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变革的路径探析

2016-08-13李宏伟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路径探析经营模式互联网金融

摘 要:当前,互联网金融以其特有的规律改变甚至颠覆着传统的金融模式,正以方兴未艾之势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我国传统的金融体系,而居于我国金融体系主体地位的商业银行也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对比传统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金融资源可获得性强、交易成本相对较低以及资源配置的去中介化等特点决定了其更具发展优势,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然是大势所趋。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是被动改革,还是主动创新,银行应主动把握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机遇,厉兵秣马实现自我革新与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征,分析其对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的影响,结合商业银行仍然具有的竞争优势,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探析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变革的路径,以期为其改革与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经营模式 变革路径 路径探析

一、引言

当前,互联网金融已然成为国内金融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互联网金融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手段,实现融资、支付和信息中介等功能的一种新兴的金融服务模式。作为互联网精神与传统金融行业相融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正以方兴未艾之势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我国传统的金融体系,渗透和撼动着依赖传统业务模式的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行业的业务乃至商业模式,对居于我国金融体系主体地位的商业银行产生尤为显著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是建立在存、贷和汇等业务的基础上的,长期享有“资本垄断、法定利差、客户需求”等三大天然优势。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包括存款、贷款和支付结算在内的银行核心业务版图正在被逐步蚕食。互联网金融凭借其金融资源更广、交易成本更低、客户体验更优以及资源配置的去中介化等优势,对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和核心业务产生较大冲击,改变了银行与客户的关系以及支付、信用体系等,影响了银行信贷和理财等业务。互联网金融时代,金融行业的竞争态势倒逼商业银行要加快改革和创新的步伐,及时转变经营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仍然具有的竞争优势,用互联网思维做金融,以创造出商业银行发展的新时代。

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征

1.基于大数据的运用。数据是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金融业作为一个与信息服务高度相关的行业,既是数据的重要产生者,又高度依赖于信息技术。互聯网金融以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为基础,挖掘客户信息并管理信用风险,主要通过网络生成和传播信息,并运用搜索引擎对信息进行组织、排序和检索,通过云计算进行处理,以有针对性地满足用户在信息挖掘和信用风险管理上的需求,撼动着传统客户关系和抵质押品在金融业务中的地位。互联网金融实质就是大数据金融。

2.服务更加高效便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互联网金融能将服务延伸至网络所能覆盖到的区域,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交易可随时随地进行,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同时,得益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能够利用计算机对业务进行快速的批量化处理,使互联网金融能够直接以点对点交易为基础,进行金融资源的配置,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需信息能够在网上发布并匹配,供需双方可以直接联系和交易,金融服务更加高效便捷。

3.具有普惠金融属性。由于不受营业网点和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互联网金融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二八定律”中80%的小微客户,主要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的客户开发上,覆盖了部分传统金融服务的盲区,客户基础更为广泛。同时,在服务小微客户方面,互联网金融也有着先天优势,能高效解决小微客户既小额又个性化的金融需求,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能让更广泛的人群通过网络享受到种类更多、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凸显普惠金融的属性。

4.金融服务低成本化。互联网金融能够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和社交网络等形成的庞大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使资金的供需双方通过网络平台就能自行完成信息的甄别、匹配、定价和交易。对金融机构而言,一是无需设立众多的分支机构和雇佣大量人员;二是与传统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的“三查”相比,成本更低、速度更快,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对消费者而言,通过网络就能快速找到合适的金融产品,交易成本也大大降低。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的影响

1.弱化银行的支付中介功能。传统商业银行一直是以支付中介的角色存在。支付中介是银行为客户提供的最基础的金融服务,作为银行三大核心业务之一,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银行的整体运营和生存状态。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独立于银行和商户,为商户和消费者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的第三方支付行业应运而生,并能基于海量用户的数据积累,根据用户在金融服务方面的需求和偏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应用范围从开始的满足网上购物等简单的支付需求逐步渗透到转账汇款、小额信贷、资金管理和金融产品代销等银行的核心业务领域。第三方支付平台凭借其方便快捷的支付体验,以较低的价格甚至是免费为客户提供与银行相同或相近的服务,冲击和影响着传统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模式,迅速抢占银行的市场份额,加速弱化银行的支付中介功能。第三方支付以新兴的移动支付为例,根据比达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总规模高达9.31万亿元,同比增长57.3%。其中,支付宝和财付通就占据了超过市场90%的份额,对银行支付业务带来不小的冲击。

