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及对策

2016-08-01乔海燕

大观 2016年7期
关键词:专业设置市场需求提高

摘要:专业的设置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本文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专业设置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下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以利于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专业设置;市场需求;提高;发展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相对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最初的高职院校多是由职业大学、成人高校和高等专科学校改革发展而来。近20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良好,为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等职业教育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它作为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影响学校招生、学生就业、学校能否较好地服务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许多高等职业院校都把专业建设置于学校各项建设的中心地位,尤其重视专业设置和结构优化,取得了令人比较满意的成绩。

一、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

(一)专业设置层次定位不清

高等职业教育处于高等教育的最低端职业教育的最顶端,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前身思想限制,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层次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甚至社会上的职业技能培训界限模糊关系欠清,自身特色不突出,教育质量不高,高职院校学生毕业时面对就业市场出现了学历相对低而技能又相对弱的尴尬境地,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就业前景不好,甚至近几年社会上出现了“上大学无用论”的说法。

(二)专业设置过于功利化

很多高职院校只想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和迎合眼前的就业市场,为了吸引生源,什么专业热门上什么,只顾社会需要不考虑该专业的自身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是否具备,不论证当地人才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是否需要,对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不够完善,专业建设价值取向的功利主义色彩严重,带有随意性、粗放性,只求一时的适应,急功近利,专业设置短期行为明显,不利于长期发展。

(三)专业设置短期内花样更替,缺乏骨干专业

对传统优势专业和老专业不能及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需要进行改造和调整,而是一味图“新”,专业更换过于频繁,缺少考虑长远专业、品牌专业的建设,致使一些骨干专业、老牌专业不断萎缩,造成专业投入的浪费,缺乏专业设置和建设相对的稳定性,缺乏相对稳定的特色专业、骨干专业。

(四)专业设置雷同严重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管理体制大多数还是沿袭普通高校的体制,不仅专业设置管理体制与普通高校体制雷同,而且在高职院校之间层次都属于专科院校,专业设置也大都相同,大多是选择设置成本低、易于教学、见效快的专业,再加上盲目抢占教育市场,各个高职院校之间在专业设置上跟风现象严重,形成了专业设置的重复性,没有从大局考虑忽视了专业结构的合理性。专业热门的时候大家一哄而上,专业设置过于雷同,致使招生时高职院校间生源大战,形成恶性竞争;就业时由于毕业生过剩,又面临就业无门。既影响了高职院校持续健康的发展,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五)支撑专业设置的软硬件办学条件落后

高职教育的特点应该是重在技术性能力的培养,而我们的教师常年只与课本知识打交道,理论性强但缺乏实战经验,教出来的学生也大都停留在“纸上谈兵”水平,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差,毕业之后不能直接顶岗工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再加上近些年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使得绝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在师资力量、实验实训设施、实习基地、课程体系、教材等方面跟不上展的需要,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不大,办学投入不足,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影响了高职教育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出现了有的高职院校盲目举办热门专业,而自身现有的软硬件办学条件不足,导致教学质量低,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有的高职院校招生数量的盲目扩大,学校教育资源不堪重负,社会反响差。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因素分析

高职院校作为联系企业与学生之间关系的纽带与桥梁而存在,一方面要满足学生受教育的需求获得生源,另一方面根据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种类、规格的需要,设置相应的专业,培养出人才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这样才能保证高职院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一)就业环境因素对高职专业设置的影响

就业环境因素是指影响一定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总量及各专业对应岗位需求量的各种因素,它影响并决定着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是影响并决定高职专业设置的核心因素。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人才市场对高职毕业生种类与数量的需求决定了专业设置的方向,高职院校只有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现状与发展趋势,准确预测一定时期内的产业发展趋势,适时调整现有专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生存与发展的优势。

(二)培养条件因素对高职专业设置的影响

培养条件因素是指学校的师资、实践条件等方面的建设与积累对专业设置的制约,它作为仅次于就业环境的主要因素,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高职教育的成功不仅体现在专业面向上,还体现在岗位工作的能力上,而这需要有良好的培养条件作为保障。教学师资力量与实践条件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条件,对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三)生源因素对高职专业设置的影响

