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死患者跌倒/坠床防范措施的应用

2016-07-11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7期
关键词:协同护理脑梗死

李 燕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山东 淄博 256300)



脑梗死患者跌倒/坠床防范措施的应用

李 燕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山东 淄博 256300)

【摘要】目的 探讨本院制定的脑梗死患者协同护理方案在预防脑梗死患者坠床、跌倒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172例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按脑梗死患者协同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其坠床/跌倒率进行统计。结果 观察组坠床/跌倒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脑梗死患者协同护理方案,对于预防脑梗死患者坠床、跌倒有重要作用,应在临床中予以推广。

【关键词】脑梗死;坠床;协同护理

脑梗死是指由于脑供血障碍、脑缺血或缺氧引起的脑组织局部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患者坠床或跌倒,易发生骨折、脑出血等不良事件,严重者可至患者死亡[1]。因此,对脑梗死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本研究对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172例脑梗死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方案,就坠床及跌倒率与去年同期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172例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男性89例,女性83例,年龄为46~87岁,平均(67.4±9.7)岁;将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59例脑梗死患者临床档案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77例,女性82例,年龄50~85岁,平均(64.4±11.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对脑梗死患者首先进行常规坠床、跌倒危险因子评估。其内容包括:①近1年中不明原因跌倒经历(1分);②意识障碍(1分);③视力障碍(1分);④活动障碍、偏瘫(3分);⑤年龄(≥65岁)(1分);⑥药物影响,如镇静剂、降压利尿剂、麻醉止痛剂等(1分)。在患者入院时,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具体评分给予护理。总分高于4分者,为高危患者,给予高危护理,低于4分者为普通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通过临床观察及研究发现,脑梗死患者坠床、跌倒除了与患者自身状态有关外,与家属护理、住院环境都有密切关系。因此,住院患者风险评估表[2],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脑梗死患者坠床风险评估表,包括:①年龄≥85岁3分,≥75岁2分,≥65岁1分;②意识状态:躁动3分,意识模糊2分,清醒1分;③活动能力:严重活动能力障碍、偏瘫3分,中度活动能力障碍2分,活动能力基本正常1分;④药物:服用镇静、安眠、精神类药物1分;⑤基础疾病:头晕、低血压、贫血等1分;⑥患者及家属配合度:无人护理3分,有人护理但意识薄弱2分,有人护理且有一定护理常识1分,见表1。

表1 脑梗死患者坠床风险评估表

对观察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评估,并实施脑梗死患者协同护理方案,记录其坠床/跌倒率。

1.3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患者共159例,其中高危患者68例,普通患者91例。住院期间,坠床1例,跌到3例,其坠床/跌倒率为2.5%。观察组患者共172例,其中高危患者89例,普通患者83例,住院期间无坠床及跌倒患者,其坠床/跌倒率为0。可见,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方案效果显著(P<0.05)。

3 讨 论

脑梗死多发于老年患者,因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较高,极大的影响患者健康,并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很大影响。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包括缓解急性期脑水肿,改善微循环,溶栓,扩张血管及抗凝等。由于脑梗死患者预后较差,其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和复发率至关重要。

本文对比了实施脑梗死患者协同护理前后的坠床/跌倒率,发现规范、科学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坠床、跌倒,对于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同时,应加强对护理人员及患者家属的指导,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避免因护理不当或处理不及时导致患者致残甚至死亡等不良后果。

脑梗死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疾病的治疗、康复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应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由于脑梗死患者常常伴有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常常伴随消极、易怒的情绪。在治疗过程中应给予心理护理,帮助其正确看待疾病,树立信心。对早期康复治疗对于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提高意义重大。在患者病情稳定后,给予适当的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恢复有极大帮助。目前,肢体功能训练尚无明确的指导原则,通常是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常见的恢复训练包括翻身训练、坐站位训练、步行训练、功能位摆放、语言训练等。应注意对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的观察、评估,切忌盲目急进。同时,给予患者鼓励,使其树立信心,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春萍.预防患者坠床的风险管理方法及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5):347.

[2] 罗娜,贺艳.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在老年病科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9):138-139.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7-0195-01

猜你喜欢

协同护理脑梗死
探讨颈部血管彩超在诊断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协同护理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
协同护理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协同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疗效评价
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协同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管理作用
协同护理模式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观察
急性脑梗死的CT脑灌注成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