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

2016-08-26张丽宋巧凤王希柱姚艳敏闫玉敏周文华

河北医药 2016年16期
关键词:效能入院康复

张丽 宋巧凤 王希柱 姚艳敏 闫玉敏 周文华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

张丽宋巧凤王希柱姚艳敏闫玉敏周文华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4年1月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及康复护理干预并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 结果入院时观察组的生理评分(45.3±8.1)分,较对照组(45.0±7.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观察组的心理评分(50.8±11.4)分,较对照组(50.1±12.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观察组的社会评分(47.8±10.8)分,较对照组(48.3±8.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观察组的社会评分(48.0±6.5)分,较对照组(48.3±5.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的生理评分(65.4±7.5)分,较对照组(53.8±6.8)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的心理评分(69.9±8.5)分,较对照组(58.9±7.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的社会评分(68.3±5.7)分,较对照组(57.7±6.4)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的环境评分(58.9±7.7)分,较对照组(55.5±4.8)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入院后1 d内,住院2周后分别进行调查,发现两组患者住院2周后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入院后1 d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2周后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的平均值为(50.3±9.4)分,较对照组(49.2±8.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指数评分大于60分(即生活能够自理)的比例为2例,占6.7%,较对照组能够生活自理的比例,3例,占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早期康复干预2周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的平均值为(80.3±15.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1.3±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能够生活自理的比例(Barthel指数评分>60分)28例,占93.3%,较对照组19例,占63.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情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康复护理;急性心肌梗死;生活质量;自我效能

近年来,由于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患病率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在不断的升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虽然在药物或者介入等治疗手段下能够存活,但是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患者病发急性期,为减少心肌的耗氧量,需卧床,之后可以逐渐进行适当的活动,但是这种康复方法在减少心肌耗氧的同时,减慢了血液流动,冠脉供氧量受到影响,心肌处于更加严重的缺氧状态,不仅增加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可能性,还使患者出现便秘、焦虑等症状[1-3]。本次研究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康复的锻炼和康复方法的健康教育,在患者发病后的12~24 h内开始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相比于常规护理方法,观察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旨在为临床的护理工作通过参考和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患者30例,观察组患者30例,对2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本次研究的纳入标准为:入组患者发病均在24 h以内;入组患者的心功能Killip为Ⅰ级或者Ⅱ级;入组患者均采用静脉溶栓治疗[4]。入组患者的排除标准为:发病时间已超过24 h;患者的心功能评级为Killip为Ⅲ级或以上;患者存在恶性的心率失常等并发症;患者存在严重的精神障碍。观察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4~77岁。平均年龄(61.2±9.9)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63.5±11.4)岁。观察组发病时间8~23 h,平均(15.9±4.7)h;对照组发病时间6~24 h,平均(16.5±6.3)h。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的护理方法,主要为常规干预方法。患者发病后的7 d内卧床,对患者进行肢体护理,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被动活动患者的四肢,注意对患者进行被动的翻身;7 d后开始逐渐主动起床,半卧位活动肢体和四肢,并开始进行床上的进食;10 d后进行下床活动,并进行适当距离的行走,并逐渐增加,同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情况进行评分[5]。观察组行24 h的早期康复护理,24 h内即开始进行护理,护理方法为半卧法。首先,将平卧位的患者进行抬高15°,维持2 min后,进行抬高30°,维持4 min后,再次进行抬高至45°,维持30 min后,恢复患者平卧位,这种逐级半卧法每天进行3~4次。对患者进行肢体护理,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被动活动患者的四肢,注意对患者进行被动的翻身。24 h后,主动起床,半卧位活动肢体和四肢,并开始进行床上的进食。48 h 后,逐渐开始进行床上座位康复锻炼,3次/d,每次30 min,应注意锻炼的强度和频率并进行逐渐增加。72 h后,下床活动,3次/d,每次5 min。96 h后,进行主动行走。同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情况进行评分[5]。

1.3调查量表使用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对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对入院后1天和住院2周后进行调查[5]。生活质量简表的分值越高,代表其生活质量越好。使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患者的自我效能进行评价,得分越高则说明患者完成目标行为的信心越强,其中2.5分为中间标准分[4]。使用Barthel指数的评分情况进行比较,其中分数越高代表其生活能力越强[6]。

