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中学生田径比赛跳跃类项目发展态势及区域性分布特征的研究

2016-08-01于忠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比较研究中学生

于忠涛



全国中学生田径比赛跳跃类项目发展态势及区域性分布特征的研究

于忠涛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韶关512126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等方法对2008-2014年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跳跃类项目比赛前8名成绩及运动员区域性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对田赛跳跃类项目成绩的递进系数、定基、环比发展态势以及运动员的区域性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递进系数看,全国中学生跳跃类项目成绩总体呈现下滑趋势(除女子跳高项目),且男子跳跃类项目定基发展稳定程度均优于女子;男女跳跃类项目成绩环比都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全国中学生男子跳跃类项目发展较好的前3名省区市分别是北京、湖南和广东。关键词:田赛;中学生;跳跃类项目;比较研究

1研究目的

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是由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和中国田径协会主办的,是全国最高水平的中学生田径比赛。从某种意义上讲,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可以直接反映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学生田径竞技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对中学生跳跃类项目成绩发展态势和区域性分布特征的研究,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后备人才的竞技现状,既能够为后备人才选拔提供理论参考,也能为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建设提供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2008—2014年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跳高、跳远、三级跳远第1名成绩、前3名平均成绩、前8名平均成绩以及前8名运动员的地区分布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博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有关成绩分析、跳跃类项目发展态势、区域性分布特征等有关的文献资料,结合中国田径协会官方网站和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网站对2008—2014年中学生田径锦标赛跳跃类项目前8名成绩进行查询收集。

2.2.2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8.0以及Microsoft Excel 2007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运用比赛成绩定量的分析中学生田径比赛跳跃类项目发展的态势。

2.2.3比较分析法

(1)比较分析跳跃类项目比赛成绩的递进系数;

(2)比较分析跳跃类项目比赛成绩的定基和环比发展态势;

(3)比较分析全国各省区市前8名所占人数。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跳跃类项目发展态势分析

3.1.1跳跃类项目比赛成绩递进系数分析

递进系数是反映每年的成绩变化波动率,本研究所指就是每年全国中学生锦标赛跳跃类项目成绩变化波动率,逐年递进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D=(Y-X)/X×100

其中,D:递进系数;Y:本届成绩;X:上届成绩。

表1显示,就递进系数的平均值而言,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跳跃类项目无论是第1名成绩还是前3名平均成绩、前8名平均成绩,其总体发展水平都呈现下滑趋势。第1名、前3名平均成绩、前8名平均成绩下滑最严重的项目都是跳远,其次都是跳高和三级跳远。女子跳高项目第1名、前3名平均成绩、前8名平均成绩总体呈现增长趋势,跳远、三级跳远项目第1名、前3名平均成绩、前8名平均成绩总体都呈现下滑趋势;其中跳远项目第1名成绩、前3名平均成绩、前8名平均成绩总体下滑趋势大于三级跳远。

就递进系数的标准差而言,男子跳跃类项目第1名成绩和前3名平均成绩总体发展最稳定的都是跳高;前8名平均成绩发展最稳定的项目是三级跳远;其中第1名成绩、前3名平均成绩、前8名平均成绩总体发展最不稳定的项目都是跳远。女子跳跃类项目第1名、前3名平均成绩总体发展最稳定的都是三级跳远;前8名平均成绩发展最稳定的项目是跳高;其中第1名成绩、前3名平均成绩、前8名平均成绩总体发展最不稳定的项目也都是跳远。

表1 2008-2014年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跳跃类项目比赛成绩递进系数统计一览表

总体而言,无论是第1名、前3名平均成绩、前8名平均成绩,男子跳跃类项目总体发展稳定程度均高于女子(除女子三级跳远第1名)。且女子跳跃类项目前3名平均成绩和前8名平均成绩发展均优于男子项目。

3.1.2跳跃类项目比赛成绩定基发展态势分析

定基增长百分系数表示运动成绩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增长速度,计算公式为:

Fd=(X - Y)/Y*100%

其中,Fd:定基增长百分系数;Y:2008年的成绩;X:递进年的成绩。

以2008年的成绩作为定基,定基增长百分系数大于0,表明递进年成绩比2004年成绩增长;定基增长百分系数小于0,表明递进年成绩比2008年成绩下降。

表2显示,就平均定基增长百分系数而言,男子三级跳远和女子跳高两个项目的第1名、前3名平均成绩和前8名平均成绩的定基增长百分数呈正发展;男子跳远、女子跳远和女子三级跳远三个项目的第1名、前3名平均成绩和前8名平均成绩的定基增长百分数呈负发展;男子跳高项目第一名成绩定基增长百分系数呈正发展,而前3名平均成绩和前8名平均成绩的定基增长百分数则为负发展。女子跳高项目第1名成绩、前3名平均成绩和前8名平均成绩定基增长发展速度均大于男子;男子跳远和三级跳远项目第1名成绩、前3名平均成绩和前8名平均成绩定基增长发展速度均大于女子。

