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小学教师情绪调节策略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2016-07-13白学军刘志军

心理学探新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活满意度中介效应心理资本

刘 旭,白学军,刘志军,王 艳

(1.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基地,湘潭 411201;2.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 300074;3.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湘潭 411201)



农村中小学教师情绪调节策略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刘旭1,白学军2,刘志军1,王艳3

(1.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基地,湘潭 411201;2.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 300074;3.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湘潭 411201)

摘要:该研究采用心理资本量表、情绪调节量表以及生活满意度量表对444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以考察农村中小学教师情绪调节策略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及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认知重评、表达抑制与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认知重评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心理资本在认知重评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关键词:情绪调节策略;心理资本;生活满意度;中介效应

1引言

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教育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中小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生活满意度是影响其工作积极性与成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中小学教师生活满意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生活满意度是主观幸福感的三个主要成分之一,是指个体依据自身选择的标准对自己大部分时间或特定时期生活状况的总体认知和评估(Steel,Schmidt,& Shultz,2008)。目前,有关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某一特定群体,尤其以老年人、大学生、儿童等为主,很少有研究关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生活满意度。已有研究发现,生活满意度作为衡量个人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受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客观因素有人口学变量、生活经历及社会支持等(Mccullough,Huebner,& Laughlin,2000;宋佳萌,范会勇,2013);主观因素有心理分离、互惠倾向、自尊及自我效能感等(黎亚军,高燕,苑春永,2014;Dohmen,Falk,Huffman,& Sunda,2009;Giovanni,Maria,Concetta,et al.,2007)。还有研究发现,作为主观幸福感的成分之一的情绪体验与生活满意度彼此独立,且生活满意度部分取决于情感体验(Schimmack,Diener,& Oishi,2002)。其中,积极情绪体验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消极情绪体验则刚好相反;而作为一种积极的认知、情绪和情感特质的感戴,其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李霞,张建新,张镇,2015)。

近20年来,情绪调节已成为情绪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它是指个体对具有什么样的情绪、情绪什么时候发生、如何进行情绪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王振宏,郭德俊,2003)。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是最常见的两种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是指通过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和对情绪事件个人意义的认识来改变其对情绪的影响,是一种适应性策略;表达抑制是指个体抑制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行为,是一种非适应性策略(叶宝娟,郑清,蔡蓓,2015)。它们会产生的不同后效,认知重评既能减少情绪表达行为,也能减弱情绪体验,而表达抑制仅能减少情绪行为,对情绪体验无影响(Gross,1998)。已有研究发现,情绪调节策略在个体生活满意度中占有重要地位(Wang,Zhang,& Wang,2011)。如王力等人(2007)发现,认知重评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性正相关,表达抑制与其则呈显著性负相关;Gross和John(2003)发现,认知重评会使个体体验到更多的正性感情,拥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而表达抑制则刚好相反。不过,已有研究侧重于考察情绪调节策略与生活满意度的直接关系,而较少关注情绪调节策略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过程和机制。

最近,有研究发现,情绪体验常常通过自尊、人际关系、社会支持以及心理弹性等中介变量间接地影响个体的生活满意度(Gross & John,2003),其中心理弹性又称心理韧性或韧性。而在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影响,Luthans等人提出了心理资本的观点,他们认为,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发展和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在面对挑战性的工作时,有自信心并愿意付出必要的努力以获得成功(自我效能感);对现今的与未来的成功进行积极归因(乐观);对预定目标锲而不舍,在必要时为取得成功能及时调整实现目标的途径(希望);当身处逆境时或被问题困扰时,能够坚持,迅速地复原并超越(韧性),以取得最终的成功(Luthans & Youssef,2007)。由此,可以看出,心理弹性是心理资本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有研究发现,作为个体重要的内在心理资源,心理弹性受一系列内外保护因子的作用,认知重评是其重要的内部保护因子之一,对心理弹性具有显著预测作用(Troy & Mauss,2011);而心理弹性作为个体生活质量的保障因素,对个体心理健康具有显著性影响(Haddadi & Besharat,2010)。

那么,心理资本是否在情绪调节策略与生活满意度之间也具有中介作用呢?

