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疱型玫瑰糠疹1例

2016-07-11陆亚琪朱晓杨张梁宇浙江省湖州市解放军98医院皮肤科浙江湖州313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3期

陆亚琪 朱晓杨 张梁宇 陈 杨(浙江省湖州市解放军98医院 皮肤科,浙江 湖州 313000)



水疱型玫瑰糠疹1例

陆亚琪 朱晓杨 张梁宇 陈 杨
(浙江省湖州市解放军98医院 皮肤科,浙江 湖州 313000)

【关键词】玫瑰糠疹;水疱型;抗病毒药物;UVB光疗

玫瑰糠疹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是覆有鳞屑的玫瑰色的斑疹。水疱型玫瑰糠疹是玫瑰糠疹异型中的一种少见类型,好发于儿童,青少年。我们报道1例发生在中年妇女颈部、躯干上的水疱型玫瑰糠疹。经过抗病毒药物、UVB光疗联合治疗3周后,皮损基本消退,随访半年无复发,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8岁。主因颈部、躯干红斑水疱5 d,于2014年8月31日就诊。患者5 d前无明显诱因颈部出现散在红斑、水疱,自用“含酚炉甘石洗剂”,皮疹无明显消退,逐渐蔓延至躯干,红斑水疱加重,来我院就诊,皮疹无明显瘙痒、疼痛,发疹前后无畏寒发热,咽痛,咳嗽等伴随症状。患者发病前10 d有“感冒”病史,未作特殊处理。否认化学品接触史,饮食无特殊,否认外伤,无鼻衄,刷牙出血。患者平素体健,既往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咽后壁轻度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系统检查无异常。全身浅表淋巴无肿大。皮肤科检查:颈部、躯干、胸腰部、下腹部、双腋下、股内侧可见密集分布粟粒、米粒大小丘疹、丘疱疹,水疱,基底轻度红斑 ,表面未见明显鳞屑,水疱呈紧张性,疱液清亮;部分簇状群集及融合(图1、2)。口腔黏膜及头面部未见皮疹。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35×109/L[(4~10)×109/L],中性粒细胞数1.48×109/L[(2~7.7)×109/L],淋巴细胞数0.71 ×109/L[(0.8~4)×109/L];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阴性,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TP):阴性。B超:肝、胆、脾正常。胸透:心、肺正常。余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无明显增生,表皮松解局部海绵水肿,真皮上部轻度水肿,较多淋巴细胞浸润(图3)。诊断:水疱型玫瑰糠疹。治疗经过:嘱其避免搔抓及刺激皮损。口服泛昔洛韦分散片0.25 g,每日3次,复方甘草酸苷片2片,每日3次,连续7 d。联合窄谱UVB紫外线光疗,每周2次。1周后患者皮疹开始消退,未见新皮疹出现。继续光疗,3周后皮疹基本消退,留有浅黄色色素沉着斑。随访半年,皮疹无复发。

图1 腹部皮疹

图2 双侧胸壁、腰背部皮疹

图3 表皮松解局部海绵水肿,真皮上部轻度水肿,较多淋巴细胞浸润(HE×40)

2 讨 论

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PR)是临床常见的红斑丘疹鳞屑性急性自限性炎性皮肤病,其原因不明,典型皮损为躯干及四肢近端的直径0.5~2 cm圆形或椭圆形斑疹,玫瑰色或黄褐色,上覆鳞屑,长轴和皮纹方向平行[1]。但约有20%玫瑰糠疹患者表现为不典型皮损。根据皮损分布部位和形态的不同可分为:顿挫型、局限型、反向型、不对称型、巨大型、丘疹型、水疱型、紫癜型、荨麻疹型等。其中水疱型约占0.5%[2],文献报道此型好发于儿童,青少年。水疱型玫瑰糠疹常见的皮损为泛发性直径2~6 mm水疱,中间伴大疱或呈玫瑰花样的水疱或大疱[3],或四肢、掌跖部位的孤立性水疱[4-5]。本例患者起疹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继而颈部,躯干部位出现散在或玫瑰花状分布的水疱、丘疱疹,直径2~4 mm,部分丘疹表面有薄屑,临床较为少见。口腔黏膜损害是玫瑰糠疹的一个重要辅证,9%的玫瑰糠疹患者累及口腔黏膜,水疱型玫瑰糠疹更易累积口腔黏膜,但是我们所报道的患者不伴有口腔黏膜的损害。本病例中病理表现灶性角化不全、表皮松解局部海绵水肿,真皮上部轻度水肿,较多淋巴细胞浸润,符合玫瑰糠疹病理改变。Bari M[3]认为玫瑰糠疹的水疱形成是由于海绵状水肿加重致表皮内细胞分离伴细胞外渗所致。玫瑰糠疹应该与药疹、二期梅毒疹相鉴别,鉴于患者没有砷剂,铋,金等重金属接触史和巴比妥,巯甲丙脯酸,甲硝唑,扑敏灵,甲氧丙嗪等用药史,且药疹通常皮损较大且数目较少,常伴鳞屑,可排除药疹。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阴性可排除二期梅毒疹。

玫瑰糠疹至今病因不明,可能和感染、药物、自身免疫、遗传性过敏有关,目前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可能病毒感染有关。因本病例中血象检查不支持病毒感染,虽然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但尚不能认为本病例发病与病毒感染有关。玫瑰糠疹病程有自限性,治疗上以对症治疗为主:口服抗组胺类药物、UVB光疗、局部外用激素类药膏或炉甘石洗剂。Sham[4]和Miranda[6]报道口服红霉素250 mg 每日4次能使大部分皮损在2周内消退。我科采用泛昔洛韦分散片、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联合窄谱UVB光疗,治疗3周后皮损消退,治疗周期与国内其他擦爱用药物治疗的方法比较恢复的周期较短,随访半年无复发。

参考文献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029.

[2]Weiss RL,Lace CW,Showman WA.Pityriasis rosea[J].Arch Der matol Syph,1927,15(3):304-322.

[3]Bari M,Cohen BA.Purpuric vesicular eruption in a 7-year-old gi rl.Vesicular pityriasis rosea[J].Arch Der Matol,1990,126(1497):1500.

[4]Miranda SB,Lupi O,Lucas E.Vesicular pityriasis rosea: response to erythromycin treatment[J].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04,18(5):622.

[5]谭诚,朱文元.水疱型玫瑰糠疹1例[J].中国麻风病杂志,2002,18(4):393.

[6]Sharma PK,Yadav TP,Gautam RK,et al.Erythromycin in pityriasis rosea: a double-blind,placebo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Am Acad Dermatol,2000,42(2 Pt 1):241-244.

· 临床护理 ·

中图分类号:R758.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3-0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