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翼展航空:农用无人机智能管家计划

2016-08-02周蓉

中国农村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翼展农用农业

本刊记者 | 周蓉

翼展航空:农用无人机智能管家计划

本刊记者 | 周蓉

或许,你也以为农用无人机只能洒洒药、施施肥?1月15日,本刊记者专访了翼展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翼展”)董事长姚树俊,告诉你一个脑洞大开的农用无人机世界。

与地面产业不同,空天产业至今是商业的空白。无人机某种意义上可以成为空天产业的一个承载平台,或许将会在更大层面上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从这方面看,无人机商业将是个充满想象的宏大故事。而如今,已经有人开始了它的宏大叙事。

创 业寻找无人机市场的下一个爆点

“无人机,你可以想象它像汽车一样。在汽车世界,有个人消费的小轿车,还有挖掘机、消防车等等专用车。”把一个文科生记者带入无人机世界,翼展董事长姚树俊显然毫不费力。

传统来看,无人机一直是国防为主,不论是伊拉克战争还是好莱坞大片,无人机在执行军事任务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2010年以前,国防军用无人机占据了市场规模的99%以上。然而,随着技术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发展,很多传感器的技术逐渐成熟,特别2015年以来资本追逐热化,加上Google、Amazon、Facebook等巨头纷纷布局民用无人机项目,从消费级到工业级产品、从竞技到航拍、从物流到农业等等,整个无人机市场开始进入大众视野。2015年,“元年”似乎可以称为年度滥用词之一,而这一年被冠以无人机行业元年却无可厚非。

“在无人机消费级市场,也就是像小轿车这样的个人消费层面上,大疆公司可谓是无人机领域的‘宝马’、‘奔驰’,无论是个人体验还是价格都已经做的非常极致。”深圳的大疆创新科技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消费级无人机制造商,占据了全世界商用无人机70%的市场份额以及更高比例的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可以说,在国际市场上,每10台商用无人机中就有7台来自中国大疆。

“无人机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把遥控体验性做到极致,一个是放弃遥控,智能未来。”姚树俊在他的朋友圈这样写道。在消费体验市场领域,大疆、零度、亿航已经将市场瓜分殆尽,做航模、竞技出身的姚树俊在这一场“无人机+”热浪中相当冷静,翼展公司在寻找自己的细分市场。

消费领域的无人机市场已经一片红海。从哪个领域突围?“未来农业植保领域将有400亿的潜力”,姚树俊说,“但这只是预估,现在很多公司都在做农用无人机,但是体验并不好,大都还停留在测试阶段。”

翼飞与翼展是兄弟公司,成立十多年的翼飞已经在无人机竞技领域做到行业最佳。2015年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中,翼飞团队捧回第一与第三的佳绩。基于翼飞这张底牌,对于翼展这个“新生儿”,姚树俊底气十足,“农业无人机需要慢火煲汤,需要积淀。”

传统人工喷洒农药。植保无人机喷洒技术采用喷雾喷洒方式至少可以节约50%的农药使用量,节约90%的用水量。

创 新智能管家计划

“无人机在农业领域都有哪些应用?”记者打开话题,抛出一个看似很安全的问题。姚树俊自信满满,“想象一下未来农场:在上百上千亩的农场里,或许将有大大小小数百架无人机,它们像田间保姆或者管家一样‘护理’着农作物的生长。”

关于这些“小天使”的工作,姚树俊这样描述,有些小型无人机监控着农作物的叶相、气象、土壤等数据,叶子发黄或发红、土壤元素含量变化等等这些数据通过大数据上传到云平台,经过大数据的综合分析,操控中心将指令信息传达给另一些无人机。比如,监控无人机发现叶子发黄缺钾元素了,操控中心收到信息后将GPS指令下达给施肥无人机,施肥无人机便可以精准施放作物所需要的钾肥。

“未来农业无人机将会是工业4.0和物联网2.0的产物,是空中应用智能机器人”,姚树俊强调,“它绝对不是简单地只用来施施肥、洒洒药。”

无人机在15米高度飞过美国德克萨斯新出苗的玉米田,检测到的作物用绿色高亮显示。在2015年北美生长期初期,玉米带大部分地区遭遇寒流和阴雨天气,影响了玉米种子发芽和出苗情况。及时掌握近期播种土地的作物统计信息对于农业经营者是非常宝贵的,这些信息能够使种植者能够做出更明智的管理决策,比如,是否应该补种部分作物。

