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代民居下圪坨院考述

2016-08-19卫伟玲

文物季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正房阳城民居

□ 卫伟玲

元代民居下圪坨院考述

□卫伟玲

阳城上庄下圪坨院元代民居建筑包涵内容极其丰富,建筑结构及艺术构件制作手法独特,具有重要的文物、历史、科学价值,对我国元代古民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元代民居建筑形制院落布局构造形式

山西省地处黄河流域,历史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地上留存着大量的城池、庙宇、道观、古塔等古建筑,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宝库。这其中不乏众多的民居乡土建筑,是最朴实、最率直,最贴近生活的建筑,此类建筑中山西以明清时代的为多,随处可见,但今天着重提及的是近年新发现的阳城上庄村的元代民居下圪坨院。

一、阳城县及上庄村区位、地理及沿革

阳城县位于山西晋东南。左有太行山,右有太岳山。沁河由北向南贯穿全境。地理位置尤为重要,历朝历代都视为军事要地,战事不断,是中原汉族抵抗北方少数民族的重要屏障,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的军事要道。

上庄村在县东,润城镇东北,季节性河流庄河由东向西穿村而过,将村落一分为二,呈南北两部分。上庄村东西宽1.4公里,南北长1.6公里,总面积2.25平方公里。村内民居建筑群建于庄河两岸,依地形地势而建,错落有致。

据村内中街北侧的北庵庙内的《金妆太清诸神像并补修二卧碑记》云:“吾邑崇仙庵,代不可溯,元道士夷然子实重建之漏……明万历四十二年十二月吉晋进士邑人笔洞居士王徵俊谨记。”可以大致推断出至迟在元代时村内已有人定居,距今约有600年。《阳城县志乡土志》记载:“上庄王姓,其始祖自明朝由高平赤土坡迁居于此。”由此得知,上庄村至迟建村于元代,而明初已形成村落。

二、阳城上庄元代民居的发现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始于2007年4月,止于2011年12月,用时近五年。就在文物普查即将结束,进行复查工作时偶然发现了润城镇上庄村中街有一处称为下圪坨院(图一)的老民居。院内有三座建筑,分别为正房和东、西厢房,结构独特,形制古朴,建筑保存完整。这一发现让阳城县文物局全体工作者惊愕和激动,于2011年8月聘请了省、市著名专家,在上庄村召开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阳城上庄下圪坨院古民居文化定位专家讨论会”,专家们经过实地考查、反复对比,一致认为:三座老房子都具有典型的元代特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的五卷册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在第四卷(元·明建筑)第五章住宅一节中称,元代民居建筑没有实例,代之以“元画中表现的住宅”。其实早在山西省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在高平县中庄村发现了一座最古老的民居——姬宅。《文物季刊》于1993年第3期刊发晋城市博物馆张广善先生撰写的《高平县元代民居——姬宅》。1996年,“姬氏民居”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年代为元代。

图一 上庄元代民居下圪坨院

高平姬宅以及本次阳城上庄下圪坨院3例建筑的发现将为中国古代建筑史增补新的篇章——元代民居实例。就全国而言,是继全国仅存的4例唐代木结构和仅有的元代衙署、戏台类型之后,又一个国内独有的4例元代民居类型。

三、晋城地区两座元代民居形制结构分析

1.姬氏民居

姬氏民居位于高平县中庄村中一处农家宅院内,院门开在东北角,西、南面各有建筑数间,元代建筑坐北朝南,当是正房。房子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屋顶单檐不厦两头造,屋面由青灰色陶制仰合瓦覆盖,前檐四铺作斗栱设于柱头,当心间设两扇板门,两梢间各筑槛墙上置隔扇窗。这座看似极普通的民宅却有着不寻常的突出特点。

平面布置:姬宅宽长深短呈长方形。特殊的是将当心板门安置在内柱间,使两梢间突出在外,室内形成凹形平面,在东南和西北角形成密闭性很强的空间。这种格局是西安半坡仰韶文化居住遗址的主要平面布置类型,如半坡F3、F6、F22号等诸多遗址都是这种一明两暗结构的布局。

梁架结构:姬宅构架为六架椽屋四椽栿对乳栿用三柱造。在底栿上安置了4根蜀柱,外侧两根承剳牵与下平槫,里面两根承顶平梁。这是晋东南宋代晚期以来的典型构架方式,而各柱脚不用合木沓是元代“衰退型”建筑的突出特点之一。重要的是,该建筑为了调整室内空间,将内柱前移至下平槫与檐槫缝间,当是民居建筑移柱造之最早实例。

细节方面:姬宅前檐4根混棱造石柱,是源自襄垣灵泽王庙大殿金大安二年(1210年)即金代晚期出现的柱式。柱础为素面矮覆盆式,恰如祁英涛先生认为“元代多为素覆盆式,不加雕饰”的典型式样。此外,“麻叶头型”耍头是明代早、中期的流行,姬宅做法或是此制之先型。

