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巡辖使臣考述

2016-08-12

关键词:宋代职责

田 海 粟

(河北大学 宋史研究中心,河北 保定 071002)



宋代巡辖使臣考述

田 海 粟

(河北大学 宋史研究中心,河北 保定 071002)

摘要:巡辖使臣又称巡辖马递铺官,是宋代递铺系统中的监察官,有着严格的选派标准,承担定时巡查递铺、检查簿历、根刷违滞和监督铺兵等主要职责。此外,还有严格的奖惩管理制度。巡辖使臣一职的设立完善了古代的邮驿制度,保证了邮传的顺畅,是宋代邮驿监察制度的一大创制,对于今天的邮递传运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宋代;巡辖使臣;职责;选派标准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60608.0912.076.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6-06-08 09:12

宋代,驿馆负责客旅接待,递铺专门负责传递文书。递铺的出现是邮驿制度上的创举,这样的分工大大提高了政令的传达效率。递铺在传送皇帝的御前文字、尚书省文书以及各地官员的奏疏和邸报等军事、政治及经济信息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而随着在运输物资、承传官员私人信件与维修道路等职能增加的同时,也产生了递角稽延违滞、传送不及时、损坏与丢失和克扣铺兵衣物等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宋代设立了巡辖使臣一职。

一、巡辖使臣的设立和选派标准

宋代递铺分部密集,种类复杂,据汪圣铎先生推算,全宋一百数十州,达三千铺以上[1]490。传送的物品除了文书以外,还有香药、茶以及各类官物,战时还要运送军用物资,任务繁重。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递铺出现的问题逐渐增多。宣和三年(1121),秦凤路经略安抚使郭思上奏“奏递角曹级盗拆罪名不轻,却有大小官员、使臣道逢递角,或安下处门首以借看为名,或妄托诸监司及州府差来根刷递角为名,直于道中转递人处取入安下等处,盗取所递文书抽看”[2]9 481。靖康元年(1126)臣僚上书言“今闻畿邑如尉氏、鄢陵等处,及京西一带,递铺兵卒类多空缺,而州县恬视,不以填补,至有东南急递文书委弃在邮舍厅庑之下,数日无人传者”[2]9 484。可见,当时的递铺出现了铺兵短缺,递角延误、积滞、泄密乃至丢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政令的上传下达,甚至出现泄漏御前与朝廷边防机密文字的事件,严重威胁到国家安全。面对种种问题,国家虽然进行了内部的机构改革,如不停地更换檄牌,南宋时又设立斥候铺与摆铺等新机构,但这些措施均未解决实际问题。

巡辖使臣的设置,在监督递铺与保证政令畅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巡辖使臣又称巡辖马递铺使臣、巡铺使臣、巡辖递铺、巡马递铺、巡辖、巡铺官和巡辖官,是宋代监察递铺的官员。最早见于史籍的是大中祥符五年(1012),“环庆路巡辖马递铺使臣”[3]1 752。天圣七年(1029)令:“诸路转运司勘会,有使臣巡辖处,即依奏施行。如无使臣处,仰依旧存留。”[2]9 474可见,部分州已经设立巡辖使臣,这一官职有严格的选派标准。

第一,“从吏部差注。”[2]9 540即由中央直接派遣修武郎和忠翊郎等武臣担任,一般都由八九品官差充任。天圣七年(1029)诏“自今令三班院选经历事任人差充”[2]9 474。史载,这一类的巡辖使臣有天门关巡辖马递铺、殿直王怀信[3]2 365、高宗朝修武郎、辟差全永州巡辖马递铺张宗闵[2]9 490、淮南路泸州无为军巡辖使臣忠翊郎张显祖[2]9 497、“历开封府阳武县巡埽、巡辖环庆二州马递铺”的文思副使张约之[4]115以及“正承节郎黄州巡辖马递铺周郁”[5]等。由中央选派这一方式有效地加强了巡辖使臣的职权,有助于催促点检递角。还有“差本城指挥使或员僚提举”[2]9 474,即地方抽调人员担任的情况,建炎三年(1133),“委逐州于见任得替待缺官内日下抽差,或召募有物力武勇人,借补进义校尉,充往来巡辖”[2]9 485。

