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仑膦酸钠在骨质疏松患者的脊柱骨折再发的治疗中临床疗效观察

2016-08-09广州市天河区中医医院广州510650

北方药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酸钠骨质脊柱

邱 恺(广州市天河区中医医院 广州 510650)

·药物与临床·

阿仑膦酸钠在骨质疏松患者的脊柱骨折再发的治疗中临床疗效观察

邱恺(广州市天河区中医医院广州510650)

目的:研究阿仑膦酸钠对患有骨质疏松且脊柱骨折患者再发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估。方法:收入97例长期骨质疏松且有脊柱骨折发生史的患者,随机分为接受阿仑膦酸钠治疗组49例和常规对照组48例。两组均使用基础用药碳酸钙D3片及骨化醇胶囊。分别于研究开始时和研究进行两年时对所有患者随访记录再次骨折发生率及常规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BMD)并结合血清骨钙素(OC)和血清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检验指标评估患者状态。结果:治疗组两年后骨折率相比对照组降低,治疗组随访两年前后比较结果,BMD均有升高而OC和NTX则下降(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对于骨质疏松患者的脊柱再发骨折具有积极预防作用。

阿仑膦酸钠 骨质疏松 脊柱再发骨折

骨质疏松以骨质微结构的破坏和骨性强度的降低为主要特点,主要多发于中老年人[1~3]。目前对骨质疏松的用药越来越趋向多样化,阿仑膦酸钠,作为治疗骨质疏松和预防骨折的一线用药,拥有较多的临床报道和实验研究。阿仑膦酸钠主要的药理是通过对骨质结构的调节重建和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提高局部骨质的骨密度,有效降低骨折的发生率[4]。笔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以骨折骨质的发生率和相关检验指标的评估,研究阿仑膦酸钠的预防骨折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收入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骨质疏松症患者,剔除所有没有脊柱骨折史、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存在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骨髓瘤等可能影响药物代谢及吸收的疾病和药物使用史,如皮质醇类、降钙素类及性激素类的患者共97例。所有患者常规治疗无差异,均予以辅助治疗及支持治疗。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9例,平均年龄(63.5±2.1)岁,男性16例,女性33例。对照组48例,平均年龄(65.3±4.4)岁,男性23例,女性25例。两组在性别及年龄上无明显差异(P>0.05)。

1.2治疗方案:接受阿仑膦酸钠治疗组49例和常规对照组48例均使用基础用药碳酸钙D3片600mg口服,qd,骨化醇胶囊0.5μg,口服,qd。治疗组另外于饭后给予阿仑膦酸钠片70mg口服,一周一次。

1.3观察指标及检查方法:统计所有患者两年间骨折再次发生率。研究开始前及随访两年后行骨密度检查BMD:使用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及双侧髋关节骨密度,单位g/cm2。血清骨钙素(OC)和血清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检验指标测定。研究开始前及随访两年后抽空腹静脉血,-80℃医用冰箱保存。研究结果统一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NTX单位为nmolBCE/ mL,OC单位为ng/mL。

1.4统计学方法: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对照组及治疗组的组内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后骨折发生率比较:两年随访后,治疗组49例患者中,出现再发骨折6例,骨折比例为12.2%;对照组48例患者中,出现再发骨折18例,其中3例出现再发骨折两次,骨折比例为37.5%。如表1,治疗组两年后再发骨折比例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治疗后骨折发生率比较[n,(%)]

2.2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疗效比较:从表2得知,治疗组经过积极治疗,腰椎及髋部的BMD指标明显要比初始时增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对于OC和NTX的差异,OC、NTX均降低,同样在治疗两年后比初始具有显著差异(P<0.05)。

表2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疗效比较(±s)

表2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疗效比较(±s)

BMD(腰椎)BMD(髋部) OC NTX治疗组(初始)治疗组(2年)tP 0.689±0.211 0.901±0.132 5.945 <0.001 0.521±0.145 0.788±0.201 7.515 <0.001 7.991±1.223 6.022±1.341 7.559 <0.001 17.982±0.133 16.998±0.231 25.776 <0.001

2.3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疗效比较:从表3得知,对照组使用基础药物,腰椎、髋部BMD指标和初始相比无明显差异,对于OC和NTX的差异同样在治疗两年后比初始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

表3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疗效比较(±s)

表3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疗效比较(±s)

BMD(腰椎)BMD(髋部) OC NTX对照组(初始)对照组(两年)tP 0.677±0.141 0.701±0.118 0.982 0.366 0.576±0.189 0.601±0.011 0.924 0.360 7.673±0.98 7.521±0.348 1.022 0.311 18.002±0.213 17.992±0.138 0.275 0.784

