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利多卡因与甲磺酸罗哌卡因分别及联合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2016-07-12金允淑马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臂丛神经阻滞

金允淑马 虹

(1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麻醉科,辽宁 沈阳 110024;2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辽宁 沈阳 110001)



盐酸利多卡因与甲磺酸罗哌卡因分别及联合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金允淑1马 虹2

(1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麻醉科,辽宁 沈阳 110024;2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辽宁 沈阳 110001)

【摘要】目的 比较盐酸利多卡因和甲磺酸罗哌卡因分别及复合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手外伤手术90例,随机分成L(利多卡因)组、R(罗哌卡因)组和C(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组。L组应用1%盐酸利多卡因40 mL、R组应用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40 mL、C组2%盐酸利多卡因20 mL+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10 mL+10 mL生理盐水(复合药液利多卡因为1%,罗哌卡因0.2235%)共40 mL,三组均采选择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结果 三组麻醉效果均良好,起效时间L组与C组无差异、R组明显慢于前两组,维持时间L组最短、C组居中、R组最长。局麻药中毒反应发生率C组最高。结论 盐酸利多卡因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行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快,麻醉效果满意,但局麻药毒性反应发生率增加。

【关键词】盐酸利多卡因;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臂丛神经阻滞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手外伤手术患者90例,ASA1~2级,年龄18~60岁,体质量43~85 kg,术前无发热,无呼吸系统疾病。手术种类包括手部畸形矫正,手外伤等。手术时间20~420 min,平均96 min,随机分成L(利多卡因)组、R(罗哌卡因)组和C(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组,共三组。

1.2方法:患者入室后监护仪监测血压、心率、SpO2、呼吸频率。开放静脉通路,L组应用1%盐酸利多卡因40 mL、R组应用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40 mL、C组2%盐酸利多卡因20 mL+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10 mL+10 mL生理盐水(复合药液利多卡因为1%,罗哌卡因0.2235%)共40 mL,三组均选择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经腋动脉前或后行单次注射,或双次注射。应避免药物注射到神经轴中,并反复回抽,避免药液注入腋动脉。

1.3观察指标

1.3.1麻醉效果:1级为优,患者无不适,术者与患者均非常满意;2级为良,患者轻微疼痛,但尚可忍受,需小剂量辅助用药(芬太尼0.05~0.1 mg);3级为一般,患者术区疼痛或止血带不能耐受,经小剂量辅助用药未改善,需追加神经阻滞或局部浸润麻醉;4级为差,患者疼痛难忍,大汗,经辅助用药或追加神经阻滞不缓解,需改为全麻。1、2级为满意,3、4级为不满意。见表1。

表1 麻醉效果比较(n=30)

1.3.2麻醉起效时间、作用时间:观察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麻醉作用持续时间。见表2。

表2 麻醉起效时间、作用时间

1.3.3不良反应:观察患者有无局麻药毒性反应发生,术后有无神经损伤。

2 结 果

麻醉效果上,利多卡因联合罗哌卡因优良率看似最高,但三组无统计学差异;起效时间利多卡因最短,联合组居中,罗哌卡因最长;不良反应因为选择腋路阻滞,主要表现为局麻药入血导致的局麻药毒性反应,联合组发生1例。表现为患者自诉耳鸣、视物模糊、进而表现为患者烦躁、肌肉抽搐、呼之不应,立即给予咪达唑仑5 mg静脉注射、纯氧面罩通气、保护患者避免坠床,数分钟后患者缓解入睡,完成手术,安全回到病房。神经损伤3组均没有观察到。

3 讨 论

局麻药混合应用,其目的是期望得到快速起效,作用时间长的效果。以此为目的的混合局麻药至今仍在使用,但这样做的价值是值得怀疑的。本观察结果显示,利多卡因起效快,作用时间相对短,而罗哌卡因起效慢,作用时间长。结果,实际起效比使用起效迅速的药物时变慢,作用时间也比使用长效药物时为短。而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介于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之间,虽然联合应用时起效时间短于单用罗哌卡因,相对于几百分钟的手术时间,可以忽略并接受。而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联合使用时局麻药的毒性是累加的[1],所以,混合应用局麻药并无益处。

局部麻醉药的系统性毒性可表现为神经系统(惊厥)和心脏毒性。如果局部麻醉药在供应脑血管的动脉内直接注射,非常小的注射剂量(利多卡因<15 mg,或者布比卡因<2.5 mg)马上就可以引起惊厥。布比卡因在我院已经不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利多卡因的优点是很小的心脏毒性,罗哌卡因有致心律失常可能,表现为延长的PR和QT间期及延长的QRS综合波,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罗哌卡因心脏毒性小于布比卡因,但还是比利多卡因高4~5倍[2]。

经观察,有一部分患者,有麻醉侧手臂缺失感,希望麻醉作用尽快消失;而断臂或多指再植的患者,则需要更长的麻醉维持时间,以保证无痛和血管扩张作用,预计手术时间在3 h以内,可以选择利多卡因,预计手术时间在3 h以上,则可以选择罗哌卡因。充分理解局部麻醉药的药理学,麻醉医师就能够合理选择适合不同手术要求的麻醉药。

参考文献

[1] Michaei FM,Chritopher MB,Susan BM,et al.实用区域麻醉技术[M].王俊科,主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9.

[2] Roberta LH,James PR,,Joseph MN,et al.局部麻醉学[M].黄文起,主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21.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5-0063-01

猜你喜欢

臂丛神经阻滞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效果的比较
右美托咪定预防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止血带疼痛效果观察
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评价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及对血清IL—6和IL—10的影响
超声引导下三种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下手法肩关节松解的临床观察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下手法肩关节松解的临床观察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右旋美托咪啶对上肢创伤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三种不同定位方法行臂丛神经阻滞的比较观察
丁丙诺啡对臂丛麻醉患者的镇痛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