第二,选派身体强健之人。监察之责需要经常跋山涉水,对体能要求较高。建炎三年(1129)初立斥堠时规定:“每五铺选差有才干、年五十以下使臣一员”[2]9 485;绍兴二十九年(1159)载:“如有癃老疾病、无心力、不堪倚仗,即行放罢,催促待次人疾速上。从本司别行。”[2]9 497可见,巡辖使臣大都选派年轻力壮之人。

第三,对监察力度有明确规定。政和三年(1113)规定“每及千里差置一员”[2]9 478,此时京东路有齐、青、密、沂、登、莱、潍和淄6州,5 900里,巡辖使臣5员,基本符合每千里差置使臣一员的标准。建炎三年(1129)递铺改革,初立斥堠[2]9 485,绍兴四年(1134)大臣“乞降指挥,许每州各于添差官内选差一员,专一往来点检斥堠”[2]9 492。巡辖使臣的选派基本保持了一州一员。绍兴十一年(1141)“势比来逐州添差指挥使不下十数员”,于是“于逐州添置指使内,就添差巡辖使臣一员,地里狭而铺分少,日可周遍,庶无稽迟”[2]9 495。人员的增加缩小了巡检的范围,目的在于保证监察的力度。在绍兴三十年(1160)又创立摆铺,立九里或十里一铺。此时铺与铺间的距离缩小了许多,绍兴三十二年(1162)规定“每十里置铺,选不入队少健轻捷军兵五人,每十铺添差巡铺使臣一员,往来机察,季一承代”[2]9 498。乾道三年(1167),从斥堠铺兵内,每铺选3名充摆铺,每3铺差使臣1员,管辖本部。巡查范围的缩小,进一步增加了监察力度。

第四,巡辖使臣不得兼任他职。巡辖使臣的任命大都是较低级的官吏,事情庞杂不能够专一,为此要求“诸巡辖马递铺使臣,不得差兼他职”[6]101。此外,天禧三年(1019),屯田员外郎上官佖言:“诸处巡辖马递铺使臣,多权差勾当职外公事,望自今免废本职。”[2]9 473

第五,使臣要能识字书写。史载“今措置,欲于见置摆铺处两路界首,通差识字使臣一员,就彼置立直舍,专一置簿抄往来递角寔过界月日时刻、传送铺兵姓名,以备官司取索”[2]9 503。这些要求均是为了保证巡辖使臣专于监察。

二、巡辖使臣的职责

巡辖使臣的设立是为了加强对递铺的监察,“欲委自巡辖马递铺使臣往来驱磨催促,如传送稽滞,巡辖同所差使臣并取旨责罚”[2]9 500,点出其主要职责。然而,递铺基本工作中会遇到递角稽延违滞、传送不及时、损坏与丢失以及铺兵体力不支等问题。根据监察内容来分,其职责主要有3项:

第一,巡辖使臣每月到所管辖的递铺检查,月末通过通判磨勘。“其逐州界首铺历每季互相取索磨勘外,其县界巡辖使臣界首铺历未有互相取索磨勘之文。”[3]10 964《庆元条法事类》中规定:

“诸急脚、马递铺给大历,人给小历,急脚铺别给御前急递及尚书省、枢密院、入内内侍省、御药院往还小历。本州预于前一月中旬,以官纸用印,递付逐铺节级分授。遇有传送,以日时名数抄上大历。其御前急递并尚书省、枢密院、入内内侍省、御药院、经略安抚都总管司急递文书及夜过险恶道路,谓山坂险峻、河涧汛涨或有猛兽之类。并差二人共送前铺,交讫具时辰批回。缺人应越过者,逐铺批录事因及发遣时日。巡辖使臣并本县尉到铺点检稽违,次月一日纳本州,当日委通判磨勘,限十日毕,具有无稽违并巡辖使臣、县尉曾无检察书历报州。仍封历同送本州架阁,及申提举官季一点检。其逐州县并巡辖使臣、界首铺每季互相取历磨勘。”[6]361

