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狄更斯作品解读其人道主义精神

2016-07-16毛军社赣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名作欣赏 2016年26期
关键词:狄更斯人道主义大卫

⊙毛军社 李 侦[赣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从狄更斯作品解读其人道主义精神

⊙毛军社李侦[赣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西赣州341000]

狄更斯的成长历程和社会经历决定了他的作品之中渗透了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他对于人道主义的阐释和弘扬体现在了作品的方方面面,值得深究其精神内涵。本文较为全面地分析了狄更斯作品中人道主义的具体表现,并且对狄更斯人道主义内涵进行了解读。

狄更斯人道主义 《大卫·科波菲尔》

一、狄更斯作品中的契约伦理思想——公正、自由、民主

人道主义是一种对于人本身做出探讨的思潮和理论,它强调人的本质与使命,注重价值的发掘和个性发展。15世纪以后,人道主义思想开始广泛渗透于文学艺术领域,形成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学思潮。狄更斯的所有作品都洋溢着对当时英国现实社会不公正、专制、伪民主的批判、痛斥,对公正、自由、民主伦理价值的追寻。

(一)对社会不公的抨击,对公正社会的向往

狄更斯对于当时社会不公的批判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这种批判通过小说中人物的遭遇,直指维多利亚时代在婚姻、教育、政治和法律方面的重大问题。在狄更斯最负盛名的《大卫·科波菲尔》中,这种对于社会不公的批判通过反面人物希普的塑造显现得淋漓尽致。希普是一个彻底的伪善者,他嘴里不停地说着“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卑微的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奸诈、极度自私、玩弄阴谋的卑鄙小人。他通过伪造证件与签名骗取威克菲尔的家产,他用尽手段占有安妮斯,挑拨勃朗特夫妇的关系。这些卑劣的行径反映出了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浸润下的社会,对于经济的向往压倒一切,对于占有的渴求甚至遮蔽了善良、正直的美德。在《匹克威克外传》中,匹克威克在狱中所遭受的不公正司法审讯足见英国政治制度的黑暗。监狱沦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利益的工具,因为匹克威克无权无势,只能受尽欺侮,这种监狱迫害好人,是狄更斯对于社会不公的真实写照。然而,在他的这几部作品中,害人者无疑又被送入监狱,这种对于监狱的矛盾心理,实际上是狄更斯对于公正社会向往的表达,是其惩恶扬善的一种方式。

(二)对专制社会的痛诉,对自由社会的希冀

狄更斯对于专制社会的痛恨,尤其体现在《游美札记》中。狄更斯将矛头直指美国的黑人奴隶制度,他用大量的篇幅叙述了从波士顿到洛厄尔的火车上,黑人白人一定要分开的场景。费城的监狱之中,白人儿童与黑人儿童也受到了截然相反的对待。狄更斯对于维护奴隶制者的心理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分成三个类型:“一类是把人当牛马而态度温和、心里明白的主人;一类是不顾一切占有、蓄养、买卖奴隶的人;还有一类是不甘心居于别人之下,也不允许别人和他们平起平坐的娇气的文雅绅士,他们把倨傲在奴隶身上得到满足,靠凌虐黑人而显示他们的价值。”狄更斯认为奴隶制是世界上最丑恶的制度,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社会舆论的伪善,对于社会不公的愤怒呐喊,足见其对自由价值的无限诉求。在《尼古拉斯·尼克尔贝》中,狄更斯对宠儿学堂进行批判,就是因为宠儿学堂对于儿童自由和自尊的摧残。同时,我们也可以深刻感受到作者对自由的诉求。

(三)对伪民主制度的批判,对真民主制度的追寻

在《匹克威克外传》中,狄更斯通过匹克威克这个正直善良的中产阶层人物的游历过程,将英国的社会现实体现了出来。《匹克威克外传》中批判了英国不健全的民主制度的伪善性,以及政客们为攫取权力而不择手段的做法。匹克威克在伊顿斯威尔镇经历了一次城市的国会议员选举,“蓝党”和“浅黄党”为在选举中获胜,互相攻讦。两党之间不惜在选举中进行谩骂和打斗,选举变得名存实亡,严肃的政治制度变得乌烟瘴气,民主成为种种阴谋诡计的遮羞布。小说对这种资本主义政治中假民主的虚伪性进行了很好的揭露,狄更斯有力地批判了这样的伪民主,强烈呼唤真民主。

二、狄更斯作品中的德行伦理思想——人道主义

(一)典型人物之个体美德

在作品中,高尚、诚实、仁爱的美德是道德体系的核心层次,正直、勇敢、无私、利他、厚道、真诚、通情达理是道德谱系的中间层次。在《匹克威克外传》中,匹克威克是人道主义和乐观精神的体现者,他具有热心助人、天真善良的个体美德。狄更斯赋予了他精致的外表,他穿着考究,眼睛锐利,头脑清楚灵活,他在演讲的时候自信从容。在外出游历中,他不停地帮助他人,虽然总是好心办坏事,看似到处吃亏,蒙受了许多不白之冤和挫折,但是在这一切背后,匹克威克的乐观开朗、风趣幽默是令读者印象最为深刻的。在《大卫·科波菲尔》中,狄更斯更是塑造了他笔下最完美的女性安妮斯。她集美貌与美德于一身,她用爱与善保护着可怜的老人,她与大卫的结合便是因为二人都用“爱”来度量世界,而非金钱与物质。她有着高尚无私的情感和意志,与大卫在贫困的生活中互相扶持。

