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员工激励机制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6-08-06何秋兰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6期
关键词:员工激励探索实践体系建设

何秋兰

【摘 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员工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逐渐加大,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体系,对于消除员工职业倦怠、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据中国人力资源网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报告显示,以100万名上班族为例,有61%的上班族感到工作压力较大,近2/3的人工作动力不足,缺乏前进动力。此外,调查还显示25岁以下的员工属于职业倦怠高发人群,占24.26%,是所有调查对象中倦怠最多的群体。而25岁至30岁之间的员工中有21.93%的人,存在职业倦怠。由此,可以看出: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势在必行,对于员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员工激励;体系建设;探索实践

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竞争的日益加剧,导致很多员工出现精力不集中、工作疲劳、精神焦虑、工作效率不高甚至身心乏力等现象。很多员工在职业生涯早期,通常无家庭负担,牵绊职业发展的因素较少,工作热情比较高,主要经历都放在了工作上。进入职业生涯中期,员工需要承担比较繁重的家庭责任和义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绩效水平,从而出现疲沓、敷衍了事等不积极状态。这时候,就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激励措施,唤醒工作热情,激发工作潜能,从而让员工保持旺盛的工作经历,拥有良好的工作状态,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不断实现人生价值。

一、建立岗位轮换机制,减少职业疲劳,激发内生动力

岗位轮换是指员工在某一岗位从事某项工作后,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和发展需求,到另一个岗位工作。这样可以避免工作内容的重复单调,使员工产生厌倦情绪。让员工在多个角色中丰富工作经历,创造工作新鲜感,得到全方位锻炼,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创造高效优质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长时间从事同一性质的工作,尤其是机械性的工作,容易使人感到乏味,缺乏创新性,久而久之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质量降低。一项调查显示:在同一岗位工作满两年的人群中,有近三成的人出现厌倦,有2.6%的人患上工作倦怠症。当员工对原来的工作岗位完全胜任时,就会对这一工作产生倦怠,希望尝试有挑战性、有创造性的工作。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如果能够建立内部人才市场,建立人员的有效、良性流动机制,让所有员工流动起来,人尽其才,发挥自身的优势和长处,将工作做得更加细致、精细,有更多的职业发展空间和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员工也许就不会感到自己的处境是“围城”,也不会跳槽到外面的世界“寻寻觅觅”了。一些国际知名大企业集团,对于岗位轮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经常采用轮岗的方式培养和锻炼接班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推行岗位成长工资,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实现名利双收

目前,大多数企业采用岗效工资制,工资政策与工作岗位联系在一起,比较死板,让员工感受到在“吃大锅饭”,而不是多劳多得,按劳计酬。这种工资制忽视了知识和技能在薪酬中的权重,导致高技能人才得不到与其技能相匹配的报酬,技术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进而失去学习技能的动力。

推行岗位成长工资机制,重点在于突出业绩这一主要因素,兼顾资历、能力等薪资要素,建立岗位成长工资项目,例:每积满10分,奖励0.2工资系数,即在原来的工资系数上增长0.2(即原工资悉数*0.2),每月可增长一定数额的薪金,以此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升员工工作绩效,实现员工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一致性,引导员工立足岗位成长,在坚持岗位效益工资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岗位成长工资,以更好地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

岗位成长工资机制将员工薪资增长与员工工作质量、工作绩效、自身综合素质结合起来,打破原来档序晋升只考虑工作年限的局限,引入了资历、绩效、能力等工资要素。成长积分累积方法:(1)计算员工岗龄,1年累积1分,员工当年休各类假期超过两个月,当年岗龄积分清零;(2)计算职业资格积分。取得本岗位或同一工种下其他岗位技能等级证书或与本岗位紧密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积4分;员工取得本工种特种作业证书积2分,取得相关工种特种作业证书积1分;(3)计算奖励积分。获得公司及以上市、省、国家级荣誉或奖励分别积2、4、6、8分,省部级前3名,国家级一类竞赛前5名,国家级二类竞赛前3名,分别按照相应的级别积4、6、8分。(4)计算培训课时分。员工参加与本岗位紧密相关的技能培训、素质提升培训等培训项目,完成规定的培训课时,积2分;(5)计算成果分数。省部级以上级别科技成果、专利、著作权按级别分别积4、6、8分,两项以上的加2分。(6)换算积分。每年3月对上一年积分进行核算,对积够10分的员工进行工资晋升,剩余的积分平移下一年,当年积分不够10分的,亦将积分平移到下一年,与下一年积分累积计算。(7)附加方面。取消职称作为岗位工资晋升的直接因素,按规定积分,职称需与所从事的工作紧密相关。注册安全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执业药师、房地产估价师等,在相关工作岗位,根据工作需要,可比照聘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积4分。

推行成长积分,能够更加全面的体现员工的综合价值,将促进员工创新工作、时时充电、不断总结积累成果,激发其工作热情,体现“多劳多得”的薪酬效果。

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明晰发展路径,早日实现人生梦想

当前,很多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职业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发展,朝着哪个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建立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发展轨迹,确定发展目标,并不断付出努力,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实现最终的职业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充分考虑人、环境、职业与美好愿景之间的关系,应该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1)明确发展目标。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明确职业生涯的目标,行动起来就会有目标、有方向。目标可以是近期目标,也可以是远期目标,目标影响着一个人的行动和作为。(2)进行自我评估。正确审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方向,做出最佳抉择。(3)进行机会评估。主要是评估各类环境因素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进行评估和科学分析,更好地把握机会,赢得胜利。(4)职业方向选择。职业方向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事业的成败。正如人们常说的,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由此可见,职业选择对人生事业发展是何等重要。为此,至少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内外环境与职业相适应。(5)选择职业路线。在确定职业后,向往哪一条路线发展,此时要做出选择。通常要考虑三个问题:①我想往哪一路线发展?②我适合往那一路线发展?③我可以往哪一路线发展?

随后,要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书,包含员工的基本信息,职业发展的长期、中期及短期规划内容、职业目标、岗位目标、技术等级目标、重大成果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通道设计,一方面记录职业生涯的目标,同时也是职业发展的备忘录。设定职业生涯轨迹,帮助员工结合职业特点、职业特征、发展方向与岗位设置,以个人能力、性格、特长、兴趣、环境为条件,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并制订相应策略进行实施,在过程中进行动态调整,不断予以反馈和修正。

为了实现职业生涯规划,要不断提供舞台实践锻炼,创造机会,压担锻炼,并进行阶段性评估与反馈,在每一个项目、每一固定时段(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1年)的工作业绩,做出客观的评定,一个阶段的目标达到后,再重新确立发展目标。

总之,建立灵活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体系,是激发员工活力的需要,是实现员工价值的需要,可以是员工将个人理想与组织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励和鼓舞员工努力工作,身心愉悦,事半功倍,让员工发自内心的奋发有为,实现人生追求,创造更多价值。

猜你喜欢

员工激励探索实践体系建设
基于提升工作乐趣的酒店员工激励策略研究
关于企业员工激励的几点认识
如何在财务部内开展员工激励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建设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家用纺织品设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实践
新时期校企有效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警犬使用法制化体系建设初探
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职院校建设中的若干思考
油田服务单位混合用工条件下工会工作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