就定基增长百分系数标准差而言,男子跳跃类三个项目第1名成绩、前3名平均成绩和前8名平均成绩定基增长发展稳定程度均优于女子项目。男子项目第1名成绩、前3名平均成绩、前8名平均成绩和女子项目第1名成绩定基增长发展最稳定的项目均为三级跳远;女子项目前3名平均成绩和前8名平均成绩定基增长发展最稳定的是跳高。

表2 2008-2014年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跳跃类项目比赛成绩定基增长百分系数统计一览表

3.1.3跳跃类项目比赛成绩环比发展态势分析

环比发展系数表明运动成绩逐期的增长速度。计算公式为:

Fh=(W - Z)/Z*100%

其中,Fh:环比增长百分系数;Z:前一年的成绩;W:当前的成绩。

环比动态图可以用来反映成绩的波动。环比增长系数大于0,表明本届成绩相对于上届成绩提高;小于0则本届成绩相对于上届成绩下降。

图1显示,2008年—2014年,中学生跳跃类项目第1名成绩环比都有较大的波动,女子三级跳远项目自2009年至2011年三年环比增长百分系数均小于0,这说明女子三级跳远项目连续四年成绩处于逐年下滑。2009年中学生跳跃类项目第1名成绩(除女子三级跳远)环比增长百分系数都大于0,男子跳跃类项目环比增长均大于女子,其环比增长百分比大小依次为男子跳高、男子三级跳远、女子跳高、男子跳远、女子跳远、女子三级跳远。2010年只有男子三级跳远第1名成绩和女子跳高第1名成绩继2009年后仍保持继续增长,其余跳跃类项目成绩均下滑,下滑最严重的是男子跳远和女子跳远项目,分别下滑6.83%和5.72%。

到2011年男子跳远项目有所突破,比2010年环比增长11.94%,其余项目成绩环比增长均小于或等于0。2012年跳跃类项目环比增长百分系数均大于0(除男子跳远项目),2013年跳跃类项目环比增长百分系数均小于0(除男子跳远项目),2014年跳跃类项目环比增长百分系数大于0的项目有男子三级跳远、女子跳高和女子三级跳远三个项目。

图1 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跳跃类项目第1名成绩环比发展态势示意图

图2显示,2008—2014年,中学生跳跃类项目前3名平均成绩环比也都有较大的波动。女子三级跳远项目和女子跳远项目自2009年至2011年三年环比增长百分系数均小于0,这说明女子三级跳远项目和女子跳远项目连续三年成绩处于逐年下滑;男子跳高项目自2012年至2014年三年环比增长百分系数也均小于0,而女子跳高项目自2012年至2014年三年环比增长百分系数均大于0。从总体上看,男子跳跃类项目前3名平均成绩环比发展态势图波动幅度比女子的小,这说明男子跳跃类项目环比增长系数发展态势比女子项目发展稳定。女子跳高项目环比增长系数每年均大于0(除2011年)。

图2 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跳跃类项目前3平均名成绩环比发展态势示意图

图3显示,2008—2014年,中学生跳跃类项目前8名平均成绩环比也都有较大的波动。从总体上看,男子跳跃类项目前8名平均成绩环比发展态势图波动幅度比女子的相对要小,这说明男子跳跃类项目环比增长系数发展态势比女子项目发展稳定。2010年女子跳跃类项目前8名平均成绩的环比百分系数均大于0,说明2010年女子跳跃类项目前8名平均成绩较2009年都提高,提高幅度大小依次为跳高、三级跳远和跳远;而到2011年女子跳跃类项目前8名平均成绩的环比百分系数均小于0,即女子跳跃类项目前8名平均成绩较2010年都下降;到2012年跳跃类项目前8名平均成绩的环比百分系数均大于0,环比百分系数大小依次为女子跳远、女子三级跳远、女子跳高、男子跳高、男子跳远、男子三级跳远。2012年女子跳跃类项目前8名平均成绩环比增长幅度大于男子。

