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研究

2016-07-15李小巧赵秋红

安徽医药 2016年6期
关键词:血尿酸白蛋白常规

李小巧,赵秋红,刘 云,孙 娟

(1.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a.内一科;b.内二科,河南 漯河 462000;2.新乡医学院护理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研究

李小巧1a,赵秋红1a,刘云1b,孙娟2

(1.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a.内一科;b.内二科,河南 漯河462000;2.新乡医学院护理学院,河南 新乡453003)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BUA)、尿微量白蛋白(UAER)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以该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出现大血管病变53例,计为观察组,无大血管病变47例,计为常规组,另选择同期50例行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糖[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压、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BUA及UAER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常规组患者收缩压、FPG、HbAlC、TC、TG、LDL-C水平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HbA1C、LDL-C水平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BUA[(362.5±112.0)vs(284.7±68.5)vs(180.4±103.0)]μmol·L-1、UAER[(180.3±22.9)vs(68.2±12.2)vs(21.0±8.4)]mg/24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表现出高血BUA、高UAER特点,可将血BUA、UAER水平作为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风险预测因子之一。

关键词:糖尿病,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高尿酸血症;白蛋白尿;危险因素

大血管病变作为2型糖尿病一种严重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的高危因素。血尿酸(BUA)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反映尿酸水平,而尿酸多由肝脏代谢形成,66.7%经由肾脏排泄,当血尿酸水平异常上升时,则会对肾脏功能造成伤害,增加糖尿病肾病发病概率[1]。尿微量白蛋白(UAER)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检测另一敏感指标,同时也是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之一[2]。近年来有研究[3-4]表明BUA、尿微量白蛋白(UAER)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病变相关,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危因子。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比较分析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伴大血管病变、无并发症患者、健康体检人员BUA、UAER等指标,以分析BUA、UAER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纳入标准:(1)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入组前1个月未无服用可能影响血脂、血糖的相关药物;(3)入组前3个月未服用利尿剂、肝素等相关药物;(4)所有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恶性肿瘤;(2)凝血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疾病;(3)1型糖尿病、原发性泌尿系疾病;(4)严重感染、酗酒史、药物滥用史。

1.2临床资料抽取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其中合并大血管病变53例,无大血管病变47例,分别计为观察组与常规组。观察组中男33例,女20例,年龄(62.0±7.0)岁;体质量指数(BMI)为(22.3±0.8)kg·m-2。常规组中男30例,女17例,年龄(59.8±6.7)岁;BMI为(22.2±0.9))kg·m-2。选择同期50例行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57.3±6.8)岁;BMI为(22.1±1.0)kg·m-2。本研究经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比较三组性别比例、年龄、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均通过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判断是否出现大血管病变,检查过程中若任何血管节段内存在管腔狭窄回声现象,或者内中膜增厚1.2mm以上,则判断为大血管病变(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对所有受检对象行血压、血糖、血脂、BUA及UAER测定。其中血压通过水银测压计测定,受检者保持静息状态,且肘部平行于心脏,重复检测3次,取均值。另外,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4mL,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BUA,其中FPG、HbAlC分别采取葡萄糖氧化酶法、高压液相法。收集所有受检者24h尿液,通过免疫比浊法测定UAER。

2结果

2.1血压及血糖水平整体看:三组收缩压、FPG、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看:观察组、常规组患者收缩压、FPG、HbA1C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之于常规组:舒张压、收缩压、F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HbA1C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血脂水平整体看:三组TG、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看:观察组、常规组TC、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C、TG、HDL-C水平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DL-C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血BUA及UAER水平整体看:三组血BUA、UAE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看:观察组、常规组患者血BUA、UAER水平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BUA、UAER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关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相关因素研究较多,笔者在循证医学基础上总结认为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机制包括:(1)糖化脂蛋白异常上升导致氧化损伤,且损伤程度与糖化脂蛋白水平正相关;(2)炎症因子等损伤内皮组织功能或血管壁功能,诱导血栓形成[5];(3)血糖异常、血小板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均可能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血糖、血压、血脂水平明显高(P<0.05)。表明血糖、血压、血脂升高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本研究并发症与常规组血压、FPG、TC、TG、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张晓旸等[6]研究结果不一致,这可能与大血管病变发病机制复杂、病例选择有关。