3讨论

据估计,全世界约合2亿~3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每年还在增加[5]。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骨折[6]。骨质疏松极易诱导出现骨折危险。其中,以脊柱的骨折最为引人注意,脊柱作为骨折的好发部位,具有多次反复发作的风险,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由于其导致患者长期卧床和制动,容易诱发骨代谢的紊乱和继发性骨质疏松,从而使再发脊柱骨折和骨质疏松成为治疗和预防的难点[7]。

在骨骼的生理过程中,骨组织的不断生成和分解形成了一些相对具有特异性的产物和标志物,这些物质进入了血液,从而进入了全身循环。不同水平的代谢物和标志物可以代表不同水平的骨骼代谢。比如,较高水平的代谢产物标志着较高的骨骼代谢能力和过程。BMD代表着骨骼结构的密度和成熟度,高代谢会产生相对低度的BMD值。而NTX称为骨胶原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指标,随着其在代谢过程中释放入血,血液中的NTX指标预示着不同程度的破骨细胞活力和成骨细胞活性。此外,OC作为成骨细胞的固有蛋白,是较强的特异性骨代谢标志,较准确地反映了成骨细胞的活性和骨形成的程度。所以,将BMD、OC、NTX作为骨折预后及骨质疏松疾病长时程临床观察指标,具有显著的意义[4,7,8]。

本研究中,阿仑膦酸钠作为广泛应用的药物,主要是通过对骨质代谢中的破骨细胞的活性抑制达到骨质沉积的效果。阿仑膦酸钠不仅可用于骨质疏松症,还可以对多种疾病导致的骨折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预防性服用阿仑膦酸钠还可有效降低绝经妇女及老年人的骨折风险[3,6],而且对联合其他不同药物治疗的患者,阿仑膦酸钠也可不同程度降低多种药物代谢中的风险,阿仑膦酸钠在与复方氯唑沙宗片的研究中表明可以有效预防和纠正老年腰胸椎体损伤骨折[5]。此外,阿仑膦酸钠也可参与多种骨折过程,发挥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研究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2年随访,治疗组49例,共出现再发骨折6例,骨折比例为12.2%。对照组48例,共出现再发骨折18例,其中3例出现再发骨折两次,骨折比例为37.5%。治疗组经过积极治疗,腰椎及髋部的BMD指标明显要比初始时高(P<0.05)。而对于OC和NTX的差异,OC及NTX初始较在治疗两年后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使用对照基础药物,腰椎的BMD和初始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及髋部的BMD在治疗初始与治疗后两年相比也无明显差异(P>0.05)。OC 及NTX治疗初始较治疗两年后同样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可知阿仑膦酸钠对于骨质疏松患者的脊柱再发骨折具有积极预防作用。建议加强对阿仑膦酸钠的使用。而其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仍然需要进行研究和病例的收集。

[1]骆阳,张柳,宋亚琪.阿仑膦酸钠可抑制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37):6841-6845.

[2]季日旭,苏嘉,郭晓山.阿仑膦酸钠预防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再次骨折的临床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3,18(6):823-825.

[3]常晓芬,温广华.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治疗及骨折的预防作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42(6):494-496.

[4]朱宝华,翟晓军.阿仑膦酸钠治疗严重骨折继发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观察[J].浙江医学,2009,31(12):1739-1740.

[5]平少华,曹凤英.复方氯唑沙宗与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9):2056-2060.

[6]纪泉,张良.术后应用阿仑膦酸钠不影响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内固定后愈合 [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2,5(2):94-99.

[7]Jakob F,Seefried L,Schwab M.Age and osteoporosis:Effects of aging on osteoporosis,the diagnostics and therapy[J].Internist (Berl).2014,55(7):755-761.

[8]KijowskiR,TuiteM,KrugerD,etal.Evaluation of trabecular micro-architecture in non-osteoporotic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and without fracture[J].J Bone Miner Res,2012,27:1494-1500.

Clinical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alendronate sodium in the osteoporotic patients with second fracture of vertebral fracture

Qiu Kai(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alendronate sodium in the osteoporotic patients with second fracture of vertebral fracture。Method:97 qualified osteoporotic patients with vertebral fracture were randomiz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Both groups are treated with calcium carbonate and vitamin D3 and calcidol soft capsules,and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 the alendronate sodium once a week.Every patient receives the examination of bone mineral density(BMD)and Serum cross-linked N-telopeptide of collagen type I(NTX)and osteocalcin before the treatment and after the treatment.Results:The second fracture rate is more higher in control group than in the treatment group,while the BMD and NTX and OC is comparably high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fter two years with P<0.05.The control group has not the same results.Conclusion:Alendronate sodium is effective to prevent the second fracture of osteoporotic patients.

Alendronate sodium Osteoporosis Spinal fractures

R687.3

B

1672-8351(2016)08-0014-02

猜你喜欢

酸钠骨质脊柱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孩子身姿不挺拔 原是脊柱侧弯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的效果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康复锻炼在脊柱外科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脊柱功能的影响
阿仑膦酸钠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