图3 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跳跃类项目前8平均名成绩环比发展态势示意图

3.2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跳跃类项目区域性分布特征研究

3.2.1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跳跃类项目区域性分布特征研究

图4显示,中学生男子跳跃类项目成绩前8名的运动员主要分布在北京、湖南、广东、重庆、上海、浙江、山东、辽宁、吉林等省区市,且从2008年至今只有20个省区市的运动员进入到前8名。还有很多省区市的运动员从没进入到前8名之中,并且区域性差异特大。排名靠前的三个省区市分别是北京、湖南和广东,它们从2008至今占到进入前8名运动员的51.53%,而北京、湖南竟占到了44.17%。贡建伟、黄建华曾研究表明,区域性差异太大,会降低竞争的激烈程度,不利于项目的发展,所以有表1显示,就递进系数的平均值而言,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跳跃类项目无论是第1名成绩还是前3名平均成绩、前8名平均成绩,其总体发展水平都呈现下滑趋势,出现此种现象与区域性差异过大有一定的关系。

图4 2008—2014年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跳跃类项目前八名运动员各省区市所占人数统计图

3.2.2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女子跳跃类项目区域性分布特征研究

图5显示,中学生女子跳跃类项目成绩前8名运动员主要分布在北京、湖南、湖北、浙江、吉林、重庆、广东、山东、四川等省市,且从2008年至今只有15个省区市的运动员进入到前8名。还有相当多省区市的运动员从没进入到前8名之中。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分布的特点。排名靠前的三个省区市分别是北京、湖南和湖北,且三个省区市进入前8名的人数基本相当。排名靠前的这个三个省区市,它们从2008至今占到进入前8名运动员的57.99%。综合表4、表5中学生女子跳跃类项目区域性分布比男子更是更是显著。而且前3名的省份入前8名的在人数上旗鼓相当,存在一定的竞争,有利于项目的发展,这也可以证明表1中就递进系数的平均值而言,女子跳高项目无论是第1名、前3名平均成绩和前8名平均成绩总体呈现增长趋势。

图5 2008—2014年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女子跳跃类项目前八名运动员各省区市所占人数统计图

4结论

1.从递进系数看,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跳跃类项目无论是第1名成绩还是前3名平均成绩、前8名平均成绩,其总体发展水平都呈现下滑趋势。女子跳高项目第1名、前3名平均成绩、前8名平均成绩总体呈现增长趋势,跳远、三级跳远项目第1名、前3名平均成绩、前8名平均成绩总体都呈现下滑趋势。

2.男子跳跃类三个项目第1名成绩、前3名平均成绩和前8名平均成绩定基增长发展稳定程度均优于女子,且环比发展都具有较大的波动性。

3.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跳跃类项目发展较好的前3名省区市分别是北京、湖南、广东;女子跳跃类项目发展较好的前3名省区市分别是北京、湖南、湖北。男、女跳跃类项目发展呈现区域性分布,并且区域性差异很大。

参考文献:

[1]吴叶海,余保玲,楼兰萍.中国大学生田径比赛成绩与名次预测的分析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2):21-24.

[2]靳厚忠,陈广,陈云龙.我国田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剖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6):49-52.

[3]谢亚龙,王汝英,王清.体能类项群运动成绩的中长期预测方法—— “递进系数法”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0,10(5):31-36,94.

[4]杜娜娜,杜少武,林慧.我国城市运动会田径速度类项目成绩发展趋势及灰色预测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2(6):10-13.

[5]贡建伟,黄建华.我国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4):542-543.

[6]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57.

[7]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田径分会网站[EB/OL].http//tx.qhfz.edu.cn/tjxh/index.asp.

[8]杨军,吴亚东,王燕珍.从第28届奥运会田径比赛透视我国田径训练的问题和发展方向[J].中国体育科技,2005,(3):43-46.

[9]于忠涛,吴东明.中、美两国中学生田径比赛短跑发展态势及区域性分布特征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4,(1):17-22.

基金项目:2015年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教学改革课题(项目编号:2015jcjy005)

作者简介:于忠涛(1987-),男,山东临沂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56(2016)07-0042-3

doi: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6.07.019

Analysis on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Jumping Events in Chinese Middle School

Yu Zhongtao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op eight players and their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jumping events in the national athletics championships based on literature study,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researches the progressive factors, fixed base and annulus development of jumping events, and players’ regional distribution. It shows that the overall achievement of jumping events is downtrend (expect women’s high jum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gressive factors, and fixed base development of men’s jumping events is more stable than that of women’s jumping events, and the annulus achievements of jumping events are variable. And the top three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having a better development of men’s jumping events are Beijing, Hunan and Guangdong.Key words: track and fiel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jumping events; comparative research

Guangdong Songshan Polytechnic College,Shaoguan 512126,Guangdong,China.

猜你喜欢

比较研究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藏匿”与“炫耀”式景观中植物种植的美学比较
唐寅仕女画与喜多川歌麿美人画比较研究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