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弹力压迫硅胶喷剂外喷及局部曲安奈德注射防治烧伤后瘢痕形成临床探讨

2016-07-26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普外科重庆401220

陕西医学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喷剂曲安弹力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重庆 401220)

陈叶恒 范原铭 王 强



弹力压迫硅胶喷剂外喷及局部曲安奈德注射防治烧伤后瘢痕形成临床探讨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普外科(重庆 401220)

陈叶恒范原铭王强

摘要目的:探讨弹力压迫硅胶喷剂外喷及局部曲安奈德注射防治烧伤后瘢痕形成的疗效。方法:将102例烧伤患者(845处烧伤部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弹力压迫硅胶喷剂外喷治疗,试验组加施局部曲安奈德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烧伤部位治疗效果评价、瘢痕厚度与胶原纤维面密度、TGF-β阳性细胞与α-SM actin阳性细胞密度。结果:试验组烧伤部位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烧伤部位瘢痕厚度与胶原纤维面密度组间比较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烧伤部位TGF-β阳性细胞与α-SM actin阳性细胞密度组间比较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弹力压迫硅胶喷剂外喷及局部曲安奈德注射防治烧伤后瘢痕形成的疗效显著。

主题词硅胶/治疗应用曲安奈德/治疗应用烧伤/并发症瘢痕预防和控制

深度烧伤后可造成增生性瘢痕,如愈合不佳甚至造成瘢痕挛缩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皮肤美观,甚至造成运动功能障碍,故而尽量避免瘢痕的形成或减少瘢痕厚度是治疗烧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关键[1]。弹力压迫硅胶喷剂外喷法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外用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弹力压迫硅胶喷剂外喷法已不能满足患者日益提高的医疗需求。为探讨弹力压迫硅胶喷剂外喷及局部曲安奈德注射防治烧伤后瘢痕形成的疗效,将我院102例烧伤患者共845处烧伤部位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入院的烧伤(845处烧伤部位)患者10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35处,对照组410处。本研究方案已提交至我院医学伦理处并审核合格,且在患者知情同意后进行,所有部位均经临床诊断确定为烧伤,同时排除[2]:①合并本身存在瘢痕患者的烧伤部位;②药物禁忌证患者的烧伤部位;③合并愈合障碍患者的烧伤部位等。试验组48例,男38例,女10例,年龄10个月至73岁,平均年龄(39.2±3.3)岁;烧伤435处,头面124处,四肢189处,躯干110处,颈部12处,烧伤面积5%~80%,平均烧伤面积(31.3±10.4)%;对照组54例,男42例,女12例,年龄11个月至70岁,平均年龄(39.7±3.7)岁;烧伤410处,头面121处,四肢185处,躯干101处,颈部3处,烧伤面积5%至76%,平均烧伤面积(31.8±10.9)%。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与烧伤部位分布与面积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烧伤处均每日清洗,并在无破损与溃疡条件下包裹内衬纱布,再采用弹力绷带系统压迫创面,保证压力在25mmHg左右,采用无间断压迫,即除清洗时间外,均给予压迫处理。对照组给予弹力压迫硅胶喷剂外喷治疗,即在创面愈合半月后,于创面外喷硅胶喷剂,待干燥后再行压迫,2次/d。试验组加施局部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即在半月行曲安奈德注射治疗,采用2%利多卡因5~10ml+10~100ml曲安奈德注射液混合剂行深度创面注射,1次/2周,然后再行弹力压迫硅胶喷剂外喷治疗,压迫方式与对照组相同,疗程均为16周。

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3]

3.1两组烧伤部位总体治疗效果评价:规定增生性瘢痕成熟或无新发瘢痕,组织不再充血,瘢痕变平、柔软有弹性,几乎与皮肤处于同一水平面,色泽与周围组织相近为显效;可见少量新发瘢痕,组织微充血,瘢痕变平、柔软但无弹性,略高于皮肤水平面,色泽变淡,偶见皮肤痒痛为有效;瘢痕性状与厚度并无变化为无效。

3.2两组烧伤部位瘢痕厚度与胶原纤维面密度、TGF-β阳性细胞与α-SM actin阳性细胞密度测定:采用和藻酸钠印模胶法测定瘢痕体积,再根据其面积计算厚度;采集瘢痕标本,福尔马林固定后采用HE染色光镜下测定胶原纤维面密度;标本经多聚甲醛固定后采用TGF-β与α-SM actin即用型单克隆抗体SP染色行免疫组化分析,于20倍物镜下根据阳性细胞显色强度测定细胞密度。

结果

1治疗效果评价比较试验组烧伤部位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烧伤部位治疗效果评价[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治疗前后瘢痕厚度与胶原纤维面密度情况比较两组烧伤部位治疗前瘢痕厚度与胶原纤维面密度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烧伤部位治疗后瘢痕厚度与胶原纤维面密度与同组治疗前进行组内比较均显著性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烧伤部位瘢痕厚度与胶原纤维面密度组间比较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烧伤部位治疗前后瘢痕厚度与胶原纤维面密度情况±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TGF-β阳性细胞与α-SM actin阳性细胞密度情况比较两组烧伤部位治疗前TGF-β阳性细胞与α-SM actin阳性细胞密度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烧伤部位治疗后TGF-β阳性细胞与α-SM actin阳性细胞密度与同组治疗前进行组内比较均显著性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烧伤部位TGF-β阳性细胞与α-SM actin阳性细胞密度组间比较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烧伤部位TGF-β阳性细胞与α-SM actin阳性细胞密度情况±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讨论