2.改变银行的传统融资格局。当前,数量庞大的小微企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生力军。但是,由于小微企业资产规模较小,抵御风险和盈利能力较差,偿债能力和信用水平较低,且在信贷方面具有金额小、周期短、时间急和频率高等需求特征,商业银行基于信贷风险和交易成本等因素考虑,经常对小微企业惜贷慎贷。而互联网金融实际就是互联网信贷,一方面,互联网企业通过网络平台积累的信用信息,依托大数据分析来主动识别信贷风险,改变传统的通过抵质押担保等措施来控制风险的模式,使小微企业可以获得免担保的信贷支持,削弱了传统银行的客户开发能力;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依托网络实现信贷申请、审批和放款等业务流程批量化的线上管理,能低成本、快捷高效地为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冲击了传统银行的零散营销模式;第三,互联网企业还能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量身打造服务模式和进行产品设计,以满足小微企业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信贷需求,超越了传统银行的资金匹配效率。根据盈灿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全年网贷成交量高达9823.04亿元,相较于2014年的2528亿元增长了288.57%。2015年10月网贷历史累计成交量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截至12月底历史累计成交量已经达到13652亿元。互联网信贷模式正改变着银行传统的融资格局。

3.冲击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传统商业银行大多还处于利差主导型的盈利模式阶段,利差收入占银行全部营业收入的比重较大,多数银行存在盈利模式单一、中间业务品种有限以及资金运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经营极易受到市场波动和经济浪潮的影响。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一是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的货币型基金增值理财服务收益要高于银行活期存款,导致银行活期存款下降,分流了银行的客户;二是第三方支付除涉足支付、小贷、担保并代售基金、保险等银行传统的业务领域外,还将服务延伸至第三方理财和财富管理等领域,对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产生较大影响;三是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分流了银行的小微客户,对致力于发展面向小微企业信贷服务以实现信贷收益最大化目标的银行来说,形成一定的竞争压力。受互联网金融的挤压,银行业绩增速持续放缓。根据银监会披露的主要监管指标显示,2015年,我国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5926亿元,同比增长2.43%,规模增长仍然是银行业绩维持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利差下行则被认为是拖累2015年银行业绩的主要原因之一,2016年这一负面因素还将继续困扰着我国的银行业。互联网金融削弱银行的盈利能力,蚕食其利润来源。

4.替代银行的传统服务渠道。数量庞大的银行网点是商业银行最基层的经营单位,也是银行服务客户的窗口和基石。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银行网点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和影响下,缺点和弊端也日益显现,除受服务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外,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不足:一是网点自身缺乏特色,不同银行的网点功能大体相同,基本属于传统的结算交易型,没有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行设置,业务种类也缺乏创新,对客户缺乏吸引力;二是营销服务水平较低,大部分网点沿用“坐商”的服务模式,坐等客户上门,且营销手段单一,缺乏个性化服务,线上线下营销服务整合较弱,导致网点服务质量不高,客户办理业务需要较长时间等待,且交易流程复杂,客户体验感差;三是新技术的创新滞后,网点工作人员主要依靠PC机办理业务,缺少平板电脑和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的配套支持,无法提供移动营销和便捷服务,严重影响客户体验。而互联网金融依托移动互联等技术,可以全天候、跨地域、24小时不间断的向客户输送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且更加注重客户体验,强调开放共享、交互式营销以及新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为客户创造便利、轻松的服务体验。这里以工行为例,根据银行利率网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工行电子银行客户总数达3.9亿户,业务笔数占全行业务笔数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至80.2%,交易额比上年增长14.8%超过380万亿元。互联网金融正加速分流银行传统服务渠道的客户和业务量。

四、商业银行仍然具有竞争优势

1.品牌信誉优势。商业银行致力于打造金融“百年老店”,谋求长期稳健发展,以提高银行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在多年的经营发展中,银行重视对客户服务价值的传承,依托其广泛分布的网点赢得了客户的信任,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具有互联网金融企业无法比拟的品牌信誉优势。

