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6-07-31林虹

中国疗养医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连续性康复训练护理

林虹

连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林虹

目的 探讨连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干预后比较两组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总分与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各项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性护理确实能改善脑卒中患者自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连续性护理;脑卒中;生活质量;自理能力

脑卒中通常被称为急性脑血管事件,指的是急性脑血管循环障碍致使局限或者全面性脑功能损伤综合征。其特点为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且致残率高[1]。因此,脑卒中已经成为目前全球范围内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一种疾病。其已经占据心脑血管疾病致死病因的首位[1]。致残率已经高达70%~80%[2]。有1/4~3/4的患者在2~5年内会出现复发[3]。连续护理指的是采用定期随访的方式协助患者切实有效地完成自医院到家庭的自我管理的过渡[4]。通过持续地强化患者对脑卒中有关疾病知识的了解,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最终达到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本研究采用连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3-01—2014-01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4]:①按照1996年我国第四次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诊断。②常规治疗后,患者神志清醒,无交流障碍。③发病前无肢体功能障碍,生活完全自理。④患者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既往有精神病史或痴呆病史者。②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把符合纳入标准的14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划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0例。其中干预组男36例,女34例,平均年龄为(49.2±10.2)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2例,初中20例,高中16例,大专及以上12例;对照组男38例,女32例,平均年龄为(48.1±10.8)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1例,初中19例,高中15例,大专及以上15例;两组患者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初次发病,病程均为6个月之内。两组患者年龄、病情及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与内容 两组患者均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住院期间采用专题讲座、护理示范指导、个性化康复指导及发放脑卒中患者手册等形式的健康指导。在出院前1 d由责任护士实施常规出院指导,主要内容涵盖坚持按医嘱用药、定期监测血压、遇到异常情况要即刻就诊、继续进行康复训练、合理饮食及劳逸结合等。在发放《脑卒中护理指导手册》与《脑卒中康复训练指导光盘》的同时,鼓励患者在出院后仍积极向医护人员进行相关问题咨询。对照组患者只单纯实施以上的常规护理措施。而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连续性护理干预。

1.2.1 连续性护理成员 参与连续性护理研究的护士必须培训合格后上岗,要求每位成员掌握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病情,患者每次随访的问题及内容,能够及时彻底解决患者提出的问题。培训护士使用激励性语言,语气要温和,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1.2.2 连续性护理形式 患者出院后即开始进行连续性护理干预,延续观察6个月。形式主要通过建立微信交流平台、电话家庭回访及举办患者座谈会等多种方式进行。微信交流平台24 h开通,由连续护理小组护士轮流值班进行在线解答,患者遇到问题可随时咨询交流,若出现特殊状况则及时告知值班医师进行解决;电话家庭回访每周一次,患者座谈会每月举行一次,实施面对面的指导,鼓励患者之间相互交流激励,将每次进行的回访及交流记录在《脑卒中护理指导手册》中。

1.2.3 连续性护理内容 主要内容为强化患者有关脑卒中疾病的相关知识与康复训练指导。询问患者病情,了解患者自理能力,询问患者有无护理问题需要解决;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不良的心理状况,一旦出现应及时进行疏导;进行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饮食,多摄入新鲜水果、蔬菜、多饮水,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合并有并发症的患者指导药物应用及用药后注意事项,同时指导定时检测相关指标;告知举行患者座谈会及需要医疗随访的时间,指导患者携带有关病例资料,并征求患者对电话回访的评价。

1.3 评价工具

1.3.1 Barthel指数[5](Barthel Index,BI) 该指数为一种个人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以评定患者的自理能力。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其内容共包含10个项目,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就代表依赖性越小。

1.3.2 健康状况调查问卷[6](SF-36) 该量表是一种普遍使用的量表,其优点在于可与一般人群进行生活质量的比较,并且为衡量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状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可由参与者自行进行填写,或以电话访谈或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对量表进行填写。共包括三大方面、8个领域,合计36个条目。三大方面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及健康总评价;生理领域涉及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4个维度;心理领域涉及活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职能4个维度。满分15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表1)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总分与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各项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并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干预前后两组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总分与各维度得分比较(±s,分)

表1 干预前后两组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总分与各维度得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干预前比较,△P<0.05

干预后干预组 对照组 干预组 对照组自理能力 76.8±24.4 74.0±20.1 88.1±18.3*△ 73.6±22.6生理领域 41.6±7.5 42.4±9.5 51.5±6.9*△ 45.3±5.5心理领域 31.5±4.5 31.7±3.9 48.0±5.0*△ 40.6±3.3健康总评 14.1±9.2 14.5±8.0 17.5±0.5*△ 15.4±8.4生活质量总分 87.2±7.0 88.6±7.1 117.0±4.1*△ 101.3±5.7项目 干预前

3 讨论

伴随着我国社会进入老龄化的加剧,脑卒中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出现上升的趋势,研究[7]已经表明,虽然大部分的脑卒中患者均恢复较好,同时其日常生活能力亦得到提高,但无法恢复至患病之前的身体健康水平,甚至会有高达83%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活质量问题。

本研究通过连续性护理干预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统计学分析表明,在经过连续性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与生活自理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连续性护理干预主要以微信交流平台的建立,电话回访及讲座交流,连续护理小组护士的在线解答等措施,随时对患者的疾病康复进行指导,定时监测患者的各项机体指标,切实提高了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该研究结果同毛晓群等人[5]的研究相一致。毛晓群等人[5]的研究结果表明脑卒中患者在接受连续性康复训练指导期间,确实提高了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连续性护理通过强化患者有关脑卒中疾病的相关知识与康复训练的一对一指导,随时对患者出现的生活自理能力问题的在线指导及答疑,使患者对自身的康复训练充满信心,并能够按照医生的康复要求进行,改善了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程度,使患者大大提高了生活的自理能力,本研究结果同马锐华等人[6]所进行的研究结果相似。马锐华等人[6]研究显示通过持续的护理干预,患者能切实了解和掌握正确且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综上所述,连续性护理干预确实有效地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同时也改善了脑卒中患者总体生活质量,在对患者改善躯体疼痛、总体健康以及情感职能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目前护理人员的短缺,专科护士的培训还不能满足连续性护理的需要,患者对医院与社区的连续性护理干预的认可度还存在着不足,会导致连续性护理的开展受到局限,因此,应加强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培训,改善患者对社区医院的认识误区,护士有必要同医生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由医院和社区一同进行制定并实施个体化的连续性护理计划,保证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有效推广。

[1]赵岳,黄金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连续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2,8(3):44-47.

[2]李小云.对出院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现代医院,2009,9(4):150-151.

[3]郝瑞朝,周蓉.脑血管病病人健康行为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2,18(10):18-20.

[4]沈峰平,刘哲军,沈勤兴.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4):19-21.

[5]毛晓群,尤黎明,古素娥,等.老年人自我效能和健康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7,21(6):1437-1439.[6]马锐华,王拥军.脑卒1年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0(11):270-272.

[7]王灵.脑出血.微创术后病人自护能力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研究,2007(7):1095-1096.

2016-01-18)

1005-619X(2016)05-0537-03

10.13517/j.cnki.ccm.2016.05.043

110041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连续性康复训练护理
非连续性文本之图文转化题阅读摭谈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