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日语专业文学教育视点解析芥川龙之介的《蛛丝》

2016-07-16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浙江海宁314408

名作欣赏 2016年26期
关键词:珠宝商释迦牟尼芥川

⊙张 艳[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浙江 海宁 314408]

从日语专业文学教育视点解析芥川龙之介的《蛛丝》

⊙张艳[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浙江海宁314408]

媒体网络等传播手段的发达使现代学生很难静下心来慢慢品味一部作品,对于文学作品的赏析也人云亦云。本文从日语专业文学教育的视点解析《蛛丝》中的人性本质,提出日语专业文学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忠于作品和作家去赏析名作,在结合作品精神和创作背景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思维去读,有独到的意见,并将自身意见想法通过语言表达让他人理解。

因果报应忠实原作客观阅读评论

高校日语专业开设《日本文学名作赏析》等文学课程是想让学生认知“读书”的原始价值。“读书”原本需克服一定困难,通过慢慢品味来理解作品内容、写作目的及作者的心理世界,但因信息媒体的发达,漫不经心或自以为是的“读书”时有出现,由此导致的违反作者原意或否定作品意图及创作目的的解读比比皆是。因对芥川龙之介《蛛丝》出处的研究众说纷纭,故笔者通过此类研究得出“读者应如何解读作为文学的《蛛丝》”,即研究出处有利于读者更客观全面地解读文学作品,但本文并不想探究《蛛丝》的最终出处是哪里。

一、《蛛丝》出处

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童话《一棵葱》被认为是《蛛丝》的原题材,这在山口静一的《芥川龙之介和保罗·卡斯卢——再论关于〈蛛丝〉及其材源的笔记》、吉田精一的《鉴赏和评论》中都有提到。芥川的作品无论是取材自《今昔物语集》,描绘在极端情况下的人性利己主义的《罗生门》(1915),还是颇受夏目漱石认可的《鼻》(1916),都是将古典作品通过自身感悟进行独特整理创作而成。以下是《一棵葱》中的一则寓言:

从前有个很坏的农妇死了,她生前没有一件善行,鬼把她抓去,扔到火海里面。守护她的天使站在那儿想:“我得想出她的一件善行,好去对上帝求情。”他记了起来,对上帝说道:“她曾在菜园里拔过一棵葱,施舍给一个女乞丐。”上帝回答他说:“你就拿那棵葱,到火海边去伸给她,让她抓住,拉她上来,如果能从火海里拉上来,就拉她到天堂上去,如果葱断了,那女人就只好留在火海里。”天使跑到农妇那里,把一棵葱伸给她,说道:“喂,女人,你抓住了,等我拉你上来。”他开始小心地拉她,差一点就拉上来了,可是在海里的别的罪人看见有人拉她,就都抓住她,想跟她一块儿上来。这女人便用脚踢他们,说道:“人家在那里拉我,不是拉你们,那是我的葱,不是你们的。”刚说完葱断了。女人落进火海,至今还受着煎熬。天使只好哭着走了。

即便大恶人也有一丝慈悲之心,这样的慈悲心肠会伸出意想不到的援助之手。但是,“援助之手”即“援助之心”往往因人类“只要自己得救即可”的“利己主义”而被封锁。此类情节《蛛丝》和《一棵葱》相似。作为《蛛丝》的原题材,山口还提到了保罗·卡斯卢的《Karma》。这个故事中犍陀多和蛛丝也登场,借用山口的话来说便是“佛教因果报应的故事”。

