了手术治疗效果要好,还要求医护人员对其进行的诊疗过程更加人性化、合理化,以利于他们健康的恢复,这就无形中为我们今后的医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护理管理工作在胸外重症术后呼吸功能恢复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该研究中推行新的护理管理模式,为每位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从术前指导到术后健康教育,自成一套完整的护理管理体系。并且,我们根据现今流行的瑜伽训练,结合病患实际情况,首次在该院胸外重症患者中推行瑜伽式呼吸。从实验结果可以明确发现,瑜伽式呼吸在胸外重症患者术后恢复上具有很好的效果。另外,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对患者家属的培训也在患者术后恢复上起到很好的效果,在家属的精心照顾下,患者的脆弱心理得到较好的抚慰,饮食营养各方面均衡合理,以及对其活动量的控制和调节等,均成为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积极因素[5]。该研究结果明确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各项呼吸功能的恢复上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因此,综合护理管理模式值得在胸外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推广应用。

[1]曾子凌,蔡玮.胸外重症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238-239.

[2]Weil MH,Tang W.From intensive care to critical care medicine:a historical perspective[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1,183(1):1451-1453.

[3]张莉燕.心理护理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18):155-157.

[4]陈婧婧,李旭兰,郑秋霞.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在该院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10):1135-1136.

[5]王淑艳.基于人性化服务在精神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2):185-186.

Effect Observation 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Respiratory Function Recovery after the Severe Operation of Thoracic Surgery

XU Xue-feng
ICU,Zhenp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yang,Henan Province,474250 China

R473

A

1672-5654(2016)04(c)-0190-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12.190

徐雪峰(1980-),女,河南镇平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重症监护工作。

2016-01-22)

猜你喜欢

胸外科重症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舒适护理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