根据资源保存理论的观点,心理资本是一种重要的个人资源,它可以帮助个体应对各种情绪工作,减少其负面后果(Hobfoll,2001)。而Brotheridege等人(2002)认为,不同的情绪工作策略都会消耗个体的心理资源,如果个体具有充足的个人资源来缓解和弥补这种耗损,就有可能减少情绪工作对个体的消极影响。这表示心理资本有可能在情绪调节策略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着一定的中介作用。而相关的实证研究也获得了类似的结果,如孙阳和张向葵(2013)发现,人际型心理资本在深层行为与情绪耗竭、表层行为与情绪耗竭关系中起显著的调节作用。最近,陈琴和王振宏(2014)发现,认知重评不仅通过心理韧性间接地影响个体的生活满意度,而且还通过积极情绪-心理韧性中介链和消极情绪-心理韧性中介链对个体的生活满意度产生间接性影响。

综上所述,该研究假设情绪调节策略一方面可以直接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生活满意度;另一方面还可以间接地通过心理资本来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生活满意度,即心理资本在情绪调节策略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2方法

2.1被试

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从湖南省部分乡镇抽取471名农村中小学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444份,有效回收率为94.27%。其中,男教师168人,女教师276人;小学教师86人,初中教师211人,高中教师147人。

2.2研究工具

2.2.1心理资本量表

采用Luthans和Youssef(2004)编制,温磊、七十三和张玉柱(2009)修订的心理资本量表。该量表由自我效能感、希望、坚韧和乐观4个维度构成,每个维度均包含6个项目,共计24个项目,其中,部分项目采用方向计分。采用6点计分法,从1“非常不同意”到6“非常同意”,各维度项目所得分之和为维度总分,所有项目之和为心理资本量表总分。该研究中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7;自我效能分、希望、韧性和乐观四个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0、0.82、0.67和0.53。

2.2.2情绪调节量表

采用王力等人(2007)编制的《情绪调节量表》。该量表共由14个项目组成,包括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个维度,每个维度各7个项目。采用7点计分法,从1“完全不同意”到7“完全同意”,将各维度内所有项目的得分相加即为该维度总得分。该研究中,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9和0.84。

2.2.3生活满意度量表

采用Pavot和Diener(1993)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王然,2011)。该量表属于传统的自陈量表,需要被试对自身的生活满意度进行判断,共包括5个项目。该研究中采用5点计分,从1“完全不同意”到5“完全同意”,总分范围为5~25之间,个体得分越高,其生活满意度越高。该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

3结果

3.1情绪调节策略、心理资本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

采Pearson相关法,对认知重评、表达抑制、自我效能、希望、韧性、乐观等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心理资本总分以及生活满意度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矩阵见表1。

由表1可知,认知重评与、心理资本总分及各维度(ps<0.01)、生活满意度(p<0.05)呈显著正相关;表达抑制与心理资本总分及自我效能、希望、韧性三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s<0.01);心理资本总分及各维度与生活满意度亦呈显著正相关(ps<0.01)。

表1 情绪调节策略、心理资本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系数

注:*p<0.05,**p<0.01,***p<0.001,下同。

3.2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采用温忠麟等人(2004)提出的中介变量及中介作用检验程序,对心理资本在农村中小学教师情绪调节策略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分析,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心理资本在情绪调节策略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由表2可知,认知重评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性预测作用(β=0.11,p<0.01),即回归系数c显著;表达抑制对生活满意度无显著性预测作用(β=-0.06,p>0.05),即回归系数c不显著,因此,表达抑制不参与后面的分析;认知重评对心理资本具有显著性预测作用(β=0.79,p<0.001),即回归系数a显著;在引入心理资本作为预测变量后,心理资本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性预测作用(β=0.10,p<0.001),即回归系数b显著,但认知重评对生活满意度不再具有显著性预测作用,即回归系数c’不显著。这表明心理资本在认知重评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4讨论