故事是从珠宝商带着仆人坐马车去印度贝拿勒斯开始的。途中,珠宝商好心让一同赶路的婆罗门僧同乘马车。他们碰上了一个农夫,他装着米袋的货运马车因故障而堵住了去路,珠宝商为了让自己的马车过去,便命仆人将农夫的货运马车推翻。同行的婆罗门僧见此便告别珠宝商,帮着农夫把马车修好后与其一起赶路。途中农夫捡到了珠宝商落下的钱包。而到达后的珠宝商发现钱包不见时,怀疑是仆人偷的,便将其关入牢中。农夫将钱包归还后,虽然仆人的嫌疑被洗脱,但他怀恨在心而叛逃,最终成了盗贼首领。贝拿勒斯城里囤积粮草行为严重,珠宝商的贸易伙伴银行家在即将破产之际,被农夫积攒下的大米给救了,结果是珠宝商的贸易也成功了。感到不可思议的因果报应的珠宝商为婆罗门僧捐献了一座宏伟寺院后,在山中被曾是仆人的盗贼首领袭击,失去了所有珠宝眼看就要破产。而盗贼首领将抢来的珠宝藏起,被手下讨伐,混战中盗贼全部被杀,而首领也身负重伤。这时,婆罗门僧的弟子周利特恰好经过,对首领说了犍陀多的故事想让其痛改前非,决定改过自新的首领说出了珠宝的下落后断气。财宝失而复得的珠宝商幸福过完了余生,临死前将子孙后代叫到床前做如下嘱咐:“可爱的孩子们,千万不要因自己失败去责难他人。自己不幸的原因应该从自身去寻找。只要不因自尊心而盲目行事,你们也摆脱恶了。医治你们不幸的药在你们自身。你们的眼睛和心灵千万不要被蒙蔽……下面的话是我一生的守护符:‘对他人作恶即对自己作恶’,‘助人即助己’,‘如忘记个人概念,你们将会步上正确的道路’。”

周:根绝你内心深处罪恶的欲望,抛却你那坏烦恼,让自己拥有善待万物的善良的灵魂吧。

盗:我坏事做尽,丝毫没做好事。我如何还能从这叹息中逃脱出来?我的因果报应是将我引诱到地狱中去。像我这样已是无可救药。

周:是的,未来的生活便是今时今日播下的种经发芽成长后收获的果实。对于做坏事的人来说,要逃离因自身恶行而造成的结果是没有路的。但也不至于失望——无论怎样的人都可得到救赎。但有一个条件,就是根绝人是个体的误区。给你举个大坏蛋犍陀多的例子:大坏蛋犍陀多不知悔改地死去了,在地狱里成了新的恶魔。在那里,犍陀多因自己的恶行而受到最恐怖的苦难。他在地狱里待了一年又一年,无法逃脱悲惨的生活。那时地面上出现了佛陀,迎来了幸福时代。在这值得记住的时代里,一线光亮射向地狱,燃起了所有鬼内心的生命和希望。这时,大坏蛋犍陀多大声叫道:“光荣的佛陀,请可怜可怜我吧。我现在又害怕又痛苦!我虽然做了很多坏事,但现在想改邪归正。可我无法逃脱这痛苦之网,请帮帮我吧。佛陀啊,请可怜可怜我吧!”也就是说,因果报应便是如此,恶行终将使人毁灭。

佛陀听到地狱里被苦难折磨的犍陀多的叹息后,便派住在地狱蜘蛛网里的蜘蛛去帮他。蜘蛛让犍陀多抓住它的网。等看不到蜘蛛后,犍陀多便通过蛛网开始层层往上爬。蛛网非常牢固不会断,故犍陀多一直往上。突然他感觉蛛丝在摇动,因在他后面的地狱小鬼也开始通过蛛网层层往上爬。犍陀多吓了一跳,他看到了蛛丝之细,也看到了蛛丝因突增的重量而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细,但蛛丝还支撑着他。当他往下看到无数的地狱鬼一群一群往上爬时,他想到这么细的蛛丝何以能承受如此巨大的重量呢?想完便大声叫道:“放开这根丝,这是我的!”话音刚落,蛛丝便断了,他又掉进了地狱。犍陀多的心里还留存个人主义,他并不知改邪归正的念头具有强大神奇之力。这种念头能使纤细的蛛丝将几百万人拉上地面。而且通过这根蛛丝往上爬的人越多,那么越往上人就越轻松。但人一旦起了“这根蛛丝是我自己的,正途和幸福只属于我一个人,与谁都不能分享”的念头,蛛丝就会立马断掉,人也回到了从前各自的状态。“我是我,你是你”,这种各自的思想是一种诅咒,共同一致的思想才是祝福。

