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下经中 下鼻道联合开窗治疗上颌窦囊肿效果观察

2016-07-28宋太洪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鼻内镜开窗效果

宋太洪



鼻内镜下经中 下鼻道联合开窗治疗上颌窦囊肿效果观察

宋太洪

【摘要】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经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12月贵州省剑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上颌窦囊肿病人,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在鼻内镜下经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对照组应用在鼻内镜下经上鼻道开窗术,比较两组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口愈合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等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经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治疗上颌窦囊肿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术后恢复快,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上颌窦囊肿;鼻内镜;下鼻道;开窗;效果

上颌窦囊肿是一种常见的鼻科疾病,分为黏液囊肿和黏膜囊肿。临床根治该病的主要方式为切断上颌的窦囊肿,然而该手术术后会伴有面部肿胀、牙齿酸痛等症状,负面影响较大。近年来临床开始普遍应用鼻内镜技术,其中运用鼻内镜摘除上颌囊肿术虽然创伤较小,但仍存有手术盲区[1]。对此我院特选取部分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应用鼻内镜下经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治疗该病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上颌窦囊肿病人,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31~57岁,平均(39.0±2.1)岁;单纯性囊肿10例,伴有筛窦炎鼻息肉6例、上颌窦炎4例。对照组男9例、女11例;年龄32~58岁,平均(37.0±2.3)岁;单纯性囊肿11例,伴有筛窦炎鼻息肉6例、上颌窦炎3例。所有病人均有前额钝痛、间断鼻腔内黄色分泌物、牙齿酸痛、面颊胀痛、鼻塞及头部移动时有明显晃动感等临床症状。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病人取仰卧位,采用局部麻醉,在其下鼻道上0.05%肾上腺素和1%丁卡因混合液棉片。采用德国Wolf公司生产的鼻内镜找到鼻泪管,之后在其下方做“U”型切口并保护鼻泪管泪壁。之后在下鼻道外侧壁骨开窗1.5 cm×2.0 cm,用电钻磨开骨壁稍厚处,打通上颌窦与鼻腔,操作中不能损伤鼻泪管开口并且保护鼻后外侧动脉。插入鼻内镜后镜头直视下观察囊肿具体位置和大小,同时找出完整囊肿,尽可能将囊壁一次性钳出,保留正常黏膜。检查手术区域无出血情况后填塞膨胀海绵。术后全身应用抗生素1周,36~48 h后取出填充在鼻腔内的膨胀海面,对鼻腔进行冲洗后采用1%氯麻液和地塞米松滴眼液滴鼻,3次/d。每日清理鼻腔分泌物,保持开窗口通畅,定期复查鼻内镜。

1.2.2 对照组 对照组手术步骤和观察组相同,仅手术入路不同。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其中预后指标包括创口愈合时间、拆线时间及住院时间等。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

2.2 病人预后情况 观察组创口愈合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等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预后情况比较

3 讨论

上颌窦囊肿分为黏液囊肿和黏膜囊肿,其中黏液囊肿为长期闭塞的鼻窦口,窦内分泌潴留而形成,黏膜囊肿为发生于上颌骨的牙源性囊肿,即窦黏膜的黏液腺或浆液腺管口遭到堵塞,腺体分泌膨胀而形成。该病无较明显的临床症状,囊肿较小且生长缓慢,通常会在日常体检中发现囊肿。有时囊肿变大会压迫局部组织,导致病人出现头痛、面部不适等临床表现,严重还会出现反复流淡黄水样涕及自然破裂现象。通常情况下,不主张用手术治疗较小的上颌窦囊肿,如果在病人精神压力过大或出现临床症状时,可采用手术摘除。上颌窦囊肿确诊的有效手段为水平位和鼻窦冠状位CT检查,一方面能判断是否合并鼻腔、鼻窦其他病变,另一方面能确定上颌窦囊肿的具体位置和大小,便于在治疗过程中选取和病人病情相符的手术方式[2]。

目前,临床在保留正常组织结构和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仪器和手段力求损伤最小,争取术后能有较长的恢复时间且环境良好。由于上颌窦囊肿采用的传统手术治疗方式违背现代医学要求,该病治疗逐渐采用术野清晰和创伤小的鼻内镜手术。然而,鼻内镜不能完全清除上颌窦囊肿,也不能在完全视野下操作鼻。手术过程中的需在尖牙窝黏膜处区域钻孔,因此该方式导致部分病人手术后有明显的面部肿胀。

本研究采用的经中、下鼻道联合开窗实现一次性切除治疗,术后未出现复发情况。这说明在清晰视野下清除囊肿和选择合适的手术路径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该手术方式入路采用中下鼻道,经开窗后顺利进入上颌窦,视野清晰的鼻内镜可直观摘除囊肿[3]。该手术可以避免经口腔造成口腔切口疼痛、切口瘘道以及切口周围黏膜麻木,方便术后复查及观察术区恢复情况。

综上所述,鼻内镜下经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治疗上颌窦囊肿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术后恢复快,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洪彬.鼻内镜下经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切除上颌窦囊肿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25(12):1694-1695.

[2] 朱婷婷,施海明.经鼻内镜下鼻道、中鼻道联合径路行上颌窦囊肿摘除术的配合[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20):43-44.

[3] 高博.鼻内镜上下鼻道开窗上颌窦囊肿摘除术临床探讨[J].当代医学,2015,21(17):58-59.

作者单位:556400 贵州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人民医院五官科

【中图分类号】R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185(2016)06-0070-02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6.06.030

收稿日期:(2016-01-20)

猜你喜欢

鼻内镜开窗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一种连续管开窗技术实践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生火取暖要开窗
初秋入睡前关好窗
鼻内镜鼻前庭囊肿手术疗效分析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射频治疗会厌囊肿疗效观察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清晨别急着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