深度烧伤可在康复期产生严重的增生性瘢痕,但患者与医疗人员对此并不重视或认识不足,甚至认为烧伤已愈合,待瘢痕严重出现后方才行医,从而错过防治瘢痕的最佳治疗时机。大量瘢痕的产生可使患处皮肤平面严重失衡,即影响皮肤美观,由间接影响该部位运动功能,故而临床上应给予重视。针对烧伤后瘢痕的形成尚无有效的防治措施,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烧伤领域难治性疾病,仅可尽量采用临床方案减少瘢痕的产生或瘢痕厚度。增生性瘢痕的实质为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升高与胶原蛋白过多为主,是皮肤烧伤后组织过多修复的病理表现,仅局限在创缘内,不可消退,切除后亦复发[4-5]。有研究指出,在分子水平中,TGF-β与α-SM actin为代表的细胞因子对瘢痕的产生影响最大,在整个瘢痕形成与生长中均发挥着积极的调控作用,故而针对以上两种细胞因子,可作为治疗瘢痕的重要靶点[6]。传统意义上的瘢痕防治多采用弹力压迫硅胶喷剂外喷法进行治疗,通过持续压迫使得瘢痕组织缺氧坏死,抑制成纤维细胞异变,减少胶原蛋白的合成,而硅胶喷剂可释放分子硅油,协助分离坏死的瘢痕组织,并软化瘢痕,激动上皮细胞活性,并保护皮肤免受病原菌外侵,减少水分挥发,滋润皮肤等,效果显著,但随着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弹力压迫硅胶喷剂外喷法已不能满足患者日益提高的医疗需求,故而临床上又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进行治疗[7-8]。曲安奈德能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并可抑制成纤维细胞DNA的生物合成,减少肉芽组织形成,并可使胶原蛋白降解[9]。曲安奈德在临床上的抗炎、抗过敏与免疫抑制作用现已得到公认,其可在炎症早期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消除局部组织肿胀与液体渗出,降低炎症细胞浸入,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并排除其吞噬作用,稳定溶酶体膜,抑制补体活性;而在炎症后期可充分抑制胶原蛋白与黏多糖的合成,减少肉芽增生,从而降低瘢痕组织的形成。此外,曲安奈德也可移植组织器官移植排异作用于迟发性过敏损伤,减少抗体与外周淋巴细胞生成,减轻局部过敏症状。近些年来有学者提出,曲安奈德可有效抑制机体内TGF-β与α-SM actin水平,对瘢痕的形成防治效果极佳[10]。曲安奈德常可造成疼痛、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与局部坏死等并发症,甚至引发伤口裂开,推迟伤口愈合时间,故而在临床上应予以注意[11]。

为探讨弹力压迫硅胶喷剂外喷及局部曲安奈德注射防治烧伤后瘢痕形成的疗效,将我院102例烧伤患者共845处烧伤部位进行临床观察,数据显示:试验组烧伤部位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烧伤部位瘢痕厚度与胶原纤维面密度组间比较显著性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烧伤部位TGF-β阳性细胞与α-SM actin阳性细胞密度组间比较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可以看出,相比较传统弹力压迫硅胶喷剂外喷法,加施曲安奈德可显著性提高瘢痕治疗效果,降低瘢痕厚度,减少胶原细胞合成,并可显著性降低TGF-β与α-SM actin水平。综上,弹力压迫硅胶喷剂外喷及局部曲安奈德注射防治烧伤后瘢痕形成的疗效显著,具有借鉴性。

参考文献

[1]陈萧锋.CO2激光联合硅凝胶膜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10):122-123.

[2]李娟,白永强,张庆富,等.压力疗法防治烧伤后瘢痕增生的护理[J].河北医药,2010,32(13):1806-1808.

[3]高文武,高迎文.烧伤I号治疗烧伤1040例[J].陕西中医,2002,23(12):1072-1073.

[4]褚国华.电子线放射联合局部注射5-氟尿嘧啶与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5,24(10):57-59.

[5]黄春晓,陈仕星,谭美华.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外科术后病理性瘢痕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4):2100-2102.

[6]赵朋,顾在秋,黄崇根,等.胶原蛋白支架-硅胶膜双层敷料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评价[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2,7(3):20-23.

[7]杨萍.冷冻后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观察[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4):729-730.

[8]陈铁琳.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4,25(9):524-525.

[9]王磊.联合使用弹力套与硅凝胶膜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4):2688-2689.

[10]唐芳,唐欢,马武开,等.曲安奈德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4):504-505.

[11]虢红梅,孙小静,郑可农,等.地榆烧伤涂膜剂的提取工艺研究[J].陕西中医,2013,34(5):596-598.

(收稿:2015-11-23)

【中图分类号】R6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77.2016.07.33

猜你喜欢

喷剂曲安弹力
巧用弹力带防治颈肩痛
温柔喷剂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在术后瘢痕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曲安奈德联合复方氯已定含漱液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观察
警用催泪喷剂的实战应用
西瓜霜喷剂治疗失禁相关性皮炎12例的护理体会
曲安奈德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增生性瘢痕158例临床体会
曲安奈德辅助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弹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