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媒介的方法论意义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6-07-20师曼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大学生

师曼

[摘要]“微”时代下思想信息的传递、接收和反馈、构建有其独特的规律和方法论意义,为解读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独特的分析框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虚位”、“内容预设”、“环境缺失”。在“微”时代下,探讨主体、客体(内容)、环境的“微”特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建构,形成主体、客体及环境的良性及有效互动日益凸显它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054-04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26[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一、微媒体的兴起及其方法论意义

提起“微”字,一方面它有短、小、低、少之义,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另一方面亦可积“微”成著,汇聚成强大的力量,可谓无所不能。2012年以“微”开头的词语层出不从,比如:微博、微信、微电影、微经济、微公益等等,“微”字最终不负众望,当选当年“年度汉字”。随着“微”家族的不断壮大,“微”字也被更多的人用来定义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微”持续地改变着世界的点滴,包括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社会的全部。崭新的传播时代下,信息的获取和分享更实时、更互动、更高效。明确“微”时代信息的传播特征,对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也有着深远的方法论意义。

(一)“微”时代的信息传播及启示

腾讯的微信项目始于2010年11月,以用户体验为核心、以微创新为主要手段。起初的核心思路是“能发照片的免费短信”,结果没有受到市场的太多关注,但也积攒下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反馈。随后,微信团队瞄准市场,推陈出新,着力提高信息收发速度、相继推出了语音可视聊天、“查看附近的人”、“摇一摇”、“朋友圈”等服务,并逐渐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由某些共同性联系在一起的关系链,实现了微信用户的爆发式增长。另外,随着,新增的微信支付、游戏中心、“扫一扫”等商业功能,使微信的生活化服务功能越来越丰富化、广泛化,同时也为腾讯带来了新的收入增长。

简单回顾“微”家族中微信的发展过程,不难发现,“微”家族之所以不断壮大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

1.目标明确。微信团队最初推出的是一个功能专一、需求单一的简单产品;随后对产品的每一次创新,也都是从小处着眼,专注一个方向,即使功能在不断的由少及多,也都是在围绕一两个主题功能深入挖掘,而不是“大而全”式的全面铺开。

2.关注需求。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研发都要以市场为基础,关注用户需求,迎合用户需要是制胜法宝。微信团队围绕用户体验持续更新技术,产品体验的改善又帮助微信团队积累了新的用户,提供了新的创新内容和方向,形成了良性循环。

3.学习创新。对于微信团队而言,微信的蓬勃发展既是对快速迭代模式、敏捷开发能力等先进经验和行业规律的学习,也是主动求变,积极学习新的规律,形成新的能力,寻求新的突破的过程。

(二)“微”时代信息传播的方法论意义

1.主体的能动性

“能动性”涉及哲学、政治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是指主体所持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微”时代,人们存在感显著、真切,社会上每一个微小的个体都能发出属于自己的“微”声音,它可以是语言,是图片,也可以是视频,是符号,个体在信息发布、建构、获取方面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以彰显。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说:“微是你我,是每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微小分子,是每一个被打捞上岸不再沉默的中国声音,是每一个能被看得见,听得见的人”。“微”时代,随着公民网络话语权的逐渐增大,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契合度越来越高,公民意识日益成熟,个人价值得以展现。

2.沟通的交互性

“交互性”是指参与主体之间的多项交流、沟通和互动。“交互性”源于世界的联系性,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世界原本就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的特点。以往以电视、广播、报纸为主流的传统媒体,忽视了客观存在的联系的复杂性,更多体现出来的是强制性单向沟通特征,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缺乏灵活有效的反馈渠道。

互动交流是“微”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互动是结构性的参与,沟通的过程是双向的。“微”媒介的信息的传播提倡平等、去中心化和反权威精神;融入了主体性、实时性、互动性;它是一种裂变式传播,速度快、密度大、方式便捷、影响广泛。“微”时代无人能置身其外,信息交流的便捷使人们的交往界限日渐淡化,平等交往日渐普及,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日渐紧密。

3.信息的建构性

“建构”是指主体通过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取舍、组合、分析、抽象,实现主体对客体反映的过程。“建构”的过程既要尊重反映事物本身的客观性,也体现出反映主体自身的差异性。“微”时代海量的信息让人们应接不暇,因此,每个个体对信息的接受和反映是有选择的,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兴趣、价值观、和心态做出的判断和决策,从自身的感觉、知觉出发,引起联想和理解,对信息做出评估和取舍。“微”时代,个体对信息的转帖、跟帖、围观、点赞等行为,都是对信息不同程度的“建构”或“重构”。

4.渠道的场域性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行为的发生都或多或少受周围场域环境的影响,场域既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包括心理环境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场域对信息的传递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信息传递是否有效与环境因素紧密相关。只有场域融洽、和谐、平等、民主,才能达到最佳的传递和沟通效果。

