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列腺电切联合膀胱颈切开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临床效果观察

2016-08-23高金鼎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泌尿外科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10期
关键词:尿流率电切尿量

高金鼎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泌尿外科,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前列腺电切联合膀胱颈切开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临床效果观察

高金鼎
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泌尿外科,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目的 分析前列腺电切联合膀胱颈切开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3年3月—2015年6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前列腺电切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列腺电切联合膀胱颈切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剩余尿量和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剩余尿量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列腺电切联合膀胱颈切开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前列腺电切;膀胱颈切开;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0.075

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严重且多发的疾病[1]。为此,该院选取了50例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以此观察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3年3月—2015年6月期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25例。

观察组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全为男性,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为(32.58±2.45)岁,前列腺增生病程为1~3年,平均病程为(1.29±0.14)年,糖尿病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3.54±0.78)年。对照组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全为男性,年龄33~60岁,平均年龄为(35.98±1.34)岁,前列腺增生病程为1~4年,平均病程为(2.80±0.57)年,糖尿病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为(3.98±1.54)年。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年龄和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前列腺电切治疗(在患者全身麻醉的情况下,体位取截石体位,术前检查器械,对患者尿道、膀胱、后尿道精阜、膀胱颈部、前列腺等行尿道膀胱镜检查,插入电切镜,首先电切患者的右侧叶,显露患者膀胱颈部环状肌纹,电切中叶时,先由一侧进行到另一侧,直到膀胱颈部的环状纤维全部显露,然后电切,最后给予患者止血并插气囊导尿管)。

观察组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采用前列腺电切联合膀胱颈切开治疗(在患者全身麻醉的情况下,插入电切镜后,电切镜电切功率为160 W,电凝功率为50 W,探查患者前列腺增生情况,若是前列腺对患者尿道产生挤压应快速切除,若患者前列腺中叶增生情况发生,应先切除患者前列腺中叶,然后再切除前列腺左侧叶,切除患者前列腺尖部增生组织,在患者膀胱颈环的后方进行电切,当电切已完成时,应以冲洗液充满膀胱,术后对患者进行排尿试验等常规检查,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尿失禁情况发生)。两组患者治疗后,记录两组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的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和剩余尿量。比较两组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将总有效率分为显效、有效、无效等3个指标。

1.3.2判定标准若患者治疗后,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症状消失或减轻,则视为显效。若患者治疗后,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症状有效的缓解,则视为有效。若患者治疗后,无法达到以上两个标准则视为无效。总有效率等于显效率加有效率。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和剩余尿量(±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和剩余尿量(±s)

注: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最大尿流率(mL/s)治疗前 治疗后IPSS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后剩余尿量(mL)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25 25 6.71±2.01 5.34±3.21 17.56±5.21 10.29±3.90 26.98±5.14 25.98±4.87 8.91±2.41 15.70±3.27 120.98±81.27 118.39±80.00 14.98±5.60 30.90±9.20

1.4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19.0软件,两组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的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剩余尿量和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处理,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和剩余尿量采用t检验,总有效率采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对比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和剩余尿量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和剩余尿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和剩余尿量的比较中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如表1所示。

2.2对比总有效率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总有效率的比较中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如表2所示。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近年来,糖尿病患者呈上升趋势,同时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也逐渐增多,糖尿病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由于患者血糖增高会造成泌尿膀胱损害,因此,良好的治疗方式为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基本需求[2]。该研究中,该院对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前列腺电切联合膀胱颈切开治疗取得较为可观的效果。

前列腺电切术为临床上常规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方式,由于行前列腺电切术只会解除患者小部分膀胱梗阻现象,无法改善患者膀胱收缩力,导致患者在术后依然排尿费力[3]。据相关医学资料显示,单一治疗(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效果不及联合治疗(前列腺电切联合膀胱颈切开)效果可观。采用前列腺电切联合膀胱颈切开术治疗,能够充分解除患者膀胱颈部和前列腺尿道梗阻现象,通过控制患者膀胱内尿液,导致患者排尿阻力减弱,从而改善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症状[4-5]。因此,前列腺电切联合膀胱颈切开术为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理想手术方式。

该院研究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经过不同的手术治疗后,观察组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和剩余尿量的比较中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总有效率的比较中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前列腺电切联合膀胱颈切开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1]刘南,罗宏,周宏,等.经尿道手术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所致膀胱出口梗阻[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3):242-244.

[2]李新,张家华,吴晓军,等.选择性前列腺切除联合膀胱颈切开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0(2):130-132.

[3]张玉峰,陈晨,蒋冬非,等.等离子体电切联合钬激光膀胱颈切开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8):1022-1023.

[4]黄仕泉,刘世学,谢斌,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对术后膀胱颈挛缩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综述,2013,19(5):955-956.

[5]张畅,屈平保,张瑜,等.TURP联合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所致膀胱出口梗阻的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7):1256-1258,1280.

R587.1

A

1672-4062(2016)05(b)-0075-02

(2016-02-20)

猜你喜欢

尿流率电切尿量
肾镜联合电切镜外鞘治疗膀胱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最大尿流率变化值在判断术后尿道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内镜高频电切大肠息肉术后护理干预对策的研究
胆道镜下高频电切技术在肝内胆管狭窄中的应用
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尿流率特点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与改良Madigan术治疗不同体积BPH对比分析
监测尿量能否预防急性肾损伤和判断预后
76例尿道狭窄患者自由尿流率曲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