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肾功能衰竭(CKD5期)中医证候特征与实验室指标关系的探讨

2016-07-11潘金欣马皓洁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苏阜宁2244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3期

潘金欣 马皓洁 王 敏 朱 静(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苏 阜宁 224400)



慢性肾功能衰竭(CKD5期)中医证候特征与实验室指标关系的探讨

潘金欣 马皓洁 王 敏 朱 静
(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苏 阜宁 224400)

【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CKD5期)中医证候特征与实验室指标关系。方法 采取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103例CKD5期患者中医证候、实验室指标资料,并分析其关系。结果 本组103例患者中,70例脾肾阳虚证(67.96%),说明脾肾阳虚证为CKD5期主要中医证候特征。脾肾阳虚证患者SCr、P3+、BUN高于非脾肾阳虚证者(P<0.05)。结论 血液透析治疗CKD5期患者中医证候特征为脾肾阳虚,可将SCr、BNU、P3+作为诊断脾肾阳虚证候参考指标。

【关键词】CKD5期;实验室指标;证候特征

临床中,慢性肾功能衰竭(CKD5期)主要是指血清肌酐(Scr)>450 µmol/L,肾小球滤过率<15 mL/(min·1.73 m2)[1-2]。研究发现,中药在延缓CKD5期患者肾功能衰竭方面有着重要作用[1]。所以掌握CKD5期患者中医证候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是提升中医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相关报道显示,血电解质、血常规、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不仅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参考依据,同时也是判断有无肾功能减退重要指标[2]。本文主要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CKD5期)中医证候特征与实验室指标关系,为中医证候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来源为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0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KD5期)患者,其中40例女,63例男,年龄为20~88岁,平均为(60.23±13.44)岁。

1.2 诊断标准。慢性肾脏病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美国NKF K/DOQI关于CKD定义,即肾损害持续>3个月,有或者无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临床以有肾脏损伤标志物或者是肾脏病理学检查异常为主要表现,包含影像学、尿液、血压检查异常;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73 m2),有或者无肾脏损害证据。

分期参照美国NKF K/DOQI《慢性肾脏病及透析临床实践指南》,慢性肾功能衰竭(CKD5期)即为肾小球滤过率<15 mL/(min·1.7 3m2),需采取移植或者是透析等肾脏替代治疗。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本证:脾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俱虚证;标证:瘀血证、热毒证、湿热证、湿浊证、风动证。

病例入选标准:均符合中医证候、慢性肾功能衰竭(CKD5期)相关标准。病例排除标准:慢性肾功能衰竭(CKD1~4期)患者;哺乳期或者是妊娠期患者;伴有血液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心血管严重并发症。

1.3 方法:采取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10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KD5期)患者中医证候、实验室指标资料,并分析其关系,均于首次透析前,采集有关指标。

1.4 实验室观察指标: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酐(SCr)、血磷(P3+)、血钾(K+)、血钙(Ca2+)、血清尿素氮(BUN)。

1.5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对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为单位,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中医证候频率与分布特征分析:本组103例患者中,中医证候频率依次为:99例纳差少尿(96.12%)、93例畏寒肢冷(90.29%)、90例脘冷喜热饮(87.38%)、89例便干尿少(86.41%)、88例口燥咽干(85.44%)、80例面色晄白或黧黑(77.67%)、56例头晕耳鸣(54.37%)、52例发脱齿摇(50.49%)。证候分布特征:70例脾肾阳虚证(67.96%)、25例阴阳俱虚证(24.27%)、8例气阴两虚证(7.77%)、4例瘀血证(3.88%)、2例风动证(1.94%)。说明脾肾阳虚证为主要中医证候特征。

2.2 脾肾阳虚证和非脾肾阳虚证实验室指标对比:脾肾阳虚证和非脾肾阳虚证患者RBC、Hb、K+、Ca2+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脾肾阳虚证患者SCr、P3+、BUN高于非脾肾阳虚证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 论

虽然血液透析会影响CKD5期患者中医证候特征,但脾肾两虚是其基本病机。在慢性肾脏病进展期间,脾肾两虚随着肾功能衰退越发显著,病机特点表现为邪实或正虚邪实夹杂。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均是对机体水液代谢进行调节的重要器官。肾虚气化不利,加之脾运化失常,致排泄障碍,形成瘀血、湿热等,虚损日渐[3-4]。本组103例患者中,70例脾肾阳虚证(67.96%),说明脾肾阳虚证为CKD5期主要中医证候特征。

表1 脾肾阳虚证和非脾肾阳虚证实验室指标对比(±s)

表1 脾肾阳虚证和非脾肾阳虚证实验室指标对比(±s)

指标  脾肾阳虚证  非脾肾阳虚证 t  P RBC(×1012/L) 2.89±0.71  3.11±0.73  0.966 >0.05 Hb(g/L) 86.35±21.09  90.97±22.54  0.669 >0.05 SCr(µmol/L) 966.24±330.23 615.45±188.43 4.126 <0.05 P3+(mmol/L) 2.01±0.72  1.58±0.56  2.108 <0.05 K+(mmol/L) 4.53±0.82  4.37±0.71  0.660 >0.05 Ca2+(mmol/L) 2.51±0.33  2.34±0.23  1.890 >0.05 BUN(mmol/L) 28.86±11.34  18.64±9.24  3.125 <0.05

相关研究认为,对于CKD5期患者,尤其是发展到终末期时,由于水代谢紊乱,会减少尿量,P3+排泄量降低,使得血P3+升高[5-6]。本组研究发现,脾肾阳虚证患者P3+高于非脾肾阳虚证者(P<0.05)。所以,脾肾阳虚同P3+上升有一定联系,可作为证候诊断参考指标。BUN、Scr是反映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重要指标,其中Scr大部分是经酸代谢产生,通常其血液浓度是由肾小球滤过功能决定的。肾脏具有较强代偿力,只有严重损伤肾小球滤过功能时才会升高Scr水平。因此,Scr是反映CKD5期患者残留肾小球滤过功能较为有效的指标。BUN能经肾小球滤过,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与Scr相比,特异性、敏感性明显降低,但其检测简单,能初步评估残留肾小球滤过功能。本组中,脾肾阳虚证患者SCr、BUN高于非脾肾阳虚证者(P<0.05)。提示SCr、BUN均属于肌酸以及蛋白质代谢产物,二者异常升高,不仅是肾主水功能衰退的表现,也是脾肾阳虚证的直接反映。总而言之,血液透析治疗CKD5期患者中医证候特征为脾肾阳虚,可将SCr、BNU、P3+作为诊断脾肾阳虚证候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1]张蕾,刘旭生.195例慢性肾脏病3~5期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2,5(6):980-983.

[2]刘忠杰,崔赵丽.体质类型与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及临床检验指标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1,12(11):1004-1007.

[3]吴国伟,吴劼扬,徐文君,等.慢性肾脏病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8):565-566.

[4]刘变玲,孙霈,李靖,等.451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分期的中医症状及证候要素初探[J].中医药信息,2012,29(1):14-17.

[5]王丽萍,张勇,陈建,等.慢性肾脏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证候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2,13(1):25-29.

[6]龚人爱,邵志华,何援军,等.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2):123-124.

· 病例报告 ·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3-0202-02