生源因素是指影响学生及家长对各类不同专业报考愿望与热情的各种因素,它影响到相应专业的生源供应状况与专业规模,它是影响专业设置的次要因素。考生的报考热情决定了专业能否举办及其规模,专业当前的就业形势热门时,就会激发考生的报考热情,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的过程中,在适当考虑生源因素影响作用的同时,要着眼长远,坚持以人才市场需要为导向,合理规划专业建设,避免盲目迎合和跟风,造成资源浪费。

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注意的方面

(一)专业内涵与人才类型、层次相适应

从大学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了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了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所必须接受的教育与训练需要而设置的。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通常有两类,一是按学科分类;二是按职业分类。对高等职业教育而言,社会职业岗位状况决定了其专业设置,所以专业应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学科专业”,应更接近“岗位专业”。因此,高职专业的知识重点并不是强调专业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而是强调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专业是建立在“职业”与“技术”基础之上的,所以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更应注重“职业”与“技术”的高科技含量和复合性水准。高职专业设置必须解决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适应性的矛盾。作为职业教育,它必须针对一定的职业范围,重视技术操作能力;作为高等教育,它又必定要与职业培训区别开来,目标在于学生除能上岗工作外,应有较强的适应性。高职专业建设要突出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术和综合能力在内的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给学生提供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要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并具有前瞻性

现下,学生参加高职教育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就业,只有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才能兼顾招生和就业两个市场,才能创造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高等职业院校必须面向市场,以市场需要为出发点来设置专业,培养技能型复合人才要求具有明显的职业技能性和技术性,适应市场的实际需要。另外,社会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使职业教育的种类和模式不断的改变,而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要对市场人才供求情况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了解未来所需岗位工作的技术人才数量,预测未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具有超前性,适时开设新专业,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

(三)抓好骨干专业建设

骨干专业是一个学校的品牌和办学支撑,如果专业变化过于频繁,就不可能逐步发展所设专业,形成成熟专业、特色专业。学校开办专业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形成以骨干专业为重点的专业群,以特色专业打造特色人才,这对专业设置的形成和完善是非常重要,也是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工作良好秩序的有力保证。专业设置相对稳定,学校才能在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设备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有较大投入,不断积累专业办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四)科学规划,特色办学增强竞争力

特色是高职院校办学兴校、增强竞争力的法宝。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具有系统性,必须统筹兼顾科学规划。专业设置与建设规划要符合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相一致。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一要与其他高职院校“错位”发展,避免与其所设置的专业趋同;二要重视弘扬学校办学特色,强化体现特色的品牌专业,围绕品牌专业设置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专业,形成结构合理的专业群;三要注意独辟奚径,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设置不同周期、不同深度的技术专业,还可以研究某些职业的结合点,勇于创新,组合成新的专业。

(五)专业建设要以优质的教学资源为保障

学院要搞好专业建设,教育资源是前提保障,这其中包括教学软件和硬件。

软件指的是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要根据专业设置注重培养骨干教师、“双师型”专业教师、教师梯队的连续性,以优质的专业教师资源投入到教学当中。同时应当注重教师的继续教育,这包括理论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到企业顶岗实践,强化教师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掌握就业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时俱进;同时,也可从企业聘请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在教学与实习过程中与专职教师相互交流、学习,促进实践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再有,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十分重要,它既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又是高职技术教育的特色。这就要求实践教学必须有相当的实验设备和实训场所作硬件保障,一方面要加强现有实验室的建设,让学生在模拟的岗位环境中完成实践训练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校企合作,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效益。高等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切实把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发挥自身优势,办好特色专业,增强自身竞争实力,提高生存和发展能力,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永生.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原则及存在问题剖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2]于素芳.论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主要因素[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10).

[3]吴建辉,黄志坚.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率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5).

[4]龙伟.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建设[J].职业与教育,2006(12).

作者简介:乔海燕(1982-),女,河南鲁山人,讲师,研究方向:会计。

猜你喜欢

专业设置市场需求提高
A Private Practice
2018年一季度中国理财市场需求潜力地区排名
关于职校生就业与学校专业设置的思考
面向市场需求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江海联动开发与区域高职专业设置研究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