2.阳城民居

阳城民居位于上庄村内,上庄是一个聚集明、清、民国三代十数个达官贵人宅第的村子。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国最古老的3座木构民居竟隐身在这豪宅林立的村子当中。

这是一座极普通的农家小院,院门开在西北角,院内正房、东西厢房各三间(图二、图三、图四)。三座房子皆长方形平面,外观形制亦相仿,都是单檐不厦两头造,青灰色陶制仰合瓦屋面,板门隔扇窗装饰,看似与姬宅相近,而梁架结构和铺作形制却迥然有别。

梁架方面:三座建筑一律采用了四架椽屋通檐二柱造结构。不同的是,正房与西厢房以驼峰隔承顶平梁,这是唐代以来典型的隔架方式,宋代中期以后有晋城二仙庙正殿(1097年)用之,金代也不多见;东厢房采用了蜀柱承梁、合木沓稳柱方式,是宋代晚期形成的“木沓头式构架”的共存组合,成为盛行于金、元两代的典型隔架结构模式。

图二 下圪坨院正房正面

图三 下圪坨院东房正面

图四 下圪坨院西房正面

图五 正房铺作,作把头交项造形制

图六 正房驼峰承平梁

图七 西房蜀柱合木沓承平梁

图八 正房蚂蚱头型单材雕花头式样耍头

铺作方面:三座民居的斗栱皆是把头交项造形制(图五)。这是铺作制度中的最低等级,之前只在敦煌壁画中有见,实例只有在插廊式建筑贯穿廊柱与内柱的结构中使用。此外,蚂蚱头型耍头的前端都是单材造、后部近槫处雕出花头以固槫,是襄垣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昭泽王庙大殿始见之新制。

细节方面:三座房子梁栿规整平直、选材讲究,各部件加工精细、规制严谨。最醒目的就是梁栿间的承垫或是以不同结构方式、或是以相同方式不同构件式样的手法,反映出建造者的审美情趣和营造者的匠心意韵。

四、四处元代民居的重要价值

阳城上庄元代民居圪坨院发现之前,全国元代民居仅高平姬氏一例,阳城元代民居的发现使我们视野更加开阔,为全面研究元代民居增加了不可替代的实例,对元代民居建筑的研究可以更加全面,更加深入。

根据现在仅存的四例元代民居,仍显资料不足,仅以直观比较方法,我们对元代民居的认识体会如下。

1.建筑形制:姬宅所遗存为正房、阳城遗存为正配完整,4例皆不厦两头造(悬山式屋顶)。这与我们以往认为硬山式建筑盛起于明代的认识相符,同时还可知该地区元代民居多用悬山形制。

2.院落布局:姬宅与阳城正房皆坐北朝南,阳城一正两配组合布局,正房台基较两厢房高出一步、并前出深远,显示出与中国建筑坐北朝南、围合院落、主次分明、左右对称相一致的院落布局方式。

3.构造形式:姬宅与阳城分别采用了不同的传统大木构架形式。在风格上分别体现出元代建筑“衰退型”和“传统型”的突出特点,印证了我们对元代建筑的分类概念同样适用于民居。

时代特点:在这4例元代民居的隔架方式和细节方面,我们可以看到3个不同时期的突出特点。阳城民居中正房和西房以驼峰承平梁(图六)、西房以蜀柱合木沓承平梁(图七),姬宅以蜀柱独立隔架。显然,这3种结构方式分属于不同历史阶段的技术方式与形制概念。

4.耍头序列:阳城民居的耍头皆蚂蚱头型单材雕花头式样(图八),姬氏民居则是“麻叶头型”。从耍头式样的发展演变情况看,麻叶头型是盛行于明代的耍头式样之一。这样看来,阳城2例(东房毁失)是旧制的延续,姬宅是新式的启蒙。

5.奥窔之间:姬宅正房当心间板门向室内退移至内柱之间,使室内平面布局呈凹型,在屋内有了两个相对隐密的空间,这是仰韶文化居室空间组织观念的遗传。《荀子·非十二子》说“奥窔之间,簟席之上”,奥指屋之西南角,窔指东南角,都是指隐蔽和幽深的机密地方。《诗经·小雅·斯干》曰:“下莞上簟,乃安斯寝。乃寝乃兴,乃占我梦。”这其间隐含着怎样的远古居室布局之奥密和古人对居室环境追求的理念,耐人寻味,尚不可知。

阳城三座元代民居的发现与认定,是中国古代民居史的一件大事,不仅为民居历史增添了新的一页,同时对当地元代建筑的研究、民居发展序列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作者工作单位:山西省阳城县文物局)

猜你喜欢

正房阳城民居
山西晋城阳城次营镇:蚕桑宴打造绿色生态品牌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京西地区青砖类传统民居热工性能现状评价与外墙优化设计研究
阳城:桑叶茶『火』了 农民乐了
民居智库
吉林省满汉融合区域乡村住宅院落空间布局探析
昆明“一颗印”
民居摄影
天下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