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研究

2016-08-06马海涛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6期
关键词:新常态思想政治工作国有企业

马海涛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质的飞跃,无论是从物质获取上还是精神追求上都有了较大的改变。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在各种思想和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思想开始向着自主化和多元化发展。虽然,这种进步是可喜的。但是,给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做好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了越来越多国企管理者思考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结合新常态下国有企业职工思想变化的新特点,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出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新常态;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1.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也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深化企业改革的今天,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是由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改革中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1.1保障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又是党赋予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任务。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来对职工群众进行生动的宣传,努力对实际问题做出科学的说明,引导干部带领职工群众不断克服和抵制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与侵蚀,及时排除和战胜各种错误认识对企业改革的干扰,保障企业按照正确的改革和发展方向向前发展。

1.2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当前,我们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企业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更大的竞争,各种新矛盾、新问题也会大量出现,迫切需要广大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充分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为企业适应新形势、更快更好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1.3创造稳定团结的内部环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许多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调发展、不利于企业改革深入下去的价值观念、思想文化也在滋长,给员工队伍的稳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员工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而理解改革、支持改革、主动参与改革,形成有利于企业改革发展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为企业改革创造稳定的内部环境。

1.4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保证

深化改革必须以人的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为先导,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舆论氛围,澄清模糊认识,引导职工消除理论上的困惑、思想上的疑惑、心态上的迷惑,确保企业改革顺利进行。

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随着企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诸多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伴随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社会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给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许多新的课题和考验。突出表现为:

2.1职工思想多元化

随着信息化社会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资讯通过多媒体对人们思想的渗透以及拜金主义等各种腐朽思想的广泛影响,使当前企业职工的思想价值观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员工过分的关切工资奖金,认为工资奖金的多少才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和对自己工作成绩的肯定,从而诱发心理不平衡,影响了正常的工作情绪,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2.2新老矛盾交织

近年来,国有企业经历了多次体制改革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产生根本性变化,企业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逐步显现,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相互复杂的情况时而出现。但是面对这一局面,只有依靠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化解矛盾,理顺情绪。

2.3重视程度弱化

目前,企业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效益成为评价企业发展的关键性指标,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被弱化。企业领导和员工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和沟通,地位的“不平等”也导致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更为困难。再加上,企业政工机构不健全、政工人员相对缺乏、一些制度不能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被挂起,导致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逐步弱化。

2.4工作机制滞后

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滞后,与企业发展实际脱节,形成“两张皮”,实效性不强;感染力和吸引力不强等等。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采取有效方式和途径,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安全生产、改革发展的各个领域中,促进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5工作方法、方式陈旧、单一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多数还采用传统的方法--灌输为主导,辅之以说服教育、动员感化等等,忽略了人的潜意识和本性、本能。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和思维模式条件下,这种“灌输”为主导的方式,已经难以使人“入脑入心”,使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乏力”。

3.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举措

在新的历史时期,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人们日益发展的思想变化,必须要进行创新改革,从而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推动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1机制创新,形成自上而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必须有一套完整有效的机制作为保证。所以,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打造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机制体制,建立起自上而下贯穿全局的工作格局,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取得实效。一是要突出党委的主导地位。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对思想政治工作有着足够的认识,加大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决策和部署,为基层各级党支部指明方向。二是加大各级政工部门的指导和督促力度。各级政工部门要形成有效的包保责任制,实行网格化管理,对所包保的基层党支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大指导力度,帮助基层党支部及时发现职工思想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矛盾点,帮助基层党支部合理进行梳理和化解,从而保证基层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3.2管理创新,增强基层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活力

思想政治工作对准的是基层职工,基层党支部书记距离职工最近,了解职工思想变化最全面,了解基层实际情况最直接。发挥基层党支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更能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实处。要鼓励基层党支部按照职工实际特点,让各基层党支部自己找寻思想政治工作的薄弱环节,在实践中探索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不断提升基层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

3.3制度创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工作要想取得实效,必须抓好制度管理,要将考核引入到管理过程中,建立起刚性的管理制度。注重对日常性思想政治工作进行考核,对各类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分派任务、落实责任。同时,要敢于打破常规,要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劣与各级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收入进行挂钩考核,对于成绩突出的进行奖励,对效果较差职工思想浮动较大的进行处罚,从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3.4载体创新,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落地生根

由于当前职工思想多元,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很难深入人心,职工对于传统宣教模式,已经失去了兴趣,甚至感到厌倦。各基层党支部自己根据单位职工特点,寻找职工最愿意参与,职工最乐意接受的思想政治工作新载体加以推进,每个支部都有自己不同的载体和形式,并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改进,不断优化,不断创新,旨在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将正确的导向,通过不同的载体和形式灌输到每一名职工心中,落实到行动,从而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推动企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新常态思想政治工作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