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羊不同杂交组合繁殖性能、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对比试验

2016-08-13赵国琳王晓平刘耀峰甘肃省畜牧业产业管理局甘肃兰州730030甘肃省陇西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甘肃陇西74800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11期
关键词:小尾寒羊公羊肉羊

赵国琳,王晓平,刘耀峰,殷 刚(.甘肃省畜牧业产业管理局,甘肃 兰州 730030;.甘肃省陇西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甘肃 陇西 74800)

肉羊不同杂交组合繁殖性能、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对比试验

赵国琳1,王晓平1,刘耀峰2,殷刚2
(1.甘肃省畜牧业产业管理局,甘肃 兰州 730030;2.甘肃省陇西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甘肃 陇西 748100)

选择成年小尾寒羊分别与小尾寒羊、无角陶赛特、特克塞尔成年种公羊杂交,测定母羊繁殖性能、杂交后代羔羊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等,以期筛选出适宜当地肉羊规模化生产的肉羊品种及杂交组合。

肉羊;杂交优势;对比

陇西县是肉羊产业大县,2014年羊存栏38.5万只,养羊业发达,大多数养殖场开展肉羊的规模化饲养,通过经济杂交,提高肉羊生产性能,肉羊杂交改良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依然很大,主要表现在良种化程度不高,饲料报酬低,屠宰率不高。为了提高当地肉羊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规模化肉羊场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组,根据小尾寒羊、引进的无角陶赛特和特克塞尔羊品种特征,结合当地实际,在陇西田源公司肉羊养殖场开展了肉羊杂交改良试验。利用无角陶赛特种公羊作为父本,小尾寒羊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对其后代进行测定和选留,组建杂一代繁殖母羊群;以杂一代基础母羊群为基础,与特克塞尔公羊进行杂交,对后代经济性状测定和衡量综合指数筛选后进行闭锁繁育。目前,已选育出了杂种优势较好、肉用体型特征明显、生长发育快、繁殖性能高、经济效益明显的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中部肉羊”新类群。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和时间

试验在陇西田源公司进行,试验时间为2014~2015年。

1.2试验材料

选取年龄相近、体质强健、精力旺盛的小尾寒羊、无角陶赛特、特克塞尔成年种公羊各1只,健康无病的成年小尾寒羊繁殖母羊60只,陶寒一代繁殖母羊30只。

对上述公羊母羊所产羔羊在同等条件下饲养,3月龄左右自然断奶,选择健康无病的陶寒杂交一代羊(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杂交)、杂交二代羊(陶寒♀×特克塞尔♂杂交)和小尾寒羊共90只,按体重对等原则分为陶寒组、特陶寒组和小尾寒羊组,每组30只(公母各半)。

1.3方法

1.3.1试验设计将60只小尾寒羊繁殖母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只,分别与小尾寒羊、无角陶赛特羊成年种公羊自然发情配种;特克赛尔成年公羊与第三组25只陶寒繁殖母羊自然发情配种。无角陶塞特羊×小尾寒羊、特克赛尔羊×陶寒羊两个杂交组合作为试验组,与纯繁的小尾寒羊作对照,对母羊繁殖性能进行统计,并进行生长性能测定。

1.3.2饲养管理试验羔羊采取全舍饲的方法进行短期育肥,为了减少冬季羔羊能量消耗,在暖棚羊舍中饲喂。精料每天分2次定时定量饲喂,每日07∶30和19∶30,粗饲料为全贮玉米和苜蓿干草,每天分3次饲喂,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试验期内记录每天每只羊的投料量和剩料量,育肥前后空腹测定试验羔羊育肥始重和末重。为了减少试验误差,称重时尽量使用同一杆秤和同一个人进行测定。

2 结果

2.1母羊繁殖性能

表1繁殖性能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2个杂交组合母羊的产羔率虽比小尾寒羊纯繁母羊低,但羔羊成活率均高于小尾寒羊,其中特陶寒(F2)组最高,其次是陶寒(F1)组,特陶寒F2组较小尾寒羊成活率高8%,陶寒(F1)组羊成活率较小尾寒羊高6%。

2.2羔羊育肥效果

表2羔羊育肥增重统计

由表2可知,90 d育肥末重和育肥期内总增重特陶寒组均显著高于陶寒组(P<0.05);育肥全期特陶寒组、陶寒组、小尾寒羊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350 g、233 g、197 g,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每千克增重消耗精料以小尾寒羊组较高,为3.85 kg,陶寒组为2.95 kg,特陶寒组2.65 kg。

2.3育肥羔羊生长发育

由表3可知,育肥开始特陶寒组在体长、胸围和管围上均显著高于陶寒、小尾寒羊组(P<0.05),但在体高上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育肥末特陶寒组、陶寒组、小尾寒羊组在体长、胸围、管围上差异显著(P<0.05),前者高于后两者;但在体高上,小尾寒羊组显著高于陶寒组(P<0.05),但低于特陶寒组(P<0.05)。

3 讨论与结论

陶赛特与小尾寒羊杂交组合母羊(陶寒)的产羔率虽较纯繁小尾寒羊低,但羔羊成活率均高于小尾寒羊,特克塞尔公羊与陶寒母羊杂交后代(特陶寒)的产羔率虽低,但是羔羊成活率和生产性能均优于陶寒杂交母羊和小尾寒羊纯繁组合的母羊。

以无角陶赛特为父本与本地小尾寒羊杂交,子一代陶寒母羊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及较高的繁殖率,生长性能及繁殖性能良好,既利用了优良肉用品种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的特点,又充分发挥了本地小尾寒羊基础群母羊繁殖率高的特点,再用陶寒繁殖母羊群与特克塞尔公羊进行杂交,其杂交后代(杂二代)增重速度、屠宰率与产肉性能、羔羊成活率均高于陶寒(杂一代)羊。

本试验结果显示,在增重方面,育肥末重、期内总增重、平均日增重3项指标特陶寒组均显著高于陶寒组、小尾寒羊组(P<0.05),杂交优势明显。在体尺指标方面,育肥始末特陶寒组在体长、胸围和管围上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组(P<0.05),但育肥末期小尾寒羊体高显著高于特陶寒。另外,通过外貌观测,发现特陶寒骨骼健壮,胸围较大,体型呈圆桶状,具有良好肉用体型;说明以陶寒为母本,特克塞尔为父本,其杂交后代各项生产性能均优于小尾寒羊,很好地继承了其父本优良的肉用性能和其母本陶寒体格高大的特点,表现出较好的杂交优势,所以特陶寒羊适宜陇西当地肉羊产业的发展与推广。

(编辑:高真贞)

S828

B

1006-799X(2016)11-0081-02

项目资金: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GNCX-2014-43)

赵国琳(1958-),男,甘肃永登人,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畜禽改良与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小尾寒羊公羊肉羊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肉羊的饲养管理
肉羊采食量下降的原因及提高措施
肉羊育肥技术的要点
肉羊人工授精技术
无角陶赛特羊与小尾寒羊杂交繁育生产性能分析
小尾寒羊脑膜炎的分析与防治
公羊触篱
吃狼肉
非繁殖季节提高公羊精液品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