2.客户基础优势。商业银行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客户数据,拥有庞大的客户资源,并建立了一套科学、成熟的客户分层服务与经营体系,对客户的金融需求较为了解,互联网金融企业与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短期内无法撼动银行的客户基础优势。

3.资金供给优势。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居民储蓄存款、发行金融债券以及同业拆借等多种渠道和方式,为客户提供可持续的信贷资金来源,而互联网金融企业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仍然受到一定限制,且筹资成本较高,与银行相比处于劣势地位。

4.产品组合优势。商业银行在金融领域拥有深厚的经营积淀,金融服务种类齐全,产品线广泛。同时,银行还能充分发挥不同业务条线、不同产品部门的整合联动优势,为企业提供现金管理、信贷融资和财务顾问等丰富多元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客户量身定制个性化和综合化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这也是目前互联网金融企业欠缺的。

5.风险管控优势。商业银行相较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拥有较为领先的风险管理理念,比较成熟的风险管控手段,相对完善的企业征信体系,以及专业化的风控管理团队,并在实践中能不断优化风险管理流程,构建风控指标体系,健全各项风控规章制度,严格管控各类金融风险,具有优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风险管控优势。

6.服务渠道优势。经过多年发展,商业银行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客户服务网络,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并在不断向海外延伸。不仅有实体的营业网点,还有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微信银行等日益多元化的电子渠道。凭借发达的服务网络,银行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便捷和高效的金融服务。

五、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变革的路径探析

1.要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经营管理体系。信息是金融的核心,是进行资源配置的基础。对商业银行来说,客户信息就是财富。在多年的业务发展中,银行积累了龐大的客户资源,掌握了海量的客户信息,但是对这些信息却缺乏有效利用,没有建立完备的客户信息数据库,缺少对客户进行市场细分的基础。因此,商业银行要积极转变经营思想,用互联网思维做金融,重视掌握的客户信息,充分发掘客户大数据,提升市场和客户需求分析能力,为银行经营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技术支持。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数据信息在客户开发方面的重要作用,将银行内部组织架构中,分散于不同业务系统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构建大数据仓库,建立数据挖掘系统模型,对客户的基本信息、交易行为、信用情况、消费习惯和风险偏好等大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既可以将分析结果应用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与创新,又能准确掌握客户行为、洞察客户情感、识别客户需求,为后续开展精准的客户拓展、业务营销以及授信评估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2.要积极拓展移动(网络)支付业务。互联网、金融和移动通讯相结合催生出移动支付这一行业并得到日益发展,金融支付经历着从“线下”到“线上”,从“线上”到“移动”支付的发展路径。移动支付将在金融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乃至主导作用,颠覆商业银行最基础的支付中介功能。因此,商业银行要积极拓展移动(网络)支付业务,将传统金融业务与移动支付相融合,一是银行要利用多年发展中积累的,与客户建立的高度信任关系,引导更多客户认识和接受这项业务,培养潜在客户,拓展市场规模;二是银行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大力发展个人小额支付业务的同时,还要积极拓展企业大额支付业务,以实现移动支付业务的良性发展;三是银行要积极利用新技术,加快支付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研究,以满足客户差异化和个性化的金融需求;四是银行要充分发挥风险管控方面的优势,提升支付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让客户能够随心付、安心付。

3.要重视小微企业的互联网融资业务。传统商业银行受营业网点和人员等因素制约,往往将精力投入“二八定律”中20%高价值客户的开发上,却忽视了80%小微客户的金融需求,使数量庞大的小微企业面临融资难的困境。互联网金融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商业银行应积极转变经营观念,重视小微企业融资业务,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加大和提升对小微企业客户融资需求的支持力度和水平。银行在模仿和跟进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同时,对小微企业要改变滞后的信用评价方法,改革繁琐的信贷审批流程,基于银行掌握的相对成熟的数据信息,加强互联网技术和平台的建设,构建小微企业风险评估系统,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小微企业,推出更多有个性的、高效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使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发挥服务小微企业的竞争优势,以促进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