“微”时代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其传播场域的优势:一是平等性。使用“微”媒介准入门槛低,名人和草根在同一起跑线上,大家身份平等,权利一致,和谐融洽的信息传播环境促进了“微”家族的迅速崛起和快速发展。二是自由性。“微”媒介是一个自由开放的交流平台,自由开放的场域特征,不但使大家相隔万里,也能表达心声,畅所欲言,而且还有助于开阔视野,放松心情。三是便捷性。微媒介信息实时、流畅、简洁、动态,适应了现在高频率、快节奏生活的要求,满足了人们对信息需要的即时性、便种性、海量性要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各要素的“微”特征

“微”时代下思想信息的有效传递、接收和反馈有其内在的规律,将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问题置于“微”时代背景下进行解读,越发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要求的“主体的自主与参与”,“信息(内容)的选择与重构”,“环境的影响与渗透”等微特征。

(一)主体的自主与参与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实践对象的教育,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及创造性是人的最本质特征的突出体现,只有合理维护和积极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上世纪80年代以来,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和提高人的主体能力的呼声此起彼伏,越发高涨。各学科、各部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深入而广泛的实践。主体参与性教育强调人文关怀,鲜活生命意义。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其教学有效性,同样需要关注学生个性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尊重学生合理选择。

(二)客体(内容)的选择与重构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针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经教育者选择设计后有目的、有步骤地输送给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信息。信息的输送过程,对于教师来讲,要依据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基础,但不能完全依赖教材。信息时代,知识大爆炸,再优秀的教材也不能面面俱到、尽善尽美,所以教材应该是一个合理且开放的体系。教师对教材应该有自己的取舍和选择,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对于学生来讲,他们不是“容器”不是“白板”,不可能对于传递来的信息全盘接受,一味盲从,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价值观等个性特征进行筛选、理解、批判、建构和生成。所以内容的建构性和生成性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

(三)环境的渗透和影响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教育的实施离不开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实践活动,它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依赖一定的环境,只有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直接制约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影响力和说服力。

“任何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进行的,为了求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总是要精心设计教育活动是各种场景,营造和渲染特定的气氛,以支持和烘托教育的内容,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全方位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整体布局、系统考量,要充分重视环境中各环节、各要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渗透作用,建立起多种互动的环境机制,形成全面性环境力量,充分认识,积极营造、建构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强化环境“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三、从“微”视角审视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一)主体虚位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一定的思想品德和政治品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严谨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思想水平、认识基础、接受及理解力相适应。“经验说明,要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在明确宗旨和把握正确方向的前提下,还需要深入了解人们的思想和心理,同时要讲究方式方法。”现代教育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对主体的人的合理维护,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积极效果,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调整教学布局。

但是,审视今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的重视和发挥。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思想理论课教师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忽视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授课模式单一,填鸭式灌输,课堂提问流于形式,缺少启发性。枯燥、抽象、乏味、沉闷的教学过程不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反倒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既难“入脑”也难“人心”。

在考试评价过程中,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考试手段单一,主要采取以闭卷考试方法。考试形式的固定化导致许多学生平时上课松松散散,临考试昏天黑地地突击背诵,照样能拿到很高的成绩。考试模式的固定化,简单化使得考试成绩与学生自身的实际思想、政治及道德状况严重脱节。现行的考试评价方法不仅不能准确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掌握,而且对学生的自主发展与人格完善以及所持的价值与情感标准,一张简单的试卷就更不能完全呈现。

(二)内容预设

一提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会让人想到很多的大道理。讲道理是必要的。它使学生获得了系统的知识,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逐渐明确了自己的道德、价值及行为取向,丰富完善了自己;如美国政治学家奥勒姆所言:“任何社会为了生存下去,都必须成功地向社会成员灌输维护其制度的思想。”但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人们的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期待着吸收新的思想。教育者如果脱离时代,脱离社会同步,一味空谈,教育者预期难以达成。

在今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乏一些教师由于职业倦怠或者能力有限,还一味的依赖课本,局限于教材,闭门造车。对教材的照搬照抄,一字不变的灌输,过分强调知识的普遍性、客观性和价值中立性,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接受性学习,强调教师对知识的预设,把教学过程仅仅当作了知识的认识、记忆、掌握和再现过程,否定了师生对教材内容的“建构”和“重构”过程。味同嚼蜡的学习过程浇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淡化了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致使教学不能取得理想效果。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立足现实、分析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才能使学生真正认可理论的科学性,从而产生共鸣,内化为自己的处事方法和行事原则。

(三)环境缺失

教育的发生离不开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与特定的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现实环境影响着人们对信息的筛选和认识,环境为人的价值观念的形成以及行为规范的养成提供了自然、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亦喜亦忧。

经济角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令世界瞩目。但由于对市场经济的“趋利”性的片面理解,市场经济下,许多人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政治品德也悄然变化。

政治角度:虽然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成效显著,但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回避,比如:自由化思想泛滥、腐败现象屡禁不止、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等。

文化角度: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在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中,一方面汲取营养和有益内容,促进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一些强势文化借助技术优势,无孔不入,也使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

家庭角度:家庭环境对人思想的影响既基础又长远。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但目前许多家庭存在着父母离异、溺爱子女、家庭暴力、家庭道德约束力低等问题,对学生身心造成严重伤害。