(二)典型人物之个体恶性

狄更斯笔下的恶人,大多是受当时英国社会资产本主义的影响,具有极度自私、阴险狡诈、厚颜无耻等特征。在《董贝父子》中,董贝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商人的典型代表,他冷酷、高傲、倔强,是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一切以自己为中心。对他是否有用、有价值是董贝先生衡量他人、他物是否有价值的最高判断依据。这种恶性是资产阶级的恶性,他们认为金钱可以统治世界,从而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最后,董贝失去了继承家业的儿子和挚爱的妻子,失去了最信任的职员卡克,他的董贝公司也不复存在。

在《艰难时世》中,作者从庞得贝对罢工工人的处理、与斯蒂芬的谈话、对待婚姻的态度以及庞得贝母亲的被发现四件事情揭示了庞得贝的粗鲁、缺乏仁慈、狡诈、高傲、卑鄙、厚颜无耻的恶性。庞得贝的处世哲学也是利益至上的功利主义,他恶意挑唆工人斯蒂芬和同伴的关系,用卑劣的手段娶到了露意莎,还盘剥工人压榨劳动力,这种种卑鄙的伎俩都显示出了当时资本家的恶性。

三、狄更斯作品中道德行为的现实原则——善恶必报

(一)典型肯定性人物与善报原则

《雾都孤儿》中,奥利弗是一个孤苦伶仃的孩子,母亲早逝,他寄身在贫济院里,而这种贫济院是伪善的,它条件恶劣,并不会承担培养贫穷儿童的责任,而是儿童变相死亡的一种方式。奥利弗被送上船成为童工,又被转让给殡仪承办人当学徒,这一切的一切都渗透着社会对于善良儿童的压迫和残害。在这样的艰难中,奥利弗从不做苟且偷生之事,不做害人之事,始终保持着纯真善良的天性。《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主人公大卫的童年是极为不幸的,他软弱善良的母亲在家庭中没有地位,人面兽心的继父给了他难以忘却的屈辱和虐待。大卫就是在这样的屈辱中孤独困苦地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但他并不气馁,勤奋学习,他与安妮斯相爱,最终取得了事业的成功,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二)典型否定性人物与恶报原则

否定性人物的恶报原则在狄更斯的很多小说里都得到了体现,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董贝父子》。董贝的助手卡尔是一个阳奉阴违、十恶不赦的坏人,最后与董贝新任妻子私奔,在董贝追捕时,其失足跌入铁道被火车压死。还有《大卫·科波菲尔》中作恶多端、暗中作梗的希普,最后也是锒铛入狱得到了惩罚。这种恶报是狄更斯嫉恶如仇的情感体现。

四、狄更斯的人文主义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功用

狄更斯在作品中揭示的契约伦理思想,对公正、自由、民主伦理价值的追寻,正是现代性社会的特质。狄更斯通过文学这一形式表达不仅促进了当时英国社会的一系列改良,也对今天我们现代性社会的建设会起到积极的启迪意义。而对于个体美德的弘扬与恶性的批判,是我们现代社会对于人性探讨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狄更斯通过作品中主人公的复杂生活经历,塑造了社会上善良和罪恶的两种人,作品从头至尾都表现了善恶的平衡,体现了道德的育人、教化功能。

五、结语

狄更斯用他的作品为我们揭示了人道主义的光芒所在,指出了人道主义是个体生命的宝贵财富,也是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良药。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更应该保持一颗正直善良的心,这对于我们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韩彦枝.从大卫·科波菲尔给希普的痛快的一巴掌谈起——狄更斯小说对反面人物的刻画探析 [J].小说评论,2010(S1).

[2][英]查尔斯·狄更斯.游美札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3]谢微.浅析《大卫·科波菲尔》中的批判现实主义[J].环球人文地理,2014(16).

[4]韩莹.论狄更斯作品的人道主义精神[J].芒种,2013(10).

[5]王珂.从狄更斯作品解读其人道主义精神[J].长城,2013 (8).

作者:毛军社,硕士,赣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从事英语语言文学及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研究;李侦,赣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语用学和教学法方面的研究。

编辑:杜碧媛E-mail:dubiyuan@163.com

2014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狄更斯文学作品的伦理思想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WGW1406)

猜你喜欢

狄更斯人道主义大卫
论狄更斯小说的广告叙事
疯狂星期二
孙犁:中国乡村人道主义作家(评论)
大卫,不可以
跟踪导练(一)5
狄更斯、透纳与大海
当代文学研究之人道主义维度的建构努力
——评王达敏《中国当代人道主义文学思潮史》
大卫出游
《双城记》人道主义中的善与恶
狄更斯作品《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