可见,检查和磨勘的主要依据是簿历与小历。簿历一般在州界首铺,巡辖使臣专门用它来记录递角过界月日时刻和传送铺兵的姓名,又称大历。小历由铺兵携带,记录递角传送情况,最终往还中央。另有,绍兴十三年(1143),“其巡辖使臣至两界铺分,不为依条索取邻界一铺簿历点检,及铺兵、曹级避怕点检,妄称诸处取索前去,欲乞依辄取索铺兵簿历离铺条法断罪。仍许两界提举司及州县巡辖检查使臣等互相觉察”[2]9 496。可见,巡辖使臣主要通过这些来记录和证明传递时间和人员,以达到检查磨勘的目的。

第二,察验文书及监察递角的安全顺利传递。递角奏状在传送中会出现沿路铺兵任意偷拆和偷看递角致使递角破损以及封泥不全等问题。所以,在递角送达两州交界时,首铺铺兵“曹司、节级取文书验实”[2]9 480,当时在铺的巡检使臣也要验实,如果不出示文书或者文书作假的,不得供差人马。如出现递角破损的情况,巡辖使臣要当着本铺和上铺铺兵的面验明,并“画时重添封印,仍别出引批鑿交割”[2]9 474,即批注时刻,重新封印;如遇到“亡失文书者,速报元发递官司”,通过这些措施来保证递角安全和顺利传递。

两州交界处的递铺是递角违滞的主要地方,“惟其有两路相邻之州,各不相关,递角之沉匿,无从稽考”[2]9 509。“近来急脚递文书尚多住滞,盖是所止不肯实时交割,或行用钱物,使令越过,人力不胜,因致违滞。”[2]9 480为此,使臣巡辖递铺时要巡查本州界递铺和临界州的首铺。例如,“德安县递铺兵士以非本军厅辖巡,常不肯传送本军及建昌县文字”,“特令两州巡辖使臣通行点检,则邮传亦自不至阻滞”[7]914。另外,还要及时催促,保证速度,“尚书省驾部一面计程责限,下巡辖马递铺使臣逐一驱刷根逐”[2]9 482,规定巡辖使臣要“钤束铺兵,依条限传送,免致违滞”[1]9 479。

第三,及时清点上报递铺的基本设施以及监察铺兵招募及衣粮的发放情况。递铺中的基本设施包括铺寨、道路、铺兵和递马等。完善的铺寨设施与充足的可供调遣的铺兵是递角顺利传递的基本保证。所以“检会令文,诸急脚、马递铺州县,铺寨兴废或道路更移,及官移文书,随事多寡,而铺兵、递马有余或不足者”[2]9 478,均要“听巡辖使臣申州,量事挪移,即不得抽差它役”[8]6 454。基于递马在传递中的重要作用,巡辖使臣要及时清点,缺额添补,规定“诸递马缺额,巡辖使臣当日申州,限二日给填,无官马者,委本县令和买,仍限三日”[8]6 454。铺兵在传递中的作用不言自明,规定“铺兵缺者,限一月招填,请受衣粮,按月支给”[2]9 497。“诸急脚马递铺兵缺,而巡辖使臣招到者,限当日押赴所属州县即时刺填。”[8]6 457如若因巡辖使臣监督不力致使基本设施不完善而影响递角的顺利安全传递,要追究其责任。

透过上述分析可知,巡辖使臣监察递角传送的所有相关人员和所有步骤,保证递角安全顺利传递以及政令畅通,在递铺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基于其重要性,国家对巡辖使臣有着严格的奖惩管理制度。

三、对巡辖使臣的奖惩管理

任何一项管理的有效运行都离不开明晰的奖惩制度。宋代曾多次制定并修改相关法令,如大观元年(1107)尚书省重修马递铺法令,命名为《大观马递铺敕令格式》[2]8 236。这些细致完备的法令都是为了考课递铺和维持其正常运转。巡辖使臣的主要职责是监察,对于他们的惩罚也主要基于其监察不力的情况。根据其监察职责,将对其的惩罚情况叙述如下:

