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2016-07-13谷立超

学周刊 2016年27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多媒体技术

谷立超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中学,河北石家庄 050000)



有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谷立超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中学,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教育领域。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能有效且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确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然而,多媒体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如果使用不当将会带来负面影响。为了使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其功能,本文就其在历史教学中实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历史情境教学;合作学习;问题创设

“教育”不是填满水桶,而是点燃火焰。在教育的过程中,只要守住传统,守住我们自己的长处,并且结合课程改革的发展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大胆尝试,转变教学思路,调整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进而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让历史课程既充满魅力又高效、实用。

一、创设历史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学生学习历史课程有积极性,就要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学科的魅力,进而喜欢上历史课。教师要主动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模式,结合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来灵活的设计教学流程,利用好教学辅助设备如历史地图、影响资料以及多媒体设备等来改进教学手段,多种途径向学生呈现所学,满足学生成长需求,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讲到《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我们可以这样来设计教学流程,课前屏幕展示《国家》歌词,上课铃响,教师宣布上课,播放歌曲《国家》,同学们一边欣赏,一边在屏幕上播放三组中国外交图片,第一组中国古代千年辉煌外交图片展(如玄奘西游、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第二组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外交图片展(如南京条约签订、马关条约签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等),第三组新中国外交成就图片展(如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日内瓦会议等):(约两分钟)图片展示完毕,歌曲播放停止,屏幕再现《国家》歌词。通过这些信息的呈现,教师就能够很顺利地进行本课知识的导入“一个时期外交的兴衰与成败,不仅与外交官的睿智和个人魅力紧密相关,更重要的是同本国独立自强与富强为基础。上下两千年中国外交,再现了中国由辉煌——衰败——强大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后,伴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外交政策的出台,走向世界的中国在外交领域又取得了哪些新的成就呢?”这样安排的设计意图三组图片增强学生感知历史的直观性,通过对比,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弱国无外交,而如今我国外交事业发展的高度,由此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既创设情境,又激发兴趣,同时还顺理成章的导入新课,一箭三雕。

二、组织学生模拟表演,体验历史情境

初中生活泼、好动、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和向往,有些问题当学生们身临其境的去参与时,往往能够深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历史教师要结合初中生这样的学习特点,针对一些学习内容给学生们创造表演、展示自己的平台,来提升学生们学习兴趣且加深学生们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

在学习《俄国十月革命》一课时,我这样设计教学情况,以班长杜若晨名称延伸而来(因其生活背景、家族与前苏联为背景),分角色扮演,以班内某位同学的一家创设情景剧,分别讲述他的一家【幸福篇】【不幸篇】【抗争篇】【再抗争篇】【骄傲篇】【感悟篇】来分环节完成教学。这样相对宽松和以学生模拟表演为主体的课堂,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由【幸福篇】【不幸篇】加上对应图片,情景逼真、化难为易突破本课难点,师生自然得出革命爆发的背景。由【抗争篇】【再抗争篇】升华二月革命上升到十月革命的必然;由【骄傲篇】【感悟篇】让故事有始有终,圆满结束,有知识上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知识难度进一步延伸——水到渠成。在引导学生理解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时,本着“淡化理论,减少结论”的原则,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与探究空间,从而培养历史思维。上升知识难度与深度,自然中回归文章结教学专题——国际无产阶级斗争或者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最终达到降低历史教学的综合运用的考察难度。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再现历史情境

在现代化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多种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资源来向学生们呈现相关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把那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而且能够很好地弥补教材在内容安排上的一些不足,有利于学生整体知识体系的形成,学生们在这样的过程中,感觉把知识会理解起来简单了,历史知识也更有意思了,创设最佳历史课堂教学情境已经不再是神话。

多媒体技术能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途径向学生们呈现所学,对于知识积累相对较少的初中阶段的学生们来说,能够较好地弥补学生知识积累的劣势,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尊重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进步,更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有效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历史课变得有意思、有意义、有收获,每一节历史课都是高校课堂,让学生真正爱上历史课。课堂教学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唐冰寒.校园网络素质教育载体的多样化趋势[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

[2]肖范.开展电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

[责任编辑张景贤]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7-0230-185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7.149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初中数学教学探讨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活学活用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