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寸毫厘写春秋,一片丹心润桃李
———记天津市瑞景中学语文教师王萌

2016-08-13语文建设编辑部

天津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心灵生命文本

■『语文建设』编辑部 张 红

三寸毫厘写春秋,一片丹心润桃李
———记天津市瑞景中学语文教师王萌

■『语文建设』编辑部张红

初见王萌老师,他看上去像个青涩真诚的少年,圆圆的娃娃脸总是带着微笑,双眸里依然有着梦想的闪光。14年来,作为一名在课堂上神采飞扬、润物无声的语文教师,他为自己语文教育的理想而不断跋涉,语文教育的天地也就成为了他生命中的诗和远方。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文教学是容易的:母语习得,自然天成;语文教学又是艰难的:微言大义,弦外有音。语文教学是厚重的:家国江山,生命情怀;语文教学又是轻盈的:雪月风花,刀枪剑戟。语文教学是快乐的:漫步徜徉,自在体悟;语文教学又是痛苦的:咬文嚼字,浩如烟海。而对于享受着同时惧怕语文学习的孩子来说,一个合格的、智慧的,能够牢牢把握语文学习规律,同时身体力行传递生命价值的语文教师却可以化繁为简、驾轻就熟地引领他们的学习和人生。王萌老师正是这样的教师,是学生心目中信赖的并愿意跟随的语文学习的启蒙者和领路人。

王萌老师秉承“回归文本,深挖文本,调动学生感知文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理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验的热情,抓住兴奋点和疑惑点,最大限度地发挥文本的人文价值,鼓励教师、学生、作者、文本的四方“对话”,把师生对话引入更深层,促进学生进入文本所描绘的真挚、丰富的情感世界,让语文阅读教学回归原点。如,在开展鲁迅作品专题研读过程中,王萌老师以核心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品味文字后深邃的思想和哲理,让学生走近表面晦涩艰深的作品,在字里行间感受、体悟炽热的民族魂。通过对文本作品的细致研读和问题探讨,学生增加了对鲁迅先生的亲切感,减少了畏惧和疏离,对特定时代的文学和文学关照的现实人生,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文本永远是语文学习的活水,有着挖掘不尽的魅力和价值,引导学生关注并细读文本是语文学习的必由之路。

语文课需要感动、需要诗意、需要触及心灵的泪花。正像久旱的荒原需要甘霖、冰封的高原需要暖流、寂寞的山谷需要鸟鸣一样。这种感动是学生与作品的直接对话,是师生之间心灵的交融,是作者之情、文本之情、学生之情、教师之情汇流而成的生命润泽。在新学期开学不久的一堂普通的语文课中,王萌老师带领高一新生学习《疯娘》这篇网络文章,恰巧赶上那天学校向社会开放,友好校大港油田二中的领导、教师、家长代表坐满了教室。这节不同寻常的常态课,王老师不循常规,娓娓诵读“疯娘”的故事。诵读完文章,学生、家长和听课的老师们情不自禁地淌下热泪,一个男孩哽咽地说出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王老师抓住教育契机,提议孩子们采用不同方式向妈妈道出平时不好意思说出口的“知心话”。一名叛逆的学生向千里之外的母亲表达了愧疚,写出了让母亲潸然泪下的长信《唠叨也是爱》,学生们懂得了感恩和理解。在日常教学中,王萌老师积极挖掘经典诗文的深意,编写了《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开展诵读教学,进行德育渗透。他明确诵读方法,筛选诵读角度,决定诵读重点,以声传情,以声求意,以声品味,带领学生沿着言语的阶梯进入古代大家的精神世界,使作者的思想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感情,作品的人文魅力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素养。王老师认为,语文承载的情感传递更为重要,读出来,说出来,表达出来是语文的目标,而他在日常教学中对诵读的重视不仅是对语文学科目标的践行,更是为师生、家长和孩子、甚至每个人心灵之间架起了交流的桥梁。

能追无穷景,始是登高人

目前,中学生阅读量跟不上,手机微信等快餐式碎片化阅读也使学生缺少了心灵的深层次体验,流于肤浅、片面。王萌老师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把大部头的经典作品分为阅读指导课与语言运用实践课引入课堂教学中。用规定读和选择读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解决了学生随意读带来的低效问题,并通过读书笔记分享阅读成果,让不少学生爱上了阅读,爱上了真正的深层次阅读。在课堂内外,王萌老师和学生一起聆听智者的话语,一起感悟经典的光辉,在经典阅读中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个体尊严、人生价值。他带领学生阅读经典,体悟“修彬彬君子”之道,探讨家国、天下的情怀,感恩天地、父母的赐予,追慕顽强、坚韧的生命理想……让经典走近学生的心灵,让经典沐浴时代的光华,让学生的精神和人格在经典润泽下蓬勃生长,这应该是所有语文教育者的情怀和理想。

作文训练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和沟通的训练。首先,文章反映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广泛、真实的社会生活实践才是写作最可依赖的素材与情感宝库。王萌老师着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在实践中形成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王萌老师把语文课开展到了校园、公园、纪念馆、养老院。他带领学生一起关爱“星星的孩子”,做自闭症儿童的守护者,引导孩子们用眼睛和心灵观察、认知周围的世界,丰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体验。王萌老师倡导真实的、有温度的表达。他关注学生的生命轨迹,引领他们自发、自由、自主地写作,用自己的心灵书写人生。面对许多学生不善于观察生活,不敢倾吐内心烦恼的状况,他采用课堂随笔“微心声”的形式引导学生每天写出一小段文字,发表在班级微信群中。他坚信日记是道德长跑,鼓励学生每天坚持,习惯文字表达、善于文字表达。眼中的世界和手中的笔,帮助学生打开认识世界的窗口,也帮助他们关注自我的心灵成长,让作文真正成为语文学习和学生生命的一部分。

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的“教”不会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只能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求理解,才能逐渐达到“自会读书,自能作文”的境界。王萌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学生培养自学能力,做好自主学习规划,自奋其志,自求其通。他还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的思路,为学生精心设计有较大认知空间的开放性语文作业,并在作业的布置上“因材”设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课程学习的特点,一方面设计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作业,另一方面根据不同学习要求,为学生设计留下思考、创造空间的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自我成长,关注教学的差异,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教学细节被王萌老师当成语文教学研究的园地,相信他的努力浇灌、精心培育一定能让语文教学园地生成一片葱茏美景。

从教多年,王萌老师深知,要守住教育的本真,守住自己的教室,用自己的坚守和理想来点燃生命、传递价值。一节又一节的语文课堂,一天又一天的语文教学,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的教育实践,都将记录一个青年教师成长的甘苦、追求的喜怨以及永不褪色的教育理想。

链接:王萌,天津市瑞景中学语文教师,高级教师,获得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普教系统“十佳”青年教师,北辰区学科带头人、名教师、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等荣誉称号;还担任北京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安阳师范学院特聘教授等;主持或参与中国教育学会、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天津市教委年度重点课题研究多项,5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获奖。

(责任编辑张嵘)

猜你喜欢

心灵生命文本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唤醒心灵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