第一,因监察不力致使递角滞留的惩罚。递角违滞是递铺存在的最大问题,巡辖使臣要尽心巡查。然而亦有催促不勤和互相推脱的情况,发生此种状况时,“令诸路提举马递铺官常切提举按察,巡辖官偷堕不职,并仰依条按劾”[2]9 483。一般情况下,通判每10天磨勘有无违滞,如果有违滞,“巡辖使臣并本县尉许本司体量,取勘申奏”[2]9 483。出现问题及时处理,“稽留尺一,罪至配流,甚者上其最”[9]1 715。年终,每州通判计算巡辖使臣、县尉所管界内急脚马递铺承传递角总数,审核稽违名件率并及时上报。《政和勅》和《金玉新书》中规定:稽留通满五厘者,巡辖使臣笞五十,磨勘一季;满七厘者加一等,磨勘半年;一分,加一等,使臣差替。绍兴七年(1137)两浙路提举马递铺朱载查得临安府、湖与严州巡辖使臣修武郎房仲元“不躬亲往来根刷催督,以致铺兵将承传文字积压留滞”,对房仲元作了处理:“先次放罢,令提刑司催督,疾速取勘,具案申枢密。”[2]9 493。

一些紧急文书和重要物资的传递出现违滞时,处罚往往更加严厉。如御前金字牌递角违滞,滞留不满一时的,铺兵“杖一百,一时徒一年,配五百里,每一时加一等,至徒三年止”,巡辖使臣“减一等”[8]6 455。如训武郎临安府湖州巡辖递铺梁青“违滞金字牌”,作出“降一官”[10]11的惩处;建炎二年(1128)“镇江府平江府常秀州巡辖马递铺杨绍先次除名勒停,并令提刑司取勘闻奏”[2]4 923。承转上供物样,则规定铺兵“违一时笞五十,一日加一等,罪止一年。巡辖使臣减一等”[8]6 455。

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巡辖使臣监察不力,致使铺兵私自夹带和偷看递角。巡辖使臣要“根究得实”,追究其责任,若坐视不管,被其他地界查得,堪批在簿历上“得替日递降差遣”[2]9 473。乾道九年(1173),桐城县铜山驿铺兵收匿递角,舒州和蕲州巡辖使臣李光辅未能觉察,“差使臣刷出,劾罪以闻也”[2]9 503,之后被罢。

第二,对巡辖使臣滥用职权私役铺兵的惩罚。巡辖使臣拥有监管递铺和铺兵的权利,在监管中难免会出现滥用职权的现象。私役铺兵大大加重了铺兵的工作量,造成递角积压,难以按时传送的恶果。面对此种问题,《元符职制勅》规定:“马递铺使臣私役所辖兵级、铺夫,罪轻者徒二年,不以赦降原减。”[2]9 476绍兴三年(1133)九月“诏今后过往命官、将校军兵,如敢差役斥堠铺兵级、曹司,依巡辖马递铺使臣私役法一等科罪”[2]9 489。宣和六年(1124)“诏辄以承受发下递角为名,差占铺兵,以私役禁军法,发遣者徒一年”[2]9 482。乾道六年(1170)“武经大夫、池州太平州都巡检使冯世时”[2]9 501因私役铺兵,降两官。

第三,对巡辖使臣克扣铺兵衣粮的惩罚。铺兵大部分时间在辛苦地奔走传送,衣服和粮食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铺兵被克扣衣粮“往往不能依铺分交替,因致铺兵盘缠阙乏,多饥冻僵殍,或逋逃聚为盗贼”[2]9 476。对此,《绍兴重修职制勅》规定:“巡辖使臣以支取粪土钱为名,于铺兵名下减尅请给、率敛财物者,以乞取监临财物论,仍许被减尅、率敛铺兵越诉。通判、令、佐失察,杖六十。”[2]9 495又规定“如当职官吏尚敢仍前违戾,密切觉察,具申朝廷,重行责罚”[2]9 510。淮南路庐州、无为军巡辖使臣忠翊郎张显祖在任不法,“减尅铺兵衣粮、请受钱物入己,致军兵怨愤,无所畏惮,住滞递角文字”,于是诏令“张显祖先次放罢,送邻州疾速取勘,具按闻奏”[2]9 497。