垂死的盗贼首领在听了这段话后说:“那么请让我抓住蛛丝,这样我也可以逃脱地狱深渊。”

以上,关于芥川《蛛丝》出处一说,学者认为出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一棵葱》和保罗·卡斯卢的《Karma》。

二、从日语专业文学教育视点赏析《蛛丝》

基于上述理论研究,笔者认为若从日语专业文学教育视点来赏析研究文学作品《蛛丝》,应从以下三个角度去赏析研究:

1.重点研究作品本身的“作品论”角度;

2.重点研究作家自身的“作家论”角度;

3.将重点置于读作品的读者自身的“读者论”角度。

作家创作作品,我们首先应考虑作家自身的“心理”和“思想”及其“社会背景”。“读者论”中将重点置于读者的角度来研究的历史还很短暂,尝试也很浅。一研究起文学来,学者们往往就把重点置于“作品论”“作家论”了。这样做很容易阐明“作者为何要写这部作品”“作者的写作背景是什么”以及作品的精神和社会背景等。换句话说,日语专业文学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忠实于作品和作家去赏析文学名作,在结合作品精神和创作背景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思维去读,有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并将自身的意见想法通过语言表达让他人理解。

《Karma》的故事中出现了佛陀、犍陀多和蛛丝等,其出场人物和场面的设定与《蛛丝》极其相似。犍陀多与佛陀的对话,犍陀多向佛陀寻求救赎,佛陀让蜘蛛放下蛛丝等,都很人性化,而相继出现的解说评论等也有教育和道德意义。与之相对的是,芥川《蛛丝》中没有释迦牟尼与犍陀多的对话,而是描绘了释迦牟尼忆起犍陀多生前做的善行(即没有杀害一只蜘蛛而帮助了蜘蛛),所以向犍陀多伸出了一根蛛丝。这可以理解为是释迦牟尼单方面的慈悲之心。《蛛丝》虽不及《Karma》语言多,但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只要读者忠实原著,能一字一句细细品读,那么自然会从内心产生出对《蛛丝》的意见和感想,并能将其表达出来。前面已提到,芥川的《罗生门》和《鼻》等作品都是将古典作品通过自己的感悟进行独特的整理才创作而成的。顺着此思考的话,从日语专业文学教育视点去赏析文学作品的时候,应忠于原作,并要深入自己的内心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加深阅读),将原作和与之相关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讨论和介绍(拓宽阅读),将由此得出的自身意见和感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日语)表达出来,为他人做介绍。

三、先行研究者的教学实践

弘前大学教育学部纪要中收录了山本欣司的《读芥川龙之介的〈蛛丝〉》一文,其中提到了山本要求学生将读了《蛛丝》之后的疑问点概括为三百字左右的小报告的实践。这些学生对于小说中“释迦牟尼是善良的,犍陀多应该受到惩罚”的原有状态很抗拒。代表性的抗拒意见如下:

1.杀人放火、坏事做尽的犍陀多仅仅因为生前救了一只蜘蛛就成为被救济的对象了吗?

3.犍陀多在顺着蛛丝往上爬时,一冲下面的罪人喊“下去!”蛛丝马上断掉,释迦牟尼也看到了,那么他其实一开始就不想救犍陀多吧。

以上,笔者认为若仅读《蛛丝》原文,确实会有如此疑问。但若把堪称《蛛丝》出处的《一棵葱》和《Karma》等关联作品一并阅读,还会如此吗?特别是《Karma》中有佛陀和犍陀多的对话,犍陀多恳求佛陀救自己的场面都很人性化。尽管如此,犍陀多却对下面的罪人大喊“下去!”导致蛛丝断裂。联系出处去赏析《蛛丝》,可认为犍陀多也一样无慈悲心肠。

