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隋代透影白瓷杯

2016-08-19鞠荣坤

文物季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匣钵瓷杯白瓷

□ 鞠荣坤

隋代透影白瓷杯

□鞠荣坤

2009年,陕西西安郊区发现的隋大业四年(609年)苏统师墓中,出土了一件透影白瓷杯,其与河北邢窑遗址出土的白瓷碎片质地相同。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利用已有的科技检测手段,分析了薄胎细白瓷生产的重要环节,提出了陶瓷史上中国古瓷“富钾釉”及薄胎细白瓷的使用时间和发明地,进一步证实了邢窑是薄胎细白瓷工艺的创烧之地,对这件中国制瓷工艺史的绝美之物给予了高度肯定。

富钾釉薄胎细白瓷隋代邢窑

公元851年,阿拉伯人苏林曼在他的日记中记述:“中国人用白瓷土烧造的白瓷,像玻璃一样的美丽,从外面可以看到里面所盛的液体。”这种白瓷到底是什么样子,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献中,却没有发现明确的记载。是这个外国人对中国瓷器夸张的赞叹,还是真的存在这种神奇的瓷器?千百年来,无人能知,也再无人提起,始终是尘封的历史谜团。

1982年,随着邢窑遗址的发现,著名陶瓷专家叶喆民教授敏锐地意识到,中国历史上应该曾经出现过能够透光的瓷器,并且就烧造于河北省的邢窑,苏林曼所说的应该是历史的真实。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发现了迷失千年的邢窑遗址,在这些遗址中,还发现了一些薄如纸、白如雪、质如玉、光如镜、迎光透视、手影清晰可辨的白瓷碎片[1]。历史的迷雾仿佛渐渐散去,透光白瓷的神秘面纱即将揭开。

20多年一晃而过,直到2009年,西安郊区一座隋代墓葬的意外发现,这种神奇的透光瓷器,在1400多年后,终于重现人间,使我们能一睹芳容。发掘这座墓葬的考古机构,是技术力量雄厚、学术水平很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出土的墓志清楚地告诉我们,墓葬的主人叫苏统师,下葬的时间是隋大业四年(609年)。那么,这个墓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遍查史籍,也没有发现有关苏统师的任何记载,考古专家根据墓葬的形制规格,判断他应该是隋代三品以下七品以上的中高级官员[2]。

沿着长达10余米的斜长墓道下去,打开青砖封堵的墓门,一具朽烂的棺木陈放在青砖铺就的棺床之上。除去上面沉积千年的泥土,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件如玉一般的白瓷杯,杯中还有些湿土,小心翼翼地将其清除,轻飘飘、危颤颤、透光见影、玲珑剔透精致绝伦的瓷杯就捧在了发掘者手中。白瓷杯器壁最薄处仅厚1毫米左右,几乎达到了脱胎的状态,其釉色均匀,能达到光照见影的奇特效果。这个发现,不仅使我们增添了一件珍贵的文物,而且引发了我们对古代制瓷工艺的思考与研究,成为中国陶瓷史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透影白瓷杯

如此精妙的瓷器究竟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它的出现又改写了怎样的陶瓷史呢?

为了搞清透影白瓷的内在结构特征与工艺技术,科学界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采用传统化学分析方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对透影白瓷片进行了分析,并将其断面磨成薄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获得了一些基本的认识[3]。

配料

远在4000年前,河北的先民就已经能烧制精细的白陶。白陶的烧造是因为中国北方地区富产高岭土,这些原料含铁量低,煅烧后具有较高的白度。这种高岭土被应用到邢窑白瓷中,成为透影白瓷杯成型的基础原料。

除了高岭土,透影白瓷胎和釉中还加入了钾长石。在陶瓷生产中,长石充当的是助溶剂的角色。当烧制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熔融形成白色粘稠玻璃体,这种玻璃体在高温下可以溶解一部分高岭土和石英,降低烧成温度,减少燃料消耗。此外,由于高温下的长石熔体,可以起到高温胶结作用,防止高温变形。而冷却后长石熔体以透明玻璃体状态存在于瓷体中,构成瓷下玻璃态物质,增加透明度,提高光泽与透光度。