学校角度:学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场所,渗透着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具有内在的感召力。它时时刻刻的向学生潜移默化地传递某种思想信息、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但比起环境建设,高等学校更多注重的是对学生文化知识和个人能力的培养,但环境育人作用弱化问题也普遍存在。

传媒角度:传媒环境无处不在,对人意识和行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扑面而来的海量传媒信息,良莠不齐,充斥着人们的视听,使人们应接不暇,无从辨别和消化,有时深受其害。

四、“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微”时代信息广泛、畅通、便捷的传播,以及它体现出来的方法论意义,对于目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在“微”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其有效性,就必须形成主体、客体及环境的良性及有效互动机制,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一)主体构建

思想政治课教学目的,不尽如人意,很大的原因就是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很难保证,以学生为主体,建立良性的教学互动机制很必要。

1.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知识学习、思想生成、行为养成的过程。作为教师来说,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在平等、尊重、信任的氛围下,发掘学生的主体潜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促使学生自学自律。

2.探索有效教学方法。教师要“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进行广泛学习和深入讨论,从内心深处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课后多与学生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个别谈心,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进行分析、疏导,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3.创建互动沟通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向教育对象传递信息,教育对象也相应地反馈信息。搜集和整理这些反馈信息,能为教育者下一轮的教学安排起到指导作用。运用多种形式,如问卷调查、工作汇报、量化评估以及召开座谈会等,收集和了解大学生思想及需求信息。要善于利用网络交流。网络对话使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更为积极。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平等性、开放性等特点,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精神压力,使他们直接地、毫无保留地、开诚布公地向他人坦陈自己的思想观点、认识与看法。

(二)客体构建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集知识、观念、思想和情感于一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关键,关乎教育效果的实现和教育目标的达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改革和创新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课题。虽然研究各持己见,但也有共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只有适应形势需要、时代需要和大学生需要,与时俱进,才会保障其实效性和科学性。

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存在信息传递障碍。比如:信息过滤障碍、观念障碍和心理选择障碍、知识结构障碍、个体差异障碍等等。因为双方都倾向于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知识背景来解释信息,对信息过滤和筛选,带有自己鲜明的主观特点,导致信息的不客观,弱化了沟通双方的理解,加大了沟通难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建要做到:

1.既要重视导向性也要重视科学性

任何上层建筑都服务于它所建立的经济基础,导向性鲜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于国家的繁荣富强和长治久安,通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导向性的实现离不开科学性的保障。科学的理论基础,科学的知识支撑,科学的组织实施是必不可少的。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正视世界的客观性、把握世界的规律性和探索世界的真理性;融思想政治教育与各学科建设之中,通过各学科知识映证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尊重学生实际及个性差异。

2.既要重视系统性也要重视层次性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不是理论的简单堆砌,也不会一蹴而就就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及教育教学规律合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层次,要实现“学习、思想、行为”的统一,既要获得新知,也要提升境界,还要规范行为;对象层次,就是要尊重差异,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教育对象要分别对待;内容层次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3.既要重视稳定性也要重视时代性

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关注时代课题。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内容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内容缺乏现代气息,内容空洞乏味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从社会现实中汲取教学营养,丰富教学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生机与活力。

(三)环境构建

“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无论是社会大环境还是群体小环境都渗透着一定的价值观念、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具有内在的感召力。随时随地的向大学生潜在地传导某种思想、规范和价值标准。

1.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沟通了人文与社科、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代、中国与世界。教师要深入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普遍性意义,把握各门课程的独特性,用独特性验证普遍性,用普遍性引导独特性,创新教学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渗透到相应的教学内容中。同时,引导学生认知,把单向的讲授与学生实践结合起来,促使大学生自主体验、学会探究。

2.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

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的子系统,其发展和建设要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要求,始终以理性的思维引导文化方向,以实际的行动固守文化阵地。

高校要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把握节日及庆典活动契机,弘扬民族精神及时代旋律,展示大学生个性魅力及精神风貌,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是非鉴别能力。高校文化建设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支撑和调控作用以及为校园文化安全提供的思想屏障保障。为校园文化的健康、和谐发展构筑思想基础和心理防线。

3.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大学生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能够唤醒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并使之成熟,能够帮助大学生准确深入的认识身边的社会,激发大学生对国家及民族的强烈情感,增强文化认同,汲取其他文化的精华,从而客观的认识世界,评价自己。社会文化环境建设过程中,要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面的特点,找准大学生的“敏感点”,利用社会文化的积极面,来唤起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努力通过各种途径丰富大学生的文化选择,拓展大学生的文化生活空间。要充分发挥各媒介的文化宣传功能,以政府为主导,文化监管部门积极配合,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建设高雅的文化体系。

4.注重家庭教育的依托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基础且持久,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家庭教育关乎个体成长、家庭兴衰、国家发展,与学校教育相比,作用独特。大学生活的开始虽然减少了大学生与家庭之间的空间联系,但家庭教育的作用仍然不可替代。家庭的文化氛围、生活习俗、交往方式、成员关系及言行举止都会渗透到大学生的心灵中去。

在中国的一些家庭中不乏过分关注子女智育,忽视德育的问题。关注智育发展,引导子女完成学习任务,很必要。同时,家长也要对子女伦理道德规范养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育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