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章针刀和钩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2016-08-29李秀凤王振业阴继华

光明中医 2016年13期
关键词:钩针颈源针刀

李秀凤 王振业 阴继华



汉章针刀和钩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李秀凤王振业阴继华

目的观察汉章针刀和钩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汉章针刀治疗组和钩针治疗组,治疗后10天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汉章针刀组与钩针组治疗效果观察,无论是头痛症状还是颈部症状,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汉章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优于钩针治疗。

颈源性头痛;汉章针刀;钩针;观察及护理

颈源性头痛[1](Cervicogenic headache,CEH)是指由颈椎或椎旁软组织的器质性和或功能性损伤等原因引起的临床上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汉章针刀及钩针治疗颈源性头痛均是以中医的经络腧穴及现代医学的精细解剖学为基础进行微创治疗,临床应用广泛,在治疗颈源性头痛上效果显著,通过两者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观察,汉章针刀效果更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科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5岁;平均发病年限2.5年;随机分为汉章针刀治疗组和钩针治疗组,每组25例,均符合《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2],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情、发病年限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汉章针刀疗法主要是对其发病外因-颈椎生物力学的失衡进行调整和治疗。利用小针刀特殊的结构设计和治疗手法,以痛点为主穴,剥离、疏通肌肉、韧带、筋膜间的各种粘连,使肌肉、韧带、筋膜得以松解、修复,解除或减轻活动受限症状,恢复颈椎的动力平衡,阻止、减缓颈椎间盘的病变。

1.2.2钩针治疗是通过定点钩治颈椎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使病灶组织肌纤维断裂回缩,对肌肉筋膜韧带以及血管神经等软组织损伤所形成的粘连、结疤和挛缩进行松解剥离,阻断疼痛的传导,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神经营养功能的改善,解决患者颈椎动力平衡失调。钩针由于其针体粗、质地硬,针头钩回,三面有刃,在剥离松解粘连组织、瘢痕组织的同时,往往采取钝性分离和锐性分离并用的原则,使病理性粘连的组织得到有效的剥离和松解,刮除已经形成的瘢痕,缓解了对局部神经血管的卡压,从而解除神经血管受压所引起的疼痛。

1.2.3判定标准两组患者疗效判定标准采取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头痛的疗效评定标准,结合患者颈部症状形成两组评价标准。①头痛症状判定标准:治愈:患者治疗后头痛症状完全消失,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患者功能得到很大的改善;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患者头痛症状减轻;无效:患者头痛症状无改善,甚至病情加重。②颈部症状判定标准:治愈:患者治疗后颈部症状完全消失,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显效:颈部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患者功能得到很大的改善;有效:颈部症状有所好转;无效:患者颈部症状无改善,甚至病情加重。

1.2.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头痛症状的改善还是颈部症状的减轻上,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汉章针刀较钩针治疗颈源性头痛效果更佳。见表1、表2。

表1 两组颈源性头痛患者头痛症状缓解情况比较 (例)

表2 两组颈源性头痛患者颈部症状缓解情况比较 (例)

3 护理

3.1术前护理①患者准备: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嘱患者术前2~4h禁食水,测量生命体征,做好记录。②心理护理:整个治疗过程均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进行。因此,术前应向患者讲解治疗的过程及该项技术的优势,向患者介绍疗效好的实例以鼓励患者。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和对治疗成功的信心,还可以减少患者恐惧,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③环境及物品准备:治疗室术前半小时空气消毒,室内清洁、温湿度适宜,备好无菌治疗包、手套、碘伏、定位笔、一次性注射器、盐水及麻药(利多卡因)。

3.2术中配合协助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胸下垫软枕,头后部充分暴露,术者定位并做标记,戴无菌手套、消毒皮肤、铺无菌巾,在定位点分别进行局部麻醉,然后进行针刀或钩针治疗。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心率及血压变化,进行心理疏导分散注意力,如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心慌不适等,立即暂停治疗,给予吸氧、监测生命体征等对症处理,症状缓解后视病情可继续治疗,治疗完毕后消毒、敷料包扎。

3.3术后护理术后患者取平卧位、颈下垫小枕,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情况,观察生命体征及头颈部症状改善情况,并做好记录。

4 讨论

早在2001年Bogduk[3]就提出颈源性疼痛的生理基础是三叉神经传入纤维之间的融合; 王善金等[4]指出颈源性头痛程度与颈椎曲度异常有关;朱汉章先生认为[5]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不良姿势、劳累、感受风寒等外界致病因素的影响, 可引起颈肩部软组织劳损, 继而出现无菌性炎症, 形成粘连、疤痕、挛缩、堵塞等病理变化, 造成颈椎的动态平衡失调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汉章针刀是朱汉章先生发明的,是“针”与“刀”的完美结合,而钩针是新九针创始人师怀堂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对三棱针进行改良而发明的针具,它具有松解粘连、刺络放血、钩治作用以及针刺效应[6]。不难发现汉章针刀与钩针治疗颈源性头痛,都是通过松解粘连、剥离组织、解除挛缩、疏通经络、刮除瘢痕等方法,恢复软组织的动态平衡,解除神经卡压,从而达到治疗作用。应用汉章针刀及钩针的微创治疗,大大减少了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痛苦及风险,又加强了推拿按摩及针刺的疗效。汉章针刀较钩针体积小、针头细,对软组织损伤小,而钩针前端呈钩状具有钩治作用,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造成对软组织的损害;汉章针刀较钩针治疗时出血少、渗出少,有利于愈合,减少瘢痕的形成,可能是汉章针刀优于钩针治疗的原因。

[1]BIONDI D M.Cervicogenic headache:mechanisms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J].J Am Osteopath Assoc,2000,100(9 Suppl):7-14.[2]张志凌(译),李义凯(审校).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J].中国中医骨伤杂志,1999,7(6):55-56.

[3]Bogduk N. Cervicogenic headache:Anatomic basis and pathophysiologic mechanisms[J]. Curr Pain Headache Rep,2001,5(4):382-386.

[4]王善金,张学利,夏英鹏,等.颈源性头痛与颈椎曲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2008,14(5): 260-262.

[5]朱汉章,权伍成,张秀芬,等.针刀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评价研究[J].科学之友,2007,4(B):55-57.

[6]王彩霞.锋钩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穴依据及机理探讨[J].山西中医,2011, 27(4):42-43.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n Hanzhang Acupotomy and Crochet Needl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Headache

LI XiufengWANG ZhenyeYIN Jihua

(Pain Department, Shanxi Hospital of Integrated Medicine, Shanxi, 030013, 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anzhang acupotomy and crochet needl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headache. Methods50 cases of cervical headac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Hanzhang acupotomy group and crochet needle group. After treatment of ten day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assessed. ResultsHanzhang acupotomy group and crochet needle group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symptoms of headaches or neck (P <0.05). ConclusionThe clinical effect of Hanzhang acup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headache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rochet needle group.

Cervical headache; Hanzhang acupotomy; Crochet needle;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疼痛科(山西 030013)

10.3969/j.issn.1003-8914.2016.13.062

1003-8914(2016)-13-1965-03

(本文校对:吴振2015-10-12)

猜你喜欢

钩针颈源针刀
小钩针“钩”出致富路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离家出走的钩针奶奶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钩针编织的发展与创新
——评《钩针编织基础》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折入边装置钩针驱动机构的分析与优化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