表1 三组受检者血压及血糖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常规组比较,bP<0.05。

表2 三组受检者血脂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常规组比较,bP<0.05。

表3 三组受检者血BUA及UAER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常规组比较,bP<0.05。

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临床常用于肾病诊断,在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是否损伤肾功能判断中具有敏感作用。尿酸通常由磷酸核糖等分解而成,机体内尿酸分泌太多、难以正常排出则导致血BUA上升。而血BUA上升致使胰岛β细胞中尿酸结晶沉积,损伤胰岛β细胞功能,加重糖尿病病情,而糖尿病本身会出现高胰岛素血症,不利于尿酸正常排泄,最终导致肾损害,又进一步影响尿酸排泄,使血BUA水平进一步上升,加重糖尿病病情,形成恶性循环[7-8]。潘晓霞等[9]研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UA是2型糖尿病颈动脉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2型糖尿病患者BUA水平明显比正常对照组高,且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P<0.05)。表明血BUA水平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相关,与王冬梅等[10]研究结果一致。血BUA对大血管病变可能机制为尿酸损伤血管壁、致使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激活特异性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或尿酸参与多种慢性炎症反应等有关。UAER主要反映肾小球内皮功能情况,同时也可反映全身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与否。正常人体尿含量一般极低,当其含量超过正常值后通常表示肾功能损伤。2型糖尿病患者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导致UAER上升[11]。沙依拉·海米提等[12]通过对照试验表明尿微量白蛋白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病变发生、进展过程,认为可将其作为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风险预测指标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常规组与对照组UAE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穆雅慧等[13]研究结果一致。另外,况成宏等[14]研究认为超敏C反应蛋白是导致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大血管病变因素因素多,笔者难以全面涉及到,加上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与炎症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15],为此本研究重点在于血BUA、UAER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至于其他指标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有待日后研究。

综上所述,血BUA、UAER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因此可将血BUA、UAER水平作为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重要危险因子之一。

参考文献

[1]黄芝,郭法平,叶山东,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尿清蛋白排泄的关系[J].安徽医学,2012,33(2):176-178.

[2]邓一洁.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J].河北医药,2012,34(21):3303.

[3]杨菁.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尿白蛋白排泄率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10):60-63.

[4]朱凤平,唐友云,黄婷婷,等.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及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J].安徽医药,2014,18(7):1324-1327.

[5]刘红,林小红.高尿酸血症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12):2430-2432.

[6]张晓旸,李兴.2型糖尿病脂联素及尿微量白蛋白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7):799-800.

[7]伊继峰,许聿新,岳建美,等.尿酸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J].中国综合临床,2014,30(12):1278-1280.

[8]李洺,李海龙,杨嫣华,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脑梗死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4):414-415.

[9]潘晓霞,李振作,李红专,等.2型糖尿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分析[J].山东医药,2015,55(37):47-48.

[10] 王冬梅,刘桂芝,任平香,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TBI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药,2012,34(23):3581-3582.

[11] 何丽,梁卫华,王蕊,等.尿微量白蛋白与血β2-微球蛋白测定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J].西南国防医药,2012,22(3):251-252.

[12] 沙依拉·海米提,热孜万古丽·乌斯曼.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病变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209-210.

[13] 穆雅慧,骆丽娅,董科娜,等.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颈动脉内中膜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6):23-25.

[14] 况成宏,余勇.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大血管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16):68-70.

[15] 欧阳漪,程洁,王平芳,等.血清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关系的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12,29(8):1478-1481.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联立项项目(SKL-2013-374)

doi:10.3969/j.issn.1009-6469.2016.06.034

(收稿日期:2016-02-19,修回日期:2016-04-29)

猜你喜欢

血尿酸白蛋白常规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常规之外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别受限于常规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