此外,显微镜下的观察,还发现釉中还包含有石英的残骸,在发掘中,出土了石英的碎块,分析其釉中,还掺入了石英的矿物。石英外观常呈无色、白色、乳白色、灰白半透明状态。石英是非可塑性原料,其与粘土在高温中生成的莫来石晶体赋予瓷器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并能增加坯体的半透明性,是配制白釉的良好原料。关于石英的应用,古陶瓷文献中提到的不多。依据南宋人周辉《清波杂志》中所记“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而玛瑙为石英晶体,成份与石英相同,但产量很少,以此来作为瓷器原料,可能是某些名窑为了显示瓷器的名贵,而引入釉中的,估计用量不会太大。

透影白瓷的配方有如下特点:1.高铝低硅;2.铁钛含量低,铁含量在0.6%以下,钛含量在0.4%以下;3.助溶剂含量大,尤其是钾含量特别巨大,这种情况在历代的北方古窑场中几乎没有,在南方窑厂中也少见。这样独特的配方没有长期经验的积累是摸索不出来的。它在存在的时间内都应该是某个家族不外传的秘方。

制坯

透影白瓷杯最薄处不足1毫米,倒入液体,可见杯中物。这样的效果不仅与瓷杯的材料有关,还与透影瓷的成型有很大关系。由于透影白瓷的坯体薄,强度低,制作过程中易破裂和变形,制作时需要具备高超熟练的操作技艺,执行严格的工艺流程。

透影白瓷杯要求所用原料要一遍遍地筛选,直到每个颗粒都粉若尘埃。揉泥的时候需要反复操作,将原料中的每一个气泡挤出,并使泥料中的水分进一步均匀,从而防止烧成过程中产生气泡、变形或开裂。

处理好原料后,窑工进入到拉坯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拉坯人平心静气,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认真处理好每一个动作。尤其是利坯时,更需要拉坯人达到天人同一、物我皆无的境地。利坯的最后阶段是决定制坯成败的关键所在,可谓是胜负在于一丝一毫之间,成败于一刀一息之上,少一刀则坯体显厚,多一刀则坯破器毁。在这一刻,制坯工人哪怕一个大喘气,也有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早在4000年前的山东龙山文化时期,蛋壳黑陶杯就曾拉出不超过1毫米的陶胎体。可惜的是,在其后3400多年的漫长时期内,此项技术在陶瓷发现史上消失了。透影白瓷杯薄胎制作技术到底是这项古老技术的重新复活,还是邢窑窑工在实践中产生的新技术呢?

窑温

透影白瓷的烧成温度范围是很狭小的,最佳烧成温度是1230℃~1250℃之间,如果低于下限就会夹生,如果高于上限就会变形。如何控制好这个温度,在没有现代测温仪器的条件下,全凭经验,实属不易。

匣钵

在烧制陶瓷器过程中,为防止气体及有害物质对坯体、釉面的破坏及污损,将陶瓷器和坯体放置在耐火材料制成的容器中焙烧,这种容器即称匣钵,亦称匣子。关于匣钵的出现年代,现有资料表明最早在西晋时出现,主要在南方使用,到南北朝时传到北方,唐代时普遍使用。

隋代邢窑已经开始引入匣钵。在邢窑遗址发现的筒状匣钵,专门烧制细白瓷的,一钵一器,可重复使用多次。这些匣钵质量很好,胎骨坚硬,胎料细于其他同时期的窑具。这种隋代筒状匣钵的大量使用,是透影白瓷烧制成功的技术保障。

匣钵耐高温,胎体结实,承重能力强。使用匣钵烧制陶瓷器,避免了烟火与坯件直接接触和窑顶落砂等,使得坯件釉面洁净,保持色度。匣钵还具有一定的导热性和热稳定性,不受风的限制,在烧的时候受热均匀,不容易变形,这样就可以有效保证陶瓷的质量。

今天,我们通过科技手段,破解了透影白瓷杯的原料配方、制坯方法、烧成温度和匣钵使用,但拿已知的技术和知识去烧造透影白瓷杯,还是不能成功复制,透影白瓷杯的烧制秘密仍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透影白瓷杯的研究带来对于陶瓷史新的认识。富钾釉,以往学者在对我国古釉研究中,都认为是明朝景德镇发明的,时间大约在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年)。透影白瓷杯的发现修正了这种看法。中国古瓷“富钾釉”的发明之地,不是景德镇窑而是邢窑,发明的时间,不是距今500多年,而是距今1300多年。