4.要改变以利息差为主导的盈利模式。首先,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以利差为主导的传统盈利模式亟待转型,但是利差收入仍然是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因此,银行对利差收入业务应继续予以高度重视。其次,中间业务作为银行利润增长的一个新引擎,银行应充分利用信息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发展风险低、收益高的咨询评估类业务,并能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推出信用融资、理财咨询和理财规划等创新型中间业务,扩大业务规模,增加利润收入。第三,银行要改变传统的通过增设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来促进利润增长的模式,在对传统电子银行进行转型升级的同时,积极介入互联网金融领域,进军直销银行、搭建电商平台、拓展移动金融等,以降低经营支出,提升获利能力。最后,银行要对客户进行市场细分,针对不同类型客户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金融需求,这也是提升银行盈利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5.要基于客户体验开展业务营销活动。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竞争已经进入了“客户体验”阶段,谁能在客户体验上实施更多的创新,谁就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传统银行的服务理念要落后于时代发展,对客户体验缺乏足够重视,客户服务和产品创新缺少从客户角度出发。而互联网金融的根本精神在于重视客户体验,产品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便捷,能快速获得客户青睐。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要高度重视客户体验,一是要将满足客户金融需求作为服务的重点,在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上,要以客户为中心,从客户体验角度进行产品设计;二是要优化网点业务操作流程,创新服务环境设计,利用高新科技增强客户的互动体验,同时还要加强互联网渠道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三是从客户需求角度出发创新服务形式,提供定制化服务,以提升客户体验的满意度;四是要充分发挥银行的品牌优势,面向目标客户开展品牌宣传,营造差异化的服务模式,提升客户的价值感受。

6.要推进银行网点经营的转型与发展。目前商业银行主要依托网点渠道开展业务营销,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网点业务的“被动分流”,这就要求银行网点经营要加快转型发展。一是要能根据网点的区域特点和客户结构等情况,进行准确定位,充分发挥网点经营的业务特色;二是在原有网点功能分区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整合,增设客户体验区,网点工作人员通过移动设备介绍银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客户也可以现场体验,进一步提升网点营销的能力和效率;三是要充分发挥银行网点在客户信息收集上的优势,结合银行已经掌握的客户账户信息和业务偏好等,通过对客户大数据的挖掘,准确识别客户金融需求,帮助网点工作人员开展精准营销;四是银行在借助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等渠道开展线上业务营销的同時,网点工作人员也要积极开展线下宣传,再让客户线上操作,以提升网点的销售效率,并依托网点做好业务支持和信息反馈,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提升网点的专业服务能力。

六、结语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正改变着传统的金融业态,影响和冲击着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但是,互联网只是工具,互联网金融只不过是金融机构借助新的载体、新的渠道和新的技术在遵循原有的内在原理、规则和机制的基础上进行传统银行的交易行为。互联网金融颠覆的是商业银行传统的运行方式,其本质仍是金融,并没有创造出新的金融模式,商业银行仍然是我国金融的主体力量。但是,变革已然是必然趋势,是银行的生存之道。商业银行要紧跟时代潮流,顺应互联网金融时代发展的需求,借鉴和学习互联网思维,进行革新发展,以跟上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郭福春 陶再平主编. 互联网金融概论[M]. 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

[2]马蔚华. 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可共生共荣[J]. 上海金融时报,2014年6月17日.

[3]周明贵. 银行人员必读:互联网时代银行经营如何转型[J]. 新浪财经,2014年3月31日.

[4]林海平. 试论商业银行发展移动支付业务的策略[J]. 中国经贸,2014(14).

[5]徐照宜. 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第20期.

[6]谭培强.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策略[J]. 中国银行业,2015年4月25日.

作者简介:李宏伟(1979—),男,江苏沭阳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互联网金融、金融服务营销。

※基金项目:浙江金融职业学院2015年度院级科研立项课题《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变革的路径探析》.

猜你喜欢

路径探析经营模式互联网金融
基层检察院检委会规范化建设路径探析
新课标下的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路径探析
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互联网+背景下的渝东南家庭农场发展路径探析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贵阳市民营养老院经营模式案例研究
基于美国纽约与长三角地区比较视阈下的总部经济转型发展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