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浅析

2016-08-06李贞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6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高职院校

【摘 要】在高职院校中,由于各方面因素,双语教学进展缓慢。本文基于笔者在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国际贸易教学经历,以及对兄弟院校双语教学的调研分析,总结了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遇到的困难,并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高职院校

关于双语教学的定义,国内外观点大同小异,《朗文应用语言学词典》中双语教学是指在学校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学科的教学。在我国,双语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同时使用中文和外语进行课堂沟通互动,主要在专业课中开展,目的是在夯实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专业语言运用能力。

一、《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国际贸易发展需要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2014年12月15日,天津、福建、广东随后也加入自由贸易试验区行列。随着网络贸易的深入发展,电商和国贸融合产生了新的领域跨境电商。国际贸易的新发展客观上要求高校培养更多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高职院校国贸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专业语言应用能力地提升。

(二)课程内容需要

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国际贸易实务》是专业核心课程,承担的非常重的任务。在我院教学中,主要需完成以下两项:1.让学生理解国际贸易流程;2.让学生读懂国际贸易英文销售合同。而要读懂一份国际贸易英文销售合同,需要学生充分领会价格条款和支付条款,其中价格条款的重心是读懂贸易术语,即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版本(INCOTERMS2010);支付条款的重心是读懂信用证及相关规则,即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第600号文件(UCP600)。而这些惯例都由国际商会推出,其原版均为英文,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惯例的精髓,需要我们大胆引入双语教学。

另外,专业核心课程间存在较大关联性。《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贸易谈判法律步骤是《商务英语函电》发盘、还盘、接受的理论基础,价格条款和支付条款是《国际商务单证》课程的理论基础。若《国际贸易实务》单纯采用中文教学,而在《商务英语函电》和《国际商务单证》课程中采用大量英文教学,将使学生较难适应。

二、高职《国际贸易实务》实施双语教学遇到的困难

(一)双语教学师资队伍不完善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不仅要求任课教师熟谙国际贸易惯例,具备丰富的贸易实务经验,同时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双语教学能力。目前,在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校,兼具这些素质的教师稀缺。以我校为例,商务专业群专任教师总计6人,而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只有2人,可见双语教学人才队伍不完善是高职院校开展双语教学非常大的瓶颈。

(二)学生英语功底薄弱,课堂参与度低

高职学生英语功底普遍较弱,以我校为例,国贸学生的英语水平已在全院处在相对较高水平,PETA通过率达到75%, 然而CET4的通过率不到10%,与本科国贸学生相比,英语水平相距甚远。另外,学生自身缺乏对英语应用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在课堂上不愿开口,参与度较低。若双语教学不能有效开展,将使学生原本应掌握的专业知识理解不透彻,反而无法完成课程基本任务。

(三)双语教材发展滞后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材发展滞后客观上制约了双语教学的开展。国内不乏《国际贸易实务》中文教材,较权威的是由对外经贸大学薛荣久教授编写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该教材由于涉及内容较广、篇幅较长,更适用于本科教学。适用高职学生的教材中,很多在编辑打印、惯例解读领域出现翻译错误。目前,我院国贸学生用的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进出口贸易实务》,该教材除了一个很小的编辑排版错误外,未发现有大的内容错误。而能够选择的纯英文或双语教材较少,且适用性不高。笔者在翻阅不同双语教材时发现教材内容除了大面积复制国际惯例英文原版外,分析部分较少,并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另外,由于国外高校没有单独开设《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只开设了相关课程,比如《国际商务管理》(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和《全球市场营销》(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可直接引用的甚少。

三、高职《国际贸易实务》实施双语教学的对策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

1.打造双语教学团队。在引入国贸新教师时,建议优先考虑有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同时,注重团队内部分工,合理分配教学任务。2.选派教师参加海内外双语教学培训,比如赴新加坡、英国等接受双语教学技能培训;3.借鉴兄弟院校双语教学经验,引入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开展双语教学。建议在课时费计算时能够考虑双语教学的难度加成系数,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是50%的英语授课,那么加成10%,如果是80%的英语授课,那么加成20%,如果是100%的英语授课,那么加成25%。

(二)引入渐进式双语教学法

为了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双语教学,笔者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时引入了渐进式双语教学法,课程主要授课内容和授课方法如下图所示:

(三)创建双语教学资源库

针对《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材匮乏的现状,建议创建双语教学资源库,主要资源如下:1.根据渐进式双语教学的方法,制作双语教学PPT;2.搜集国际贸易惯例原版,比如Incoterms 2010、UCP600、URC522,鼓励学生有选择地阅读原版文献;3.引入企业进出口贸易真实案例资料,比如英文销售合同和单证,鼓励学生翻译并解读。

参考文献:

[1]耿海粟.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实践初探[J].英语广场,2015(11).

[2]郑辉英,烧玲.浅析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3]李国.双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J].教育研究,2009(10).

[4]刘金兰.经贸外语人才国际化特色之研究[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

[5]韩淑伟,祝传,王小.高校开展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兼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展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2007(5).

注:

本论文为上海2013年度政府专项青年教师培养项目(编号:ZZxq13007)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李贞,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商务专业群教师,毕业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学专业。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高职院校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