利用Agribotix无人驾驶飞机收集的近红外图像计算生成的植被指数伪色图。

“未来农业无人机将会是工业4.0和物联网2.0的产物,是空中应用智能机器人”,姚树俊强调,“它绝对不是简单地只用来施施肥、洒洒药。”

无人机是由飞行平台、机载设备和软件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飞行平台是无人机的身躯,扮演着跑腿的角色;机载设备是无人机感知世界“五官”和灵巧操作的“手”;软件系统是无人机的“大脑”,指挥着无人机和机载设备完成各种操作。

对于未来“无人机+农业”的想象正是来自于机载设备和软件系统的发展。无人机搭载影像和传感器催生了航拍、测绘、巡视等应用;无人机搭载新的行业作业设备则催生多样的行业应用,如挂载喷洒系统则成为农田植保神器、监测仪器等等。软件系统的发展一方面会让无人机的飞行更加稳健,完成恶劣环境下的飞行任务;软件系统的发展也将让无人机得以与更多的智能设备结合,丰富的传感器和任务设备,使无人机可以自动、智能化地完成各项复杂的任务,赋予其更人性化的交互和智慧能力。

这些突破无疑为无人机智能计划奠定了技术基础。而对未来农业,姚树俊看得更远,他认为,无人机未来不仅仅是洒农药、施化肥,另一个原因是——未来农业不再是化学农业。

“要转变思想”,人们对未来农业的期望是有机、健康、可持续,农药、化肥的化学农业时代即将过去,农业生产方式、植保理念都将会发生转变,监测预防变得更加重要。姚树俊认为,未来农用无人机更多的是不断监测防治,在病虫害还没有发生时,就采用物理方法等方式将灾害扼杀在摇篮里。

农用无人机将会成为真正的“Farm care”,姚树俊断言,这个未来也许并不遥远,三至五或可实现。

翼展航空总裁、联合创始人王上金先生(左一)与姚树俊(左二)。

创造核心价值操控系统

“2015年是应用无人机元年,但2016年历史的这一页才会被真正掀开。”姚树俊说,“农用无人机尤其急不来。”

这不像是做手机,小米的前面有苹果、三星这样的目标。中国无人机已经领先世界,在农业应用类无人机领域,虽然很多公司都已经放出产品消息,但真正现身市场的还都没有。

“我们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因为工业级应用类无人机要求精准、安全,农作物的安全、农民的安全、国家的安全,考虑的因素更多,要求更高。”

经过几年的锤炼,翼展农用无人机已经初具邹形:六旋翼、直径2米,载重22.2千克,是全国为数不多的采用一体化设计,材料全部选用钛合金与碳纤维复合材料;无需外挂式药壶等装置,所有的悬杆都可以进行喷洒,安装360°监测镜头;机翼和主体模块化设计,安装携带将非常方便。“未来改进马达后,我们预计载重将会提升到100斤,几乎可以载人了。”

最核心的东西,是无人机的系统。“现在的无人机仍然都是人在拿着遥控器去操控的,未来无人机系统是人工智能化的工业空中机器人,它完全依靠自己,依靠地面操作站指令。”

“我们公司因为有十多年的行业经验,创新还是走在比较前沿。你知道,能够做飞机产业的只有两个国家,美国和法国。不管是波音还是空客,这一块的人才都在法国。翼展在法国和一些相关高校共同主导着一个无人机的研究中心,同时也是法国无人机系统联盟的核心成员之一;另外一块是美国的芯片设计、系统设计,无人机云端系统我们已经与甲骨文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同时,我们在美国也完成了一些农场试验。”

“在引进国外技术方面,我们有着天然的优势——翼展公司是联合创始人、总裁王上金先生在美留学后,我们一起联手创立的。”

这是一个整合型的系统,包括操控系统、云端系统、数据处理、无人机使用等等。“未来无人机就是一台飞行的电脑,5G时代来临后,将会发生更大的改变。”

数据将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我们将会在北京成立无人机大数据中心,未来所有数据都将会贮存在这里,比如未来中国无人机将会在一张地图上显示出来,哪里的无人机在起飞,哪里的在作业……实时分布图,数据监控;同时监控到的农作物生长情况,同时会给到国家相关农作物研究中心。”

令人惊喜的是,姚树俊告诉记者,这一款产品将会在2016年6月18日首次亮相北京。

猜你喜欢

翼展农用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张翼展美术作品
张翼展美术作品
不得随意弃置、掩埋、焚烧农用薄膜
农用机械发展
2020年7月全国化学矿及农用化工产品产量表
厦航机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