2 结果

2.1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对2组患者入院时和康复护理干预2周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入院时观察组的生理评分(45.3±8.1)分,较对照组(45.0±7.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观察组的心理评分(50.8±11.4)分,较对照组(50.1±12.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观察组的社会评分(47.8±10.8)分,较对照组(48.3±8.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观察组的社会评分(48.0±6.5)分,较对照组(48.3±5.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的生理评分(65.4±7.5)分,较对照组(53.8±6.8)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的心理评分(69.9±8.5)分,较对照组(58.9±7.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的社会评分(68.3±5.7)分,较对照组(57.7±6.4)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的环境评分(58.9±7.7)分,较对照组(55.5±4.8)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康复护理干预2周后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入院时的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2周,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n=30,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情况比较对2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进行比较,发现入院时2组患者的评分明显较低,低于国内2.5分的中间标准[3],其中观察组患者入院时的自我效能评分为(2.02±0.43)分,较对照组自我效能评分(2.07±0.3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干预,2周后再次评定,发现2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情况得到明显的改善,均高于国内2.5分的中间标准,且较入院时其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周,观察组的自我效能评分为(2.94±0.31),较对照组评分(2.53±0.26)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情况比较 n=30,分,±s

2.32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的比较对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进行评分,发现在入院时,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平均值明显低于60分,其生活需要别人的帮助。入院时,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的平均值为(50.3±9.4)分,较对照组(49.2±8.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指数评分大于60分(即生活能够自理)的比例为2例,占6.7%,较对照组能够生活自理的比例,3例,占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早期康复干预2周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的平均值为(80.3±15.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评分(71.3±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能够生活自理的比例(Barthel指数评分>60分)28例,占93.3%,较对照组19例,占63.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n=30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较多,但是康复护理干预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护理方法,其主要内容为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病后的肢体功能恢复锻炼以及其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措施。本次研究使用健康教育的方法,使患者和家属了解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愿意和治疗方法,让患者了解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临床上目前的应用情况,配合早期护理干预的进行,有研究证实,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病后恢复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有利于心脏侧支血流的开通,有利于促进梗死处再灌注[6]。对于患者病后的早期康复锻炼,注意制定早期康复锻炼计划,监督患者的实施,并指导患者的早期康复锻炼[7]。

在本次研究中,使用WHOQOL-BREF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目前,虽然在临床上生活质量的评价量表较多而且不统一,但是量表的观察内容相似,故本次研究选用WHOQOL-BREF量表作为本次研究的量表是合理可行的。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入院时,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低,而在干预后2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较入院时升高。这说明,病后患者的状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由于一般护理的卧床要求所导致的腰酸背痛,焦虑等,而且能够减少静脉血栓的形成,减少运动能力的丧失,促进患者病后的康复[8]。有研究证实,其能够减少患者病后的疲劳感,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减少焦虑等精神障碍的发生,利于病情的恢复[9]。

自我效能是完成某事的信心,得分越高则说明患者完成目标行为的信心越强。在本次研究中,对2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情况进行比较,发现2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情况在干预后2周明显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的提高效果优于对照组。这说明,其能够减少患者的负面感觉和负面精神情况的发生,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有利于患者的病后恢复[10]。有研究报道,自我效能的评分高低与生活质量有一定的联系,患者康复信心的增加,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1]。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发现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能够自理的比例明显提高。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病后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信心,针对患者病后其他方面的调查也显示,经过康复干预后,患者的完成某项行为方面也得到明显提高,患者的病后自理能力也得到改善。

1李燕燕, 史铁英, 周艳丽,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493-2495.

2崔敬艳, 刘朝霞, 李东丽,等. 综合护理干预在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河北医药,2014,36:944-946.

3白敏. 冠心病康复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医学临床研究,2014,31:1748-1450.

4黄松霞. PDCA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效能感和心绞痛发作的影响.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2590-2592.

5张红岩.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599-2600.

6卜庆锋, 刘杰, 李法祥.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495-1496.

7陆琼芳. 社区心肌梗死行支架术后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调查.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55-58.

8陈建平. 急性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182-1183.

9朱青, 彭建强, 谢琼.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及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的影响. 医学临床研究,2015,32:417-419.

10刘雯, 卢惠娟, 胡雁,等.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的纵向调查.护理研究,2011,25:3216-3218.

11李素坤, 孙秀红. 护理干预防止便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河北医药,2014,36:3345-3346.

063000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R 473.5

A

1002-7386(2016)16-2540-03

2016-02-14)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6.16.044

项目来源: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编号:20150987)

猜你喜欢

效能入院康复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