笔者认为《蛛丝》的巧妙之处是读了之后一眼就能看出其中道德性解释的框架经不起推敲。就算无法顺利找到换位解释契机的读者,凭借作品中的一丝线索也可提出疑问。一旦着眼于对释迦牟尼的批判,读者便会去发掘补充此类批判并将其拼凑,最后着眼于非道德的理解。但读者并不能满足于此,无论换位解释能带来多少满足感、成就感或创新感,读者赏析作品时必须忠于原文。

《蛛丝》是关于因果报应的作品。对其展开,确实也有难以纯粹接受的一面,对其解释,也有反复不定的一面,故其本身也可以说是培养学生谨慎赏析文学作品的一部很不错的教材。读者在阅读时,往往会做自以为是的粗鲁解析,但即使是带批判性眼光看待主要出场人物,之后也必须客观直视并重新审视自身在阅读后的反应。

四、笔者的教学实践

对象: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日语专业大二学生;人数:45;时间:3小时。

目的:犍陀多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是个执着于欲望的人物形象。在地狱里饱受煎熬,可被认为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绝境或困难。若把犍陀多最大限度地利用眼前的东西求生看作是破坏性的负能量,那么希望学生在阅读赏析的时候,不要把眼光仅仅停留在“人类的存在本身就是自私的”这一层面,应随具体情况变化,赏析的眼光也应多样化和流动化。

首次阅读后的感想:

1.释迦牟尼慈悲和蔼,犍陀多是无可救药的坏蛋(29人);

2.犍陀多虽可恶,但若换作自己在那样的情况,可能也会有像犍陀多的行为(9人);

3.犍陀多在抓住蛛丝往上爬时,再快点可能就不会发现底下的罪人,就可能逃离地狱(7人)。

综上,首次赏析后,学生的理解也仅停在人类是自私的这种人性本恶的观念上,而第二次的感想如下:

1.最初读《蛛丝》,认为释迦牟尼是个慈悲之人,可再次阅读后越来越觉得他是冷酷之人(7人);

2.犍陀多再次坠入地狱继续被折磨很可怜(4人);

3.人类善恶共存(10人);

4.人类的命运有时会因一点点事情改变(8人);

5.与其说犍陀多是个坏人,倒不如说他是个可怜之人(3人);

6.犍陀多的本质应该不是坏人(4人);

7.释迦牟尼用蛛丝救人,不过是玩玩的心态(5人);

8.人类一到紧急时刻就会暴露其本性(2人);

9.犍陀多再次坠入地狱后,也许会吸取教训,团结地狱的人,齐心协力逃离苦海(2人)。

第二次对释迦牟尼的评价变为批判性,而对犍陀多的评价也在变化,对人性的认识由一面性到多面性,由传统刻板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这样的文学作品赏析,笔者认为学生在认真阅读理解作品的表达和作品中出场人物的心境后,与作者进行了交流,最终有了自身独特的想法。因此,学生可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学会“人性认识”和“自我认识”。

综上,赏析文学作品一定要让学生忠于原作,慢慢斟酌,客观阅读并评论,不可人云亦云。学生通过阅读而对作品产生的感想是评论文学作品的起步,学生在对作品有了感想后,可以相互讨论交流,针对交流后的感想再相互提出新意见,最后可让学生进行归类演绎。这才是赏析文学作品之道。

作者:张艳,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日语讲师,研究方向:日语教育。

编辑:杜碧媛E-mail:dubiyuan@163.com

本文系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2013年度第二批教学改革重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3JK37

猜你喜欢

珠宝商释迦牟尼芥川
芥川龙之介与他的世界
人生只在呼吸之间
求婚
芥川龍之介の童話について
芥川奖和直木奖在日颁出
他的来世值钱吗?
透过《地狱变》看芥川龙之介艺术至上
面对辱骂
珍视自己的价值
摇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