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说明文的教学技巧

2016-07-26吴金菊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说明文技巧小学

吴金菊

[摘 要]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常识性课文。这些课文均含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它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动植物、地质、科技尖端等方面知识。这些课文的表达方式,除在低年级有一部分用文艺形式向儿童传播科学知识外,大部分是用说明文形式来写的。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文体。在说明事物时往往通过因果、连锁、比较、分合等逻辑关系来构思组篇,揭示事物间联系规律,说明事物的特征、功用、成因、结构等,结构严密,逻辑性强,既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范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说明文的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两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说明文;教学;技巧

一、教法抓练,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说明文是以介绍科学知识为基本内容的。教学这类课文有其自身特殊的规律。笔者感到,教学中必须教给学生以下学习方法:一是抓住知识要点,课文究竟讲了哪几点知识,即读懂内容;二是研究课文写法,学习课文的语言文字和表达方式,以体现语文学科的个性教学任务;三是联系相关知识,由课内扩展到课外,通过知识的拓宽,促进知识的系统和迁移。学生掌握了说明文的一般学习方法,再拿到同类型课文,使能举一反三进行学习。要让学生掌握这些学习方法,唯有实实在在地训练,而训练切忌按一般的思维程式或应用现成结论来解决问题,要善于变通,善于创新,以培养思维的独创性。以《鲸》教学为例,谈谈训练方法。

1.训练读。巧妙设问,点引方法,让学生读通读懂课文的同时,训练学生多种形式读书的能力。开头设问:“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有关鲸的知识?”让学生着眼整体扫读全文,抓住每段主句(即基本要点),了解文中介绍了鲸的大小、类属、种类和生活习性并——板书,训练速读能力。第二段是重点,设问:“这一段讲什么?从哪几方面介绍的?与第三段有何联系?”让四位学生轮读,其他同学听、思、辨,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理解能力;介绍鲸的四个生活习性,其中“吃食”、“呼吸”,不同种类的鲸有明显区别,指导圈画细读、比较、议论,寻求异处,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研读能力,又使学生学到了分析课文的方法。

2.训练说。说明文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为让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可采用形象直观的电教手段。第一段写鲸的进化过程,学生难于理解。用投影片打出鲸在陆地上、浅海里、海洋里三种不同形体及年代,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很远的古代”、“经过很长很长的年代”、“渐渐”等表漫长时间的词语,并要求学生用“准确连贯的语言”多角度口述鲸的进化过程和原因,适当展开想象,这就训练了学生思维和语言的流畅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二、理脉悟味,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说明文的脉络,往往通过因果、相承等等逻辑关系来展示事物间联系规律,说明事物特征,而这又每每通过结构层次表现出来。教学中,可教给学生“找关系法”,即分析层次,理清和把握作者阐发事物特征的思路,领悟意味,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以《蛇与庄稼》为例,教学时理文脉,可从不同角度去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1.抓因果关系,培养判断能力

第一段主要写蛇与庄稼之间的复杂关系。这种复杂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复杂的因果关系,通过四个层次表达的。可抓“奇怪”一词启发学生边读边思边议。在读和议的过程中,学生便发现3、4句和9、10、11句,第6、7句和第12句之间都是倒装因果关系。其中第10和11句之间,以及第11句几个分句之间也都是因果关系。作者从正反两方面,通过句与句、句与句群、句群与句群之间的因果关系,脉络分明地揭示了蛇、田鼠、庄稼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田鼠与庄稼是直接关系,蛇是通过田鼠而与庄稼产生间接关系,因而是一种复杂关系。而这种复杂联系的决定因素是蛇。让学生根据特定的条件,判断出事物的结果,这不仅领悟了语言文字中所传授的“道”(事理),而且运用概念判断事物的能力也得到训练。

2.抓连锁关系,培养推理能力

第二段描写猫和苜蓿的复杂关系,是通过两个层次间的连锁关系来反映的。可这样设疑:猫和苜蓿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系?课文从正反方面,运用假言推理的形式加以说明。第3句从反面假设推理,第4句从正面假设推理。这两句的几个分句之间是递进式的连锁关系,步步进逼,层层推理,深刻阐明了猫、田鼠、蜜蜂、苜蓿之间的直接联系,而猫是通过田鼠、蜜蜂与苜蓿构成间接关系。引导学生抓住这一复杂关系进行推理,不仅理清了这一段的脉络,而且学会了推理的方法和规律,有助于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3.抓相承关系,培养分析能力

第三段通过具体事例写事物间联系,并点明文章中心。这一段可以让学生理解人和病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一口痰而发生间接关系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启发: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呢?你能举出事物间有着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的例子吗?这样抓住词句间相承、递进等逻辑关系诱导学生分析事物间联系,再让学生综合生活中实际,进一步分析推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便能逐步提高学生分析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

4.抓分合关系,培养概括能力

课文最后两句是由前三段所举的事实而得出的必然结论。这个结论和全文的关系是分合关系。即先分述后总结。教学时回视全文,步步设疑,引导分析:①蛇与庄稼、猫与苜蓿、人与病人之间有什么联系?②这三个例子讲事物间的联系有哪些相同处?③事物间的联系是复杂的,我们应该怎样?为什么要掌握它们的规律呢?这样让学生分析、比较,由现象到本质,由个性到共性,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属性,不但领会了文章所蕴含的事理,而且学到了正确思维的方法与规律,使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得到了综合训练。

参考文献:

[1]黄晓娟.加强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J].信息教研周刊,2011(15):50.

[2]周登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11):17.

猜你喜欢

说明文技巧小学
说明文阅读专练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