该研究以农村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资本在情绪调节策略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认知重评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这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王力,张厚粲,李中权,柳恒超,2007;Gross,John,2003;温磊,七十三,张玉柱,2009)。如Gross等人发现,习惯采用认知重评策略者将体验并表达更多的积极情绪、更少的消极情绪,拥有更高的自尊水平、工作效率、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水平(王力,张厚粲,李中权,柳恒超,2007)。

但是,西方已有研究发现,表达抑制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刚好与认知重评相反,习惯性地压抑情绪容易导致抑郁和焦虑症状(Liverant,Browm,Barlow,& Roemer,2008)。而该研究则发现,表达抑制与生活满意度无显著相关。究其原因,这可能是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所致,中国的文化传统崇尚人际和谐,它要求人们谦让和克制,以达到与他人和谐相处;而处变不惊和喜怒不形于色更是发展成了个体的一种内在的社会要求。因此,在这一观念的驱使之下,个体压抑自身的情绪表达并不会对其生活满意度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与此观点相一致,国内已有相关研究也获得了类似的结果(王力,张厚粲,李中权,柳恒超,2007;窦凯,聂衍刚,王玉洁等,2013)。

该研究还发现,心理资本及其自我效能、希望、韧性、乐观四个维度均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这与已有研究结果相一致(任皓,温忠麟,陈启山,叶宝娟,2013;Luthans,Avolio,Walumbwa,& Li,2005)。根据心理资本的观点,心理资本是个体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要素,具体表现为符合积极组织行为标准的心理状态,它是管理与调整其他心理资源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的关键性资源(Luthans,Avolio,Walumbwa,& Li,2005)。同时,相关的实证研究也发现,心理资本会对个体的态度、行为和绩效产生明显的影响。如Larson和Luthans(2006)发现,心理资本对工人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产生积极影响,尤其是对工人态度的影响。Luthans和Youssef(2007)发现,员工的心理资本及其希望、乐观、韧性三个维度均与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幸福感和组织承诺呈显著正相关,且心理资本的整体效果大于任何单维度的效果。

更为重要的是,该研究还发现,心理资本在认知重评策略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这表明认知重评对个体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构建有效的心理资本,间接地提高个体的生活满意度。这进一步支持了心理资本理论和已有相关研究的结果,即心理资本作为一种积极的核心心理要素,能为个体提供较多的情感支持和心理资源,进而促进个体的发展(李志勇,吴明证,张爱群,2011)。相类似,陈琴和王振宏(2014)发现,认知重评作为一种保护因子可以有效地建构心理资本,进而提高个体的生活满意度。总之,认知重评策略可以通过心理资本间接地提高个体的生活满意度。

参考文献

陈琴,王振宏.(2014).认知重评策略与生活满意度:情绪和心理韧性的多重中介效应.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2(2),306-310.

窦凯,聂衍刚,王玉洁,等.(2013).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方式的中介作用.心理科学,36(1),139-144.

黎亚军,高燕,苑春永.(2014).心理分离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2(1),145-148.

李霞,张建新,张镇.(2015).大学生互惠倾向与生活满意度:感戴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3(1),129-132.

李志勇,吴明证,张爱群.(2011).心理资本与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工作家庭促进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6),818-820.

任皓,温忠麟,陈启山,叶宝娟.(2013).工作团体领导心理资本对成员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多层次模型.心理学报,45(1),82-93.

宋佳萌,范会勇.(2013).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元分析.心理科学进展,21(8),1357-1370.

孙阳,张向葵.(2013).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与情绪豪杰的关系: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1(2),256-262.

王力,张厚粲,李中权,柳恒超.(2007).成人依恋、情绪调节与主观幸福感:重新评价和表达抑制的中介作用.心理学探新,27(3),91-96.

王然.(2011).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外向性的内隐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王振宏,郭德俊.(2003).Gross情绪调节过程与策略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11(6),629-634.

温磊,七十三,张玉柱.(2009).心理资本问卷的修订.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7(2),148-150.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2004).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心理学报,36(5),614-620.

叶宝娟,郑清,蔡蓓.(2015).情绪调节策略对压力性生活事件与工读病理性网络使用关系的调节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3(1),80-83.