除上文所列以外,史籍中还有部分对巡辖使臣惩罚的事例,列表如下:

表1 史籍中惩罚巡辖使臣的记载

巡辖使臣和铺兵的工作极其重要,朝廷官员对于递铺极为重视,多次给以奖励。宣和二年(1120),河北路转运使李孝昌上奏,表彰本路巡辖使臣尽职尽责巡查。“每年国信往还,应办上供纲运等,递角浩瀚,全藉有心力巡辖使臣往来巡察,方免稽迟。”[2]9 480宣和三年(1121)“诸处递铺传送文字显有劳役”,巡辖使臣将曹级和兵士的姓名上报给转运司,“特予量行犒设”[2]9 481。

巡辖使臣任满,需要经过严格的考察。“须逐州保明有无违范申转运司,方与批书,则无稽留漏泄之患矣。”[2]9 509对于考核合格者给予一定的奖赏,规定巡辖使臣任满“通所管铺催传及二十角以上,廨宇所在州申会本路提举官,委无稽滞,类聚保奏”[8]6 456。绍兴三十一年(1161),“如一年内别无盗差违滞去处,其使臣仰本州保明与减一年磨勘。若有违戾,提举官、知、通、巡辖使臣并今来所差使臣,取旨重作施行”[2]9 498。在《庆元条法事类》中也规定“诸巡检、县尉、驻泊捉贼并巡辖马递铺使臣,任内比较,合该赏罚,即时批书印纸”[6]81。以上史实表明,宋代对于巡辖使臣的赏罚是很明确的。

递铺,作为宋代邮驿的重要机构,在信息传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解决后期衍生的诸多问题,中央拣选人员担任巡辖使臣监察递铺的运转。宋代法律不仅规范了铺兵立法,更设制了诸多法律条文对负有管理和监督职责的巡辖使臣进行约束,并以法令的形式确立地方点检官员的上报制度,进一步加强中央对全国递铺系统的管理。巡辖使臣选派的标准、职能的明晰以及针对出现问题而设立的诸多规范,不仅为递铺的正常运转提供保障,更是宋代邮驿管理体制上的创新。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为现代快递行业的规范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汪圣铎.宋代社会生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清]徐松.宋会要辑稿[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宋]沈括.沈括全集·长兴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5][民国]张元济.四部丛刊初编·小畜集[Z].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6][宋]杨一凡.中国珍稀法律典籍续编·庆元条法事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7][宋]朱熹.朱子全书·晦庵先生朱文公集[M].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8][明]解缙.永乐大典·金玉新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6.

[9][宋]施宿.宋元浙江方志集成·嘉泰会稽志[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9.

[10][民国]张元济.四部丛刊初编·攻媿集[Z].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责任编辑薛志清)

收稿日期:2016-01-02

作者简介:田海粟(1991-),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历史文献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宋史和历史文献学。

中图分类号:K 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62X(2016)03-0034-05

A Study on XunxiaShichen in Song Dynasty

TIAN Hai-su

(Song History Research Center,Hebei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2,China)

Abstract:XunxiaShichen is also called XunxiaMadiPuguan.He is the inspector in the postal system,which has strict criteria for selection.The main responsibility of an inspector is to regularly inspect delivery shops,to check the registration,to thoroughly investigate procrastination,and to supervise shop soldiers.In addition,there is a strict management system of rewards and punishments.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XunxiaShichen is a great achievement of postal system in Song Dynasty,which guarantees the smooth delivery,improves the ancient postal system,and provides a lesson for the present postal system.

Key words:Song Dynasty;XunxiaShichen;responsibility;criteria for selection

猜你喜欢

宋代职责
LNG安全监管职责的探讨
满腔热血尽职责 直面疫情写忠诚
徐钲淇:“引进来”“走出去”,都是我们的职责
通信作者的职责
探究宋代翻异别勘制度的现代司法借鉴
宋代民间社团对基层社会治理影响几何
宋代工笔花鸟用线
奉献,来自铭记于心的职责
各级老促会的新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