《中国陶瓷史》中写到:“薄胎瓷开始于明永乐时期,但永乐的薄胎只是半脱胎,到成化时,其薄的程度达到了几乎脱胎的地步。”邢窑隋代薄胎器的厚度不足1毫米,已达到了半脱胎的地步。这一发现将我国薄胎细白瓷的创烧时间提前了近10个世纪。

从苏统师到苏林曼,中间跨越了240年,现在可以肯定地说,在这一漫长的时间段内,透影透光的瓷器是真的出现过的,但是,这种巧夺天工的制作工艺,为什么在中国古代典籍中难觅踪影呢?

一个世居在临城、内丘一带的制瓷家族,经过几代人的经验积累,逐渐摸索出了以粘土、长石和石英为原料的独家配方,又引进了南方先进的匣钵技术,加之家族中手艺高超的拉坯人拉出了薄如蝉翼的瓷坯,通过对窑温的掌握,烧制出了白如凝脂,透光透影,光洁莹润的透影白瓷器。地方官有幸见到了这种瓷器,从而使得透影白瓷成为贡品。在隋代某年,身为中层官员的苏统师可能因为某种特殊原因得到了一件透影白瓷杯,他对此视若珍宝,即使死后也要带走。

透影白瓷的辉煌期非常短暂,由于烧造技术难度过大,即使掌握祖传秘方,这个家族也不能保证代代都能生产透影白瓷,使得透影白瓷产量少之又少,加之成为贡品,只在上流阶层中流传,即便是狂热的瓷器鉴赏家也难得一见,从而使得这种瓷器在中国陶瓷史上成为空白。

公元851年,来自阿拉伯的苏林曼在某次上流阶层的聚会中有幸见到了这种瓷器,并为此深深震撼,他掩饰不住内心的惊喜,在日记中记下了这种像玻璃一样透光的白瓷器,从此成为透影白瓷在世界陶瓷史记载的绝唱。

在我们这个年代,瓷器收藏是一大热点,瓷器拍卖屡创新高。在这繁荣的瓷器交易背后,却是瓷器价值的哭泣。人们过多的关注瓷器价格的涨落,而忽略瓷器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与传统。

我们该如何去欣赏这样一件素雅小巧的透影白瓷杯呢?

中国瓷器以土、水为原料,以火做媒介,实用而追求淡雅之美,始终显得温润如玉,这种瓷面的美是在自然造化的基础上,以生活为气息,以历史为借鉴,以经验为祭典,以技术为保证,所以才有薄如蛋壳,晶莹剔透的隋代透影白瓷杯。透影白瓷杯白而润,硬而轻,透藏光,入酒则显酒色,入茶则不改茶色,清净无言,润物无声,正是中国士大夫追求的君子之风。握此杯,正合饮薄酒,邀明月,伴清风,与天地同,与自然合。透影白瓷杯是君子之物,它所追求的净空状态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高度结合,而邢窑人的高超技术则让我们领略了文化、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的瓷器神品。

[1]贾忠敏、贾永禄《河北省内丘县邢窑调查简报》,《文物》1987年第9期。

[2]李岗等《西安南郊隋苏统师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3期。

[3]李家治、张志刚《隋唐邢窑白瓷化学组成及工艺研究》,载杨文山、翁振军主编《邢台历史经济论丛》,中国人事出版社,1994年。

(作者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2013级本科生)

猜你喜欢

匣钵瓷杯白瓷
辊道炉中匣钵对磷酸铁锂冷却效率影响的热仿真分析
废匣钵粉加入量对堇青石-莫来石质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德化白瓷雕塑作品选
安徽烈山窑址出土白瓷标本的科学分析
基于唐代邢窑白瓷的审美特征及鉴赏研究
关于陶瓷色料生产中匣钵选用的几点建议
繁昌窑匣钵特征及“上”字铭功能分析
来自一杯水的挑战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
绵羊咖啡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