Brotheridge,C.M.,& Lee,R.T.(2002).Testing a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model of the dynamics of emotional labor.JournalofOccupationalHealthPsychology,7(1),57-67.

Dohmen,T.,Falk,A.,Huffman,D.,& Sunda,U.(2009).Homo reciprocans:Survey evidence on prevalence,behavior and success.TheEconomicJournal,119(536),592-612.

Giovanni,M.V.,Maria,G.,Concetta,P.,et al.(2007).Multifaceted self-efficacy beliefs as predictors of life satisfaction in late adolescence.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43(7),1807-1818.

Gross,J.J.,& John,O.P.(2003).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wo emotion regulation processes:Implications for affect,relationships,and well-being.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85(2),348-362.

Gross,J.J.(1998).Antecedent-and response-t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Divergent consequences for experience,expression,and physiology.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74(1),224-237.

Haddadi,P.,& Besharat,M.A.(2010).Resilience,vulnerability and mental health.Procedia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5,639-642.

Hobfoll,S.E.(2001).The Influence of Culture,Community,and the Nested-Self in the Stress Process:Advancing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AppliedPsychology:AnInternationalReview,50(3),337-421.

Larson,M.,& Luthans,F.(2006).Potential Added Value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in Predicting Work Attitudes.JournalofLeadershipandOrganizationalStudies,Behavior,13(2),75-92.

Liverant,G.I.,Browm,T.A.,Barlow,D.H.,& Roemer,L.(2008).Emotion regulation in unipolar depression:The effects of acceptance and suppression of subjec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on the intensity and duration of sadness and negative affect.BehaviorResearchandTherapy,46(11),1201-1209.

Luthans,F.,Avolio,B.J.,Walumbwa,F.O.,& Li,W.(2005).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Chinese workers: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ManagementandOrganizationReview,1(2),249-271.

Luthans,F.,& Youssef,C.M.(2007).Emerging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JournalofManagement,33,321-349.

Mccullough,G.,Huebner,E.S.,& Laughlin,J.(2000).Life events,self-concept,and adolescents’ positive subjective well-being.PsychologyintheSchools,37(3),281-290.

Schimmack,U.,Diener,E.,& Oishi,S.(2002).Life satisfaction is a momentary judgment and a stabl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The use of chronically accessible and stable sources.JournalofPersonality,70(3),345-384.

Steel,P.,Schmidt,J.,& Shultz,J.(2008).Ref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PsychologicalBulletin,134(1),138-161.

Troy,A.S.,& Mauss,I.B.(2011).Resilience in the face of stress:Emotion regulation as a protective factor.In N.Southwick,B.T.Litz,& D.Charney(Eds.),ResilienceandMentalHealth:ChallengesAcrosstheLifespa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ng,X.Q.,Zhang,D.J.,& Wang,J.L.(2011).Dual-factor model of mental health:Surpass the traditional mental health model.Psychology,2(8),767-772.

Effect of Emotion Regulation on Life Satisfac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The Mediating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Liu Xu1,Bai Xuejun2,Liu Zhijun1,Wang Yan3

(1.School of Education,Rural Education Reforms and Development Center,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gtan 411201;2.Academy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074;3.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gtan 411201)

Abstract:To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emotion regulation and life satisfaction,particularly the mediating role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three scales for psychological capital scale,emotion regulation scale and life satisfaction scale were performed and 444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took part in the investigation.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cognitive reappraisal and expressive suppression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its dimensions;Cognitive reappraisal was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ife satisfaction;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among psychological capital,its dimensions,and life satisfaction;Moreover,psychological capital wholly mediated the effect of emotion regulation on life satisfaction.

Key words:emotion regulation;psychological capital;life satisfaction;mediating effect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YBA166),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12K099),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12ZCZDSF07100),天津市高等学校心理健康与行为调控创新团队(39)。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16)03-0234-05

猜你喜欢

生活满意度中介效应心理资本
学习动机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人际互动的中介效应
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提升策略研究
素质拓展与贫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问题探析
职高生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城市农民工生活满意度调查分析
大同市第一代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