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70例

2016-08-27祖立斌张颖贾洪伟张英来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204级唐山0630002唐山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唐山063000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阻型痛风性痛风

祖立斌张颖贾洪伟张英来(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204级,唐山063000;2唐山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唐山063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70例

祖立斌1张颖1贾洪伟1张英来2*
(1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2014级,唐山063000;2唐山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唐山06300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疗法,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14%,对照组74.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中西医结合疗法;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型;痹证

急性期痛风的发作前可无先兆,典型的患者常发生于午夜,被关节疼痛惊醒,疼痛呈进行性加剧,约12 h达到高峰,呈撕裂样、刀割样,难以忍受。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以张英来主任中医师多年的临床经验为基础,认为风湿热邪壅滞经脉,气血痹阻不通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最常见病机。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用清热利湿通络方联合戴芬治疗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70例均选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唐山市中医医院内分泌二科住院及门诊符合纳入标准,并能遵从治疗方案的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总病例70例,治疗组35例;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71岁,平均(50.11±12.63)岁;病程0.5~5年,平均3.6年。对照组35例;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50.59±12.52)岁,病程0.5~6年,平均4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原发性痛风诊断和治疗指南》[1]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1-94)》[2]。

对应中医证候为:下肢小关节卒然红肿热痛、拒按,局部肿胀变形,屈伸不利,触之局部灼热,得凉则舒。可伴发热口渴,心烦不安,溲黄。舌质绛紫或有瘀斑,苔黄腻,脉弦紧或滑数。

1.3纳入标准1)同时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诊断标准,属于湿热痹阻证;2)年龄在18~80岁,处于痛风急性期,即12 h内症状到达高峰者;3)未同时服用治疗本病其他药物者;4)签署知情同意书进入临床研究者。

1.4排除标准1)不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者;2)年龄在18岁以下80岁以上者;3)出现药物过敏者;4)精神病者或合并心血管、肝、肾、脑、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5)关节炎晚期失去劳动能力者;6)由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或创伤性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关节病变者;7)活动性消化道溃疡、肾功能不全等非甾体抗炎药禁忌症者;8)由肾功能衰竭、肿瘤化疗或放疗、药物等所致继发性痛风性关节炎者。

1.5治疗方法

1.5.1一般疗法治疗期间,嘱两组患者均严格戒酒,足量饮水,避免进食高嘌呤食物,避免过度劳累、久处湿冷环境,勿使关节损伤,宜抬高患肢。

1.5.2治疗组采用张英来主任中医师自拟的以清热利湿通络为组方思想的清热利湿通络方联合戴芬(75 mg每粒,德国泰姆勒制药有限公司,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00590,产品批号Batch-No)治疗,服法:口服每次75 mg,2/日,早、晚两次分服,服用7天。自拟方组成如下:黄柏10 g,白术10 g,川牛膝15 g,薏苡仁20 g,萆薢10 g,土茯苓15 g,忍冬藤20 g,络石藤10 g,鸡血藤20 g,木瓜10 g,伸筋草20 g,苍术10 g,徐长卿20 g。剂量:7剂,每日1剂,早、晚两次分服。7天为1个疗程。

1.5.3对照组戴芬(75 mg每粒,德国泰姆勒制药有限公司,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00590,产品批号Batch-No)服用方法与治疗组相同。

1.6观察指标关节疼痛VAS评分:采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临床研究中心(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中医证候评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分级量化表。

1.7疗效标准参照2002年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证候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含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94%;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69%;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30%;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8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临床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7.89±5.16)优于对照组(13.11±6.28)。详见表2。

表2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x±s,分)

2.32组关节痛VAS积分治疗前后各组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关节疼痛VAS评分比治疗前明显改善,2组治疗均有效,见表3。

表3 2组关节疼痛VAS积分(x±s,分)

3讨论

“痛风”最早可以追溯到梁代陶弘景的《名医别录》[3]:“独活,微温,无毒。主治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后世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创立“痛风”病名,在其《格致余论·痛风论》有详尽的阐述。

最近几年,国内外的流行病学研究文献都提示痛风患者数量正在逐年增加[4],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巨大的压力。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作为原发性痛风最常见的首发表现,也是一个重要的治疗阶段,如果能够及时控制其发作症状,减少发作次数,不但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够有效延缓疾病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5]。在阅读文献和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中草药对于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湿热蕴结是较为常见的证型,文献内出现率占76.27%[6],为急性痛风发作期的主要证型。张英来主任中医师经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发现热、湿、瘀,为主要病理因素,并以此为切入点自拟清热利湿通络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显著疗效。

本方在四妙散的基础上加减而成,苍术味苦而温,其芳香而燥,燥湿健脾直达中洲;黄柏味苦而寒,苦以燥湿,寒以清热,长于清下焦之热;薏苡仁健脾利湿,清热除痹;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引药下行。加以土茯苓可改善高尿酸血症,从而发挥防治痛风的作用。萆薢、木瓜利湿除痹,忍冬藤、络石藤、鸡血藤、伸筋草以祛风湿,通经络,徐长卿以镇痛。

目前大多数研究都属于临床观察,很少有真正意义上配合实验研究的成果,也是日后中医药发展规范化亟待解决的问题。痛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与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密切关系。展望未来,根据传统医学“治未病”的思想精髓,宣扬推广合理的健康饮食习惯,防范其发生于未然,同时应加大人力、物力、科研时间的投入,增加样本量,扩大研究周期,进行相关的动物实验及相关因子的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力求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明确中药的有效成分,从而更好地为指导临床实践而服务。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原发性痛风诊断和治疗指南[J].柳州医学,2012,25(3):184-18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50-51.

[3]陶弘景集,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38.

[4]Zhu Y,Pandya BJ.Choi HK.Prevalence of gout and hyperuricemia in the US general population[J].Arthritis Rheum2011,63(10):3136-3141.

[5]王磊.清热解毒除湿通痹法治疗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6]赵友红.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中医治疗之规律性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1(23):4-6.

[7]郭淑云,张薇,张琰.土茯苓对高尿酸症小鼠血清尿酸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2,21(13):3.

Therapy of Integrated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Gouty Arthritis of Dampness-Heat Blockage Pattern for 70 Cases

ZU Libin1,ZHANG Ying1,JIA Hongwei1,ZHANG Yinglai2
(1.Grade 2013 Postgraduate,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bei Province,Tangshan 063000,China;2.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Tangshan Hospital of TCM,Hebei Province,Tangshan 063000,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rapy of integrated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gouty arthritis of dampness-heat blockage pattern.Methods 7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gouty arthritis of dampness-heat blockage patter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Each group had 35 case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Western medicine. The treatment group used therapy of integrated medicine.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7.14%which was higher than 74.29%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The therapy of integrated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gouty arthritis of dampness-heat blockage pattern has good therapeutic effects.

therapy of integrated medicine;acute gouty arthritis;dampness-heat blockage pattern;bi syndrome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6.14.0451672-2779(2016)-14-0100-03

yiransenmiao@163.com

(本文编辑:张文娟本文校对:张文娟2016-03-28)

猜你喜欢

阻型痛风性痛风
被痛风症“缠上”,如何科学进食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痛风的治疗
三伏贴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清热利湿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